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反應出什麼社會現象和問題
年輕人喜歡新的思想,喜歡接受新的事物,在文藝方面而論,歌唱者創造出很多個回性獨特的曲風。很多答歌曲創造靈感取自民間,反映社會百態。
在思想意志方面,歌迷追隨崇拜者,卻不論那一首歌的質量,品味,有些盲目跟風,隨波逐流。
❷ 上海30年代流行音樂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和在中國流行音樂的地位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涯歌女》、《夢中人》、《永遠的微笑》等歌曲在舊版上海廣為流傳。權這些老歌之所以被人們接受和喜愛,與當時上海的社會歷史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與中國其他城市有著許多不同,曾一度被稱作特別市,因此其社會歷史背景十分特殊,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許多老歌,之所以被人們廣為流傳和喜愛,與當時上海的特殊社會歷史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社會歷史背景的研究,來進一步分析其對當時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影響;通過對二三十年代唱法與當代民族唱法的比較研究,為今後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❸ 流行音樂,民間音樂,古典音樂在社會全程有什麼區別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准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流行音樂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從音樂體系看,流行音樂是在叮砰巷音樂、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索爾音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等20世紀後誕生的都市化大眾音樂。 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與形態主要受歐美影響,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本土風格。
民間音樂(Folkmusic),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於國際民間音樂協會(IFMC)之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
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西洋古典音樂,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狹義指古典主義音樂,是1750-1820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此樂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❹ 為什麼說通俗音樂中的流行歌曲"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你對社會上所謂「追星現象」怎樣認識
客觀世來界處於變數狀態,很多截然源相反的概念互相總有一個逐步異化的過程,事實上很難做到一刀切特別在交界處難以嚴格精密的界定,這一線之隔常因具體環境的變化而左右漂移。更由於中國民眾普遍綜合素質偏低加上數千年封建文化刻骨侵蝕,對於高雅文化包括音樂的感悟略低,他們當然喜愛優美的旋律但是也易於接受並喜歡相對低俗的作品,
以我粗淺的理解這就是在我國流行歌曲中通俗與庸俗並存 ——"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根本原因吧。
每個人都是生命現象的唯一個體各有獨特的社會經歷及其心路歷程,對於同一歌曲褒貶不一,對符合自己口味的歌曲偏愛以至愛屋及烏,喜愛某歌手鼓掌歡呼發表支持的觀點展現愛護的立場都屬正常。但是像「濺了一身泥點子」而驚喜若狂,調查人家上廁所用幾張手紙,因歌手處了對象而絕望悲啼 這就有點太下作了,我極端鄙視這類人——可令我不解的是當前這種人太多了,扭曲的人性庸俗的社會,悲哀呀
❺ 流行音樂和高雅音樂對社會功能有什麼不同
【流行音樂】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首先從香港及台灣地區進入中國,尤其是台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在大陸中國大受歡迎。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出的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在中國一炮走紅,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次公開的港台歌曲演出。此後,中國的流行歌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的音樂結合,產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現在,中國的流行音樂發展迅速,成為世界流行音樂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軍。
台灣和香港的流行音樂發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國際流行趨勢同步,尤其是香港,因為政府不幹擾音樂的創作,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歌手和歌曲,不僅風靡大陸中國,而且受到日本、韓國等地歌迷的崇拜。
近年來,大陸、台灣、香港以及全球其它地區的華人流行音樂不斷交流,開始出現互相融合、匯聚的趨勢。因此,開始出現「全球華語流行音樂」的總體稱謂。一個突出的表現: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港台、海外各大流行音樂榜單的發布和編制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大陸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行音樂當中,有著一種民謠性質的音樂,它們的典型代表是校園民謠、都市民謠、軍營民謠,這些民謠音樂在流行音樂當中亦佔有一席之地,曾經都有過其輝煌的歲月,民謠淳樸的曲調,通俗的歌詞同樣感動了很多人。
http://ke..com/view/5434.html?wtp=tt#14
高雅音樂是什麼?
