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欣賞小青蛙音樂教案

欣賞小青蛙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3 02:09:42

❶ 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青蛙合唱》

【導讀】音樂是教師資格證學科之一,《青蛙合唱》也是音樂科目常考資料之一,我們需要用這些常見資料進行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青蛙合唱》,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唱歌曲《青蛙合唱》,感受歌曲中音的高低變化,進一步樹立學習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模仿、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歌曲並建立音樂感知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認識音的高低;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地演唱歌曲。

【難點】

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響,並了解音的高低。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模仿青蛙的叫聲,提問學生:這是哪一種動物的叫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剛剛老師所表現的是青蛙的叫聲,同學們有沒有仔細聆聽過青蛙的叫聲呢?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青蛙們的合唱。

引入課題,《青蛙合唱》。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旋律比較歡快,速度為中速。

2.復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表現了什麼樣的內容?你聽到了什麼有特色的部分?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描繪的是自然界中青蛙們的合唱,在歌曲當中有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豐富多彩,接下來我們用自己的聲音來描繪一下大自然的聲音吧。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同時身體跟隨旋律律動,感受音樂結構;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琴學唱樂譜,並提示學生注意旋律的走向;

3.學生自主討論後,教師講解旋律中的音分別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進行;

4.教師在鋼琴上彈奏1和5的音,引導學生仔細聆聽,說一說哪個音比較高,哪個音比較低;

5.教師鋼琴彈奏旋律,請學生跟琴完整演唱曲譜;

6.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歌詞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來朗讀歌詞;

7.教師引導學生詞曲結合完整演唱歌曲;

8.分兩組分別演唱小青蛙、老青蛙以及合唱部分,並進行分組評價。

(四)鞏固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小組選用自己喜歡的動物重新給歌曲填詞,提醒學生注意與組內其他成員的配合;

創編完成後請各組進行表演,並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青蛙合唱》,體會到音的高低不同,模仿自然界中的聲音。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更加熱愛大自然,願意傾聽大自然中不同的聲音。

請同學們課後收集其他關於小動物的歌曲,並在下節課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青蛙合唱》,教案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在教師資格面試前的備課階段,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是試講成功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以上的四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❷ 小班語言游戲驕傲的小青蛙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故事的內容。
2.理解詞語:安安靜靜、又蹦又跳、一聲不吭。
3.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教學軟體。
2.小青蛙服飾,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來了。
小青蛙出場:「哈唉,小朋友好,認識我嗎?(有節奏地念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大褂,唱起歌來呱呱呱,捉害蟲,保莊稼,人人見了把我誇。小朋友,你知道我最喜歡干什麼嗎?我呀最喜歡聽故事了。我現在就去聽故事了,小朋友,再見!
過渡:小朋友你知道這只小青蛙是怎麼聽故事的嗎?現在朱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可要聽仔細。
2.教師有聲有色的講述故事,邊講邊演示故事中的幾個角色,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
講完後提問:
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小青蛙聽故事)
故事裡都有些誰呢?(月亮、小魚兒、小青蛙)
他們在干什麼呢?(聽故事)
3.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多媒體畫面再來把故事欣賞一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畫面一:
夜晚,月亮來到哪裡呢?(小河邊)
小魚兒看見月亮出來了怎麼樣呢?(可高興啦)
月亮在給給誰講故事呢?(小魚兒)
小魚兒是怎麼聽故事的?(安安靜靜)
平時,老師也經常叫小朋友要安安靜靜的,你會做一個安安靜靜的樣子給朱老師看看嗎?(集體練習)
過渡:正當小魚兒安安靜靜的聽呀、聽呀,忽然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我們接著來欣賞。
畫面二:
忽然,從草叢里蹦出來一隻什麼呢?(小青蛙)
小青蛙看到小魚兒在聽故事,他是怎麼說的?(呱呱呱,我也要聽故事)
小青蛙的聲音好聽嗎?小魚兒聽見了對小青蛙說了些什麼呢?(別吵,聽故事要安安靜靜的。)
小青蛙有沒有聽小魚兒的話?(小青蛙不理不睬,還在呱呱呱的又蹦又叫。)集體模仿小青蛙又蹦又叫的樣子, 從而理解詞義。
過渡:月亮聽見會怎麼樣呢,小魚兒又會怎麼樣呢?你聽。
畫面三;
月亮生氣了,躲到哪裡去啦?(雲朵里)小魚兒也鑽到哪裡去了?(水草里)
他們為什麼要躲開呢?(太吵了)
現在只剩下誰啦?(小青蛙)這時的小青蛙又是什麼樣子呢?(知道自己錯了,低下了頭。)說了些什麼呢?(對不起,我錯了,我會安安靜靜的聽故事的。小魚兒、月亮快出來吧。)
過渡:你想知道小青蛙後來是怎麼聽故事的嗎?接著來欣賞。
畫面四:
小青蛙蹲在哪裡呢?(荷葉上)
這時候的小青蛙還在呱呱呱的叫個不停嗎?他又是什麼樣子呢?(蹲在荷葉上,一聲不吭。)
什麼叫一聲不吭呢?(一句話也不說了。)
月亮看見了,高興不高興啊?(他鑽出雲朵,露出了笑臉。)小魚兒也怎麼樣?(游回來了)月亮又接著干什麼?(給小魚兒和小青蛙講好聽的故事了。)
教師小結:聽完了這個故事,誰來告訴老師,你以後聽故事的時候也應該怎樣呢?(安安靜靜的)
4.結束:音樂活動《小星星》
小魚兒、小青蛙在聽月亮講故事,小星星也來了,我們一起唱起來吧。鼓勵幼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

