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小鳥睡著了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正確運用量詞:灣、棵 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大膽想像,嘗試仿編詩句。 欣賞詩歌,能理解作品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美。
Ⅱ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貓捉小鳥)
幼兒園教案:貓捉老鼠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輕松、愉快的氛圍。
2、通過游戲的形式和動作模仿,記憶歌詞順序。
3、在游戲過程中,遵守游戲規則,注意避免與同伴碰撞。
活動准備:
圖片:小老鼠、大貓,以及小老鼠和大貓的頭飾各一個。
圖片:馬、鳥、蟲、魚,幼兒會念兒歌《誰會跑》。
活動過程:
一、復習問答歌《誰會跑》。
1、分別出示動物圖片,採用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復習問答歌《誰會跑》。
2、仿編問答歌,引出會跑的小老鼠。
(1)師:還有什麼動物會跑?根據幼兒的講述創編第一段問答歌。
(2)出示老鼠圖片: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會跑的小動物,你們看看他是誰?他跑起來是怎樣的呢?
(3)教師問幼兒答,仿編老鼠跑的兒歌。
二、幼兒傾聽教師有節奏地念前三段歌詞。
1、師:小老鼠跑來跑去做什麼呢?
2、教師扮演小老鼠,有節奏地邊念前三段歌詞邊做動作。
3、加入音樂,教師合著音樂的節奏邊說邊做小老鼠的動作。
三、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有節奏地念歌詞。
四、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嘗試著音樂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兒嘗試完整演唱歌曲。
(1)師:小老鼠跑呀跑,吃呀吃,現在睡覺了。這時候,又來了一隻會跑的小動物,你們猜一猜,這個小動物是誰呢?
(2)教師隨著音樂范唱歌曲的最後一段(大貓捉老鼠)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歌唱兩遍,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五、游戲活動:貓捉老鼠.
1、教師與幼兒共同建立游戲規則。
(1)師:什麼小老鼠什麼時候跑回家呢?
(2)師幼共同討論,得出結論:當唱到「來捉老鼠了」的時候,小老鼠們就跑回家。
2、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Ⅲ 我叫小鳥唱童謠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和兒歌,感知理解兒歌中小鳥的快樂情趣
2、樂意和老師朗誦和表演兒歌。
活動准備:
托班磁帶(音樂)上——律動:小鳥飛。
寶寶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台。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鳥飛》
教師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寶寶一起扮演小鳥,邊表演唱邊飛進教室,最後,引導寶寶坐在座位上。
2、通過語言導入,引出兒歌《小鳥唱歌》。
(1)教師:小鳥飛呀飛,飛到草地上,飛到藍天里,小鳥在天上玩起了追雲朵的游戲,可是雲朵追不著,他們就飛到了大樹上,在大樹上,小鳥兒排排坐,做什麼呢?嘀哩嘀哩唱著兒歌。
(2)教師:剛才,你聽到小鳥在做什麼?
3、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寶寶用書,初步學習兒歌《小鳥唱歌》。
(1)教師朗誦兒歌,寶寶傾聽。
(2)教師帶領寶寶一起念兒歌。
4、教師帶領寶寶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進一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由於本首兒歌是新授內容,所以活動前半部分主要引導寶寶用普通話學念兒歌,理解其意。兒歌的篇幅較長,大部分寶寶能跟著教師完整地念兒歌,掌握的較好。
在後半部分我指導寶寶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熟練地念兒歌。在這環節中,個別能力強的寶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念出整首兒歌,而且一口較純正的普通話,但有些寶寶就顯得生疏,兒歌念得不是很完整,往往念了第一句忘了第二句,十分別扭,掌握得一般。即使這樣,作為教師的我仍以鼓勵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耐心地幫助他們理解兒歌內容,幫助他們能連貫念兒歌。
Ⅳ 中班音樂教案《愉快小鳥》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快樂的小鳥》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小鳥
一、活動目標:
1.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不同動作表現音樂情境。
2.體驗創造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表現小鳥生活的三段體音樂、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我們和小鳥做了朋友高興嗎?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首關於小鳥的音樂,聽了以後,你覺得小鳥在干什麼?
提問:你覺得小鳥在做什麼?
2.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聽這首音樂有幾段?每一段聽上去是一樣的嗎?
提問:你聽出來有幾段?每一段是怎麼樣?
3.讓我們來聽聽第一段的音樂速度怎麼樣?好像小鳥在干什麼?
聽後提問:這段音樂的速度怎麼樣?好像小鳥在干什麼?(XX小朋友說得很好,你做給小朋友看看,大家來學學)
4.小鳥醒來後,覺得很輕松,我們一邊來聽一邊來想一想,它還會做些什麼?
聽後提問:小鳥醒來後會做些什麼?
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小鳥捉蟲、游戲的動作。
5.小鳥們玩了一天很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們來聽聽小鳥是怎麼回家的?
提問:小鳥是怎麼回家的?是怎樣休息的?(幼兒聽著音樂做小鳥回家、小鳥休息的動作)
你們想不想成為一隻小鳥,讓我們來做一隻快樂的小鳥吧!跟著音樂飛吧!我們跟著音樂把你好看的動作表演給客人老師看吧!(幼兒自由表演)
Ⅳ 幼兒園《兩只小鳥》音樂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會根據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並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ppt、活動音樂 設計思路: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小花園里幼兒欣賞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玩著小動物等一些運動器械,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會邊玩邊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藉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驗,並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樂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應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合作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做下的小鴨子一直跟著做這個動作) 二、小樂器來唱歌師: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結束後教師彈1531) 三、復習歌曲《兩只小鳥》師:喳喳喳,喳喳喳……兩只小鳥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我們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可愛的小鳥好嗎?(音樂起,幼兒開始語言節奏)師:哦,真好聽,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唱唱看,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呢?(不是很響也不是很輕的,嘴巴要張張圓的等) ●幼兒演唱。 四、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師:哦,唱的真好聽,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麼樣的感覺呢?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很歡快,高興,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樂 師:我們聽到這個音樂都感到很快樂、高興,這次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你覺得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音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