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音樂游戲課中班教案

音樂游戲課中班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1 00:29:15

『壹』 幼兒園音樂游戲《猜朋友》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和優點,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2、學會讓別人把話說完以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傾聽能力。 活動重點: 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和優點 活動准備: 音樂錄音《找朋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你們有好朋友嗎?請你把自己的好朋友長的什麼、穿的什麼樣子的衣服、有什麼特徵、你喜歡他她什麼說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來猜猜他(她)是誰,好不好?" 2、猜朋友。 (1)請個別幼兒輪流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著、發型等等特徵,其他幼兒根據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誰。 (2)分組讓幼兒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猜。

『貳』 幼兒園《兩只小鳥》音樂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會根據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並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ppt、活動音樂 設計思路: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小花園里幼兒欣賞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玩著小動物等一些運動器械,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會邊玩邊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藉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驗,並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樂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應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合作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做下的小鴨子一直跟著做這個動作) 二、小樂器來唱歌師: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結束後教師彈1531) 三、復習歌曲《兩只小鳥》師:喳喳喳,喳喳喳……兩只小鳥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我們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可愛的小鳥好嗎?(音樂起,幼兒開始語言節奏)師:哦,真好聽,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唱唱看,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呢?(不是很響也不是很輕的,嘴巴要張張圓的等) ●幼兒演唱。 四、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師:哦,唱的真好聽,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麼樣的感覺呢?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很歡快,高興,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樂 師:我們聽到這個音樂都感到很快樂、高興,這次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你覺得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音樂起)

『叄』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貓捉小鳥)

幼兒園教案:貓捉老鼠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輕松、愉快的氛圍。
2、通過游戲的形式和動作模仿,記憶歌詞順序。
3、在游戲過程中,遵守游戲規則,注意避免與同伴碰撞。
活動准備:
圖片:小老鼠、大貓,以及小老鼠和大貓的頭飾各一個。
圖片:馬、鳥、蟲、魚,幼兒會念兒歌《誰會跑》。
活動過程:
一、復習問答歌《誰會跑》。
1、分別出示動物圖片,採用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復習問答歌《誰會跑》。
2、仿編問答歌,引出會跑的小老鼠。
(1)師:還有什麼動物會跑?根據幼兒的講述創編第一段問答歌。
(2)出示老鼠圖片: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會跑的小動物,你們看看他是誰?他跑起來是怎樣的呢?
(3)教師問幼兒答,仿編老鼠跑的兒歌。
二、幼兒傾聽教師有節奏地念前三段歌詞。
1、師:小老鼠跑來跑去做什麼呢?
2、教師扮演小老鼠,有節奏地邊念前三段歌詞邊做動作。
3、加入音樂,教師合著音樂的節奏邊說邊做小老鼠的動作。
三、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有節奏地念歌詞。
四、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嘗試著音樂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兒嘗試完整演唱歌曲。
(1)師:小老鼠跑呀跑,吃呀吃,現在睡覺了。這時候,又來了一隻會跑的小動物,你們猜一猜,這個小動物是誰呢?
(2)教師隨著音樂范唱歌曲的最後一段(大貓捉老鼠)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歌唱兩遍,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五、游戲活動:貓捉老鼠.
1、教師與幼兒共同建立游戲規則。
(1)師:什麼小老鼠什麼時候跑回家呢?
(2)師幼共同討論,得出結論:當唱到「來捉老鼠了」的時候,小老鼠們就跑回家。
2、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更多優秀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肆』 幼兒園音樂游戲課貼人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玩貼人游戲,培養幼兒快跑、躲閃的能力。 2、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敏性。 3、提高幼兒兩合作進行游戲的能力。 活動准備:音樂:月光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練習走圓,為游戲做鋪墊。 大圓走—成四隊—開花走—雙圈走。 2、基本部分。 (1)幼兒站成一個大圓,老師交待游戲名稱與玩貼人游戲的...方法、規則。 教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貼人。 我請兩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 被追的小朋友可以跑到里圈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住(貼人)這時後面一個小朋友趕快跑。 以免被追的小朋友捉住。 注意,跑時要在圈外,貼人要到圈裡。」 (2)幼兒游戲。 教師注意觀察,如果被追捉者連續貼人三次,追捉者仍未捉到,就另換追捉者。 被追到者不再當追捉者,以免太累。 (3)「結冰」游戲: 幼兒自由活動,聽到「結冰」信號,幼兒不動,聽到「化凍」信號再自由活動。 3、結束部分。 做放鬆整理動作。幼兒聽音樂,邊歌邊舞。

『伍』 中班音樂課互動游戲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不倒翁》點評

以往我們看到的音樂教學活動多以復習為主,而「新」還能不能進行?這是新課程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又一挑戰。本活動中,教師大膽嘗試、積極探索讓我們感受到一個青年教師勇於實踐的精神。以下我圍繞目標制定、方法選擇、過程實施等方面做一點評。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1、目標的適宜性:

中班音樂活動《不倒翁》這一活動的目標是:能大膽的說、唱「不倒翁」,並嘗試用肢體予以表現,體驗在活動中表現「不倒翁」的樂趣。目標的制定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並與這一年齡段藝術領域的具體要求相一致。

2、目標的操作性:

通過目標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到幼兒通過這一教學活動要達到的學習結果,就是說、唱這首歌並能表現。

3、目標中關鍵詞的演繹:

簡單明了,突出了音樂活動中的情感特點——「趣」,因為有趣,所以感到樂趣。

4、目標對象統一

兩條目標都指向孩子。

一、教學方法的選擇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猜——玩——說——唱——學,充分運用了示範、討論、講解、表演等方法,並藉助快板等手段,十分有效,在層層互動中推動孩子的理解,為 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關鍵作用。

二、教學過程的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每一次對話、每一個細節,讓幼兒在與教師互動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整個活動中,反映了教師駕馭教學過程的能力,以及游刃有餘的師幼互動能力。教學過程結構清晰,逐步推進。有效地運用了多種方法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學會了歌詞,教師的「教」在不著痕跡中完成。同時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體現出作為區級骨幹教師自身的教學機智與專業底氣,在發生不倒翁漏水時,能利用這點意外為己所用,使活動有序開展。而教師優美的舞姿在示範時給了孩子們美的享受,從孩子們身上也能看出平時在音樂素養方面的積累。另外師生關系的融洽,在老師與孩子的交流、眼神、動作中都能讓我們作為旁觀者深受感染。

三、教學效果

整個活動全班孩子都積極參與,非常專注,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

四、建議:

1、在孩子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可以多為孩子提供自己嘗試的機會,如改為兩人一組,進行模仿扮演不倒翁。

2、第一條目標針對性可更強些,突出重點。

閱讀全文

與音樂游戲課中班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