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生命生活安全教案家庭樹

生命生活安全教案家庭樹

發布時間:2020-12-30 01:29:20

Ⅰ 小班社會與健康家庭樹教案各領域滲透

活動經驗

1、 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冬天的畫面。

2、 能夠與同伴合作完成畫面,內體現與同伴一起創作容的樂趣。

區域規模

全體幼兒

活動材料

1、 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泡沫顆粒、棉花、彩筆、膠水、各類紙張、松枝等。

2、 優美的背景音樂。

Ⅱ 生活生命與安全》六年級教案。

http://space.30e.com/08330491/ReadArticle.aspx?ID=b36fcaf2-1f87-4c5e-b1ff-95db92a3505e

Ⅲ 生活生命與安全教案

防火 防盜 防觸電 地震 水災 等等 關鍵就是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 還有就是一些案例 這樣學生聽的就會感興趣 也不枯燥 或者讓同學講講自身遇到過的危險 還有就是當時的處理方法 規避危險的案例

Ⅳ 幼兒園小班社會與健康第二課家庭樹教案

教學目標 1、 認識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稱謂 2、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 學生表演:一家三口 2、 師:請猜一猜,這個懴演的是什麼內容?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3、 教師出示課題:我來畫棵家庭樹。 二、介紹家庭成員 1、 教師出示家庭樹並描述: 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和親戚嗎?學生將家庭成員的照片貼在樹葉上或畫一畫家庭成員,然後小組交流。 三、繪制「家庭樹」 1、 教師出示一張家譜,介紹家庭樹的繪制方法。 2、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範例,在「家庭樹」中填寫自己的家庭成員。 3、 小組討論,交流。 四、認識家庭成員的稱謂 1、 學生朗讀關於稱謂的童謠。 2、 學生分小組編寫關於母系稱謂的童謠。 3、 根據童謠的形式,全班說一說自己其他親戚的稱謂。 五、表達對家庭成員的愛 1、 師:你能根據「家庭樹」上的照片,用一名話說一說父母的容貌和性格牲嗎?學生自由發言。 2、 對比照片,學生說一說自己容貌的哪些部分和父母相像。 3、 學生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大家,自己性格中的哪些部分像媽媽,哪 些部分像爸爸。 4、 師:我們的容貌、性格都得到了父母的遺傳,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那麼,你最想對父母說句什麼話呢? 5、 師: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中。你知道其他親人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嗎?你想對他們說一句什麼話?

Ⅳ 有沒有一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案.急求

你在網路文庫裡面搜索一下就有哈,我也是搜的

一年級上期生活生命與安全教學計劃
一、學情簡析
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少數同學自覺性差,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四大版塊:生命奧秘、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美化生活。這門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幫助兒童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素養和能力的綜合活動課程。生活本身是綜合的、豐富的,這是教材內容綜合化的基礎。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知識的發展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本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軸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是按照生活的邏輯、心理的邏輯而不是學科的邏輯來設計和編寫的。教材具有適度的開放性,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認知和行為、理論與實踐、個人與社會的結合和轉化。它是在於引導學生體驗,形成關於生活與生存的積極的生命態度與情感,獲得有益的生命經驗,促進生命的健康發展。教材始終注意調動兒童自身的教育資源,把兒童放在主體地位。內容的呈現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用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童話、案例,圖文並茂,適合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和閱讀習慣,體現了課程內容設計的人文性,增強了趣味性和可讀性,對學生經驗和發展等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教材的設計思路為:問題引入;認知澄清;實踐反思;行為改變。
三、教學重點、難點是:安全與健康呵護心靈版塊。 四、本期教學任務
通過「我和我的布娃娃」,讓學生了解客觀世界中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存在差異;幫助學生明白「我」從哪裡來;學習如何安全地玩耍;初步樹立起安全意識;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險,存在什麼樣的危險,我們應該怎麼做」;明確知道哪些物品是不能共用的;對學生進行具體的行為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注意力訓練;學習與同伴交往的方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當好老師的小幫手;

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害怕」情緒,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學習生活技能;學會整理書包,學會簡單的管理。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服務於學習方式。
3、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
4、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5、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開放性的、發展性的、鼓勵性的評價。 6、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創造性的使用教科書,開拓性地尋找和使用教學資。 六、周次安排
第一周 我和我的布娃娃 第二周 磚頭與房子 第三周 我從哪裡來 第四周 我的爸爸媽媽 第五周 國慶假 第六周 上學路上 第七周 危險的碰撞 第八周 尖利物品會傷人 第九周 安全游戲才快樂 第十周 校園避震有辦法 第十一周 坐、立、行、卧 第十二周 興趣是個好老師 第十三周 我和大家一起學 第十四周 心愛的小鬧鍾 第十五周 我愛我家 第十六周 早晨我該做什麼 第十七周 我的小書包 第十八周 文具是我的好朋友 第十九周 教室的整潔靠我們

