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農家樂音樂教案

農家樂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01:25:01

㈠ 下載薛建洲的巜農家樂》歌曲

可以在網易雲里下載下載。

㈡ 老麥有個大農庄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會分類記錄"9"以內農莊裡的農作物和動物數量,認識統計表。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統計,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具:農庄動物、蔬菜ppt,填有答案的蔬菜統記表ppt。種子統計表1份;2、學具:每人一份種子、動物記錄單,動物統計表每小組一份,農家菜園記錄、統計表作業單每人一份;4個籃子里裝有白果、花生、蠶豆、黃豆種子(數量在9以內),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個、記號筆每人一支,農庄小小統計員獎牌若干。每張桌上貼有水果標志2份。
活動過程:
一、農庄收種子,探索統計的方法1、設置情景,"農莊裡收獲了許多種子,王爺爺不小心把種子混在一起了,今天我們學做農庄小統計員幫助王爺爺把種子分一分,記一記。"2、初步了解統計的方法。
出示種子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統計表。明確統計時要找到相應的標志,在它對應的格子里記錄數字。
3、師幼共同完成種子統計表。
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小組合作完成統計表1、幼兒觀看農庄小動物ppt,初次嘗試記錄小動物數量2、小組分工合作記錄動物數量。
討論:有什麼方法把這么多動物又快又對的記錄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小組合作記錄小動物。
小組商量,幼兒自主選擇統計的小動物。
觀看ppt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交流分享記錄的方法3、小組合作統計農莊裡的小動物。
4、師幼共同檢查每組統計情況。
三、獨立完成蔬菜統計小統計員們,你能一個人獨立的統計農莊裡其它物品嗎?那我們挑戰一下吧!統計的又對又快、細心認真的小朋友活動後將頒發"農庄小統計員"獎牌。
1、幼兒觀看農家菜園ppt。
2、教師提出比賽的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自主評價統計表四、頒發獎牌,結束

㈢ 贛美四年級下冊農家樂教學反思

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如下:
1. 定位不「准」:學生在繪畫時不應該播放同齡人的作回品,這樣讓答學生會想去模仿,但又是自動播放,學生臨摹不了,應該直接播放勞動的照片,讓學生自己畫。
2. 展評不「嚴」:評價的語言不夠嚴謹,也沒有引導學生主要從哪方面去評價,應該首先從作品構圖去評價,因為作品描繪的東西不同,每個學生畫的效果也不同,這樣的話就可以起到對農民畫特點的鞏固作用。

㈣ 農家樂的游戲規則。

農家樂有以下游戲

  1. 正話反說
    主持人說一個詞語,參加游戲的人反著說一遍,比如「新年回好」,游戲者要立刻答說出「好年新」,說錯或者停住的人即被淘汰。從三個字開始說起,第二輪四個字,第三輪五個字,以此類推。

  2. 動物大連蹲
    各隊抽出三名隊員,隨機抽取動物頭飾,音樂開始後由主持人背對參賽隊員隨機喊某種動物「某某蹲、某某蹲、某某蹲完某某蹲」蹲錯的被罰下場,最後哪隊剩人最多為獲勝。(道具:動物頭飾、迪斯科舞曲帶)本游戲技巧在主持人,尤其有領導在場上時,可連續喊領導所帶動物名多次,絕對爆料。

  3. .拍七令
    人數: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字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一下桌子,然後逆方向的下一個人繼續報數。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㈤ 農家樂適合當一些什麼歌曲

東北的農家樂就播放:我的家在東北,好日子這種歌曲
南方的農家樂就播放:江南,沂蒙山這種歌曲
望採納,謝謝。

㈥ 《西江月》教案

西江月

教學設想

教學目標:
1、 了解辛棄疾其人及其詞作的豪放風格
2、 理解詞的內容,領會其中抒發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 體味詞情景交融的特點和譴詞造句的妙處。

重難點分析:
1、《西江月》中的物與景是如何統一的?
2、《西江月》中體現出來的詩人的田園情結。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幻燈片1:辛棄疾的照片。文字: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干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後來他終於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著悠閑置散的退隱生活。
辛棄疾向來關心民間疾苦,他自號「稼軒居士」(幻燈片1增加文字:「稼軒居士」),稼軒即使農家收獲耕種之意,更鮮明地說明了他的關心所在。在他的詞中,有很多描繪鄉村田園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們來學習辛棄疾的《西江月》(幻燈片2:該課封面。文字: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畫外音:男聲朗讀全詩)

