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民族樂器音樂教案

民族樂器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14:24:54

Ⅰ 民族樂器演奏的歌曲有哪些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要是表演節目的話不錯,可以多種民樂齊奏,還可以伴上朗誦,很出彩的。)《春江花月夜》、《瀏陽河》、《漁舟唱晚》、《長安遺恨》、《戰台風》

Ⅱ 小學音樂:《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彈撥樂器》教學設計

·孩子考學的過程中涉及樂器演奏 孩子考學的過程中涉及樂器演奏 了解了學琴市場上不同類型的老師,袁來爸爸再詳細介紹一下學琴的不同授課方式。不管是鋼琴、小提琴,還是其他樂器,授課方式基本相同,無外乎大課、小課及小班課(即小班教學)。因為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每個地方學琴的費用也不盡相同,這里只...·幼兒打擊樂器演奏能力的發展 幼兒打擊樂器演奏能力的發展 打擊樂器是人類最早掌握的樂器之一,演奏時主要使用大肌肉動作,因此是幼兒較為容易掌握的。幼兒打擊樂器演奏能力的發展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人們為3歲的.....·演奏樂器能加強兒童雙手的協調能力 演奏樂器能加強兒童雙手的協調能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也指出,不要因此強迫每個孩子都去學習一種樂器,因為孩子有其自身的潛能特點和獨特的興趣愛好,如果強迫他們去學習一些潛能並不突出的才藝,容易使他們產生厭煩、畏懼心理,甚至會產生刻骨銘心的失敗體驗...·演奏樂器與即興曲 學慣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學慣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通過探索,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與樂器聲音性質的關系,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3、能較專注地傾聽老師的指令演奏樂器。

Ⅲ 找一首民族樂器的輕音樂

歡沁 是這個吧 看時間有點久了 不知道還能幫到你么

Ⅳ 認識中國民族樂器中常見的幾種彈撥樂器

、教學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鼓勵創造,弘場民族音樂,提倡學科綜合。」以音樂為主線,通過欣賞、動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音樂用心表現音樂。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學生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並了解民族彈撥樂器,熟悉它們的音色和演奏姿勢; 2、通過欣賞《快樂的諾嗦》進一步感受我國民族彈撥樂器合奏的豐富音色和表現力; 3、調動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產生興趣,並有進一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有創造性地參與音樂活動; 4、通過欣賞樂曲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三、教學分析 本課為廣東省花城出版社「走進音樂世界」教材第十冊第三單元「多彩的鄉音」中第二節教學內容《民族樂器中的彈撥樂器》,在音樂課本上只有一般的樂器圖片和簡單的分析,學生從呆板的書上很難去了解各種樂器的結構色彩以及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先分出重難點按各器樂的特點在課件中常見的四種樂器:古箏、古琴、琵琶以及揚琴。首先通過實物直觀介紹它們的結構、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過欣賞各自的代表曲目聽辨其音色說出各自的特點;最後讓學生對樂器進行比較,然後總結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種教學方式突破了以「課堂、書本、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代之以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學模式。而這種模式更適合學生的需求,更能活躍課堂氣氛。 本課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注重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想像能力。突出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以生動有趣的方法解決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四、教學重點、難點 (古琴、古箏、揚琴、琵琶等),了解它們的演奏特點和音色特點。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Ⅳ 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音樂。

曲風悲壯激昂的《廣陵散》,曲風蒼涼的節奏稍自由的《林沖夜奔》還有哀怨蒼回涼的《長城調》答and悲憤蒼涼的《陳杏元和番》,鐵馬吟
伯牙吊子期
寒江殘雪
胡笳十八拍
山居吟
塞上曲
蘇武牧羊
崖山哀
招魂
陽關三疊
哀郢
越九歌
凄涼犯
洞庭秋思
平沙落雁
楚歌
離騷

Ⅵ 中國民族樂器賞析選修課的結課總結

1笛子簫葫蘆絲嗩吶笙巴烏管子
2二胡馬頭琴牛腿琴胡琴奚琴
3古琴古箏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
4鑼梆子鼓鈸碰鈴
中國民族樂器很多的相同的名字還分很多種

