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幼兒中班教案音樂15篇

幼兒中班教案音樂15篇

發布時間:2020-12-31 17:01:31

① 幼兒園中班藝術幼兒發聲練習曲教案

教學提示:這首歌節奏活潑、偷快,讓幼兒更喜歡參加到歌曲中。 課堂游戲:拍手謠 活動目標: 通過小朋友觀察,發展幼兒豐富的想像力。 活動准備:音樂《拍手謠》 活動過程: 與小朋友進行溝通,培養感情。「小朋友誰最喜歡老師可 以來抱抱老師,誰願意做老師的大樹樁?」 老師伸出手,說:「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們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 老師提問:「你的手可以干什麼?(小朋友用手做造型)。 「老師的手可以變好多東西,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用手變造型。 「我用小手變小傘。」邊拍手邊做,老師演示完後,小朋友用手來做動作,老師與幼兒一同跟音樂變換手形.比一比誰的小手變的東西最多。 音樂小知識: 音樂名言 當你演奏的時候,別管你的聽眾是誰。當你演奏的時候,要永遠覺得有一位大師在傾聽。——舒曼

② 音樂中班春天在哪裡教案

引導幼兒邊座優美的動作編進活動室、與歌曲內容相應的「春天景象」的圖片。
3、在感受春天的基礎上組織幼兒有節奏的朗誦詩歌《嘀哩嘀哩》:春天在哪裡
教師。
5:
1、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二)基本部分。
(三)教師組織幼兒伴隨著《嘀哩嘀里》的歌曲,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表現春天的美好,引導幼兒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今天、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幼兒園音樂教案
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師放音樂《嘀哩哩》:引導幼兒理解歌詞,邊唱邊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小朋友們。
(更多教案盡在、小鳥的春景圖,體驗與教師同伴合唱的樂趣,好嗎,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教師指導幼兒反復練習,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
清除、活潑的情趣。
解決方法。
2,並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現歌曲的歡快、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演唱,並創編動作表演歌曲,一邊進活動室里尋找春天的足跡。
4:
1,請小朋友們一邊做出優美的動作、引導幼兒用自然:
(一)開始部分,將歌曲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過程。
難點,節奏要准確、教師利用圖片享有二展示有花、節奏要准確、美好的聲音唱歌、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春天的足跡
2,表現歌曲內容、有綠草。
重點:
教師組織幼兒在區角活動時,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2: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動作?」「那你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阿。
活動准備:屈老師
活動目標:
1。
3,抒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變化

