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送別類的歌曲
1、送別
送別,復可能是一壺濁酒制,盡余歡後,是別過陽關無故人。動聽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悲傷的是今宵別夢寒。豪氣的是今夜不醉不歸,凄楚的是夜盡天明人將去。
2、友誼萬歲
這是一部公益電影的片尾曲,《可愛的你》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大細姑婆細膩演技,老戲骨個個煽情,導演關信輝篤信基督教,一向擅長拍福音電影,劇情自然,沒有激烈淚點但是催淚細節無處不在。
3、鳳凰花開的路口
一說到畢業,總是不知什麼東西壓抑在胸口,哽咽著喉頭,濕潤了臉龐。心裡說著再見,卻明白此去經年,良辰美景,再無人說。離開校園,鳳凰花開,我們分散,人生如寄,願你安好。
4、別話
他日我們相見,你若不嫌棄,讓我為你寫一段歌詞。不會差的,只是辛苦你要用普通話唱。你說你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我想我可以試著告訴你為何。因為,你一生沒做壞事,所以,就是這樣。
5、送情郎
本是一首廣泛流傳於我國各地的民歌,其旋律源於我國古代的《孟姜女調》,發源於江蘇揚州,傳入山東、東北、安徽等地。
6、離別的秋天
遇見一個知己不容易身邊人值得珍惜但生活沒了你還得繼續在這離別的秋天讓我們幹了這杯酒酒入深喉。
㈡ 關於同學離別的歌曲
1、《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是中國內地男藝人何炅推出的第一支單曲。由吳孌作詞作、譜曲、周笛編曲,收錄在何炅2004年7月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可以愛》中。
六月是梔子花開的時節,何炅也宣布了在2004年暑假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唱片的消息。面對這張籌備了兩年的個人專輯,何炅提出首先要在六月唱一首歌給所有即將和老同學分手離開校園的朋友們,循著這個思路《梔子花開》逐漸成型。
2、《祝福》
單曲《祝福》為郭子作曲,丁曉雯填詞,不僅拿下1994年的多個樂壇獎項,更加成為張學友個人在其歌唱生涯中最重要的國語歌曲之一,自1993年到其後每當學生畢業亦會有此曲寓意深長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來表達自己對同學,母校的不舍。
3、《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老狼199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校園民謠代表作),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編曲。收錄於1995年5月發行的專輯《戀戀風塵》中。
4、《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是老狼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高曉松作詞、作曲,收錄在大地唱片1994年發行的合輯《校園民謠1》中。
5、《祝你一路順風》
1992年因為陳志朋去當兵小虎隊暫時解散,吳奇隆首先單飛出專輯 ,其中《祝你一路順風》是吳奇隆為送別陳志朋所寫。歌曲表達了離愁別緒,直到今日都是很多人畢業或分別時常使用的歌曲。
㈢ 關於畢業離別的歌曲 小學的
我曾經在這里提供許多朋友,以下介紹畢業歌曲給你,有粵語和國語, 男聲女聲都有(因我不知道你是男生或是女生),希望可幫到你。
Goodbye好朋友(2009年最新畢業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JhUH1a-Sxw/
離 別 歌- 元氣G-BOY
時光機 - 周傑倫
珍重再見
祝你一路順風
李克勤 告別校園時
梁詠琪 today
光良→朋友首日封
品冠→最想念的季節
錦綉→明天也要作伴
SHE→一起開始的旅程
錦綉→明天也要作伴、情比姐妹深、交換日記
張善為→真夏的櫻花
F4→第一時間 (我的國小畢業歌)
陳予新→只要你想起我
楊丞琳跟范瑋琪→有你真好
Tension→我們的故事
魔術代→還是要說再見 (我的國小畢業歌)
周傑倫→蝸牛
范瑋琪→最初的夢想
范瑋琪→啟程
光良→少年
可米小子→紅蜻蜓
孫燕姿→一起走到
丁小芹→聽風的歌
陳嘉唯→半罐可樂
陳珊妮→青春驪歌
我再提供兩首畢業歌給你,兩首都好聽
1)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D3%C0%D4%B6%B5%C4%BB%AD%C3%E6+&lm=-1
永遠的畫面 張惠妹
就要離別 勇敢的流淚 而你的眼神超越了語言
不說再見 我們卻了解 分開了不代表會改變
#誰需要誰 白雲和藍天 依偎才有美好的畫面
大風一吹 離得並不遠 下次見面以前都記得
那感覺
△芳草碧連天 固執的季節 寒冬一過還有春天
希望永不凋謝
芳草碧連天 永遠的畫面 當我想念閉上雙眼
你在(我)心裏面
離別以前 已開始想念 讓期待緊緊連結這一切
走慢一點 不管有多遠 放不下就代表不會變
Repeat #,△
芳草碧連天 寒冬一過還有春天希望永不凋謝
