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美術畫線《彩條變變變》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剪貼的方法為蛋寶寶進行裝飾。
2.在情景式的游戲活動中發展綜合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有紅、黃、綠標記的蛋各一個,貼在展示板上。
2.彩條,剪刀、小簍子、操作材料紙每人一份
3.錄音機、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教師進入教室,跟彩條寶寶打招呼(彩條寶寶好)
二、通過與彩條寶寶做游戲掌握剪的技能。
1.創設情景游戲,激發幼兒的想像。
"你們看,彩條寶寶在干什麼?"(跳舞)"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頭上,變成什麼?"(頭發……)"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下巴上,變成什麼?"(鬍子……)"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腰上,變成什麼?"(裙子------)"你們想想彩條寶寶還會跳到哪裡呢?還會變成什麼呢?"(啟發幼兒講述)"彩條寶寶說小朋友好聰明喲!知道它可以變成……,彩條寶寶想親親你。"
2.在游戲的情景中學習撕紙
(1)現在彩條寶寶想變成小紙片,怎麼變呢?"(可以撕,也可以用剪刀剪)
(2)"看 ,老師的手變成什麼了(小手槍),小手槍要睡覺了,睡在哪裡呢?(剪刀洞洞里),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變出了什麼呀?(小紙片片)""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來變一變"( 師幼一起說兒歌、做動作)兒歌: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里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
(3)"老師的彩條寶寶都變成小紙片了,你們的彩條寶寶該著急了,趕緊去變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小紙片放入筐子里)
3.在找一找,說一說的游戲中,發展綜合能力。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帶著你的紙片寶寶到老師這兒來你一筐,我一筐,就變成許多筐了!"
『貳』 小班美術顏色魔術師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知道如何使用三原色配製出其他的顏色。
3、通過變色游戲,讓幼兒對美麗的顏色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准備:
透明礦泉水瓶若干、一次性透明水杯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顏色卡、盆、擦手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變魔術,吸引幼兒注意力。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變個魔術,請小朋友認真看。
老師搖晃瓶子,依次把紅、黃、藍三色變出來。
(二)老師向幼兒介紹這三種顏色。
師:紅、黃、藍三種顏色叫做三原色。這三種顏色是有魔力的。這三種顏色兩兩相加可以調制出許多的顏色,但是其他的顏色調不出三原色。
請一位幼兒上前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進行調配。讓其他幼兒猜一猜會變出什麼顏色。
(三)為幼兒准備操作材料,讓幼兒嘗試調配。
幼兒人手一個一次性透明水杯,四人為一組,每組有三瓶裝有三原色的礦泉水瓶。
師:現在老師為你們准備了三原色水和杯子,請你們把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合在一起,看看會變出哪種顏色。
告訴幼兒在操作時要有秩序的進行,不把顏色水灑到桌子上,如果灑在桌子上要及時用抹布擦掉。
(四)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用哪兩種顏色配出X色的。
活動延伸:老師在美工區為你們准備了紙和油畫棒,你們可以到美工區製作美麗的色環或圖畫。
『叄』 小班美術教案 顏色變變變
既然是顏色變變變……那你可以讓他們學習調顏色,比如這個顏色加那個顏色會混合出什麼顏色……由簡入難,教他們畫點東西,學習上色。
『肆』 小班美術顏色魔術師公開課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游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問:
(1)我變出了什麼?
(2)三角形有幾條邊?(伸出手點數)
(3)你見過什麼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
2、用同樣方法,從左兜里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用同樣方法,從右兜里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
(二)進行游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齣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麼形狀的娃娃?