❸ 中班藝術教案《小青蛙學打鼓》

活動目標:
1、掌握×、××、×0、××××等不同的節奏型;
2、掌握2/4節奏的特點;
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現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對象:中班幼兒
重點難點分析:
這是一個輕松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後部分通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於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
1、蹦跳感受節奏
2、通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過有趣的節奏游戲來掌握和辨認×0
、××××的節奏型。
活動准備:
一、教具准備:
1、小青蛙的頭飾全班小朋友人手一個
2、預先寫好的樂譜
3、錄音帶(按所需的音樂次數錄好)
4、帶雙面膠的小卡片,上面寫幾種不同的節奏型,一共八張,四張×0,一張××××,還有一張是××,一張×和一張四分休止符0。
二、練聲:(大概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5分鍾)
練聲曲:
1
2
3
4
32
1

青蛙
學唱

活動過程:
老師:
(頭戴青蛙頭飾,學青蛙「呱呱」叫,按著節奏做青蛙蹦跳狀出場)小朋友,這是什麼小動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師:
對了!真聰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裡嗎?它有什麼本領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況講出來)
老師

恩,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還會唱歌呢。它呀,有個很好聽的外號叫「田園音樂家」。小朋友想不想學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師:
好,那麼現在我們都來做會唱歌的小青蛙。請小朋友每個人拿一個小青蛙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
(小朋友做好准備。老師開始放音樂《小青蛙學唱歌》)
老師:
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青蛙?(老師開始做青蛙蹦跳狀,注意要按著歌曲的節奏蹦跳,休止符處一定要空得明顯,並讓小朋友跟著跳。)
老師:
好了。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小青蛙怎麼樣學唱歌的。聽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放音樂,讓小朋友從整體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樂之後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啊?
小朋友:兩段!
老師:對了!那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後告訴老師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幾聲?(繼續放音樂,只放第一段)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青蛙一共叫了幾聲?
小朋友:
(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樂)
老師: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聽一次第一段的音樂,然後告訴老師,小青蛙是怎樣叫的?
(再聽一遍,然後根據小朋友回答的情況決定是否多放一次音樂)
老師:現在,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節奏游戲。(拿出寫有節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給小朋友看。)這個是我們剛剛才學過的小青蛙唱的歌,那麼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再來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範每一個節奏型,口中念出來,在配上拍手動作,加強直接感受。)