Ⅵ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生活,生命與安全》"長大後做什麼"教案

設計思路:
在」我自己」的主題中,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體驗到了成長的快樂。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許多夢想。
繪本故事《長大以後做什麼》簡單卻富有意蘊,用童謠般活潑流暢的語言、彩虹般豐富絢麗的色彩,把孩子心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在欣賞、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大聲喊出自己不平凡的心願。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准備:
四幅圖片(各種人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請你們看看這里有幾幅圖?在圖片里藏著一些秘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 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願。
出示人物:叮叮和當當
師:叮叮和當當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當當來到了哪裡?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
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游、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當當在干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為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Ⅶ 六年級安全教育課第一單元《生活安全》教案

有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少年兒童第一殺手,並被認為是21世紀危害孩子健康的主要問題。意外傷害主要是指:交通事故、火災、觸電、中毒、溺水、摔傷、動物咬傷、搶劫、誘拐、自殺等等出乎意料的事故。如果說這些事故明顯、驚人,人們還有一定的警惕性,而存在於生活之中的不安全隱患卻常常忽視。所有危險和災禍幾乎和生命同時並存,無處不有,無處不在,所以孩子的安全問題應引起全社會和每一個家庭的關注。
安全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保證。防禦危險也應當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但是,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幾乎無處不在,真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如果說成人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安全經驗,還具有點防禦、排除能力,那麼孩子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尤其是嬰幼兒,既沒有生存經驗,又缺乏防禦能力,是生命的弱勢群體,成年人有責任保護他們,有責任排除他們周圍的所有不安全隱患,有責任教育孩子學會生存,避開危險,學會適應。關心、愛護生命,從安全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具體規定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法律條款和法律責任,應當說兒童保護有法可依。但是由於法律意識淡薄,安全意識不強等種種的原因,兒童安全問題依然很多,形勢很嚴峻,尤其是數百萬農村留守兒童被忽視,應當引起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全社會以及家庭的高度重視。
青春期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
1、讓孩子從懂事起,就告訴他叫什麼名字,幾歲,爸爸媽媽叫什麼,記住家在哪裡(村名、鄉鎮或縣市地名),3歲左右應當能正確表達,4歲左右經常鞏固;外出萬一走失,找不著親人,知道找警察叔叔,或者打110電話報警。
2、不要因為有人給他一塊糖,就跟人家走 ,或者告訴不認識的人家在那裡,電話號碼等。小孩子不要在街道鬧市、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隨便離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個人亂走。
3、孩子一人在家,聽到有人摁門鈴,或接到陌生人電話,要提高警惕,回答:爸爸在忙,而不要輕易開門。
4、外出時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到什麼地方去,什麼時候回來,以免家人為你著急。
5、孩子一般夜間不外出,不外宿。不與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6、萬一遇到搶劫、綁架和拐騙,首先不要驚慌失措,想方設法求得生存,故意同壞人巧妙周旋,遇到機會可向別人發出信號、逃跑,遇到人多或有警察時及時呼救。一旦有可乘之機,或者趁其鬆懈不備,盡量擺脫壞人,偷偷溜走。要留心觀察壞人的相貌、語言特徵,等警方破案時,向警方提供。幼兒園、學校不妨做一做兒童逃生游戲。
7、女孩子假若面對不懷好意的人觸摸、、擁抱、親吻,要大聲說「不!」,以震懾壞人;如果萬一遇到強暴,要向你的父母、老師或親人傾訴,因為錯不在你;即使最好的朋友、戀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偷嘗禁果;要特別警惕異性的甜言蜜語,小心受騙上當,更不要跳進成熟男性用小恩小惠或者汽車別墅擺設的陷阱。
給孩子精神「補鈣」
不少父母在煞費苦心為孩子補充生理鈣質的同時,往往容易忽略兒童成長所需的另一種更重要的「鈣質」———精神鈣質,而它是兒童成長至關重要的元素。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已經出現「隱性傷害」的現象,其中隱性精神傷害多發生在家庭中。8.6%的孩子說「父母經常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9.1%的孩子把父母不關心自己列為最害怕的事情,近20%的兒童在遭遇傷害或受委屈時不告訴任何人或找不到人訴說。這種兒童「精神缺鈣」現象在發達國家中同樣存在。為此,在「9·11」後,美國教育戰略調整的目標就包括「確保學校安全、無毒品」和「提升青少年的堅定品格和公民精神」。日本則制定了《終身學習振興法》,加大對兒童的安全教育,我國專家建議要增加「生命課程」,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學會保護生命。老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守護者,要教給學生各種生存的知識、方法和遇到各種生存危機的處理辦法、逃生的本領。

閱讀全文

與生命生活安全教案家庭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