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才能畫好花瓶(素描)
刻畫細節時不要為細節而細節,細節並不是越多、越精細越好。在一個地方著手塑造之前,先要分析是否必要再往下塑造,要塑造到什麼程度。在一幅畫上,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深入塑造的。要分清主次,關鍵的地方多塑造,次要的地方少塑造,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一筆帶過。
要盡可能拉開大的對比,如明暗對比、虛實對比。空間關系、主次關系、冷暖關系也要比較明確。
明暗對比不強的結果是畫麵灰,解決的辦法是先將畫面最亮的地方盡可能提亮,並保持亮部和灰部的適當亮度,然後將畫面最暗處盡可能加深,然後是次暗、次次暗……(這些一般都在明暗交界線附近),而反光部分既不能太亮(要深於灰部),也不能太暗。太亮的話,畫面就亂了,就花了。太暗的話暗部就不透明,不透氣,板結,膩,無空間感。
有時候明暗對比是拉開了,但不是按亮、暗、灰三大部分去拉開的,亮部出現了不該有的深色,暗部出現了不該有的亮點。這樣的話,畫面倒也響亮,但很亂,很花。其實不管怎麼塑造,在明暗上都不能越出它本身的亮、暗、灰角色。
虛實對比弱就難以拉開空間關系、主次關系和表現質感。一般來說,主實次虛,近實遠虛,方實圓虛,硬實軟虛。如果一味地實或一味地虛就會使空間關系不明、質感不明。另外,一味地實會使形象生硬;一味追求松馳的效果而到處都虛,則易使畫面空洞、虛無。
有時候虛處的界線的確不太明確,但「虛」不是含糊,不是模稜兩可。大虛之處的表現方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美術有很多東西都是不可言傳的,大家要多看范畫,用心去體會.
有些同學一提到虛,就以為要提亮;一提到實,便以為要畫暗。其實亮處也可以畫實,暗處也可以畫虛。虛實跟明暗是不同的概念。一般來說,虛實是就轉折線而言的。從感覺上看,就是轉折線的清晰度的問題,打不打眼的問題。而明暗在繪畫上表現為顏色的深淺。當然轉折線也有深淺,但那不是虛實。
「結構准確」永遠是畫面的基本要求。雖然流行有將素描劃分為結構素描和調子素描的說法,但這個說法並不科學,這只是習慣性的稱呼,不是專業的劃分方法。因為結構在調子素描中同樣是關鍵性的東西。對於一個物體來說,明暗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但結構是不會因光線而改變的。所以明暗只是表現手法,結構才是關鍵。沒有明暗的話,畫面的氣氛、畫面的效果可能難以表現,但沒有結構就什麼都沒有了。
一定要帶著理解去畫,整形當然是通過輔助線找准位置,要懂得把復雜的關系化為簡單的東西,比如說人的頭,我們可以不把它看得那麼復雜,而是先把它看成簡單的幾何體——球形,然後慢慢用輔助線描出它上面的變化。關於暗調首先你自己要理解明暗的層次,哪裡是灰面,哪裡是明暗交接線,哪裡是反光面,他們之間的分布和關系又是怎麼樣的……先解決了認識上的問題,然後才是怎麼樣表現它們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去畫它們……諸多的問題,直接問清楚教你畫畫的老師,下次再畫明暗,觀察好了,想清楚了再畫,試試吧,有點耐心,可以畫好的~!
② 中班美術活動線描畫小蘑菇
活動准備:
1、蘑菇圖片多幅。
2、牙簽、竹片等自然物。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回過程:
l.故事導入,答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很好,小兔來到森林裡采蘑菇。可是蘑菇沒有了,這下小兔沒有晚飯吃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吧!