❹ 小青蛙歷險記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彈跳的方法,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對不同兩種顏色的物體進行分類。
2、情意目標: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3、技能目標: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樹立敢於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鍛煉。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及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
活動准備
1、小青蛙的頭飾若干,紅、黃、藍三種顏色(粗的毛毛線做成)的毛毛蟲若干(數量是幼兒人數的兩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盒子,音樂。
2、幼兒對青蛙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3、布置場地(池塘、菜地的情境),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教師帶幼兒來到操場做熱身運動,充分活動身體。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本領大》「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來——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呱呱呱,保護莊稼本領大。」
二、基本環節
1、幼兒說出青蛙的本領。
教師:青蛙寶寶們,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開始學本領了,以後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遇到困難要靠自己想辦法。寶寶們你們說說我們青蛙都有哪些本領啊? 請幼兒自由說出青蛙的各種本領,並讓幼兒表演一下青蛙的跳躍本領,學習跳躍的動作。
2、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隻小青蛙跳得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範)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3、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教師:(手機響,青蛙媽媽接電話)糟糕,糟糕,寶寶們,猴子警察叔叔打來電話,說王奶奶家的菜地里有很多害蟲在偷吃大白菜,請青蛙寶寶們跳過荷葉路和小水溝去菜地里消滅害蟲。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游戲,提供圈讓幼兒練習單雙腳跳,注意圈的擺放要適合不同能力幼兒。
教師:為青蛙寶寶示範跳的方法,並請青蛙寶寶們分組進行連續跳躍的練習,每次捉一條小蟲給媽媽。在跳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小路進行跳躍練習。教師引導幼兒注意彼此間的距離,避免碰撞。
4、顏色分類(紅、黃、藍)。 「青蛙寶寶快來呀,把蟲子裝進盒子里,按顏色裝,紅色的蟲子裝進紅我的盒子里,黃色的……」
5、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游戲反復進行兩次。教育他們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三、結束環節。
教師:「青蛙寶寶們今天真能幹,捉了這么多害蟲,王奶奶很開心,要請你們去她家開西瓜宴,請寶寶們聽《小青蛙》的音樂和媽媽一起跳去王奶奶家吧。
「一隻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四、延伸環節
分享: 帶著蟲子回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分享。(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小青蛙)是怎麼跳著捉到蟲子的,你捉到了幾只蟲子,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教學反思
對於有兒歌地游戲小班的孩子都很喜歡,他們能夠通過游戲的情節玩游戲,並從游戲中獲得鍛煉身體及增強跳躍能力,這個游戲就是以幼兒兒歌作為情景,孩子們怎麼玩也不覺得累,孩子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進行活動,在青蛙媽媽的帶領下學習本領,幫助了王奶奶。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都深深的投入到游戲情境中去,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去。他們很愛玩這個游戲,游戲開展的效果很好,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尤其在結尾部分我設計了王奶奶為青蛙寶寶開西瓜宴這一情景,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通過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❺ 幼兒園小青蛙回家音樂教案

1
活動目的:
1、唱歌曲《小青蛙回家》,根據不同的故事情景,通過不同的聲音、節奏、表情、動作來表現同不情緒的情感。
2、能根據歌曲的旋律及結構特點大膽地創遍歌詞。
3、體會創編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樂。
2
活動准備:
青蛙紙偶一個,圖譜一張,電子琴。
3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青蛙,師問「這是誰?」「對,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們聽一聽它是怎麼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重點練習基本節奏:XX|XX|XX|XX|XXX|XXX
(1)
師問:「剛才小青蛙是怎麼回家的?你能學一學嗎?」請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動作並發出聲音。(出示圖譜)「瞧,我想了個好辦法把它邊蹦邊唱的情景畫下來了。」
(2)
師唱一遍節奏後問「圖譜中的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學當小青蛙吧!」
A、練習兩遍
B、師幼輪唱
C、「蹦蹦」或「呱呱」處默唱
3、完整演唱兩遍。
師「我們都是青蛙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唱著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嗎?」跟琴齊唱表演兩遍。
三、通過不同情境的創設,表演不同的情緒情感。
1、師「其實小青蛙今天一隻害蟲都沒有捉到,心裡十分難過。怎麼唱才能表達出難過的心情呢?」(慢,難過的表情)
2、師「咦!青蛙媽媽一個勁地給小青蛙打傳呼,不知道家裡除了什麼急事,小青蛙急著往家趕,該怎麼唱?誰來表演一下。」(快,著急的表情)幼兒跟琴齊唱並表演。
3、師「你們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討論,發言)小青蛙經過草地的時候發現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現發,要不然蛇會吃了它的,該怎麼辦?」(輕輕蹦,不發出叫聲)
4、師「小青蛙躲過了蛇,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家,來原青蛙媽媽在等它吃飯呢!
四、創編活動
1、師「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動物們聽到了小青蛙的歌聲,它們覺得妙極了,也都唱起來了。它們會是誰呢?它們會不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並根據所創編的故事情境進行歌表演)
結束部分。師「小動物們一個個都唱著歌回到了家,我們也要准備回去了,今天開不開心?開心就笑一笑,看起來大家心情都不錯哦!來,表達以下我們的好心情。」教師引導幼兒邊走邊說「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出活動室)

閱讀全文

與欣賞小青蛙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