❻ 如何理性看待流行音樂的社會價值
理性看待流行音樂的社會價值,現在的音樂和以前的不一樣。而且唱起來也是都是現代的歌曲。
❼ 音樂有哪五種功能
教育、認識、審美、社會、及娛樂功能。
音樂的社會功能
音樂,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可以說,我們的生活的世界是充滿音樂的世界,沒有音樂的社會是不存在的。
音樂的審美功能
1、凈化心靈的作用
音樂藝術用音響的魔力作用於人的情感,引起聯想、想像、激動、共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種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的熏陶滲透,從而使人們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2、調節情感的作用
音樂可以誘發人的內在的感情,觸發人們內心積極情感。使消極的性情感得到宣洩。
3、提高審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音樂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通過聆聽音樂,是人們的「音樂的耳朵」能對大千世界有敏銳的感受力、觀察力,甚至具有對聲音選擇、篩選的能力。
音樂的認識功能
1、超越現實的作用
音樂藝術不僅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也是人類理想的體現。因此,音樂不僅有反映現實的功能,而且具有超越現實的特徵。協調集體勞動動作,消除疲勞,是人類早期在生產實踐中發現的音樂功能。
2、振奮精神的作用
音樂可以組織和協調社會成員的意志行為,傳達與交流社會成員的思想感情,從政治態度、倫理道德等方面對人產生影響。
3、信號象徵作用
如國歌,它所造成的那種代表一個國家尊嚴及情感象徵,是很明確的。軍歌、校歌、等都如此。
音樂的教育功能
1、在生理上健全大腦的作用
音樂藝術對促進大腦健康發育、成長和保護大腦健康,以及全面開發大腦的潛能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如視奏,兩眼要看譜,兩手十指要有不同的動作,兩耳要校正音準、節奏、速度與力度,還要分析處理,在瞬間取得動作的協調與統一。
2、健康心理的作用
音樂藝術對於聆聽者得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作用。
音樂的娛樂功能
1、愉悅養性作用
我們要選擇優秀的音樂來聆聽,好的音樂對人的愉悅養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娛樂音樂中格調低下、趣味庸俗的部分對人起到消極的影響,要抵制。
2、怡情健身作用
音樂能使人得到積極休息。休息時結合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
3、參與自娛作用
自己哼唱一支喜愛的歌曲,不受限制,唱唱自己喜愛的歌曲,也是頗具情趣的。
簡介:
音樂是一種能夠產生共鳴效果的聲頻,出自人類本體的最初生命運動,它們伴隨人類產生而產生,伴隨人類起源而起源,伴隨人類發展而發展。它們不是人類身外之物,也不是人類最初的物質生產,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富有情感的感於外物存在的人類最初精神活動的產物。音樂也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英文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義大利文:musica)。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分為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鄉村音樂、原生態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是比較抽象的藝術。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中國古代音樂和西方音樂。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而從西方傳過來的是七聲音階。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您帶來聽覺的享受。一般一首音樂時長在3分28秒左右,讓人更加享受每首音樂的時間。
關於人類社會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時代。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
1. 弦樂傳說
墨丘利(Mercury)是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使神。有一天他在尼羅河畔散步,無意中踩到一個東西,那東西發出了美妙的聲音。他拾起來一看,原來是一個空龜殼內側附有一條乾枯的筋。於是墨丘利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弦樂器。後人考證弦樂器出現在墨丘利之前,但弦樂的發明有可能正是從此得到了啟發。
2. 管樂傳說
在中國古代,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期有一位叫做伶倫的音樂家,傳說中他曾進入西方昆侖山內采竹為笛。當時恰有五隻鳳凰在空中飛鳴,他便合其音而定律。雖然這一傳說並不完全可信,但把它作為管樂的起源也未嘗不可。原始時代的人類,他們的勞動生活。可以說是和音樂為伴而開拓發展,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是直接從人類的勞動生活中產生出來的。
❽ (7分)當前,在班裡,一部分同學在追求「社會流行」。即有物的流行、行為的流行、思想的流行,流行歌曲
①我們青少年要運抄用襲良知的標尺獨立思考,用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對待社會影響,不盲目從眾,學會理性分析,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自覺擺脫消極影響,正確對待社會影響。(3分)
②面對流行事物,我們青少年不能隨波逐流,人雲亦雲,而應獨立思考,理性選擇;吸收有益營養,剔除無益糟粕,拒絕有害毒素,促進自身健康成長。(4分) ❾ 簡要說明美國流行音樂產生的社會和人文背景字數大約在400到500之間。
美國的流行音樂作為歐洲流行音樂的主體,主要是以歐洲及其它國家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以及黑人音樂為基礎,融合而發展起來的。隨著逐漸演化和發展,又產生出新的種類形式,如爵士樂、廷潘胡同歌曲、鄉村音樂、拉格泰姆布魯斯、搖滾樂等。流行音樂是與嚴肅音樂相對而言的,它不同於嚴肅音樂,因為嚴肅音樂常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和一些專門的知識層面,需要聽眾運用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細細領悟、品味。而流行音樂對於聽眾來說,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來上口,並且對於聽眾不需要更多的專門僅依靠對音樂的心領神會與感性認識就能理解。 ❿ 為什麼說通俗音樂中的流行歌曲「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你對社會上所謂「追星現象」怎樣認識
個人見解,音樂本來就是訴說個人情感或是對某一事物的喜好的一種獨特的言語,精神上的交流,。《禮記》里有「樂記」部分論述到音樂的作用: 與音樂與社會通俗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