Ⅶ 中國民族器樂的樂器音色可以分為哪幾大類,分別是什麼

中國民族樂器分類

一、吹奏樂器

我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

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由於發音原理不同,所以樂器的種類和音色極為豐富多采,個性極強。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典型樂器:

笙、蘆笙、排笙、葫蘆絲、笛、管子、巴烏、塤、嗩吶、簫。

二、彈撥樂器

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彈奏樂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與撥子兩種彈奏方法。彈奏樂器除獨弦琴外,大都節奏性強,但餘音短促,須以滾奏或輪奏長音。彈撥樂器一般力度變化不大。在樂隊中除古琴音量較弱,其它樂器聲音穿透力均較強。

彈撥樂器除獨弦琴外,多以碼(或稱柱)劃分音高,豎式用相、品劃分音高,分為無相、無品兩種。除按五聲音階排列的普通箏等外,一般都便於轉調。

各類彈奏樂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獨弦琴外,皆可演奏雙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躍。

我國彈奏樂器的演奏流派風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稱和符號也不盡一致。

典型樂器:

琵琶、箏、揚琴、七弦琴(古琴)、熱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彈布爾。?l

三、打擊樂器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

1、響銅,如:大鑼、小鑼、雲鑼、大、小鈸,碰鈴等;

2、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

我國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重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擊樂器在我國西洋管弦樂隊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擊樂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的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雲鑼等。

典型樂器:

堂鼓(大鼓)、碰鈴、缸鼓、定音缸鼓、銅鼓、朝鮮族長鼓、大鑼小鑼、小鼓、排鼓、大鈸。

四、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

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

典型樂器:

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京胡、中胡、高胡。

Ⅷ 民族樂器演奏的歌曲有哪些

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廣東音樂《步步高》、《旱天雷》,二胡《二泉映月》、《聽松》、《光明行》、《閑居吟》、《賽馬》,古琴《高山流水》、琵琶《十面埋伏》、嗩吶《百鳥朝鳳》、《一枝花》,管子《江河水》