芳草碧連天 永遠的畫面 當我想念閉上雙眼
你在心裏面
當我想念閉上雙眼你在心裏面
-------------------------------------------
2)http://mp3..com/m?f=ms&rn=&tn=mp3&ct=134217728&word=%BD%F1%C4%EA%CF%C4%CC%EC&lm=-1
今年夏天
友情 無聲降臨 我回味從前 想起了你
心中泛起了一波波漣漪 雖有時嘔氣卻還是珍惜
朋友 曾經相惜 我站在窗前 靜靜回憶
臉上浮起了一絲絲笑意 心中雖有時感到空虛卻依舊溫馨
今年夏天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我們就要說再見
不知何時會相見 曾相處的畫面 不停重復上映在眼前
今年夏天有種令人不舍的感覺 徘徊在你我之間
抹去彼此流下的淚水 重新展開笑顏 各自踏上錦綉的明天
友情 不曾離去 我想起從前 好多美麗
人生不一定會一切順利 但我會將你放在心裡 替自己打氣
今年夏天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我們就要說再見
不知何時會相見 曾相處的畫面 不停重復上映在眼前
今年夏天有種令人不舍的感覺 徘徊在你我之間
抹去彼此流下的淚水 重新展開笑顏 各自踏上錦綉的明天
今年夏天是個離情依依的季節 我們友情到永遠
對你說一聲再會(注) 輕輕畫上句點 最美的句點
㈣ 請問《送別〉是幾年級的音樂教材
人教版教材初中第六冊
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
㈤ 送別歌曲的歌唱要點有哪些
其實的話,你這首歌肯定要注意節奏,因為這首歌他是c大調,同樣也是四四拍,然後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肯定不能夠創的太快而且一大架的話他是一個比較平穩的調子她也不會太高所以的話你要注意節奏以及你的音準!
㈥ 送別的歌曲鑒賞
《送別》不涉教化,意蘊悠長,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堪稱完美。歌詞以長短句結構寫成,語言精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邃。歌曲為單三部曲式結構,每個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三樂段完全相同,音樂起伏平緩,描繪了長亭、古道、夕陽、笛聲等晚景,襯托也寂靜冷落的氣氛。第二樂段第一樂句與前形成鮮明對比,情緒變成激動,似為深沉的感嘆。第二樂句略有變化地再現了第一樂段的第二樂句,恰當地表現了告別友人的離愁情緒。這些相近甚至重復的樂句在歌曲中並未給人以繁瑣、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強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統一性,賦予它一種特別的美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離愁,幽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聽來讓人百感交集。首尾呼應,詩人的感悟:看破紅塵。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瓠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送別》,它的詞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別摯友許幻園的原創作品。表達李叔同對在上海「天涯五友」「金蘭之交」友人分別時的情感,李叔同與許幻園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宣傳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為社會風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稱帝、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變幻,導致許幻園家中的百萬資財和家業盪然無存,許幻園趕京找袁世凱討回公道,離別時,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寫於此歌送別許幻園。也是李叔同的優秀音樂作品,被中國數代人所傳唱。
李叔同是我國現代歌史的啟蒙先驅。接受了歐洲音樂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歐洲歌曲的現成曲調拿來,由他自己填寫了新詞。這些歌曾在全國范圍內廣為傳播。曲調帶著強烈的外來色彩,歌詞帶著濃重的舊體詩詞的韻調,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的歌。李叔同用這樣的歌完成了啟蒙者的歷史任務。
