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安全亂扔東西真危險教案
【設計意圖】
我發現小班幼兒在與別人交往時不太會使用禮貌用語,www.jy135.com幼兒學習網根據小班幼兒喜歡在情景中學習、喜歡模仿等特點,我採用源於生活的情景表演,拍攝了一些發生在幼兒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積極引導幼兒體驗、感悟、辨析、評價,使幼兒產生學習使用禮貌用語的願望。
【活動目標】
1.感知在不同的情景下應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排練情景表演「去兔媽媽家做客」(由配班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
2.拍攝錄像片段,內容如下:
片段一:起床時,一幼兒不會拉拉鏈,向另一幼兒尋求幫助。
片段二:媽媽下班回到家,幼兒遞上拖鞋。
片段三:小區里,一幼兒在玩鞦韆,另一個幼兒也想玩,於是兩人商量。
片段四:公交車上,一阿姨給幼兒讓座,幼兒坐下後對阿姨說了一句話。
3.活動室四周張貼幼兒進園、離園、和同伴遊戲等場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兔媽媽請了好多小動物來家裡做客。請你們仔細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的表現怎麼樣。
(表演內容:小花貓輕輕地敲門,兔媽媽問:「是誰呀?」小花貓說:「是我。」兔媽媽開門:「請進!」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把小花貓引到桌子前說:「請坐。」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說:「小花貓,我請你吃小魚。」小花貓接過魚說:「謝謝!」
後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場,它們和小花貓一樣很有禮貌。中間穿插小狗把小花貓的魚碰翻了,互相說「對不起」「沒關系」。
最後是小老虎出場:它重重地敲門,兔媽媽把門打開後,它不向兔媽媽問好就直接闖了進去,往椅子上一坐。兔媽媽說:「小老虎,我請你吃點心。」小老虎接過兔媽媽給的點心也不說「謝謝」,吃完東西後拍拍肚子、自言自語地說:「我吃飽了。」然後不和大家打招呼就走了。)
2.交流、體驗。
師:有哪些小動物到兔媽媽家做客?
師:你覺得哪些小動物有禮貌?
師:兔媽媽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
幼:兔媽媽說了「請進」「請坐」「請吃小魚(肉骨頭等)」。
幼: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
師:小動物們聽到兔媽媽說的話心裡感覺怎麼樣?
幼:小動物們覺得很舒服。
幼:小動物們都覺得心裡甜甜的。
幼:小動物們覺得兔媽媽很熱情。
幼:小動物們都很願意到兔媽媽家玩。
師:小動物們聽了兔媽媽的話為什麼覺得很舒服?兔媽媽用了一個什麼字?
幼:兔媽媽的話里都用了「請」字。
師:兔媽媽對小動物們這么熱情、有禮貌,小動物們也應該怎樣呢?
幼:要對兔媽媽有禮貌。
師:要是小動物們沒有禮貌,兔媽媽心裡會怎麼樣呢?
幼:會很傷心/會不高興/會不喜歡小動物們。
師:剛才你們看到小老虎出場時都笑了,為什麼?
幼:因為小老虎敲門的聲音很重。
幼:兔媽媽給它東西吃時,它不說「謝謝」。
幼:它走的時候不說「再見」。
師:那麼你們喜歡誰,為什麼?不喜歡誰,為什麼?
幼:我們喜歡小花貓。
幼:我們還喜歡小狗、小熊,因為它們有禮貌。
幼:不喜歡小老虎,因為它很沒禮貌。
二、聯系生活,運用禮貌用語
師:你們都很喜歡兔媽媽、小花貓、小熊、小狗,因為它們有禮貌。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對嗎?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電視,想一想電視中的小朋友在說些什麼。
(看錄像片段一,教師旁白。)
師:起床了,玲玲不會拉衣服拉鏈,她想讓旁邊的軒軒幫忙,她應該怎麼說呢?(鏡頭定格在兩個幼兒說話的畫面。)
幼:軒軒,請你幫我拉一下拉鏈,好嗎?
(畫面:軒軒幫玲玲拉好了拉鏈。)
師:軒軒幫助了玲玲,玲玲又該怎麼說?
幼:謝謝!
