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教案安全走掉了不哭

教案安全走掉了不哭

發布時間:2021-01-03 23:28:34

㈠ 故事《小兔不哭》教案小班

教學內容健康活動《遇事我不哭》教學目標1、讓幼兒知道遇事不哭。2、引導幼兒學慣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教學准備課件《遇事我不哭》。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不同的事件,學慣用不同的語句及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學方法與手段視聽講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引導幼兒聽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理解故事的內容。師:巧虎小的時候總愛哭,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通過引導幼兒聽故事,使幼兒知道觀看視頻故事的重點,激發幼兒興趣。二、引導幼兒觀看視頻,教育幼兒有事好好說,不哭。1、請幼兒觀看視頻。(巧虎的小汽車到了椅子底下,拿不到)(1)提問:巧虎為什麼哭?它遇到了什麼事情?(2)提問:巧虎該怎麼呢?(請幼兒討論後說一說)(3)觀看巧虎的第一種做法——哭,請幼兒說說這樣好不好。一起看視頻,並根據老師的提問來回答問題。說出自己認為的原因。通過分步觀看巧虎視頻,使幼兒懂得在遇到事情時,不能只知道哭,要好好說,好好想法解決。(4)我們怎樣幫助巧虎?2、觀看視頻後半段。(巧虎好好說話,請媽媽幫助)。觀看後提問:巧虎這一次是怎麼做的?這樣做好不好?3、小結:遇事好好說,不哭。從對比較來說說正確的做法。三、以校園生活中的小例子,讓幼兒說說該怎麼做。1、師:你有沒有哭過?你是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哭的?2、師:如果你遇到了下面的事情,你會怎麼做?例:要吃點心,盤子太遠拿不到餅干;想玩的玩具都給別的小朋友拿走了……2、小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想好法解決,而不能只知道哭。說一說自己以前的遭遇。想像並說一說自己會怎麼做。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幼兒更進一步地懂得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㈡ 小班教案 睡午覺不哭不鬧

教學內容健康活動《遇事我不哭》教學目標1、讓幼兒知道遇事不哭。
2、引導幼兒學慣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教學准備課件《遇事我不哭》。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不同的事件,學慣用不同的語句及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學方法與手段視聽講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引導幼兒聽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理解故事的內容。
師:巧虎小的時候總愛哭,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通過引導幼兒聽故事,使幼兒知道觀看視頻故事的重點,激發幼兒興趣。二、引導幼兒觀看視頻,教育幼兒有事好好說,不哭。
1、請幼兒觀看視頻。
(巧虎的小汽車到了椅子底下,拿不到)
(1)提問:巧虎為什麼哭?它遇到了什麼事情?
(2)提問:巧虎該怎麼辦呢?(請幼兒討論後說一說)
(3)觀看巧虎的第一種做法——哭,請幼兒說說這樣好不好。
一起看視頻,並根據老師的提問來回答問題。
說出自己認為的原因。通過分步觀看巧虎視頻,使幼兒懂得在遇到事情時,不能只知道哭,要好好說,好好想辦法解決。(4)我們怎樣幫助巧虎?
2、觀看視頻後半段。
(巧虎好好說話,請媽 媽幫助)。
觀看後提問:巧虎這一次是怎麼做的?這樣做好不好?
3、小結:遇事好好說,不哭。
從對比較來說說正確的做法。 三、以校園生活中的小例子,讓幼兒說說該怎麼做。
1、師:你有沒有哭過?你是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哭的?
2、師:如果你遇到了下面的事情,你會怎麼做?
例:要吃點心,盤子太遠拿不到餅干;想玩的玩具都給別的小朋友拿走了……
2、小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想好辦法解決,而不能只知道哭。
說一說自己以前的遭遇。
想像並說一說自己會怎麼做。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幼兒更進一步地懂得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㈢ 小班我不哭教案與反思

要這樣的啊 如果總是哭哭啼啼的 那麼怎麼管理 所以不哭不鬧是最好的,你說是不是如此,平時也得注意堅持方可。

㈣ 小班禮儀教案不哭鬧的孩子

如何在幼兒園小班,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一、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案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學計劃,定期向幼兒展開禮儀教育。
我們可以把禮儀教育的內容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如故事、兒歌。兒歌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通過孩子與家長和老師自編及收集,使孩子們知道了那些是禮儀,禮儀都有那些行為,也了解了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如:《學做小客人》讓幼兒知道到了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禮貌用語我知道》這首兒歌讓孩子們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的用語要常用。
另一方面,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需要別人幫忙時「請幫幫我」。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知識的運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

二.結合生活,禮儀教育實用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後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因此,禮儀的內容決定了禮儀教育應是在生活中習得,並應用於生活中。如:來園、離園能主動向老師、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處;能文明用餐;能安靜入睡,不影響他人睡眠等等。雖然生活是自然、隨意、漫不經心和未經系統設計安排的,所以在在教育教學效果,沒有集體教學來得立竿見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復一日的不斷重復,使得我們可以進行長期的規則,並日積月累的形成和鞏固良好的禮儀。

