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運動會期間,安全是最重要的,那麼運動會安全教育內容有哪些
運動會安全教育一
1、校運會期間,除運動員、服務員、安全保障員、裁判員外,其它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比賽場地,並服從大會糾察和裁判的管理。
2 、各班准時到場,按時退場,排隊進出運動場地、觀眾席。
3、班主任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安全,經常清點人數,維持好紀律。 安全是建立在良好的紀律之上的。
4、運動員注意檢錄的時間,檢錄排隊走水泥路面,不走跑道,自己保管好號碼布。
5、運動會上運動員不佩帶首飾、手錶,不帶鑰匙等其它尖銳物品進場。
6、運動前要做好准備活動.提高肌肉的力量、彈性和靈活性,同時提高關節韌帶的機能,增加韌帶的彈性,使關節腔內的滑液增多,從而防止肌肉和韌帶的損傷。
7、運動員按時進入比賽場地,組織學生賽前做好准備活動。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熱量。比賽結束後,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鬆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比賽完畢立即回班,不要在場地周圍逗留。
8、運動員要遵守比賽規則,不得採取拉、扯、擠、拌等方式妨礙其他運動員。
9、非運動員及老師不要留守在比賽場地內,更不要帶跑,非運動員的同學不能到跑道上去。
10、沒有項目的同學不能隨便離開班級。離開班級時要請假。
11、比賽期間,請勿橫穿跑道。
12、比賽期間學生禁止攀爬護欄,不允許私自進出校門。
13、提醒學生帶水壺或水杯,督促學生多喝水。保持身體健康。
14、注意保持運動場內衛生,各班自備垃圾袋及時清除本班范圍內的垃圾。運動會結束後要打掃本班教室衛生,關閉門窗電源,收回號碼布。
15、教育學生不要隨便脫、丟校服,離開場地時要清場。
16、學生在比賽前,衣服不要脫得太多,以防感冒。
17、學生身體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或與校醫聯系。
運動會安全教育二
運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安全還是要擺在第一位!
在運動會前,班級特別舉行了一次以「安全運動,快樂運動」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給孩子們講解了如何做到安全運動,例如:運動前,務必檢查清楚鞋帶是否綁好;比賽前,應做足熱身運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以防抽筋;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千萬不能強行繼續比賽,應該停下來,及時示意裁判;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避免與參加比賽的同學相撞;運動後,運動以後,不要馬上大量飲水、吃冷飲……
另外,在班會課上,還給同學們講了奧運健將「陳一冰」的事跡。與孩子們共同探討了,如何看待勝負。我們不必把一項超越自我、展示力與美的快樂活動,變成一項從壓力中突圍的艱難過程。無論成敗,勇於參加比賽都是英雄!
⑵ 健康《戶外活動安全常識》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通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了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相關圖片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教師出示圖片,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這樣玩好嗎?為什麼?
鼓勵幼兒觀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麼樣呢?
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並說出後果和危險。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教師:你們知道還有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呢?這樣玩為什麼有危險呢?
通過討論幫助幼兒了解集中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險。
教師講事例讓幼兒說一說,這樣玩好嗎?
一天放學後,小明和小剛在馬路邊上踢足球。玩了一會兒,球骨碌碌地滾到馬路中間去了。這時候剛剛有一輛車開過來,司機看見一個小孩子過來撿球,馬上剎車,但還是把小明撞倒了。小明嚇得臉色煞白,哇哇大哭。警察叔叔連忙過來抱起他說:"以後不要再在馬路上踢球了,這樣一來太危險了。"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提問:小明和小剛這樣玩好不好?為什麼?那應該怎樣玩才不會有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怎麼玩才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玩呢?應該玩些什麼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講述自己的看法。
4、學習了解自我保護的策略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師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範、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並學習相應的策略
⑶ 體育課教案,體育游戲游戲。關於安全教育的體育課!
錄像你就找找上次「5。12」後的相關視頻嘛,當然要找在關鍵時候好的學校是怎麼做的,網上很多的。
至於說到「游戲」上,你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讓他們以競賽的方式來進行比賽,或救火,或模擬現場等等。
⑷ 校內活動安全的安全教育教案
《校內活動安全》安全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校內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內應注意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範。
2.知道在課間活動中要守規則。
3.使學生明白在學校里參加游戲、運動、勞動等活動也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險的發生。懂得課間活動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生知道校內活動守秩序應該怎樣做。
教學難點: 為什麼校內活動要守秩序。
課前准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校內發生的不安全事故。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了解一些校紀校規。
教學過程:
一、 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可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可請學生舉手,讓學生在思考中意識哪些事在樓梯上是不能做的。 )
(1)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桿。
(3)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4)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系鞋帶。
(6)上下樓靠右行。
小結: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2.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小結:學校安排在兩節課之間休息10分鍾是想讓同學們休息一下,上上廁所、喝點兒水;也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換換腦筋,以便下一節課能精神飽滿地學習。大課間設置的目的是讓同學能一天有足夠的活動時間。
3.同桌互相說說:你知道課間應注意些什麼嗎?
板書:活動守秩序
4.小結:
課間活動的時間短,全校同學同時活動,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按順序走出教室是課間活動守秩序的第一個要求。
二、校內的安全教育
1.給學生講述其他學校發生的一些傷害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學生知道為什麼要守秩序。)
(1) 通過學習,讓學生對照自己是否還有上述行為。
(2) 交流:自己以後該怎樣做。
2.說一說
上體育課、同學之間相處、參加運動會這些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3.模擬練習:(使學生知道校內怎樣守秩序。)
(1)去廁所的路上
(2)上學、放學路上
(3)乘車時
(4)課間休息時
這些時候我們該怎樣做?
4.小組交流:
(1)課間休息時,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做哪些活動?
(2)觀察他們的表情怎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么高興嗎?
(3)小結:在校內,同學們都很守秩序、守規則,所以他們玩得很高興,休息得好。
三、其他校內安全的注意事項:
1、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甚至誤解?
敢於自我反省,認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師誤解,應該和老師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麼過激的行動。
2.你與同學發生矛盾怎麼辦?
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要有安全意識。青少年時期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後果。
3.如何加強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學生上課離開本班教室一定要關好門窗,要將錢和貴重物品帶在身上,不能給小偷有可之機;不要把球帶到教學樓,在教室樓的走廓上踢,這種行為既違反了校規,又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試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飛入哪一位同學的眼中,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4.為什麼不能提前到校?
校門沒開,一些學生在校門發生矛盾,無人調解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校門外擁擠,會造成意外傷害。
5、當自己感到身體不適時,怎麼辦?
及時告知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與家長取得聯系。
四、總結:
校內安全不容忽視,希望每個同學今後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⑸ 幼兒園安全教案《運動要注意哪些安全》
活動名稱:《求救號碼》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一些簡單的消防知識,知道著火要打電話"119"、碰到劫匪打電話"110"、有人生病打電話"120"。 2、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進幼兒安全防火意識 3、 讓幼兒知道如發生火災等事件該如何逃離,具備初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