(依次播放其他三個錄像片段,教師旁白,鏡頭定格在每個場景中人物交流的畫面,讓幼兒猜一猜、說一說,並讓個別幼兒分角色演一演。)
三、結伴表演,鞏固深化認識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請你們看一看牆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B.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打傷同伴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假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及自我保護的能力,避免和減少假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讓幼兒開開心心過暑假。
活動准備:尖銳物品、圖片
活動過程:
1、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及尖銳物品和他人打鬧,避免戳傷,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更不能抓、咬、打他人。
2、教育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3、教育幼兒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要遠離變壓器、建築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跟著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有事應告訴大人。
4、教幼兒認識電、火、日用化學品的使用和危害性,讓幼兒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玩煤氣、玩爐火、玩火機、玩開水壺、玩飲水機、玩葯品等危險物品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5、教育幼兒單獨在家時不自己動手反鎖門,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不給陌生人開門。
6、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聯系家人。
7、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陌生人的話,未經家人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學會應對可疑陌生人的方法,了解應對敲詐、恐嚇、**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時及時向他人求助的意識。
8、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9、教育幼兒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
10、教幼兒了解風、雨、雹、雷、閃電、洪水、地震等基本自然現象及危險性。教給幼兒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我保護和求助及逃生的簡單技能。
C. 小班安全教育不亂動大人物品
對於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識,應該多引導孩子們。這樣的話安全性就會更高一些。
不要亂動大人的物品,也是最起碼的禮貌。
D. 小班安全教案耳朵里進東西了
活動目標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知道發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活動准備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游戲。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後來怎麼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裡?醫生是怎麼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師總結: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裡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助我們。
E. 小班安全活動教案個人物品保護好
教材分析:題材體裁,內容形式,結構背景,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版:引導法等,教權學准備:CAI等多媒體課件,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a.課前准備,b,師生問好,二,導課,情景展示圖片,學生觀看思考回答想像,三,進行新課,a.出示課題,b.教師採用啟發式,引導法,示範法,敘述法,談話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c 學生個別先掌握內容,分組掌握內容,全班掌握內容,學生在教師引導配合中進一步掌握內容,d.本節課內容豐富難易安排合理,形式新穎不拘一格,結構緊湊不拖沓,分層分部分版塊,e.學生在教師引導配合中掌握全部知識內容,實現本節課制定的教學目標,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f.拓展延伸,四,二度創作,五,小結反思。
F. 小班安全教案《怎樣拿剪刀》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尖利的東西,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專
2、了解一些避免尖利物品傷屬害身體的方法。
活動准備:
各種尖利的物品,如:筆、剪刀、樹枝、筷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小猴哭了》
2、教師出示帶有尖頭的筆,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為什麼這樣的筆碰到小猴的眼睛裡,它會大哭?」(筆有一個尖尖的筆頭,戳在我們的身體上會覺得痛。有時尖尖的東西戳破我們的身體,導致流血。尖利的東西對眼睛的傷害特別大。)
1、 討論:你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尖尖的?
尖利的東西有很多,如各種刀、樹枝的尖頭、筷子等,幼兒每講一件物品教師就拿一樣,放在幼兒面前。
2、 觀看錶演,比較不同行為的性質。
請幼兒觀看錶演,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做才不會讓自己受傷害?
(1) 小兔子用畫畫的筆在別人的臉上點墨水。
(2) 小猴在玩樹枝。
(3) 小兔子一邊望著窗外,一邊在用剪刀剪紙。
(4) 小鵝用筷子對著老師的眼睛說話。
3、 教師小結。
教師:首先要用正確的方法使用這些物品;其
G. 小班安全教育《我該怎麼辦》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願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大面積訓練,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2.從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三.課前准備
課件、各種學慣用具、抹布、衣服(若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家裡做過家務事嗎?
你為什麼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學生說一說父母不讓他們做家務事的情況)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一
(1)(出示課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裡只剩下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
小朋友們,他該怎麼辦?誰來幫他出出主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願不願意幫他想想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媽媽為什麼不讓小明做家務?
怎樣才能勸說小明的媽媽,讓他做家務呢?
我們能做哪些家務事?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小組內表演。
小組內的幾個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孩子、同學等角色,表演勸說的過程。說服「媽媽」後,請「媽媽」談談,為什麼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3)上台表演。
小組上台表演。
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2創設情景二
剛才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你是怎麼做的?
(1)說說你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要求口齒清楚,普通話標准)
(3)全班交流。
其他同學補充認為說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務事上,他們的做法又是怎樣做的?
3創設情景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乾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乾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香蕉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衣服、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
(2)每個小組挑選一名代表上台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進行做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並獎小紅花。
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大家有些什麼想說的?(學生交流)剛才同學都說了這么多,這說明大家是孝敬長輩、愛勞動的好孩子,那我們以後天天都要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好不好?
請欣賞《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H. 幼兒園小班安全登高取物活動教案
網路搜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