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美術《菜籃子里有什麼》教案
一、 主題的來源
每次吃飯時,明明的小碗四周總是布滿了他偷偷丟出來的青菜,遠看,像鋪了一塊綠草地。琪琪則一吃菜時就「肚子疼」,吃肉的時候就「不疼了」。-------許多孩子對蔬菜不「感冒」,卻偏愛肉食、甜食等,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是非常不利的。為此,我們展開了關於蔬菜的討論,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可說:「蔬菜有營養,吃了身體好。」哲哲說:「吃菠菜好,大力水手一吃菠菜就有勁了。」奇奇說「我愛吃薯片,不愛吃苦瓜,苦瓜太苦了。」南南說:「薯片是土豆兒做的,我還見過種土豆兒哩!」 「土豆兒怎麼種啊?它有種子嗎?」------聽著這句句稚嫩的話語,看到孩子們那興致勃勃的神情,我們決定,以「綠色菜籃子」為主題,進一步展開活動,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去探求、去發現、去體味。
二、 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 情感目標:樂於貼近自然,在觀察、思考與實踐中體會發現與成功的樂趣;培養生活情趣及自我保健意識。
2. 態度目標:關注蔬菜乃至植物的生長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在活動中培養細致、專注、耐心的品質;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3. 能力目標: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4.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蔬菜的種類、名稱、生長等相關知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5. 技能目標:在觀察與實踐中探索觀察、記錄與概括的方法,掌握簡單的種植及家務勞作技能;在創造性活動中豐富表現手法,提高表現技能。
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1、 環境創設
室內:主牆----展示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的各種蔬菜的圖片。與幼兒共同設計、製作主題網路圖。
活動區----認知區:各種蔬菜的圖片、玩具、實物等,溫室大棚、無土栽培技術有關圖片或音像資料;美工區:蔬菜印章、顏料、橡皮泥、彩紙、牙簽、竹刀、彩筆等材料;語言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知識掛圖;操作區:各種建構材料,新鮮蔬菜、盤子、竹刀、榨汁機等;觀察、種植區:各種容器、沙土、營養液、蘿卜、洋蔥、大蒜、馬鈴薯等蔬菜、各種種植工具等。
2、家長參與
家長積極與教師配合準備有關的資料、圖片、光碟等。請家長將與幼兒一起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登記。提供機會讓幼兒多看多聽多做,與幼兒一起做好日常的觀察與記錄。
3、社區與社會資源的利用
聯系社區,請幼兒與家長一起去菜市場、菜園、農場等地體驗、觀察、實踐 。
四、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活動一、語言·科學認知:菜菜家族 形式:集體
活動建議:
1. 課前分配任務,請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一種蔬菜的各種資料,並帶到幼兒園來。
2. 准備各種蔬菜的實物及頭飾等。
3. 請幼兒扮演一種蔬菜,向大家做「自我介紹」(可結合自己收集到的材料)。
4. 找朋友。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蔬菜分類。
5. 「菜菜家族」大聯歡。
活動二、藝術·歌曲:菜場里的歌 形式:集體
活動建議:
1. 發音練習,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2. 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整首跟唱法學習演唱歌曲。
Ⅱ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我的假期》
目標:
1、能愉快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
2、能大方地在同伴內面前進行講述。
3、具容有儀表端莊、聲音適量的講述習慣。
談話:我的假期
活動過程:
1、展示幼兒帶回的假期活動照片。
2、讓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假期活動。
3、進行總結。
活動指導:
1、幼兒能大方地在同伴面前講述,聲音適量,講述流暢,沒有小動作。
2、能根據主題有條理完整地講述一件事。
3、懂得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是一件高興的事。
Ⅲ 中班美術活動小鴨出殼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位置組合,以及在原形的不同位置添畫的鴨子嘴巴、眼睛,表現出小鴨戲水的不同形態。
2.分別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彩紙,並能沿目測方向不斷移動撕出原形和橢圓形。
3.能耐心地進行撕紙活動,初步形成節約意識。
活動准備:
1.黃色、橘黃色臘光紙,雙面膠(糨糊、膠水),操作紙、記號筆。
2.水粉顏料、水粉筆,每組一個空紙簍3.小鴨玩具一個。
4.幼兒用書:《小鴨戲水》。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鴨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小鴨的形態。
1.教師:嘎嘎嘎,誰來了?小鴨子的頭是什麼樣子的?身體和頭,哪一個大?嘴巴又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自由回答後,教師小結。
教師:小鴨有圓圓的腦袋,橢圓的身體,扁扁的嘴巴,游來游去真可愛。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探索嘶帖小鴨子的方法。
1.探索撕紙的方法。
教師:我找到黃色、橘黃色蠟光紙,可是沒有剪刀怎麼變出小鴨子的頭和身體呢?(分別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臘光紙,眼睛要看者要撕的地方,拇指和食指一邊向前移動一邊撕)2.探索撕圓形和橢圓形的方法。
教師:怎麼撕出圓形形呢?(可以直接撕出圓形,也可以將紙對折一部分撕出半圓形後,打開就是圓形。)怎麼撕出大的橢圓形呢?(可以直接撕出橢圓形,也可以將紙對折撕出一個長的半圓形,打開後就是橢圓形。)3.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操作情況調整策略,對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可要求他直接撕;對於能力弱的幼兒,可先提供形狀模具讓他用鉛筆描出圓形或橢圓形,再沿鉛筆線撕4.探索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組合方式及鴨子嘴巴、眼睛的添畫位置。
教師:小鴨子在水裡玩耍時會做出什麼樣子的動作?(將圓形和橢圓形隨意性組合。)現在,小鴨子在干什麼呢?你怎麼看出來的?它的眼睛、嘴巴應該畫在哪裡呢?(可以請個別幼兒畫上。)(三)討論添畫內容。
教師:如果讓你在小鴨子旁邊畫一些其他的物體,你會畫什麼呢?(可具體引導:水裡有什麼?小鴨子會遇到誰?…...)(四)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進行撕貼添畫活動,教師幫助個別幼兒。
1.教師一點一點地慢慢撕,要有耐心地進行撕紙活動。
教師:按形狀的大小進行撕紙活動,小的從邊上開始撕,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五)點評幼兒作品,鼓勵幼兒看自己的畫面創編故事。
教師:說一說,你的小鴨子在干什麼?
