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歷史課心理健康教案

歷史課心理健康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13:27:54

⑴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陳素蘭 河北省內丘中學 054200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對培養學生理解、記憶、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對人文素質的培育,對自我認識的正確評價,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終身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談一談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貫徹心理教育的方法:
一、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的心理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學研究認為:「害怕(怕犯錯誤)的壓力會禁錮兒童的智力活動,阻礙兒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擔心受到批評指責)會導致兒童產生模糊的主張和阻塞選擇答案的途徑。」在歷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要鼓勵、啟發學生大膽發言,對主動發言的學生給予最熱情的鼓勵,在班級教學中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對回答正確的,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對回答不完全正確的,要發現、指出其閃光之處給以鼓勵;對回答錯誤的,要認識到學生出錯是很正常的,先熱情表揚其回答問題的勇氣和自信,然後再善意地指出其回答的錯誤。尤其是對後進學生,教師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鼓勵,來自教師的表揚往往是他們自信心最重要的來源。課堂提問應盡可能讓全班同學都有回答的機會,教師要巧妙使用尊重、關注、傾聽、鼓勵、釋疑等各種技巧,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展示自己、發表觀點、暢所欲言,這樣,歷史的課程資源才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教育學也認為: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大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本人比較注意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注意導語的設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新課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所以,每一節課的導語我都精心設計,爭取在每一節課的開始就能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歷史情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歷史的特點是它的過去性,過去的歷史不能再現,歷史課如果單憑教師的語言描繪和閱讀較抽象籠統的教材,學生是不會有「身臨其境」之感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歷史的情感,就能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結合學生對某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理解,指導學生編排歷史小品、歷史短劇,舉辦歷史故事會、辯論會,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和紀念展覽等活動等,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再現歷史故事情節和歷史場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歷史,增強對人物的理解,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使枯燥的課堂講述變成生動的自我參與。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4.利用歷史教材故事情境多、圖文並茂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鮮活起來,給學生描繪出一幅幅活生生的歷史畫卷。
5.上課多表揚鼓勵,激發興趣。通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學習中的成功和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能夠強化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表揚應實事求是,誠懇而不虛偽。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自覺自願地想學習、要學習。對後進生要降低要求,使他們覺得有所進步、有所成就,讓他們感到學習對他們而言不再是痛苦,而是快樂的。
三、精心挖掘歷史素材,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高中歷史課程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要有效地實施中學歷史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深入挖掘,教師要有「透視」的眼光,能看到歷史課程內容深層次暗含著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充分挖掘歷史課程中的「潛台詞」,以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我們要充分做到:一是通過設計學習板塊和學習主題等形式,自覺運用大歷史觀,重組學習內容體系,刪繁就簡,加重與社會生活相關內容的分量,照應到學生的生活基礎和興趣點;二是開發、設計專門的「探究活動」模塊,如「尋找歷史」、「破解彩陶之謎」、「我走絲綢之路」等,讓學生在模塊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開展探究活動;三是不斷了解史學研究的新成果,適當地將其引入歷史課堂,因為這些成果本身就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批判性歷史思維的好素材。
同時,在教學中選擇那些對於現實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進行心理教育,更能為學生所認同。基於此,我們要突出歷史知識的現實性與借鑒性,使所取的心育素材更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意志的培養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歷史課堂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有成就的人物,他們有的品質優秀、人格高尚,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等。這些人物通過我們教師情真意切的描述,無一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
四、精心設計教學中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備課中要加強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設計好本節課中最能增強健康心理的教學內容和環節。對確定為重點輔導對象的學生,可以有計劃地為他們設計一些必要的環節,增強他們的健康心理意識。

⑵ 教師資格證的具體考取流程是什麼

教師資自格證考試流程:網上報名(筆試/面試)——現場審核(筆試/面試)——網上繳費(筆試/面試)——列印准考證(筆試/面試)——參加考試(筆試/面試)——成績查詢(筆試/面試)——筆面試通過後領取成績合格證明——網上申領教師資格證——體檢——現場審核——領取教師資格證。

⑶ 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心理健康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如果一個人經常愁眉苦臉,灰心絕望,喜怒無常,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行為協調統一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行為受意識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治療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樣的變化,都將能夠適應,這也是心理健康的標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徵,但是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http://..com/question/4745764.html

閱讀全文

與歷史課心理健康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