③ 幼兒園音樂課教案中班 小二郎

教學內容: 《讀書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讀書郎》,表現讀書郎活潑天真的形象。 2、培養自身勤奮學習的精神,明確學習目的。 教材分析: 《讀書郎》是一首極富童趣的,具有鮮明西南民歌特點的創作歌曲,羽調式,2/4拍,中速,結構為帶再現的一段體。歌曲採用了教密集的節奏,富有 動感的旋律進行,下滑音和倚音的應用,生動地刻畫了讀書郎天真活潑的形象,口語化的歌詞又表現出他知書達理、堅強自尊的內心世界。學生在唱好這首歌的同 時,應該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 1、掌握本課較密集的節奏。 2、正確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襯詞。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黑板,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清晨,我們背著書包,迎著朝陽,來到美麗的校園里上學,學知識,同學們,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考大學。 生:為了孝敬爸爸媽媽。…… 2、師:今天我們少年兒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但是在舊社會,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3、師:他們穿的破爛,經常吃不飽,他們用短小的鉛筆寫字,買不起紙,甚至在地上書寫。 生:我覺得我們現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師: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生欣賞mtv《讀書郎》。 5、師:舊社會的孩子讀書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自己能夠翻身,有出息。 生:為了不受地主欺負。 三、學唱歌曲。 1、師:他們真有志氣,今天,我們就來唱唱讀書郎。 2、生學唱"小嘛小兒郎","進學堂"。 3、師范唱第一段歌詞,生隨琴唱第一段歌詞, 4、學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5、師:是的,雖然小兒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熱愛讀書,他仍樂觀開朗,仍然對未來,對自己滿懷理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什麼聲音演唱這首歌? 生:天真,活潑的情緒唱。 6、師:讓我們完整地唱這首歌曲,唱出小兒郎的活潑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讀書郎》。 跟著音樂伴奏唱《讀書郎》。 五、展示與拓展。 1.師:我們學了歌曲《讀書郎》,下面請大家尋找夥伴結成小組,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練自演自唱《讀書郎》。 2.學生按小組展示:a小組邊唱邊動作表演,b小組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師:現在我們這些讀書郎可真幸福哦,我們讀書郎的歌聲也更歡了,聽! 多媒體出示,學生欣賞高峰演唱的現代版的《讀書郎》,跟唱。 學生欣賞合唱版的《讀書郎》。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④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這是什麼樂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圖片、故事等多種途徑來充分感受音樂,並通過聲音、動作等來表現音樂。 2、發展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3、培養幼兒隨音樂節奏做動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熱鬧的森林圖片一張;小提琴、笛子、大鼓、鋼琴、沙錘、鈴鼓、碰鈴等多種樂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鳥、小狐狸頭飾各一,並布置於教室四周。 2、幼兒熟悉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等多種樂器。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提琴、鋼琴、長笛、大鼓四種樂器,引導幼兒討論喜歡的樂器。 指導語: (1)今天,森林裡的小動物要請我們開個小小音樂會。你們看,我帶來了什麼? (2)你們會演奏這些樂器嗎?上來試試。 (3)還有誰會演奏別的樂器?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理解歌詞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傾聽音樂。 指導語:在熱鬧的森林裡,住著一群音樂家,我們聽聽他們的演奏。 (2)請幼兒說說歌曲里說了什麼,並談談自己對音樂的感覺。 (3)教師出示熱鬧的森林圖片,帶領幼兒按歌曲節奏念歌詞。 3、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注意聽樂曲中四種樂器音色的變化,並在此間奏處模仿演奏樂器的動作。 4、啟發幼兒分角色表演音樂。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導語:森林音樂會就要開始了,現在我們來邀請一些山上的音樂家。(教師介紹四個音樂家的位置) (2)教師當指揮家,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音樂。 5、帶領幼兒召開班級小小音樂會,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樂器表演音樂。 6、教師小結。 指導語:森林音樂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6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八隻小狗抬花轎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做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初步了解我國民間婚禮習俗--坐花轎。 3,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准備: 紅紗巾、紅蓋頭、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一、馬蘭開花"的游戲。 二、導入課題: 出示紗巾蓋頭上提問,我成什麼了?你從哪裡看見新娘子是這樣的?新娘子結婚要坐什麼? 三、學習游戲"抬花轎"。 (一)分段練習動作。 1、抬轎子一步一蹲穩穩地走。 2、往前沖(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後退(碎步向後快退3步)。 3、顛轎(走兩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兩個開心的動作)。 5、下轎(做邀請的動作)。 (二)、配音樂進行游戲。 1、完整聽音樂。 2、隨音樂做動作。 3、聽音樂完整游戲。 四、分組游戲。 1、老師扮新娘子,幼兒集體抬花轎。 2、請個別幼兒扮新娘子,集體抬花轎。 五、幼兒自主游戲。 三人一組,幼兒自由組合,一人扮新娘,兩人一前一後抬花轎。 7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動目標: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 把積累的生活動作變做律動動作時,需要誇張。 3、 做較大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准備: 1、 音樂磁帶 2、 事先玩國泡泡糖,對泡泡糖有感性的認識。 活動過程: 1、 聽故事,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老師講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隻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趕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象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隻大貓沖了過來,小老鼠象個雪球似的飛快的滾回家。 (2)按故事情節做玩泡泡糖的動作2、幼兒聽音樂,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教師:"現在我請你們聽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用動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節作動作。 (2)幼兒在座位上做動作,教師用小幅度的動作提示。在b段音樂開始處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提示。 (3)玩游戲第一遍游戲: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第一遍游戲: 用教師的律動動作與幼兒生活動作相比較來提示幼兒注意誇張。 第二遍游戲:教師提醒幼兒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各個不同的部位! (4)聽音樂,按故事的情節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戲。

⑤ 中班教案音樂《鈴鐺舞》的活動主題是什麼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韻律游戲《鈴鐺舞》,這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音樂課程《我的身體會唱歌》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鈴鐺舞》是一首富有特色的兒童抒情歌曲,歌詞生動,旋律流暢,朗朗上口。中間插入「叮當」響的鈴聲,表現了豐收的日子裡,苗族姑娘身掛鈴鐺,在木鼓、蘆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從而讓幼兒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並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有興趣,熱愛民族舞蹈。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3——6歲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慾望,根據中班幼兒藝術活動的目標,結合《指南》和《綱要》中藝術活動的目標,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
2.技能目標:學跳《鈴鐺舞》。
3.情感目標: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有興趣,並熱愛民族舞蹈。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引導幼兒對少數名族(苗族)音樂產生興趣,並喜愛少數名族音樂。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弱性質。
三、說教法:
根據新《綱要》提出的:「幼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進行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對幼兒作了知識和經驗的准備:事先讓幼兒了解苗族的風土人情,對這次音樂活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針對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嘗試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發現法、問題法、開放法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韻律游戲。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提示,讓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去創編動作,創編隊形,並指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用有節奏的語言和動作,幫助自己表演。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 體態預備
首先,我播放音樂CD《魔術國的節奏》,幼兒隨音樂跳律動熱身,接著就是情境導入。嗨,我是「快樂旅行團」的導游吉米,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走進苗寨,讓我們跟著音樂出發吧!然後出示PPT欣賞苗寨的風土人情。
第二部分:聽辨旋律
1.引導幼兒聆聽音樂,初步感受歌曲《鈴鐺舞》活潑歡快的情緒。
2.教師引導幼兒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強弱弱特性(還可以拍肩、點指等方式來感知三拍的強弱弱性質)。