(2)教師m示蘑菇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自由交流蘑菇的形態和特點。
(3)教師小結:蘑菇像一把撐開的小傘。
2.集體討論、交流蘑菇的製作方法。
(1)教師:你准備怎麼用陶泥來製作蘑菇呢? (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示範:先用手捏一個小碗,然後用一段粗粗的泥條作為蘑菇的柄,連接起來。
3.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幫助部分手部力量較弱的幼兒。
(2)指導幼兒 連接蘑菇的面和柄。
(3)用牙簽等自然物在蘑菇面上刻畫花紋,或用泥片裝飾。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互評,教師作點評。
5.玩「給小兔送蘑菇」的游戲,結束活動。
③ 幼兒園大班美術線描畫教案彩蛋世界
設計意圖:⒈對孩子現有繪畫水平的分析。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孩子的繪畫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人物。線描畫這種作畫形式,有獨特的美感,孩子們很喜歡,但是接觸得比較少,特別是在作畫方面缺少經驗。 ⒉大班的幼兒年齡特點的分析。他們有了一些獨立的想法,在這時我們老師更多的要關注孩子的自...主學習,了解一些學習的方法。本次活動中,我在欣賞作品、講評環節都會盡量創設機會,通過多媒體課件、同伴互助動策略,來引導幼兒自主的去學習。並引導幼兒將學習到的好的經驗內化到自身的繪畫中。 ⒊對《指南》中藝術領域的解讀。首先,《指南》中指出「要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線描畫作品就有一種獨特的美,值得讓幼兒就感受和欣賞,發現其特點和美感。其次,《指南》中指出:「喜歡進行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而線描畫就給了幼兒更多想像的空間,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設計各種各種的手套。 ⒋結合本次作業,以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一個季節為主題,結合現在的季節變化,我選擇了冬季里幼兒比較熟悉的手套作為繪畫的主題。 活動目標: ⒈欣賞線描畫,了解線描畫設計手套的特點,感受線描畫的獨特美感。 ⒉能大膽想像,嘗試用線描畫的形式設計各種手套。 活動准備: ⒈教具: 手套的PPT課件(一些線描畫的手套作品) ⒉學具: 幼兒每人一隻黑色水筆、一隻黑色記號筆、一張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生活中的手套 ⒈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天)冬天到了,我們外出時會感覺怎麼?(很冷)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麼辦法保護自己的手?(戴手套) ⒉你見過什麼手套?它是怎樣的?(從花紋、顏色等引導) (二)欣賞線描畫——手套 ⒈今天,老師也畫了一幅手套,請你看一看。(教師播放線描畫的手套) 看了這一幅手套,你感覺怎麼樣? ⒉它的顏色是怎樣的?它是怎麼裝飾的? ⒊小結:原來這種用黑白灰顏色來表現,分別用粗細線條對比,這種裝飾的形式,就叫線描畫,線描畫給我們很特別的美。 ⒋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用線描畫裝飾的手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⒌(繼續欣賞線描畫手套)你覺得哪一個圖案、裝飾得方法很漂亮,我們可以學習的?(從粗細線條、點、線、面等幾個方面來引導幼兒觀察) ⒍小結:所以在畫線描畫時一定注意要用粗線條和細線條搭配來裝飾,只用一種線條,就比較單調。此外,還要注意畫面中要有適量的面的裝飾,有規律的面的設計會讓你的畫更加有立體感。 (三)設計我的手套 ⒈先想一想,你要設計什麼樣的手套?上面可以有哪些圖案? ⒉提醒幼兒作畫時要將手套的輪廓畫得大一些,這樣就能有更多的空間去裝飾。 ⒊裝飾注意點、線、面的設計盡量都要有。 ⒋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⒈小朋友設計的手套真漂亮,如果你是手套店的老闆,你會怎麼向客人來介紹你設計的手套呢?(請個別幼兒來介紹自己設計的手套,其餘幼兒做顧客) 你們覺得他手套設計的怎麼樣?(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⒉評選「最漂亮的手套」,用投票的形式來評選。幼兒每人一顆小星星,評選時幼兒將自己的一顆星粘貼在喜歡的作品的上面。最後老師統計票數,選出4幅「最漂亮手套」設計。
④ 如何用線條畫仙人球,帶花瓶
一、方法很多
1,有簡筆畫、兒童畫、水彩畫等;
2,附圖
二、簡筆畫版
1,簡筆畫,主要權以2-4歲小小孩為主要對象,構圖簡單,形象可愛;
2,孩子能從最簡單的點、線學起,一步一步深入,漸漸掌握學畫構圖技巧,為將來的美術學習打下基礎;
3,簡筆畫,能起到愉悅身心,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鍛煉眼、腦、手的協調力,促進大腦右半區的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形象美的能力。
三、兒童畫
1,兒童畫,由表面看來是不講什麼技法的,不講「畫理」、「畫法」,逾越了透視、解剖、構圖等一般常規,是非「學院」派的畫派。
2,在造型上兒童畫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在表現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3,兒童畫好的造型,由於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
⑤ 如何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
【熱點導讀】:兒童線描畫賞析 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開展及指導 如何教孩子剪紙 文章來源 3 e d u 教育網 繪畫活動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活動也是發展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樣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呢?傳統的幼兒繪畫是以訓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這種教學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教師的畫法步驟臨摹,這種模仿畫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綱要精神提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應支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上學期我依據《綱要》的指導要點,為激發幼兒繪畫興趣,在指導幼兒繪畫過程和評價幼兒作品上做了一些嘗試。 一、指導幼兒的繪畫過程 1、幼兒的知識和能力是由經驗中來的,特別是繪畫活動更離不開幼兒的直接經驗,他們的繪畫內容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更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所以我注重創設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動手動腦,去觀察、體驗和感受,去獲得很豐富的直接經驗。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他主張讓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學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因此,我常常帶孩子走出活動室,看看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發現周圍生活中的廢舊物等等,這樣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像也就隨之迸發。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思考,並自學採取行動。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並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這樣的體會,當幼兒對教師安排的內容不感興趣時,即使老師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其結果都不得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確定的內容上來,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標,但實際上幼兒並沒有真正學懂。相反,如果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幼兒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許多幼兒常常會在各場合自發地,旁若無人地作畫,並會長時間陶醉於這種充滿樂趣的想像中,當我讓幼兒作意願畫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很投入,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因此,我努力使畫畫成為幼兒喜歡和感興趣的活動,並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如在一次藝術活動《線描花瓶》中,我利用了身邊常見的廢舊物——「玻璃瓶」讓孩子進行充分發揮,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大膽繪畫。