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漱口》音樂教案
常識教案——《漱口》
一、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彙:拿、唱、抬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二、活動准備:
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1)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2)教師:「剛才你們看到老師在干什麼?」(幼兒:「漱口」注意發准 的音)(3)教師邊動作過示範朗讀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 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1)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2)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漱的音。
(3)幼兒再次觀看並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3、提問:
a、「教師手裡拿著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學習詞:拿)
b、「喝口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音)
c、「然後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學習詞:抬、閉,注意「嘴」的發音。)
d、「水吐出來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並發准音)
4、集體學念兒歌:
(1)、 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 幼兒每人一隻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