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 學生美術作品展 取個詩意的名字
什麼樣的畫展啊,內容是什麼才能取到合適的名字啊,主題是什麼要說清楚
⑵ 誰能提供一份 小學五年級《詩情畫意》美術說課稿
詩 情 畫 意
【教材分析】
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里的一課內容。
我國的詩歌文化源遠流長,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本土文化,「詩情畫意」的學習與表現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傳承、並有效利用詩歌這塊文化瑰寶,這好像一直是語 文 老師的事,但在該課中我們充分發揮美術學科表現手段靈活多樣的優勢,結合中國傳統的詩畫融合的特點,為學生接觸過的優秀古詩詞配畫,以詩詞的內容引出美術學科活動,學生不僅初步了解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彩墨表現形式,更進一步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詩情畫意》這一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輕松愉快地欣賞感受和表現詩歌意境,在此基礎上創作繪畫作品。並更進一步認識到詩歌與繪畫的相融合關系,這充分體現對「造型、表現」這一教學重點的重視,並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通過回憶、朗誦中國古代詩歌,並欣賞詩歌配畫,讓學生了解文學語言與繪畫之間的聯系。
2.技能性目標:用單幅水墨畫或者彩墨的方法給古詩配畫,讓學生在初步掌握傳統造型方法的同時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性目標:通過範本的解讀與欣賞學習,讓學生透過詩配畫這一獨特表現方式,培養學生為古詩配畫的繪畫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及藝術情感。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中的意境,創造性地用彩墨這一美術語言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
用具有中國特色的詩歌意境表現造型。
【學情准備】
1.教師准備:詩歌的彩墨表現圖片,教師示範作品、CAI課件、印章、彩墨顏料、毛筆2支、小桶一個、宣紙、調色板、毛巾、磁扣等。
2.學生准備:彩墨顏料、毛筆2支、小桶一個、調色板、畫氈或報紙、毛巾。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鍾)
1:喜歡古詩詞嗎?
師:在之前的小游戲中,同學們對答如流,我就發現了。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知道同學們看著老師這幾幅畫可以吟出什麼詩?
師:(課件出示「看畫吟詩」)請欣賞圖中的畫兒表現的是哪首詩?
師:好畫常常洋溢著詩情,好詩總是充滿著畫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份「詩情畫意」。 教師板書課題——詩情畫意。
二、欣賞、感受(6分鍾)
1.師:誰來說說,你是如何從畫中讀出詩來的?(師評價:你的觀察可真仔細!)
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師引導從色彩、構圖等方面加以討論)(師評價:你的想法很特別!你的視角很獨特!)
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難怪有人說「畫是無聲詩,詩是有聲畫」。
2.師:接下來,老師朗誦幾句詩,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詩里的畫面。
(1)師: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師:請睜開眼睛,說說你想到了什麼畫面?
師評價。(同學們都想得不錯,說得也很完整)
(2)師:請再聽聽這兩句詩,閉上眼睛。
師: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師:再說說你想到了什麼?
師:想看看剛才的詩句變成畫的樣子嗎?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揭曉迷底吧!(課件出示)
小結:要表現詩里的畫面,一定要先賞詩,參透詩句,然後在腦中構思,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筆成畫。
(3)師:看看老師學校的學生怎樣用自己的畫兒來表現他們所喜歡詩句。(課件出示)
師:你喜歡哪幅畫?說說為什麼?
三、示範講解(6分鍾)
師:今天,我也帶來了一首自己喜歡的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課件出示《梅》)
師:你對「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中印象最深的詞是哪些?
師:對,我們自己都有對詩中內容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印象深刻的數枝梅、獨自開,這些理解和感受正是我們為詩配畫的重要元素,詩是情感的傳遞,畫是意境的再現,今天我們運用中國畫的方式來表現詩的意境吧!
師:提煉詩的主體(重點邊畫邊將怎樣用筆、用墨表現)首先,我們要勾畫出詩中描繪的主體:數枝梅花,此時筆中墨色和水分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動筆前可以在試紙上調試一下,側峰用筆,濃濃的墨色,了了數筆,枝幹就躍然紙上,而梅花可以中鋒用筆,墨色稍微淡一些,這樣的變化可以使畫面更有層次。數枝梅花已經畫好了,根據詩意周圍的環境應怎樣表現呢?你們幫老師出出主意吧!
師:(創設畫的意境學生結合詩意理解環境)老師總結:非常感謝同學們幫老師聯想這么多的情景,在這小小的畫面上,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全都畫上,我們可以選擇最能表現詩意的,感受最深的來畫一畫,這就需要我們來創設意境。近景中畫一個牆角,背景的處理用留白的方法,表現凌寒獨自開,讓人感覺梅花傲然開放、堅強不屈的品質。
師:畫面中空白的地方可以用詩來完善,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交融。(出示完整畫面即添好詩的畫面)
師:總結作畫的三個步驟。(出示課件)
四、創作、表現(19分鍾)
師:同學們,中國畫中詩、畫合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形成了中國畫的獨特韻味,你想在你的畫中表現哪些詩的意境,跟你的同桌說說!
生:學生討論,並交流自己的所要表現的內容。
師:想好了嗎?誰來說說?
師:看來同學們都胸有丘壑了吧,老師也急不可待地想看到你們的畫了。只是同學們創作時,老師還有兩個作業要求:(同學們一起讀出來)
1.繪畫的內容要符合詩歌所表現的意境。
2.繪畫作品要表現出筆趣、墨趣、水趣、情趣。
師:能夠做到嗎?
師: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快最安靜。
學生用國畫方式創作詩歌配畫,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展示、點評作業,讓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同時,將好的造型方法和構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畫面中。
五、展示、評價(5分鍾)
師: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印章
師:對了,一幅完整的國畫是由「詩、書、畫、印」四部分組成的,印章通常都蓋在落款處。現在,老師想請同學把這極具藝術特色的印章蓋在那些你認為詩畫意境相符、彩墨變化具有層次感、構圖新穎、大膽的作品,你想好了嗎?把印章蓋給哪一幅作品?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蓋上印章,並進行評述。教師有重點的點評一些優秀作品。
六、小結(1分鍾)
師:今天,我們領略了詩情畫意,也從中領略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課能愛上這份詩情畫意,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謝謝同學們,再見!
⑶ 關於美術史論的論文怎麼寫題目叫詩情畫意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