線描法幼兒已接觸過一次,但在瓶子上畫還是第一次,所以他們興趣很濃,看到老師的作品感到很新奇,有一種很強烈的慾望想自己來畫。這節課我正抓住孩子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激發了幼兒的繪畫興趣,每個幼兒都主動地去繪畫,而且都是愉快地完成了作品。 3、幼兒繪畫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統一模式的指導會讓幼兒畫出統一模式的畫來,所以我針對性地適當在技能上給予指導。如畫《蝴蝶》,目標是用點、線、面、對稱的方式來裝飾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畫出基本線條如:曲線、直線等,基本形狀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讓幼兒用形狀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點、線、面來裝飾蝴蝶,背景幼兒自由添畫,這樣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提問來幫助幼兒回憶見過的蝴蝶,如:你看到過什麼樣的蝴蝶——什麼形狀的蝴蝶——什麼樣的翅膀——翅膀上什麼樣的花紋——什麼樣的顏色等等。還比如在《線描活動》中,我丟棄了以往繪畫課的老師示範過程,示範法雖然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繪畫的簡單技巧,但如果示範法過前、過全,則容易束縛幼兒小手和大腦,阻礙其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我先請孩子觀察作品,然後再講述,把兩者靈活運用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我引導幼兒注意花瓶的形狀、花紋等特點,感受花瓶的美,把繪畫內容變成看得見、摸得著、感受深的東西,幼兒就「有物可畫」、「有法可畫」了;孩子都發現了三個花瓶的不同形狀特點和花紋的特點,而我在這基礎上教了三種不同畫法。然後我讓他們將繪畫構思先表達出來,將繪畫情景描述出來,這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思維想像力和語言表達力,提高繪畫興趣,而且能使幼兒相互學習和借鑒,資源共享,更有利於教師及時捕捉幼兒閃光點,發現並糾正談話中的不足,從而使幼兒「有物想畫」。如銘銘說:「我想在這個圓形的玻璃瓶上畫海底世界。」我及時給予肯定並鼓勵他進行大膽繪畫。又有一名孩子說想畫一幅和老師一樣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我馬上肯定她並引導其他孩子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設想。 二、賞識——評價幼兒的作品 1、幼兒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點點滴滴的創造,並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溝通。如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評價,同時提高了評價能力;還可以及時反饋幼兒的進步,請家長採用適當的方法獎勵幼兒,使幼兒得到滿足,產生快感,受到激勵。 2、尊重幼兒。評價兒童畫並不是一個死的標准,每個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的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要尊重幼兒、善於發現幼兒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贊許的態度,只有這樣才可能和幼兒溝通。如在《線描花瓶》活動最後一個環節中,我讓每個孩子的作品都陳列出來,因為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是他們自己的傑作,可能在成人眼中看來並不怎麼好,但孩子並不這樣想,只要他們自己畫的都是好的,所以我摒棄了教師的評價過程,讓孩子自己去欣賞所有作品,果然他們拉著同伴還有客人老師興致勃勃地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有的孩子在客人老師走前的那一刻還大聲說:「這是我畫的,我在上面畫了………」由此可見,尊重孩子的美術作品能體現孩子敢想敢畫敢說的特點,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美術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總之,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教師盡量少干預,強調創造的過程,注意幼兒的情感體驗,不能太在意幼兒的創造結果,教師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於觀察、分析孩子的各種情況准確把握,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文章來源 3 e d u 教育網
⑥ 求一份大班美術教案,關於線描畫的,並且在點、線、面中以面的畫法教學為主。
課時:2 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 ,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作業 要求:用線條正確表現物體的結構。
教學重點:
1、 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
2、 用線條正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過程 :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 (1分鍾)
按中學美術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2分鍾)
總結上一節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並展示優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 (15分鍾)
1、 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1) 體的形成:演示。
(2) 體的構成結構 :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
(3) 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
2、 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 (22分鍾)
1、作業 要求:
(1) 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
(2) 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結構的方法和步驟。
3、 輔導要點:
(1)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
(2) 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
(3) 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 (5分鍾)
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臨摹掌握了一些表現方法,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了准備。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1分鍾)
二、引入新課: (2分鍾)
上一節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 (15分鍾)
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
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
1、 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
2、 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
3、 從形體結構出發,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徵。
4、 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0分鍾)
1、
作業 要求:
(1) 提倡嚴謹的造型。
(2) 運用整體的觀察方法。
(3) 各部份比例關系要正確。
2、
輔導要點:
(1) 整體地把握物體的形體結構。
(2) 運用基本形體去概括物體結構。
(3) 輔導學生注意比例關系,准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
五、課堂小結: (5分鍾)
啟發學生觀察、體驗和理解線在造型中的功能和作用,,用線條生動地描繪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