三、結合游戲,禮儀教育輕松化。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儀教育,並理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在游戲中,幼兒為了把游戲玩好,在與同伴交往,與材料交互作用過程中樂意抑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角色游戲。幼兒在扮演角色過程中要實現角色轉換,進入他人角色並體驗他人情感和經驗,從而易習得該角色的行為。為此,我們盡量創造條件開展角色游戲。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說不同的禮貌用語。我們開設了「娃娃商場」游戲,要求營業員面帶微笑,熱情接待,會說「你好,請問想買什麼?」顧客會說:「謝謝,麻煩你了!」在「娃娃家」開展 「做客」游戲,讓幼兒學會說:「請進,請坐,請喝茶」,通過這類游戲,使幼兒得到良好的禮儀習慣練習,使孩子們良好的禮儀習慣得到進一步的鍛煉為了使禮貌用語產生行為效應,讓孩子們真正養成習慣,我們指導幼兒將游戲中對角色的禮貌要求遷移到晨間入園、課間交往、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之中,讓孩子習得良好行為規范

㈤ 幼兒園反鎖在家不哭鬧教案

飢餓時哭:平坦而有節奏,邊哭邊覓食。哺乳後,即入睡。身體不舒服時哭:如卧內位不適、衣容服過緊、蚊蟲叮咬等,此時寶寶特別煩躁,四肢扭動、眉頭緊皺。處理舒適後即可停止。
受到驚嚇或打擊時哭:哭聲高而尖,回聲長而短,做媽媽的要迅速找到原因加以處理。
煩躁不安或孤獨時哭:哭聲斷斷續續,時不時會睜大眼睛四處張望,抱起安撫後即可不哭。
安撫寶寶時,不要讓寶寶的臉對著媽媽的胸口,聞到母乳的味道會讓他更容易哭鬧。正確的方法是讓他臉朝外,側卧,讓寶寶回到在母體中時最傳統的姿勢。
搖晃法:寶寶在充滿羊水的子宮里時,其實一直都在晃動著,無論媽媽是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1天24小時都在晃動著。

㈥ 小班健康不哭不鬧教師參考教案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回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答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㈦ 小班語言教案(你不哭我不怕)

預設目標

能勇敢地面對黑夜、雷電、打針、吃葯等,學會尋找消除心理恐懼的方法。

活動准備

幫助幼兒搜集有關黑夜、雷電、打針、吃葯等的資料。

《健康*社會》下p.24。

活動過程

激發興趣

——教師提問:夜裡是自己獨自睡嗎?怕不怕打雷打閃?怕不怕打針吃葯?為什麼?請幼兒分別說一說。

講述故事

——請幼兒聽老師有表情地將故事《怕娃娃》。

理解故事

——教師提問:妞妞為什麼叫怕娃娃?她怕什麼了?她最怕什麼?她看到黑屋子裡有什麼?都是真的嗎?後來怎麼樣了?

——請幼兒了另一些小朋友遇到自己害怕的事情是怎麼樣做的。

看畫冊

——請幼兒說一說每幅畫的意思,他們都是怎麼做的?

討論活動

——遇到黑夜、打雷、打針、吃葯等情況時,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不害怕?

——鼓勵幼兒看畫冊和資料,針對上述幾種情況展開討論,介紹已有經驗,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法。

如:講講黑夜形成的故事,玩一些黑屋子的游戲;遇到打雷時,關上門窗跟爸爸、媽媽、老師、同伴在一起做游戲,或講述簡單飛雷電形成知識;觀看一些勇敢孩子打預防針或吃葯的圖片等,讓大家共同分享,學會一些消除恐懼的方法。

——小結幼兒討論結果,鼓勵幼兒要勇敢。

㈧ 小班健康不哭不鬧教案

目標: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准備:搜集或自編兒歌,詩內歌。
過程:
一容情景表演詩歌的內容。
二教師示範性朗誦詩歌。
三教師帶幼兒學習朗誦3~4遍。
四談話
1、小朋友為什麼要打針?
2、小朋友打針應該怎麼做?
五打預防針之前再朗誦詩歌,提醒幼兒控制自己情緒。
六幼兒打針時教師觀察並記錄幼兒的表現,並對打針不哭的幼兒給予獎勵,如紅花、紅旗之類。
建議:與醫務室配合,在注射預防針之前學習詩歌。
附詩歌: 打針不哭病好了
小貓著急喵喵喵, 小貓喵喵拍拍它。
小狗著急汪汪汪, 小狗汪汪沒辦法。
「娃娃」發燒生病了,我抱它去找醫生。
吃葯,睡覺還不好,打針不哭病好拉!

閱讀全文

與教案安全走掉了不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