Ⅸ 民族樂器的獨奏音樂

●笛的形制
笛,以竹製管身,管身上開有吹孔、膜孔、兩個(或四個)出氣孔以及六個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蘆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橫吹。
●北方梆笛音樂
梆笛有馮子存演奏的《五梆子》 《喜相逢》《放風箏》《掛紅燈》 《黃鶯亮翅》;劉管樂演奏的《賣菜》 《蔭中鳥》《冀南小開門》《和平鴿》《頂嘴》。
●南方曲笛音樂
曲笛代表曲有:陸春齡演奏的《小放牛》《鷓鴣飛》《歡樂歌》《中花六板》;趙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以及江先謂演奏的《姑蘇行》。
●笙音樂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早在殷代(公元前1401年——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和(即小笙)的名稱。古代《尚書·益稷》中已提到了「笙鏞以間」,《詩經·小雅·鹿鳴》中也記載有「吹笙鼓簧」。以後,《儀禮》《周禮》《禮記》等歷史文獻中,都多處記載了笙這件樂器。最早的實物,見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樂器,距今已有二干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歷史上一般把二十二簧、二十三簧、二十六簧型制的樂器叫竽;把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型制的樂器叫笙。
笙的形制:笙主要由笙簧、笙笛、笙斗三部分組成。笙簧古代用竹製,後改用響銅;笙笛為長短不一的竹管(多以紫竹製作),於近上端處開有長形音窗(即出音孔),近下端處開有圓形音孔,下端嵌接木質笙腳以裝簧片,並插入笙斗內;笙斗用匏、木或銅製成,圓形平頂,頂上開有插苗孔,笙斗旁連有吹口。
笙獨奏藝術的發展:笙獨奏藝術的發展主要在北方。 ●二胡概述
二胡、京胡、京二胡、軟弓京胡、根卡、粵胡、四胡、墜琴、中胡、大胡等;板面類的如板胡、椰胡、二弦。●板胡音樂
板胡在民間有多種名稱,如:秦胡、胡呼、梆子胡、瓢、大弦。 「絲」、「竹」二字名稱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屬八音,系指樂器的類別。漢代,已有絲、竹為聲樂作伴奏的歷史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竹除用於伴奏聲樂外,還常用於歌唱前的單獨演奏,這種演奏形式在不少的歌舞音樂、說唱音樂中一直保留到現在。隋、唐時期的「清調」、「法曲」亦屬我國古代絲竹樂的合奏形式。「清調」所用樂器有笙、笛、箎、節、琴、瑟、箏、琵琶八種。「法曲」所用樂器有琵琶、箜篌、五弦琴、箏、笙、觱篥、方響、拍板。宋代的細樂,絲竹音樂得到高度發展。元代的器樂合奏如大麴、小曲、回回曲等,所用樂器系「箏、秦琵琶、胡琴、渾不似」等,亦屬於絲竹樂的形式。到了明清,隨著戲曲音樂的發展,絲竹樂隊除廣泛用於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歌舞音樂的伴奏外,獨立的絲竹樂合奏形式在全國各地得到了普遍的流傳和發展。
●江南絲竹
流行地域以上海為中心,包括江蘇南部、浙江西部一帶,建國後,為區別於其它地區的絲竹樂而稱其為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樂隊編制最少二人(二胡、笛子);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弦樂器: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管樂器:笛、簫、笙;打擊樂器:鼓、板、木魚、鈴等。江南絲竹音樂風格輕巧、明朗、歡快、活潑,樂曲概括地表現了江南人民朴實健朗的性格,體現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風貌。
●廣東音樂
流行地域以廣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中心,湛江地區和廣西白話地區也很盛行,以後又逐漸流傳到上海及北方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廣東音樂形成於清末民初,因當時多演奏戲曲中的小曲、曲牌及過場音樂,如粵劇中表現結婚拜堂時所奏的《一錠金》、洞房花燭時所奏的《柳青娘》、祭奠燃點香燭時所奏的《哭皇天》等,所以,當地人稱其為「譜子」「小曲」「過場譜」。
廣東音樂的樂隊編制早期與戲曲音樂所用樂器相同,為二弦、提琴(與板胡形制同,但較大)、三弦、月琴、橫簫五件,號稱「五架頭」,亦稱「硬弓組合」。
●潮州弦詩
潮州弦詩俗稱弦詩樂,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閩南一帶亦較流行,後隨華僑又傳至東南亞諸國。
●福建南曲
南曲又稱「南音」、「南樂」、「南管」或「管弦」,主要流傳於閩南的泉州市、晉江地區,廈門、龍溪和台灣等地亦很流行。隨著華僑的遷移,在琉球以及南洋群島等地亦多演奏(唱),並被當地華僑和港、澳、台同胞親切地稱呼為「鄉音」。
南曲分「指」、「譜」、「曲」三大類。
指:民間藝人稱為「指譜」「指套」,它是一種有詞、有譜、有指法(琵琶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即散曲聯綴),傳統有三十六大套,後增至為四十八大套,每套均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如《白兔記》《劉智遠》《胭脂記》《巫山十二峰》《十八學士》《趁賞花燈》等。曲目主要有《自來》《一紙》《趁堂》《心肝》《為君》五大套。
譜:亦稱「大譜」,即器樂套曲。有琵琶指法,傳統有十二大套,後增至十六大套。著名的套曲有《四時景》《梅花操》《走馬》《百鳥歸巢》四套,簡稱「四、梅、走、歸」。其它套曲有《三不和》《四不應》《陽關三疊》《三面金錢經》《五操金錢經》《八面金錢經》《起手板》等。
曲:即散曲,又叫草曲,均有詞演唱,其數量不下千首,流行地域很廣。曲分長滾、中滾、短滾、序滾、大倍、中倍、小倍等多個「滾門」。各「滾門」均有特定的節拍、調和旋律;「滾門」下有若干牌名,各牌名下又包括許多小曲。
南曲曲譜(器樂部分),主要有三個版本。《文煥堂初刻指譜》《泉南指譜重編》《南音指譜》。 宋朝以前宮廷中鼓吹樂所使用的樂器,管樂多是角、笳、排簫、笛、篳篥、中鳴、長鳴;打擊樂器主要有錞於、鉦、鐃、鐸、鼓、節鼓、大鼓等。
鼓吹樂中瑣吶類樂器的引入,約在金、元時期,當時用於軍樂,儀仗。明朝以在內地人民中廣泛流傳。
鼓吹樂的演奏形式有三種,分別以嗩吶、管子、笛三種類型樂器主奏。
●冀中管樂
該樂種有擅長吹秦民歌、小調和群眾歌曲的傳統,因此,俗稱「吹歌」。主要流行於河北省中部定縣、徐水、安平、安國、博野等地區,尤以定縣子位村吹歌會和徐水縣遷民庄吹歌會的演奏最為著名。
●山西八大套
山西「八大套」,主要流行於山西省五台、定襄兩縣,忻縣、原平、崞縣次之。
●魯西南鼓吹樂
山東各地的鼓吹樂,按流行地域和演奏特點,可分為三個部分。流傳於煙台、萊陽地區的鼓吹樂,演奏形式多以管子主奏;流傳於昌濰、章丘地區的鼓吹樂,演奏形式多以笛子主奏,流傳於菏澤、濟寧、聊城地區的鼓吹樂,演奏形式多以嗩吶、錫笛主奏。流行於山東西南部菏澤、濟寧地區的鼓吹樂,是山東鼓吹樂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我國享有「嗩吶之鄉」的盛譽。
●遼南鼓吹
遼南鼓吹曲目不少來源於元、明以來南北曲牌子,並吸收了流行於當地的民歌和器樂曲牌而組成。
(一)漢吹
用於喪事,以坐棚形式演奏,常演奏的曲目有《大罵玉郎》《小罵玉郎》《大歐天歌》《小歐天歌》《大朝陽》《小朝陽》《黃鶯》《蘭鶯》《月兒高》《金字經》《南正宮》等。
(二)大牌子曲
用於婚、喪事,以坐棚形式演奏。常演奏的曲目有《四來》《雁兒落》。

