『壹』 小班游戲小山羊過小橋教案小結
活動目標:
1) 提高幼兒練習平衡能力的興趣,激發幼兒"搭橋"的創造性。
2)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合適的練習方法,以及大膽勇敢,不怕困難。
3) 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的方法。
教學准備:
1) 供幼兒選擇"搭橋"的各種材料:積木、平衡木板、彩色紙繩、小凳子、"小腳丫"高蹺、輪胎等。
2) 彩圈
3) 泡沫塑料墊
4) 皮球、扭扭車等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小山羊過小橋
1.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 幼兒扮演小山羊,要到外婆家去作客。[在操場上四散跳],跨過小溝(彩繩搭成),跳過草地和大石頭(彩圈)。
2) 教師通過兒歌《小山羊過小橋》引起幼兒注意並集中。
2. 選擇材料,合作搭橋
1) 教師提示:小山羊來到小河邊,過不去了,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吧。(這里有那麼多可以搭橋的材料,大家一起來動手吧!)
2) 幼兒自由結伴,想出多種辦法搭橋後過小橋,練習平衡。
① 用積木搭
② 用彩色紙繩搭
③ 用平衡木搭
④ 用小凳子搭
⑤ 用輪胎搭
⑥ 用"小腳丫"高蹺搭
⑦ 也能用體育箱內其它合適的玩具。
搭橋過程中觀察、引導幼兒如何協商,共同搭橋。
3) 教師仔細觀察,請幼兒展示、介紹自己搭的小橋。
4) 幼兒經啟發後繼續探索搭橋。如:可以將長繩彎曲,或將積木距離增加以提高難度。
5) 合作練習
① 在自己搭好的小橋上走一走。
② 引導幼兒互相交換,到別人搭好的小橋上去走一走。(鼓勵個別幼兒勇敢嘗試)
③ 將幾種小橋連起來,並提供小籃子、小包、小禮物等供幼兒選擇拿在手中增加興趣、增加難度。(能力弱的幼兒可以不拿)
3. 游戲結束,放鬆身體
幼兒用泡沫板拼成彎曲小路,幼兒用各種方法跳過小路到外婆家去。
『貳』 中班結構游戲小橋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知道滑滑梯的正確方法。2、懂得用不正確的方法玩滑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1、手偶小狗或其他動物。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小狗受傷了》
教師:小動物們都在干什麼?小狗是怎麼做跡紶管咳攮糾歸穴害膜的?它為什麼會受傷呢?小狗受了哪些傷,受傷後怎麼辦的?
2、幼兒聽故事回答問題。
(1)老師有哪些小動物啊?它們在玩什麼?
(2)教師提問:哎呀,你們發現玩滑滑梯時,哪個小動物的行為是正確的,誰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3)總結:小狗沒有好好玩滑滑梯,做了不正確的動作,誰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2、討論:怎樣才能安全玩滑滑梯
(1)教師:誰來告訴大家,怎樣玩滑滑梯才安全呢?(玩滑滑梯,先要用手扶著滑滑梯兩邊的扶手,從台階爬上去,坐好後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不推不擠。)
(2)做了不正確的動作, 可能會發生哪些危險?
(3)後來和爸爸媽媽外出猴寶寶怎麼做了?上幼兒園怎麼去的?
3、幼兒欣賞兒歌《滑滑梯》
(1)教師:我們將正確的玩滑滑梯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大家聽一聽,學一學。
(2)幼兒聽一聽兒歌,練習念一念兒歌。
4、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滑滑梯。
『叄』 中班瓶罐分類數學教案
一、設計意圖
我園注重利用廢棄材料自製玩教具,在我班,利用師生共同收集的廢舊塑料酸奶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製作了大量的瓶罐類健身玩具,旨在培養幼兒節約資源的良好品質,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廢舊材料進行合適的體育鍛煉,從小感受低碳環保生活的樂趣。根據中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我與瓶罐齊鍛煉。
二、活動目標
1、喜歡利用自己收集的廢舊瓶罐進行體育鍛煉、游戲。
2、能用瓶罐布置運動場地,鍛煉握舉、平衡、跳躍及躲閃能力。
3、增強環保意識,獲取主動收集瓶罐的生活經驗。
三、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洗凈消毒的自製瓶罐玩具若干(數量是幼兒人數的兩倍),音樂。
2、知識准備:已初步掌握班級自製瓶罐玩具的名稱和玩法。
四、活動過程
(一)做瓶罐操
教師:今天我們要跟瓶罐朋友們一起鍛煉,請先找到我們的拉力器朋友,跟老師一起隨音樂做做熱身操吧!(請幼兒分批有序地去健身區拉力器籃中每人取一對拉力器再回做操的點齊做拉力操熱身。)
(二)瓶罐游戲
1、教師與幼兒合作將瓶罐放在活動場地上,布置成「小橋」、「樹林」、「小溪」等活動情境。
(鍛煉幼兒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幼兒參與熱情。)
2、幼兒四散在活動場地,在老師的看護下按自己的意願嘗試通過「小橋」(平衡)、穿越「樹林」(躲閃跑)、跨越「小溪」(跳躍)。
3、請個別幼兒演示,然後提出要求:除剛剛的方法,你還有更奇妙的布置「小橋」、「樹林」、「小溪」的想法么?你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方法通過「小橋」、穿越「樹林」、跨越「小溪」呢?