二、 關於詞的格律常識
在學習詩詞以前,應先了解有關詩詞的常識。
(幻燈片3文字如下:)

樂府詩
古體詩
詩 律詩
近體詩
絕句
詩歌 小令

長調


通常所說的詩歌包括了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前面已詳細講解了律詩、絕句的基本常識,本課主要講解詞的基本常識。
詞是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也稱「詩余」、「長短句」等。它興起於隋唐民間,晚唐、五代文人使之調式逐漸固定下來,藝術上也漸趨成熟。到了兩宋,詞的創作空前繁榮,出現了許多著名詞人和多種風格流派。李清照和辛棄疾分別是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之一。詞 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調名稱,叫「詞牌」,如「如夢令」、「西江月」等詞牌規定著這首詩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和詞的內容並無必然聯系。詞的一段叫一片或一闋。(幻燈片4,點擊後分別出現文字:「詞 ;又名詩余、長短句 ; 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如:有的詞有上下兩闋,上闋和下闋的格律要求基本相同,如《西江月》(重現幻燈片2;增加文字:「上闋、下闋」)
《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上闋 :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下闋: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這首詞使用的是《西江月》這個詞牌,該詞牌要求:
(1)上闋和下闋分別都是四句,第1、2兩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對仗。第三句是7 字,第四句是6 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須押同一個韻。(幻燈片2中文字「蟬、年、片;前、邊、見」中變換顏色。)

三、 鑒賞詩句
1、詩人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的景色、恬靜宜人的氣氛。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吧。
學生朗讀全詩。
2、這首詩是詩人罷職閑居時的作品,辛棄疾的詞以悲壯激昂、豪氣奔放為主要風格。但他筆下也能呈現清麗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潑自然的情調。這一首《西江月》就是別具清麗格調的詞,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給人以浪漫的享受。那麼我們仔細來分析這首詞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幻燈片5圖片:山村月夜圖,有樹枝、鳥雀及鳴蟬。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先以驚鵲寫明月,明月出來了,樹枝上的鵲兒一見到光就驚飛不定。次寫鳴蟬,半夜還有蟬鳴,可見天熱,為下片寫雨伏筆。本來摸黑走路,明月一出來,眼前一片光明,天氣很悶熱,起了陣陣清風,這時多麼愜意!驚鵲,反襯詞人的坦然,鳴蟬,使人越發感到鄉村的幽靜。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幻燈片6圖片:池塘邊稻花盛開,一片金黃,荷葉滿池,池中有青蛙。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稻花飄香,沁人心脾,蛙聲一片,又鬧又靜,鄉土氣息更濃了。詞人為農家感到由衷的喜悅。稻花香里說豐年的不是別人,而是一片蛙聲,青蛙的叫聲似乎就是「豐年、豐年」,詞人自己陶醉在豐收在望的歡樂之中,覺得青蛙似乎也在為豐年歡唱了。
提問: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幻燈片6點擊後出現文字:「側面烘托」)
分析:這是一種側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識人情卻識時節的蛙聲,賦予人的感情,說它們也在為豐收而歌唱。蛙猶如此,人樂更甚!作者通過擬人和襯托的手法把農村人家的熱鬧氣氛和歡樂之情傳情地表達了出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幻燈片7圖片:山中遇雨圖,天空有數顆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如果說上闋是夏夜之晴,著重在物;下闋就是寫夏夜之雨,著重寫人 的思想感情。這兩句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的氣象。烏雲幾乎布滿了 天空,只在一角露著七八個星星,數也數得清。詞人寫明星而不寫烏雲,只用星星暗示烏雲,反增畫面的美感而不煞風景。「兩三點雨」,雨點很大,不緊,疏朗,將驟雨的前奏寫得逼真。
提問:這幅畫面的組織有什麼特色?(幻燈片8:用卡通畫的形式表示以下構圖)
分析:這副畫的構圖是頗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點點,散布雲外,構成了一個面,寫出了光線的若明若暗;後一句,由雨點形成線,而且使人似乎聽到雨滴的落地聲。前後兩句,從天空到山前,構成了一幅渾然奇妙的立體圖。這是詞,又似畫,有影像,有韻味,深邃的詩意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來。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幻燈片9圖片:溪流盡頭,峰迴路轉又見茅店。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詞人在此將筆一躍,然後一揚,使文勢起伏,感情搖曳。「忽見」二字,流露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樣的驚喜之情。