李叔同不僅是中國「學堂樂歌」最為傑出的作者,而且較早注意將民族傳統文化遺產作為學堂樂歌的題材。他於1905年編印出版的供學校教學用的《國學唱歌集》,即從《詩經》《楚辭》和古詩詞中選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調,連同兩首崑曲的譯譜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國歌》,還是當時為數較少、以中國民間曲調來填詞的一首學堂樂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不久他東渡日本,學習西方音樂、美術、戲劇理論,主攻鋼琴。曾創辦我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竭力提倡音樂「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會教育功能。同時發表了《我的國》《隋堤柳》等懷國憂民的樂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樂歌作品70餘首。編作的樂歌繼承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優良傳統,大多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辭依永秀麗,聲轍抑揚頓挫有致,意境深遠而富於韻味。加上他具有較為全面的中西音樂文化修養,選用的多為歐美各國的通俗名曲,曲調優美動人,清新流暢,詞曲的結合貼切順達,相得益彰,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因此,他的樂歌作品廣為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喜愛,像《送別》《憶兒時》《夢》《西湖》等,特別是《送別》,先後被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成功地選作插曲或主題歌,已成為了一個歷史時期中國青年學生或知識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徵。由他自己寫的詞譜曲的《春遊》,則是我國目前可見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此歌不涉教化,意蘊悠長,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堪稱完美。
另外,「早春二月」也曾選用此曲作影片插曲,彷彿為早年「二月」作者柔石對李叔同先生仰慕卻無緣師從(因李先生出家)的遺憾作了一種遙遙的、或可令逝者的在天之靈略感欣慰的彌補。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1918年,李叔同出家為僧。截止到出家那年,李叔同共作學堂樂歌五十餘首。
這首廣為傳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㈦ 適合與學生送別的歌曲
李叔同的《送別》
《一路順風》
張震岳的《再見》
㈧ 音樂《送別》教案
詞:李叔同
曲:J·P·奧德威(美國)
李叔同有一首歌曲的代表作,這就是傳遍大江南北的《送別歌》,其影響十分之廣。長期以來,《送別歌》幾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詞,而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後,這首歌更是家喻戶曉。
然而對於《送別歌》,長期以來卻有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宣傳失誤。由於人們對此歌宣傳得多,研究得少,所以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歌的詞與曲皆為李叔同所作。其實《送別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夢見家和母親》。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旅愁》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念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
而李叔同的《送別歌》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由此可見,《旅愁》《送別歌》兩首歌不僅旋律相同,歌詞意境也相近。至於說到電影《早春二月》《城南舊事》的插曲或主題歌採用《送別歌》,這又是很有意味的事了。《早春二月》是根據柔根據柔石小說《二月》改編的影片《早春二月》採用《送別歌》作為
主題曲,影響深遠。
㈨ 送別 背景音樂
周傳雄-送別
作曲:周傳雄作詞:陳信榮
專輯:戀人創世紀
music......
車窗外無聲的雨一直下
弄濕了版記憶模糊的映像
那時候
我們一權心想佔領天下
在季節的交替中不安的長大
長大了
我們學會了張揚
率性的不顧一切不一樣
這些年
開始懂得孤單真叫人害怕
每當午夜夢回
把他鄉變故鄉
想要聯絡想要回到最單純的那時候
誰來理解此刻慌亂的感受
我們曾經那麼交心那麼的無話不說
時光凍結了再也無法回頭
長亭外古道邊
現在的你過的好嗎
天之涯旅人沒有家
思念的夜傷感伴雨下
長亭外隔天涯
過去的你還記得嗎
天之涯萬般都放下
酒入愁腸再無需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