4、 幼兒分組討論、探索,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鍛煉方式。
5、教師讓幼兒用自己思考出來的方法過「小橋」、「樹林」、「小溪」並將多於的瓶罐運送回「瓶罐之家」。
(三)瓶罐按摩
幼兒邊聽舒緩的音樂邊用手中的瓶罐輕拍自己的手臂、肩部、腿部,進行整理活動。
將瓶罐「送回家」,結束活動。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肆』 小班體育活動《跟著走》教案
活動領域
健康 語言
活動前評析
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准備材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製作了大蘿卜、用紙粘接的小路,還有用皺紋紙扎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
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這次體育課我採用了游戲化的情景導入方式,再現小兔子們快樂的一天:從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陽落山活動自然結束。在活動中,通過看望生病的小馬、拔蘿卜、躲避大灰狼、學習本領等動靜交替的環節,鼓勵幼兒入境,積極投入,發展其平衡能力。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准備材料時,我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
活動目標
1、初步練習走平衡木。
2、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及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活動准備
塑料矮平衡木、紙製作的「小路」(50cmx18cm),一封信,玩具馬一個,小兔子頭飾、皺紋紙製作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和「大蘿卜(用布縫制的)」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一)開始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自然站隊做從頭到腳的熱身准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創設情境。
老師扮兔媽媽。
寶寶們:媽媽早上起來收到了好朋友小馬的一封信,信上說小馬生病了,很想見一見媽媽和寶寶們。寶寶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馬好嗎?
兔媽媽說:我要帶寶寶們去看望小馬。可是,去小馬家只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很窄,而且路的兩邊開滿了漂亮的小花,我們走路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踩到兩邊的小花好嗎?
幼兒:好的。
2、走「小路」。
兔媽媽帶著小兔子們去看小馬,一個跟著一個走(走紙製作的小路)。
兔媽媽邊走邊說:「小小路,窄又長,花兒開在路兩旁。兔寶寶,走小路,整整齊齊排成行,你不擠來我不搶,一個跟著一個走。」
兔媽媽:哈哈!看呀!小馬家到了。我們先來敲一敲門吧!
小馬把門打開看到了好朋友兔媽媽和兔寶寶們非常高興。兔媽媽詢問了小馬的病情,並讓兔寶寶們也說一句祝福小馬的話。
幼兒:小馬你的病好點兒了嗎?
幼兒:你要多喝水。
幼兒:你要多吃蔬菜。
幼兒:你快點好吧!
、、、、、、
兔媽媽說:寶寶們,我們就不打擾小馬了,讓它多休息吧!我們來和小馬說再見吧!
兔寶寶們:小馬再見。
兔媽媽:寶寶們我們還要按照來時的路走回去。
3、過「小橋」。
小兔子們從小馬家回來後,特別高興。兔媽媽說:「快到吃中午飯的時間了,家裡的蘿卜不多了,我們一起去拔蘿卜吧。」拔蘿卜要到河的對岸,需要過一座「小橋」,出示塑料矮平衡木,兔媽媽教小兔子們怎麼過「小橋」(教師演示怎樣過「小橋」)。
教師邊過小橋邊和幼兒一起說過小橋的兒歌:
『伍』 大班健康教案,我帶弟弟妹妹過小橋
看圖講述——小軍照相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能用流暢的語句講述故事。專學習詞:連忙屬 拐棍 片語:邊跑邊喊
2.了解照相機的用途。
活動准備:
圖片 照相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照相機,請小朋友說一說有什麼樣的用途,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內容:「有一個小朋友,他可喜歡照相了,可是在他的爸爸給他照相的時候,他卻跑開了,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看。」
2.出示圖片一,請幼兒仔細觀察,看一看圖片上有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情,要求幼兒用流利的語言來表述。
3.出示圖片二,請幼兒想一想:小軍為什麼會跑開了,請小朋友想像一下,小軍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他是怎麼做的?
4. 出示圖片三,提問:小軍想出了什麼辦法幫助小妹妹取得皮球的?爸爸看到小軍想辦法幫助小妹妹取皮球,連忙怎樣?爸爸為什麼給小軍照這張像?
5.請幼兒將整個故事連貫的講述出來,可以請講得比較好的幼兒到前面來給小朋友講述這個故事。
6.思考:你從中知道了什麼,懂得了什麼樣的道理,小軍做得對嗎?我們應該像他學習嗎?
