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鷹捉小雞的美術活動教案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對於一些活動已有很高的要求,他們基本上是三四歲的兒童,對新鮮的物體、情景和新的問題有濃厚的興趣,能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成人教他做的事,並且有試著做的願望。這些能力的發展是三四歲兒童接受教育的最好條件。三四歲兒童社會**往關系已不限於母親和親人之間,而是擴展到和同伴的關繫上,他們很願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願意管別人的事了。本班學生有些就顯得比較害羞,不願意跟同伴玩,因此設計老鷹捉小雞這個活動方案以期能發展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表演,邊看邊演,邊看邊聽的能力。
2. 在游戲中發展兒童的認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游戲中發展兒童的認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難點:通過游戲練習兒童各種感官能力。
活動准備
分組,製作老鷹頭飾作為教具,小雞頭飾教具
活動過程
1.開始
教學如何玩老鷹做小雞這個活動,講游戲規則。
2.進入游戲
將中班幼兒分成若干個組,然後挑一組師生合作玩作為示範,其他組邊看邊玩
3.教師適時到各組參與游戲,並對不敢做的幼兒耐心引導,幫助其進入到游戲的氛圍中。
教學反思
1. 中班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同伴關系的發展迅速,他們有這強烈的合群願望。並且在活動中他們能有所創新,他們會改變活動中的一些小細節規則,更加的適合他們的心理需要。
2.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這個活動設計得還是很成功的,大部分兒童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很多兒童積極配合老師組織活動,但是從這個活動看,也有一些不足,特別是對於一些平時不愛動的孩子,要給予多一些鼓勵,但是我只是關注大部分兒童,並沒有做到面面俱到,還有就是對於兒童在活動中的一些創新沒有及時給予表揚。
(2)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自己剛出來工作,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強,以後要多實踐,要了解班上的每一個兒童的心理特點,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製造多套靈活的活動方案,根據不同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安排活動內容。
(3) 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師生進入游戲角色的伊始,我耐心講解,學生很快進入游戲角色。師生在游戲過程中氣氛濃厚。
3. 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活動由始到終都進行得很順利,但是隨著兒童對活動的熟悉度和玩耍時間的推移,有一些兒童明顯有些厭倦了此項活動,他們想玩其他的游戲了,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兒童對游戲熱情度的持續情況。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關注活動的各個環節,我會選拔一些能力強的做小老師,去教不是很會玩的兒童,這樣一來能更好的發展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要給予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兒童一些獎勵。
這個內容比較多,不過比較完全,可以直接拿去用的。
『貳』 小班美術教案《雞娃娃》
【活動目標】
1、學慣用邊說邊畫的方法畫小雞並均勻地塗色。
2、願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繪畫操作卡,勾線筆、油畫棒。
2、有關小雞的知識准備和小雞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
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小雞)
二、欣賞小雞,討論演示小雞的畫法。
1、出示小雞圖片,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徵。
2、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的小雞是什麼樣的?小雞會干什麼?(捉蟲……)
3、師幼合作畫小雞。
(1)畫蛋寶寶。
師:雞媽媽很能幹,生了許多個蛋寶寶,誰來幫忙把它畫下來。(提示:起點與終點要連接牢)
幼:幼兒畫蛋寶寶。
(2)畫小雞。
師:雞媽媽開始孵小雞了,她把蛋寶寶都抱在自己的懷里,整天地孵呀孵……蛋殼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好了,一隻小雞出殼了,它高興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沒有好吃的東西。
幼:篤篤篤,又一個蛋寶寶啄破了,小嘴鑽了出來(畫嘴),眼睛睜開了(畫眼睛)伸出兩只雞爪爪(畫腳)尾巴也長出來了(畫尾部)。一隻可愛的小雞也出殼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給小雞寶寶穿花衣。
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小雞塗色。
三、幼兒操作:畫小雞。
1、幼兒操作要求:畫蛋寶寶時,要注意蛋寶寶之間的距離。
2、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畫出小雞的各種動態,均勻地塗色。
四、展示作品、評講。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可愛的小雞。
師:哪個寶寶願意給同伴們看看你的小雞長得怎麼樣?在干什麼?(從小雞的動態、塗色的均勻進行講評)
2、歌表演小雞出殼,活動結束。
『叄』 小班數學教案《小雞捉蟲》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計數的數學游戲,會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量並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4裡面有4個1。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
物質准備:數字卡片1一4,4張數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一4數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一4的數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游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並小結:3添上1就是4。"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卡,表示其數量,理解4裡面有4個1,4個1合起來是4。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的等量集合。
每隻小雞自願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麼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裡布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字的房子里,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量與房子上的數字相等。
『肆』 美術甲蟲的教案
教學目標 :
體驗與發現: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生靈,從而來發現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又回一面。
實踐與創造:答通過了解昆蟲的特點,提高觀察能力;通過花紋添加,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欣賞與評議:評價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體會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仔細觀察昆蟲的特點(結構和花紋)。
教學難點 :如何畫出昆蟲的特點。
教學准備:學生——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
教師——記號筆、油畫棒、范作以及課件。
『伍』 幼兒園中班美術手工《昆蟲大集合》教案
目的:引導幼兒運用畫畫、剪剪、貼貼的技能製作成各種動物。 材料介紹: 1、材料提供:沒用的碟片、各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範例作品 2、材料使用:先構思做什麼動物,接著畫出動物的五官,然後剪下來粘貼在碟片的相應位置上,最後說說動物的基本特徵。 3、教育功能: (1)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 (2)不斷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指導要點: (1)幼兒創作有困難時,可以啟發幼兒參考老師的範例,並且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製作出與眾不同的動物。
『陸』 小班美術貪吃蛇美術教案
【游戲名稱】:
貪吃蛇
【游戲目標】:
1、幼兒排成一隊一個跟著一個走
2、在行走的過程中不碰到障礙物,鍛煉幼兒身體的靈敏度
【游戲玩法】:
在寬闊的場地隨意擺放障礙物(比如用廢棄的禮品盒),請參加游戲的小朋友分散站到場地中,幼兒分成兩組游戲。請兩名名小朋友當蛇頭繞著障礙走,遇到場地中的小朋友輕輕摸下頭,被摸頭的小朋友隨即跟到蛇頭後面,繼續繞障礙物走,直至將所有的小朋友邀請到隊伍中來走出場地一隊為勝。
【游戲規則】:
1、幼兒要一個跟著一個走(或是抓住前面幼兒的衣服下擺)不能掉隊
2、行走過程中不能碰到障礙物,蛇頭不能碰到蛇身、蛇尾,碰到者將退出隊伍回到場地,等待再次蛇頭邀請 www.smtxjs.com
3、每組的蛇頭要將自己組的小朋友都邀請進隊伍才能出場地
(注意:教師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置場地和障礙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