Ⅳ 中班美術美麗的海灘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回性,不要答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Ⅳ 中班美術《大蘑菇》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用橢圓形表現蘑菇傘,並用多種顏色裝飾。
2.知道畫面的排列要有大有小,使得畫面豐富、布局合理。
活動准備:小兔頭像、蘑菇圖片,范畫、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示範畫,講述故事:小白兔和小夥伴們在草地上玩,忽然下起了雨,他們跑呀跑,發現前面有很多漂亮的雨傘,仔細一瞧,原來是蘑菇。小白兔跑到蘑菇傘下面來避雨了。
2.小動物為什麼到蘑菇下面避雨呢?
3.請幼兒觀察蘑菇,看蘑菇是什麼樣子的?(有大大的、半圓形的頂,還有長長匠柄,能像雨傘一樣擋雨點。)
二、各種各樣的蘑菇。
1.教師示範畫蘑菇:畫個扁扁的橢圓形,下面長長的兩條線就是蘑菇的柄。
2.觀察示範畫中大蘑菇、小蘑菇、矮矮胖胖的、高高瘦瘦的蘑菇,每個蘑菇的花紋都不一樣。
3.教師請幼兒說說,總結畫蘑菇的方法,創編成兒歌的形式(PPT出示):圓圓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傘,一個個,地上長,小白兔,真喜歡。
4.幼兒跟讀兒歌。
5.教師邊念兒歌示範畫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畫橢圓形或半圓形的蘑菇頂,在蘑菇頂中間底下畫上蘑菇柄,然後在蘑菇頂上畫上不同顏色的小圓點或者斜紋作裝飾,最後給蘑菇塗上漂亮的顏色(教師示範時,強調塗色規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色彩均勻)。
三、幼兒作畫,老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蘑菇傘的形狀,並用色彩和花紋裝飾蘑菇。
2、提醒幼兒不能將蘑菇的柄畫得太粗。
3、指導幼兒塗色,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蘑菇花紋。
四、展示幼兒作品。
(5)中班上學期美術拾貝殼教案擴展閱讀: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指導(第2版)》從學前教育課程設置出發,結合藝術學科的特點和學前兒童的成長和認知特點,從學習幼兒藝術習得的發展規律,到通過欣賞達到對幼兒藝術的初步認識;再從幼兒藝術教育的大主題到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具體任務、內容、特點、組織指導;最後通過專家的最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高理論修養,開闊眼界,並由一線教師的成功經驗幫助學習者體驗幼兒教師的自我實踐操作。
另外,本教材為了更好地配合理論學習,安排展示了許多國內外學者、專家在幼兒藝術教育領域的真實、生動、有趣的案例,供學習者分析、思考與借鑒。
參考鏈接: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指導=網路
Ⅵ 中班美術手工教案大全
活動目標
1、 給紙杯塗色,鍛煉幼兒的塗色能力。
2、 按規律給紙杯剪"花瓣",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粘貼眼睛、嘴巴等器官,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
4、 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意識。
5、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准備
紙杯、蠟筆、剪刀、膠棒若干,即可貼(眼睛、嘴巴若干) ,音樂磁帶《我是一朵小花》,"太陽花" 作品一幅 ,背景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請幼兒欣賞作品,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畫面內容: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太陽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粉的。[.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提問:花朵好看嗎?你們知道那麼漂亮花朵是怎麼做的嗎?
小結:我們要善於發現周圍許多廢物都有再利用的價值。
二、幼兒操作,教師講解示範。
1、 小朋友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紙杯給它塗上顏色。
2、 在紙杯上剪出各種有規律的圖案。如:長條、尖條、圓條等。
3、 把剪好的紙杯放在桌上打開就變成一朵美麗的"太陽花"了。
4、 給紙杯花貼上眼睛和嘴巴就變成可愛的"太陽花娃娃"了。
小結:注意不要剪斜、剪斷,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剪。剪下的材料要及時收拾清理。
三、展示背景圖畫,請幼兒把做好的"太陽花"粘到上面。
1、幼兒共同欣賞,相互評價。
2、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舞蹈《我是一朵小花》。
小結:請小朋友們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廢物。如:紙盒、飲料瓶、塑料袋等。
活動結束
大家把美麗的"太陽花"作品貼到牆上展覽,裝飾班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