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教案怎樣不滑倒教學反思
一、設計意圖不倒翁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玩具,但它裡面蘊含著力的平衡的科學道理。怎樣讓孩子發現這些科學現象,並理解加以運用了呢?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為孩子准備了許多材料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驗,發現,探索其中的奧秘,並製作各種各樣的不倒翁。 二、活動目標: 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制...作不倒翁的玩具。 2、激發探究,體驗物體平衡現象的興趣。 3、提高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動准備: 1、布置場景-"玩具城"。 2、幼兒操作材料:紙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四、活動過程: 1、導入主題。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人主題。 2、讓幼兒自由探索。 (1)師:你們玩時可要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看看發現了什麼?-倒和不倒。 (2)教師讓幼兒自由玩。 (3)提問:你們是怎樣玩的?發現了什麼/這些玩具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3、讓幼兒從中發現玩具有的不會倒,有的會倒,而且這些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體的。 4、嘗試製作不倒玩具。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輕下重,固定底部物體。 5、演示對比實驗。引導幼兒發現:不倒翁裡面裝有不同輕重的物體,重的東西滾到哪邊玩具就倒向重的那一邊。把橡皮泥放在玩具的中間,玩具就不倒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6、幼兒完成製作,自由的玩一玩,體驗樂趣和成就感。 7、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今天真聰明,發現了不倒翁的科學秘密,還自己動手製作的不倒翁。現在我們拿給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一看,好不好?
②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滑倒了該怎麼辦》
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感受水(或油)可以減少摩擦力。 2、積極主動地參加實驗操作活動,了解正確的實驗方法。 准備:毛絨玩具——小熊一隻;「小心滑倒」標記圖一張。 操作材料——水、每組兩個空牛奶盒(大小相同,貼上紅、綠標記)、抹布; 光滑的桌面(1米長左右)每組一件。 過程: 一、出示「小熊」,引出課題。 1、師:有隻小熊挺調皮,下雨天哪裡有水他往哪裡走,結果腳底一滑摔了一跤。廚房的地上倒了一灘油,他故意踩上去,「啪嗒」又摔了一跤。 2、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踩在有水、有油的地方會摔跤呢? 3、小熊也想知道這是為什麼,我們做個實驗,讓小熊明白做個道理,好嗎? 二、教師示範操作——有水特別滑。 1、教師將桌面從中間分成兩條路,一側乾燥,一側有水(均勻布滿)。猜猜哪一條路更滑? 2、分別在兩條路的起點推動牛奶盒,並在牛奶盒終止處放上小積木作為標記物。可反復演示幾次。 3、引導幼兒觀察小結——乾的「路」滑,還是有水的「路」滑? 4、教師歸納總結:有水的路會更滑。因為有了水,摩擦力就會減少,牛奶盒就可以滑得更遠。有水的地方走路容易滑倒,要特別小心。 三、幼兒分組實驗。 1、提醒幼兒先在乾的一側實驗,後在有水的一側實驗;用力要盡量一樣。 2、幼兒自由交流實驗體會。 四、生活中要「小心滑倒」。 1、出示「小心滑倒」的標記圖,理解標志圖的含義。 2、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滑倒,需要貼上小心滑倒的標志。 延伸活動:在美工區製作「小心滑倒」的標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