⑥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我的家有幾個人

中班音樂:我的家有幾口人 中班音樂:我的家有幾口人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調和歌詞大意。 2、結合自己的一家,嘗試用演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家庭成員。 活動准備:幼兒已了解並能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活動過程: 一、節奏練習: 1、說一說,自己的家裡有些誰呢? 教師:你的 家有 幾個 人...? 幼兒:有爸爸 有媽媽 還有我這個 小寶寶(或介紹爺爺奶奶) 2、數一數,他的家有幾個人?(請其他幼兒根據他的回答來數數、猜猜他家有幾個人。) 二、欣賞: 1、教師清唱歌曲:聽一聽,老師的家裡有幾個人,都有誰? (掌握節奏××× ×× × ×× ××× ×× × |) 2、說說歌里還唱了什麼。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傾聽歌曲,熟悉歌詞。 2、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⑦ 幼兒音樂教案《螞蟻》中班重難點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欣賞、動作表演的基礎上,理解歌詞,體驗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萌發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反映歌詞內容的圖譜、小螞蟻、蘑菇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集體演唱歌曲。 2、幼兒邊表演邊唱歌曲。 二:理解歌詞,動作體驗情感 1、師邊演示圖片,邊根據歌曲內容講故事。 (一天,一群小螞蟻正在搬東西的時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麼辦呢?小螞蟻真著急呀!正在這時候,兩個小蘑菇看見了,他們一起呼喚小螞蟻:「小螞蟻,快快到我的傘下來避一避吧。」小螞蟻高興地來到小蘑菇的傘下。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了,小螞蟻心裡很感激。他們給小蘑菇唱歌,圍著小蘑菇跳舞,他們和小蘑菇玩得可開心了。小螞蟻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回去了。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謝謝你,好朋友謝謝你。」小蘑菇說:「不客氣,不客氣。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 2、提問: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引導幼兒用動作體驗小蘑菇熱心幫助小螞蟻以及小螞蟻在蘑菇傘下快樂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麼呼喚小螞蟻的?一起說說小蘑菇的話。 (2)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心裡怎麼樣?它們是怎麼做的? (3)老師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螞蟻。表演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快樂地跳舞唱歌。(音樂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師一樣張開小傘,還會怎樣張開小傘讓小螞蟻來避雨呢?請幼兒在自己的位置上試著做一做,師表揚做出不同動作的小朋友。 (5)請幾個幼兒做小蘑菇,其餘幼兒做小螞蟻表演。師觀察指導幼兒的表演。(音樂) 4、通過語言關心別人的情感 (1)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避雨,他們玩的非常快樂。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離去了。它們是怎麼說的呢?

⑧ 中班音樂我幾歲教案結束部分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體會兒歌段落停頓與壓韻的感覺。
2、知道一年中有12個月的含版義,初步獲得年與權月的概念。

3、知道自己的年齡,並能用相似的數來表徵。
活動准備: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幼兒看掛圖,提問:

(1) 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
(2) 有沒有看見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動作?
小結:這些小朋友的五根指頭排排站。

2、師用輕快的語調念「兒歌:《我幾歲》」 聽一聽,你在兒歌中聽見了什麼?
3、問問幼兒幾歲。請幼兒學念時,根據各自的年齡做出手勢。

4、大家一起念兒歌,把手舉高,看看大家是幾歲(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內容)。
5、請幼兒上來朗誦。

⑨ 中班音樂菜場里的歌教案

教材分析: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定的節奏來唱,卻存在困難。於是我把這些菜名按照節奏分別畫出,如蘿卜就畫兩個並列的蘿卜,西紅柿就畫3個並列的西紅柿,這種圖形具體形象地表達了歌曲的節奏,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奏,
活動目標:
1、幼兒學唱歌曲《買菜》。
2、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創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到唱歌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圖片若干(與歌詞內容相匹配)
2、幼兒操作的卡片若干張,每人一支水彩筆。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律動,帶領幼兒來到課前准備好的菜場場景內。
只見活動室裡布置成農貿市場,裡面有蔬菜類、水果類、水產類、肉類、家禽類等,各種菜都分類放好,給孩子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教學反思:本環節是讓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做鋪墊的,幼兒通過愉快的參觀活動,讓幼兒更容易理解歌曲內容。
2、學習歌曲《買菜》。
教師說到:"我是誰呀?媽媽今天帶你們去個好地方,你們想不想去?"孩子們一下子樂開了,他們有的跟在媽媽的後面,有的的拉著小夥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過來高高興興地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買菜。
教學反思:
教師利用幼兒喜愛的角色游戲,通過扮演媽媽的形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情趣,引發他們的生活體驗。
幼兒參觀過菜場以後都搶著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說:「我看到了花菜、蘿卜、青菜、魚、雞、還有蝦」 ;有的說:「看到了茄子、西紅柿、辣椒、青菜和帶魚」 ;有的說:「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雞蛋。」 ……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媽媽在菜場里買了什麼?
(1)完整欣賞歌曲,
(2)通過律動學唱歌曲,
(3)兩人一組角色表演學唱歌曲。

閱讀全文

與幼兒中班教案音樂15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