4、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分析: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數字」入詩,構成優美的意境。上片借數詞「半」點明半夜時分。以「一」字描寫到處是蛙聲。下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寫夏夜疏雨,確是傳神筆致。天外之星七八個,烏雲當中又留隙;山前之雨兩三點,大雨欲下還斂住。(幻燈片2中以上提到的幾個數詞變換顏色)這幾個數詞用得巧妙之極。星一多,則不可能有雨;不見星,則可能雨大。唯獨稀稀數星,疏疏小雨,才構成清朗恬靜地境界,以烘托出豐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悅之情。由此可見,數字不但可以入詞,而且與詞的境界關系頗大。這首詞在這方面也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四、 分析詞內蘊的情感
這一首明白如話的小詞,一不用典,二不發議論,而是採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潑,搖曳多姿,描寫出一幅農村夏夜悠閑恬靜的畫面。為什麼詩人將鄉村生活寫得如此令人嚮往?
分析:因為辛棄疾是把和平寧靜的農村同污濁傾軋的宦場對立起來的,他在官場里遭受排擠迫害,而在農村可以得到暫時的慰藉,尋求精神的寄託(幻燈片2中增加文字:詞中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是辛棄疾嚮往和平寧靜生活的精神寄託)。正如他的朋友陸游說的那樣:「農家樂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正是在這種復雜情感的促使下,辛棄疾才寫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樣輕快活潑的農村詞,也只有聯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負,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類詞的妙處。

㈦ 音樂農家的小女孩教案怎麼寫幼兒園

餓表達的情緒。抄2、探索用襲圖示法理解記憶的歌詞的方法。(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景物。(2)結合掛圖欣賞歌曲第一段,使幼兒進一步熟悉和理解歌曲內容。(3)討論怎樣用1-4的貼絨數卡按順序在圖上把第一的歌詞標出來。(4)嘗試按剛才標注的順序演唱歌曲第一段。(5)欣賞歌曲第二段,討論歌曲第二段的圖示法並用5-8的數字標注和演唱。3、幼兒與教師練習接唱歌曲。4、幼兒分小組有表情地接唱,教師鼓勵膽...

㈧ 中班語言神奇的農庄教案

1.學會按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2.能夠講述操作過程.活動准備
1.經驗:已有過按物體顏色、形狀、大小分類的經驗;活動前認識過梧桐樹和銀杏樹.
2.教具:7塊泡沫板(其中5塊上分別畫有大圓圈,並貼有大、小、黃、綠、橘黃色標記,表示各種樹葉的家;另外2塊板上畫有大樹的輪廓並在樹冠上分別貼有一片梧桐樹葉、一片銀杏樹葉)、音樂磁帶(歌曲《秋天》)、錄音機.3.學具:人手一個小籃子,裡面裝著事先揀的不同大小的樹葉.
1.學習按樹葉的形狀歸類 請幼兒拎著籃子入場地.
(1)鞏固幼兒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的認識.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上進行描述.老師:「秋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飄呀飄呀,飄到地上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來了!那麼樹葉在哪兒呢?」(在籃子里) 老師:「找一片你最喜歡的樹葉,然後告訴大家你的樹葉長得什麼樣子.」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歸類要求.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對梧桐樹葉、銀杏樹葉的認識.老師:「聽,誰在哭?」 教師指著兩棵大樹說:「噢,是樹媽媽,它在想自己的樹葉寶寶了,我們把樹葉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分別指著貼有梧桐、銀杏樹葉的大樹輪廓提問:「它是什麼樹葉的媽媽呢?」「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
請幼兒按形狀將有關樹葉放入「大樹」中,然後教師進行檢查.(1)認識標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圈上的標記.老師:「籃子里還有小樹葉,我們也給它們找個家吧!」 教師手指四周的圓圈:「你們看,這里還有幾個家,什麼樣的樹葉可以住在裡面?」「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幼兒操作.請幼兒按標記將樹葉分別放入圈中,要求幼兒邊送邊說:「小樹葉,我送你回家.」在幼兒操作時播放背景音樂.對分類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可指導他們進行分類;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將同樣的樹葉放在不同的集合中.
活動講評
引導幼兒檢查是否每片樹葉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對放錯的樹葉進行糾正;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並請他給大家示範.活動延伸
在復習活動和區角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讓幼兒進行歸類活動,例如各種不同的瓶蓋、紐扣、串珠等.開始時,提供單一材料讓幼兒按標記歸類;在幼兒熟練掌握後,再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按不同標記進行歸類活動;
最後,讓幼兒自己確立分類標准進行分類,並匹配標記.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各種樹葉、瓶蓋、紐扣進行間隔排序、數數等活動.

閱讀全文

與農家樂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