Ⅹ 小學二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漢族民歌《簫》感受歌曲流暢、起伏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悅的情感,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能用連貫、有支持的氣息和舒展流暢、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
3、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族樂器、滲透傳統民族音樂,培養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
重難點 1、能唱好歌曲中出現的一字多音處
2、滲透傳統民族音樂。
教學准備 電子琴,幻燈片,多媒體、電子琴、洞簫、竹笛。
教學過程 復備
一、組織教學
1、教師彈琴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好!生:你好!你好!張老師你好!
2、教師彈奏音樂
發聲練習
lu.-lu.lu-la.la.la-wu.lu.-lu.wu.lu-.lu.wu.-lu.-lu-
3、復習敲打樂曲《小星星》
師:好!同學們,我們來復習一下上節課我們用酒瓶琴學打的《小星星》,誰來敲打?
生:學生敲打
二、問答式導入、師生問答互動
1、說說自己認識的民族樂器
師:好!同學們敲打的很好!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樂曲『酒瓶琴』。我來問同學們,咱們中國的民族樂器很多,誰能給我們講一下你了解認識幾件樂器?生1:有笛子,生2:葫蘆絲,生3:二胡
師:我們中國的民族樂器很多,除了剛才同學們講到的,像古箏、琵琶、嗩吶、簫等等,好多好多的。今天呀我帶來了一件樂器,
2、辨別「簫」和「笛子」【教師出示民族吹管樂器簫實物】
師:誰知道這是件什麼樂器?生1:笛子,生2:簫
師:好!簫、回答對了。
師:有的學生說是簫,有的學生說是笛子、不好辨認,【教師出示笛、簫實物】
師:笛是橫著吹、簫是豎著吹。
三、滲透民族傳統音樂
1、教師現場演奏簫
師:我來吹一下你們聽一聽、它的音色是什麼樣的、【教師用簫示範吹奏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怎麼樣?生:好聽!
師:它的音色是什麼樣的?生:是低沉的。
2、教師現場演奏笛子
師:好!下面同學們再聽笛子【教師用笛子示範吹奏民樂曲《喜洋洋》】生:真好聽!
師:笛子的音色是怎樣的?生:明亮、快捷
師:好!明亮快捷,回答的很好!
3、出示課題,學生試吹
師:今天呀、我們就以簫做主題展開。教師播放課件「簫」圖片
師:下面請哪位同學來試吹一下,生:學生試吹笛、簫。
師:好!有問題,剛才前面幾位同學沒吹響、而後面的一個同學吹響了、為什麼?誰來告訴我?生:方法不對

閱讀全文

與民族樂器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