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安全小朋友夏季怎樣防溺水和中暑
環境溫度不要超過24度就不會中暑,另外應該准備瓶裝水寶,
發現中暑及時吃,立刻好。防溺水,不讓小朋友單獨行動。
『貳』 有關夏季防溺水安全發言稿
目前天氣開始轉暖,個別學生會有去游泳消暑的想法,希望每一個同學牢記這句話:「生命安全高於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沒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游泳中的安全常識。
一、游泳小常識:(五點)
1、必須在家長(監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在每月特別期間均不宜游泳。
3、參加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應該相互關照、相互關心,而不應該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同伴,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2、凡是到天然游泳場所(如江河、水塘、水庫)游泳,應該有家長、親人的帶領。特別強調初學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長距離游泳,不要遠離夥伴。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告訴同伴並上岸休息,在岸上觀看同伴遊泳,留心他們的安全。
4、中小學生不游潛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潛水的時間誰更長,潛水的距離誰更遠。這樣做很容易發生危險。
三、游泳中的緊急情況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水溫過低或游泳時間過長,都可能引起抽筋,發生抽筋時最重要的是保持鎮靜,不驚慌。
2、一般處理辦法。(1)如果發現有抽筋現象,應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並對抽筋部位進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發生抽筋,且自己無力處理,而周圍又無同伴時,應向岸邊呼救,千萬不要慌張。
再次強調:不管發生什麼樣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來人呀!」
四、溺水的急救
*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繩索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溺水者因為逃生潛意識會掙扎、會死死勒緊救護者,救護者應有充分准備、並避免。
『叄』 夏季防溺水的注意事項
一、游泳安全復要點
游泳的時候切制勿太餓或者太飽。
下水的時候要先試試水溫,如果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在江、河、湖、海游泳,需要有伴。
下水是需要觀察周圍環境,有危險警告的話不能下水。
二、如何預防游泳時抽經: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
游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後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時如胸痛,可用力壓胸口,等到稍好時再上岸,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
如何保證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對水情不熟而貿然下水,極易造成生命危險。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專家介紹,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
(1)對於手腳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則可將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復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
(2)若是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並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肆』 夏日防溺水防中暑和飲食安全
夏季防溺水要注意: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遊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兒童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不要到江河或者池塘邊玩耍,更不能下水游泳。
4、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
5、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夏季易中暑要注意:
1、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2、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3、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4、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5、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7、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夏季雷雨天氣要注意:
1、雷雨天氣盡量減少外出,更不要到江河、湖泊、池塘、坑邊等處釣魚、劃船或游泳。
2、不要站在高處,如山頂、樓頂或其它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而要站到地勢比較低的不宜導電的地方。
3、在平坦的開闊地帶,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等,因為這時你可能成為周圍環境的突出物而招引雷擊。
4、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不要動,可拾起身邊的石塊使勁向外扔去,將球形雷引開,以免誤傷人群。
5、戶外行走時,要遠離樹木和桅桿,盡量避開電線桿的斜拉鐵線,不要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外牆等易導電的物體。
6、駕車遭遇打雷時,不要將頭伸向車外,上下車時不宜一腳在地一腳在車,雙腳應同時離地或離車。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一旦發生溺水、中暑、雷擊事故,有能力的市民應當伸出友愛之手,及時採取有效救護措施,並及時撥打110、120,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伍』 夏季我們應該怎樣預防溺水事件的發生呢
溺水是指人浸入液體中時呼吸道受傷的過程。 溺水造成的破壞十分嚴重。 到目前為止,溺水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安全問題。溺水是嚴重的傷害事故,它奪走了新鮮的生命,並使家庭破碎。夏天來臨,越來越多人選擇去游泳。但是不可避免地,每年都會有人死於溺水事件。對於此,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進行預防。
最後,加強對高發地區,高發時段的監護。時間與季節因素亦是導致溺水高發的主因,夏季的下午一般溺水的人較多。對於人在高發時間進行管控,不讓其外出。對於高發地區湖水,加大巡視力度,以防人們下水。
『陸』 關於夏季防溺水知識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熟悉水情或比較危險的地方去游泳。
2、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
3、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 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沖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預防溺水知識: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遊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甦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後,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後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採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柒』 夏季防溺水作文
俗話說水火無情。剛進入夏季,大中小學學生溺水事件又頻現報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鍾。
防溺水安全重於泰山。溺水事件的頻發也值得我們深思。縱觀第一次溺水事件的發生,我們不難發現,這裡面既有防溺水設施的缺位、漏位,也有遇溺大中小學學生對防溺水知識的缺泛。特別是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和救生手段的缺失。防患於未燃。防溺水安全重在一個防字,重在提高大中小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提升大中小學學生的防溺水技能。學校應加強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要通過觀看幻燈片,參觀圖片展,以事實說話,以個案示人,讓廣大大中小學學生對防溺水有一種直觀和形象的認識,從而牢記在腦,銘記在心。同時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防溺水安全演練,模擬漲水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現場指導,教會學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點。當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防溺水機制。積極政府應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大對湖、泊、河、塘、壩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實現全覆蓋,並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學校應發揮防溺水安全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防漲水安全的意識和技能。家庭是學生生活休息的另一個主要場所,學生除在校學生外,很多業余時間都在家渡過,而溺水事件集中發生時段也是在節假日和暑假之中。究其原因是家長的監管不到位,等到事情發生,後悔晚已。家長應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加強對自己子女的監管,時時教育和提醒他們遠離水患。疏大於堵。目前由於溺水事件的頻發,讓學生家長談水色變,禁止游泳於是乎也就成了共識。禁止游泳不亞於堵源截流。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疏導,要教會孩子學會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為旱鴨子和稱砣,從而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杜絕和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
溺水猛於虎。但當我們面對頻發的溺水事件時,我們不應該只扼腕嘆息,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構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讓溺水遠離孩子,讓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捌』 關注夏季安全防溺水怎麼寫空心字
關注夏季安全防溺水
===========================================
柳浪聞鶯各位芝麻竭誠為您解答
您的採納是我們堅持網路的動力
『玖』 夏季的兒童戶外安全攻略,如何防曬傷,防中暑,防溺水
攻略一:防中暑
1
盡量選擇吸汗寬松透氣的衣服
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家長盡量給孩子選擇吸汗、寬松、透氣的衣服,同時要注意勤洗勤換。另外,當室內公共場所溫度過低時,可適當給孩子增加衣物。
2
注意防曬
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長時間在外時,要准備好防暑葯品,包括: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等。
3
注意降溫
經常洗澡,或利用身邊條件適當降低體溫,防止身體的水分過分蒸發。注意中午至下午14時,陽光最強烈的時候,盡量不要待在戶外。
4
注意運動強度
夏天運動的時候,建議大家從小強度的運動開始,如游泳、慢跑、快走等,讓身體逐步適應,保證鍛煉效果。
5
注意飲食
夏季較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疾病,少給孩子吃一些發泡的油炸零食,少吃甜食。最好給孩子多吃瓜果蔬菜,可用這些蔬菜做些冷盤、在菜中加點蒜泥,既清涼可口,又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
小貼士
專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現特點,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
■
一是先兆中暑
,表現為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四肢無力等症狀。出汗但不多,體溫可略有升高,發熱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
二是輕症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狀,同時又表現為面色發紅、皮膚灼熱等現象,並伴有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症狀。發熱往往達38.5℃。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後,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三是重度中暑
,大多數情況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煩躁或精神錯亂、肢體抽搐等,皮膚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攻略二:防溺水
如何預防?
家長或看護人,決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的水源邊。家長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個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
■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 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 教孩子學習游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
■ 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