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 種子里有什麼》活動教案及反思
大班《 種子里有什麼》活動教案及反思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專課要有新的理念屬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Ⅱ 大班科學《有趣的蔬菜種子》教案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專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屬,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Ⅲ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大班語言種子的理想教案
活動目標: 1、喜歡讀散文散文,能感受作品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激發積極向上的情感。 2、積極探索不同種子的生長環境,發展思維、創造能力。 3、復習認讀字詞,學習仿編句子:「我要、、、、、、我想、、、、、、我願、、、、、、。」 活動准備: 1、磁帶錄音機、幼兒用書、大字卡。 ... 2、各種種子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字詞 1、春天來了,一陣春風落在草地上,發出了怎樣的聲音?(出示字卡 「聲音、沙。」) 2、春風姐姐給種子們提了個什麼問題?(出示字卡:理想) 3、出示字卡「菱角,」引導幼兒認讀,誰知道菱角的理想是什麼? 4、出示字卡「蒲公英」,引導幼兒認讀後說說蒲公英的理想是什麼? 5、出示字卡「落花生」。引導幼兒認讀,讓幼兒說說落花生的理想是什 么? 二、跟讀作品 1、發書,請幼兒打開書至4、5頁。 2、放錄音,幼兒跟讀散文。 3、跟讀後,請幼兒討論春風、菱角、蒲公英、落花生說話的不同語氣: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春風姐姐、菱角、蒲公英和落花生說話的語氣和聲音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一樣?誰來學一學。(個別幼兒模仿後請全班幼兒一起學一學。) 三、指讀散文 1、請小朋友一邊指字,一邊讀散文,注意朗讀時的語氣。 2、分組指讀,教師巡迴指導,檢查幼兒的劃指情況。 四、朗讀散文 1、請小朋友一遍看字一邊讀散文,讀到哪裡眼睛就看到哪裡。 2、請個別幼兒上前朗讀散文。 五、探討新散文種子 1、教師出示其它種子的圖片:「你們看,這是哪些種子呢?」 2、這些種子的家在哪裡? 3、如果你是這些種子,你有什麼理想?(引導幼兒用我要、、、我要、、、我願、、、的句型描述其它種子的理想。 六、認字游戲:玩撲克牌 組織幼兒用字卡做撲克,玩撲克游戲
Ⅳ 幼兒大班藝術教案《種子的暢想》
幼兒大班藝術教案《種子的暢想》: 預期效果 1、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分析能力,發展幼兒積極思考的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2、引導幼兒按種子的種類、大小、顏色等明顯特徵進行分類,並嘗試製作種子標簽。 環境與材料 黃豆 綠豆 花生 芝麻 西瓜籽 南瓜籽 葵花籽等若干 每個幼兒一個分類瓶 做標本用的紙片 各種種子名稱的字卡片 膠帶等 活動流程 參觀種子公司——集中討論——分類活動——集中小結——製作種子標簽 活動過程 一、幼兒參觀種子公司,自由觀察、談自己的發現。 二、集中討論幼兒的發現,小結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很有趣。 三、分類活動 1、討論分法 讓幼兒說說自己打算怎麼分?還可以怎麼分?(引導幼兒根據種子的種類、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 2、幼兒自由操作,對種子進行分類。 3、小結幼兒分類情況。 四、製作種子標簽活動。 五、自由結束。
Ⅳ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種子是怎樣傳播的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與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2.能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對種子進行分類。 3.樂意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活動准備 1.學生事先收集了許多種子並在自然角中進行了展覽。 2.學生收集的各種種子的圖片、圖書或資料,四種傳播方式的字卡,分類展板。
Ⅵ 幼兒園大班安的種子繪本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畫書引導幼兒埋解事物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2.感受故事的美,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享受生活的過程。 活動准備:一顆種子、PPT、圖畫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顆種子,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拿的是什麼?)老師手裡為什麼要拿一顆種子呢?(幼兒隨意說)你們知道種子的成長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嗎?(請幼兒嘗試著說一說種子的成長過程)」 (2)教師:「今天老師要為小朋友講一個關於種子的故事,你們想聽嗎?那麼請小朋友聽完以後告訴老師你的感受是什麼。」 2.老師和幼兒一起分享圖畫書《安的種子》。師生一起閱讀圖畫書第1-4頁。 (1)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一說畫面上的人物是誰?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2)請幼兒獨立閱讀圖畫書第5-20頁,要求幼兒閱讀時安靜,不與同伴交流,閱讀後說一說:本和靜得到種子以後心裡分別是怎麼想的?他們做了哪些事情?安又是怎麼想的?他又做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猜一猜誰種出了千年蓮花?原因是什麼? (3)請幼兒繼續閱讀圖畫書第21-26頁,驗證自己的猜想。並從書中找到正確的答案。說一說為什麼只有安能種出千年蓮花,而靜和本卻沒有神出來? 3.活動最後,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能急於求成的?為什麼不能急於求成?活動自然結束。
Ⅶ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大班水果的種子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小朋友愛吃的食物,但是水果的種子卻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探索《水果的種子在哪裡》的活動,讓幼兒對種子有進一步的了解,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經驗,發展幼兒的主動探索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同水果的種子在哪裡。 2、在游戲中進一步的了解種子的用途及功能。 3、教育幼兒在活動中注意安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水果的種子在哪裡。 難點: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准備 1、 經驗准備: 在吃水果的時候注意觀察不同水果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好多好多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呢? 2、 教師出示一個用布蓋著的水果籃子,裡面裝有各種水果。 3、 然後讓小朋友摸一摸,看看是什麼?說出它的名字。 4、 教師: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們有一統一的名字,誰知道叫什麼?(水果) 5、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找一找自己手中的水果的種子在那裡,看一看它們長在什麼地方。 二、基本部分 1、 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尋找水果的種子。 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蘋果、梨、荔枝、等水果的種子長在果實中間。 西瓜的種子長在果肉里。 草莓的種子長在表皮上,能吃。 幼兒沒有發現香蕉的種子,教師啟發幼兒仔細尋找,這時有的幼兒發現香蕉上有一些褐色的小點,但是不能確定它們是不是香蕉的種子。 2、 教師:香蕉有種子嗎?香蕉的種子在哪裡? 教師重點介紹香蕉的種子,並告訴幼兒香蕉不是種子繁殖的,而是香蕉根部的肉芽分離開來進行繁殖的。 3、游戲:找一找 小朋友你們找一找,看一看哪些水果的種子多,哪些水果的種子少?(小組合作) 4、匯報游戲結果 三、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種子是什麼嗎?回去後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幫助我們找一找,下節課告訴老師好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