延伸活動:給小朋友照相。
『陸』 幼兒小班教案《櫻桃豐收了》
教學目來標:
1、能大膽走源過平衡木、平衡板,在活動中發展幼兒鑽、爬、平衡的能力。
2、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准備:
串好的水果繩、平衡木、平衡板、軟墊、山洞、呼啦圈、軟棒、小路。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動物模仿操》
1、鼓勵幼兒跟著老師一起來運動。
二、創設情境
1、幫助兔奶奶到河對面的果園摘水果。
師:秋天到了,聽說兔奶奶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可是兔奶奶病了,我們去幫兔奶奶的果園里摘果子吧!
三、學習過小橋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過小橋。
師:去過果園要過小橋,我們先要學習過小橋的本領才能到果園里去摘果子。
2、個別幼兒嘗試過小橋。
師:小橋很窄,我們要慢慢走,不要掉到河裡哦!誰願意來試試?
3、教師在前面帶領幼兒一起過小橋
4、教師指導幼兒過橋。
四、游戲《摘水果》
1、教師提出遊戲要求,講述游戲規則。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五、放鬆活動
1、請幼兒相互幫助,相互揉捏手臂及腿。
2、帶著水果去看兔奶奶。
『柒』 小班建構區小橋要在長一點教案
一、活動背景:
時下,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造型各異的高層建築已成為一個現代化內城市發達與否容的標志,並到處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為幼兒所熟悉。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們選擇了這一幼兒易於表現的事物——房屋。讓幼兒在認識和熟悉一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圖形的不同組合、拼貼等發展幼兒想像力、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幾何體的簡單知識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通過做做、玩玩、講講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房屋建築的外形特徵,運用幾何形組合,拼貼出各種簡單的房屋平面造型。
2、培養幼兒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表現力,並發揮一定的想像力進行初步的建構和創造。
三、活動准備:
1、房屋展覽圖片四幅,小動物形象圖片若干。
2、泡沫板兩人或三人一塊,幾何圖形片若干,水盆若干。
3、請一位老師扮獅王形象,熟悉對話。
4、錄音機及有關錄音。
『捌』 小熊滑雪 教案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熊過橋的過程,進而感知詩歌內容;2. 學習詩歌,了解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3. 知道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並想辦法解決。
活動准備:
有過橋的經驗,課件,搭"小橋",操作卡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1.引導幼兒有秩序地依次走過"小橋"進入活動室.
2. 你剛剛過小橋時有什麼感覺?你還見過什麼樣的橋?
二. 理解圖意(逐幅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逐一講解詩歌)1. 小朋友看看這條河上架著一座什麼橋?小竹橋走上去會有什麼感覺呢?
2.今天小熊來過橋了,小熊怎麼啦?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它的心裡怎麼樣?
3.被誰看見了?它們會怎麼說呢?
4.小熊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呢?要是有人來幫幫小熊就好了,你們願意幫它嗎?怎麼幫它?
5.我們看誰會來幫它了,原來是小鯉魚.小鯉魚不能扶它,只能鼓勵它.
6.看,小熊怎麼樣了?它過了橋心裡怎麼樣?小鯉魚也很高興,樂得尾巴搖.
三.完整欣賞詩歌(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詩歌)提問:1.小熊開始過橋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2.它害怕時,有誰看見了,它們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3.小熊後來為什麼能過橋了?
四.幼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幼兒打開操作卡,邊看圖邊朗誦詩歌)提問:1.詩歌中你喜歡誰?為什麼?
2.你們遇到困難時是怎麼做的?
小結: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並想辦法解決.剛才你們過小橋時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們,跟著我一起來學學小熊過橋吧!
《小熊過橋》活動反思:
《小熊過橋》這首兒歌幼兒很喜歡,與以往的兒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兒歌教學中,兒歌簡短、朗朗上口,便於幼兒學習。但今天學習的這首兒歌《小熊過橋》內容比較多,較長。因此,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學習、理解兒歌。我在活動一開始就帶領幼兒過小橋,讓幼兒自己體驗過小橋的心情。提出問題:剛才你們在過小橋時心情怎麼樣的?今天有隻小熊也要來過一過小竹橋,猜猜小熊過橋會碰到什麼事情呢?提出懸念。根據幼兒回答播放課件:對於"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畫面上對應出現:一隻烏鴉邊飛邊叫,橋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針對兒歌的最後一句:"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畫面上出現了回頭笑嘻嘻的小熊,半鑽進水不停搖著尾巴的鯉魚,再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使幼兒陶醉在這首優美的詩歌中,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插上了想像翅膀。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並想辦法解決,不事事依賴別人。
本次活動我准備了課件,讓幼兒有直觀的感受,但由於兒歌比較長,幼兒的在念了幾遍以後,對兒歌的興趣就減弱了,部分幼兒根本就不跟著念,我覺得應該結合課件請幼兒給每句兒歌自己配上具體的動作,引導孩子變動作邊表演。在動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的興趣會高一些,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加強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