2、變出「圖形媽媽」
(1)師:圖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媽媽,你們願意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做游戲嗎?媽媽在哪呢?看我變變變(從屏風後面拉出頭戴三角形頭飾,身上粘有三角形標志的「媽媽」)
圖形媽媽: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媽媽,我的孩子們,你們在哪呢?(三角形寶寶跑到媽媽這,大聲地說:我在這里)
(2)用同樣方法變出「正方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用同樣方法變出「圓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圖形媽媽」帶幼兒找自己的家,介紹游戲規則。
「圖形媽媽」:今天咱們一起玩一個「圖形娃娃找家」的游戲,先來看看咱們的家在哪呢?(帶幼兒找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標志牌)
介紹規則:孩子們聽音樂跳舞,自己隨意表現,音樂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個寶貝找得又快又准。
4、進行游戲,游戲時可隨意變換標志牌的位置,老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隨時結束。
(三)結束:
師:孩子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真高興,我還能給你們變出一個「小商場」,看我變變變,商場在哪呢?請娃娃們到外面看一看。(帶幼兒到戶外)
「圖形媽媽」:孩子們,媽媽帶你們到商場買東西,你們每人去商場買一件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東西帶回家,看哪個寶寶又聰明又能幹。(幼兒自取和自己形狀相同的物品)
『伍』 小班美術教案《彎彎曲曲的小蛇》
活動目標:
1、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及繪畫技巧。
2、能積極作畫、大膽想像,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色彩的美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教學用具:塑料玩具蛇、彈簧小兔等玩具;各種曲線條。
2、繪畫材料:油畫棒人手一盒,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體驗油畫棒的繪畫技巧。
活動難點:學習畫不同方向的曲線。
活動過程:
1.魔術"變變變"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⑴出示魔術箱,講述魔術箱可神奇了,它能變出好多東西,小朋友猜一猜能變什麼呢?
⑵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說:變變變,看老師變出什麼了(小花蛇),我們和小花蛇打個招呼吧:"小花蛇好", 小朋友好⑶你們知道小花蛇是怎麼跳舞的呢?
幼:扭來扭去跳的。
師:它跳舞的時候身體是怎麼動的?(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師:原來它在跳扭扭舞呢!我們也來學一學!(用身體模仿)⑷師:小花蛇是怎麼跳扭扭舞的?它一會兒怎麼樣扭,一會兒又怎麼樣扭?我們用小手也來橫著豎著扭扭看。我們的小手指也來跳一跳。 (老師明確的提出了要求:從手臂的模仿--手指的模仿,從橫著扭動--豎著扭動,使幼兒從不同方向感受了不同的曲線,加深了他們對曲線的認識,為進入下一個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2.曲線。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聽!(老師做傾聽狀)誰在講話,原來是這里的油畫棒,它們也想跳扭扭舞!我們歡迎油畫棒給大家跳一個!(拍手歡迎)(2)教師拿起綠色的油畫棒在紙上畫豎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豎著扭一扭"。
師:綠油畫棒也來跳扭扭舞了,它是怎樣跳的?
幼:豎著跳扭扭舞的。
師:它豎著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幼:像高山、像小草等 。(幼兒邊回答)師拿起藍色的油畫棒(3) 在紙上畫橫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橫著扭一扭"。
師:什麼顏色的油畫棒來跳舞了?
幼:藍色的。
師:它是怎麼跳扭扭舞的?
幼:橫著跳扭扭舞的。
師:它橫著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幼:像藍天,像水等。 (幼兒回答)3.展思維: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曲線?(彈簧小兔、綵帶……)4.出要求,幼兒繪畫,教師巡視。
(1)師:這些油畫棒跳得真漂亮,後面還有許多油畫棒也想來跳一跳了,我們請它們也來跳吧。
(2)看!這里有白紙,有油畫棒。等會兒,你想請哪個油畫棒跳舞就拿著紙去找它,讓它在你的紙上跳,好嗎?跳的時候想一想,它是怎麼跳的?它跳的扭扭舞像什麼?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示幼兒作品,交流點評
『陸』 美術手工小班《小花》教案 急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內寫意圖容、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柒』 小班美術教案小手魔術師的說課稿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手,用描畫的方法畫出手的輪廓。
2、創造性地描畫不同的手形,體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
活動准備:
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豐富相關經驗,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2頁,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小手變魔術。
1、我們有一雙能乾的手,你的小手會干什麼呢?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邊念兒歌,邊用雙手造形: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變呀變呀變,變成……
2、引導幼兒觀察手的不同造型,想像手變成了什麼,像什麼。(山、樹枝、仙人掌、花等)
3、師幼共同游戲,體會用手造形的多種可能。
二、畫一畫小手的魔術。
1、引導幼兒討論:怎麼樣把小手變的魔術畫下來?
2、教師示範描畫的方法:把左手放在紙上,右手拿起蠟筆靠在手的邊緣。從手腕開始畫,沿著手掌到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再沿著手掌另一邊畫到手腕。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沿手的邊緣描畫,描畫時放在紙上的手不能動。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用小手變換出不同的造形。
4、引導能力強的幼兒進行添畫,增加趣味性和情景性,鼓勵動作快的幼兒進行塗色。
三、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做一做自己的小手魔術,引導其他幼兒進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