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月亮像什麼 活動反思
夜晚,最美的要數月亮了,它猶如春天的花園搬到夜晚的空中,給黑夜增添了許多樂趣。本周的繪畫活動我選擇了月亮像什麼為題材,為了吸引幼兒的興趣,我對本活動的組織進行了幾個小小的「變革」,整個活動我覺得算是比較成功的。 1. 油畫棒取代水彩筆作畫,新鮮有趣。以前繪畫時我們都使用水彩筆或勾線筆進行描繪,而這次活動我讓孩子嘗試了油畫棒直接描繪,剛開始也有個別孩子顯得有點拘謹,不敢動筆,但一經老師的鼓勵以及看了同伴的畫面後他們慢慢地畫開了,而且越畫越起勁。 2. 邊談話邊繪畫,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我沒有一下子就告訴孩子我們今天繪畫的方法,而是邊與他們談話邊讓他們動手,讓他們猜猜接下來做什麼,怎麼畫,層層深入地揭開繪畫的步驟,充分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當孩子們畫面較為豐富時再組織他們思考:夜晚的月亮怎麼樣?如果是你坐著飛船到月亮上,你覺得月亮上會有些什麼呢?啟發他們用事先用蠟筆畫好構圖,再用准備好的水粉顏料塗底色,使畫面出現油水分離效果,活動也就更加吸引幼兒。 3. 「小紅花」獎勵,增強幼兒繪畫的信心。以前繪畫結束時我們進行點評總是為畫得好或者有進步的幼兒給予鼓勵。這次活動開展之前我先在孩子們作業袋的左下角貼了一張「小紅花」,准備針對孩子們的繪畫情況給予「小紅花」獎勵,一學期來讓他們比一比誰的「小紅花」最多。相信通過這樣的點評,不但會激勵孩子們認真繪畫而且更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繪畫的信心。
Ⅱ 幼兒園大班剪小紅花課程怎麼導入
活動背景:《新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造適應幼兒年齡特點、豐富多彩的,能積極主動有趣地觀察、實踐、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所以,我選擇了《三顆星星》這個故事,對幼兒進行一些基本的、實際的生活安全教育。故事中准確、有趣地介紹了作為馬路上交通信號的紅燈、綠燈、黃燈各自的指揮語言,特別適合中班的幼兒。我利用了孩子周圍的生活基本經驗開展教學活動,從而真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活動目標:1、通過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信號燈的作用。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准備:紅、黃、綠燈,創設馬路的情景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設計意圖: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三顆星星》,要求:聽一聽,故事裡有哪三顆星星?他們有什麼本領?
幼兒聽故事。
二、提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討論、再提問,利用層層深入的形式, 讓幼兒清楚地了解故事內容,引出紅綠燈。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創設性的運用語言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想像力。)1、故事裡有哪三顆星星?
學了什麼本領?(幼兒相互交流:把你聽到的告訴旁邊的朋友。)2、師提問:紅星星有什麼本領?(黃、綠燈)太陽媽媽為什麼要送他們下來?
它們在地球上做了什麼事情?(變成了馬路上的紅綠燈,還有一個新的名字:交通信號燈。)探索:信號燈是什麼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
3、紅綠燈裝在什麼地方?(馬路上,十字路口)4、如果沒有紅綠燈會發生什麼事情?(會發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小結:所以在生活中,紅綠燈很重要,它是交通信號燈,告訴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
三、兒歌:(紅綠燈)(設計意圖:運用情境表演法讓幼兒學一學怎樣過馬路?同時提升生活經驗:遵守交通規則。)1、你和爸爸媽媽是怎麼過馬路的?(紅燈停、綠燈行。你們真是遵守交通規則的人。)2、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麼過馬路的?一起念一念、學一學。
活動反思與建議:其實怎樣過馬路對多數幼兒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一般出門家長也會提醒,但是到底這三個燈有什麼作用?幼兒還是一知半解的。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們對紅綠燈、交通信號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運用了動畫講述故事,大家很感興趣,而且一下子就了解了故事內容,本來黃燈的作用大家都不知道,現在了解了。也從這次活動豐富了信號燈、交通規則這些方面的知識。
\"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這個問題幼兒一下子說不上來,我應該在課前准備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豐富。也可以放到下次的活動再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