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音樂《小動物怎樣過冬》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班裡有位小朋友來告訴我,有幾只燕子來他家屋檐下做窩,准備過冬了。由此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曲內容,理解歌曲表達的意義
2 讓幼兒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續編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歌曲中了解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即儲食、冬眠、遷移、換毛
難點:幼兒知識、經驗有限,難以說出平時所見的動物的過冬方式
活動准備
1 表現冬季北風呼嘯、白雪皚皚的景色圖片一張
2 青蛙、燕子、松鼠、綿羊過冬小圖片各一張 3 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 課堂導入:冬天到了,天氣很冷,小朋友們是怎樣取暖過冬的?(自由講述)
其次,出示冬季景色圖片,讓幼兒觀察並思考:在北方,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 初步熟悉歌曲:教師輕聲歌唱(重復幾遍),幼兒認真傾聽歌曲內容並注意 歌曲中提到的動物,隨後提問:它是怎樣過冬的?(邀請個別幼兒講述)
3 學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內容為提問小動物怎樣過冬),引導幼兒邊想像邊隨老師歌唱。
4 學唱歌曲第二段(回答小動物怎樣過冬),引導幼兒藉助小圖片唱出歌曲,感受內容
5 共同完整地表現歌曲:引導幼兒演唱出兩段歌曲一問一答的情感體驗;分角色演唱,教師問,幼兒答,讓幼兒感受與教師對唱的喜悅心情
6 引導幼兒大膽說出其他動物的過冬方式並編成歌詞,讓小朋友一起歌唱。 如: 小花貓躺在火爐旁,小小蛇睡在泥土中等。從而讓小朋友學到更多關於動物過冬方式的知識。
延伸活動:讓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參加動物過冬遊戲活動。教師觀察幼兒表現,和幼兒一起參加活動,看幼兒所戴的動物頭飾與該動物過冬方式是否相符,並加以指導,在愉快的游戲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欣賞活動,還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器樂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同層次的學習。通過多種組織形式,師生互動模式,使幼兒能充分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並在此基礎上獲得知識。通過引導幼兒發揮想像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邊唱邊跳,用不同動作來表現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能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活動中。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用提問式的導入形式設置懸念,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活動開始,我用提問的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並激發幼兒思考。活動中,讓幼兒藉助圖片了解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讓幼兒對歌曲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更加積極認真地演唱歌曲。在延伸活動中,幼兒戴上動物頭飾,想像著自己是小青蛙、小燕子、小松鼠等,用各種動作伴著音樂韻律表演。動靜結合,從而達到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目的。
最後,教師也參與到活動中,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愛上音樂課堂。
不足之處,就是有個別幼兒不願加入到活動中來。今後我一定盡量找出原因,讓所有幼兒都樂意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形成和諧、歡樂的氛圍。
Ⅱ 幼兒園大班音樂課我的心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知詩歌的美好意境,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理解詩歌中的「掛、漂、盛」的含義,理解詩歌內容
3、體驗夜晚大自然地美好,寧靜。
活動准備:
1、音樂《夜曲》
2、背景圖一個。
3、圖標:月亮,舒緩的音樂。
4、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夜曲》,感受夜晚寧靜美好的氛圍。
師:天黑了,天空中有什麼?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這樣的夜晚嗎?
二、配樂完整地朗誦詩歌《月亮》,對詩歌有個初步的印象。
提問:詩歌中的月亮在哪裡?詩歌中有誰?他說什麼?
三、出示圖片,朗誦詩歌通過欣賞畫面幫助幼兒理解詩歌。
提問:
1、你在哪看見了月亮?
2、月亮怎麼會掛在樹梢上呢?為什麼說「掛」呢?生活中我們什麼時候也說掛的呢?
3、為什麼小鳥說月亮和他是好朋友?
4、為什麼池塘里「漂」一個月亮?你見過什麼東西也會在水裡漂的,請你用動作表示一下!
5、為什麼臉盆里盛一個月亮,什麼時候我們也說「盛」?
四、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教師跟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體會教師是如何來朗誦的。
2、幼兒朗誦詩歌。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想像,月亮還會和誰好?樹上,池塘,臉盆旁還會有誰呢?回去後嘗試與父母一起仿編,並記錄下來。
Ⅲ 大班音樂教案流行歌曲小蘋果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喜歡聽、念兒歌、並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改編兒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使幼兒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重點: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念兒歌,懂得吃東西前要洗手。
活動難點: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准備:
食物卡片若干、籃子、盤子、大蘋果胸飾1個、實物(蘋果)若干個、圖片(小朋友、小蘋果)各一個、小口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小口袋(內裝有大蘋果一個),請幼兒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內是什麼?
二、初步理解,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模仿大蘋果的口氣:啊,我是一個大蘋果,誰喜歡歡我呀?為什麼?
2、(出示圖片小朋友)「小朋友們都愛我,瞧,軍軍也喜歡我,伸出 小手想碰我,哎呀,別碰我。」大蘋果為什麼會這樣?大蘋果會對軍軍怎麼說?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網站
3、老師帶軍軍洗洗手。
三、欣賞和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
(1)老師帶上大蘋果胸飾:「看,我是誰?」
(2)大蘋果唱歌。
2、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一起來唱一唱大蘋果的歌。
(2)請幼兒做做大蘋果的樣子,表演兒歌。
四、嘗試仿編兒歌
1、(出示傷心小蘋果)看,小蘋果怎麼啦?發生了什事?你們喜歡小蘋果嗎?(為小蘋果編歌)小蘋果笑了。
2、蘋果的歌和小蘋果的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教師引導幼兒如何仿編兒歌)
3、請個別幼兒摸口袋內的食物,學習仿編兒歌。
4、你除了喜歡大蘋果、小蘋果,還喜歡哪些好吃的東西?
5、通過請幼兒為「大蘋果」的朋友編兒歌嘗試改編這首兒歌。
(1)今天,「大蘋果」還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呢,你們看:(出示背景圖片)
「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快上來選一個吧。」
(2)請幼兒自己為手裡拿的好吃的東西編兒歌。
6、個別幼兒仿編兒歌。
7、請幼兒把編好的兒歌說給客人們聽。
五、知識遷移
1、請幼兒吃蘋果:「誰想吃?」
2、引導幼兒吃東西前要洗手。
3、幼兒品嘗蘋果。
Ⅳ 幼兒園大班音樂《哈哩羅》教案
科學意圖: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培養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讓孩子接觸新材料新工具,解決遇到的新問題,豐富孩子的知識,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學會一些操作的技能技巧。引導幼兒主動探究,主動獲得更為廣泛的經驗,讓科學教育真正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適合班級:小、中、大班材料准備:相同高度和粗細的玻璃瓶八個、七種不同色的顏料、小木棒(筷子、鼓槌等)一根。製作方法與步驟:(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個瓶子里倒進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2)在每個瓶子里倒入一種顏料(第一個與第八個顏色一樣,水量不同),製作成彩色水,這樣既美觀又便於識別區分不同的水量。(3)將八個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擺好,一組音樂瓶就做好了。(見「音樂瓶圖1」)實驗操作:(1)讓幼兒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擊音樂瓶,感知聲音的變化。(2)讓幼兒用嘴依次對著每個瓶口吹一吹,能否聽到聲音,聲音的高低是否一樣。教師指導建議:●引導幼兒邊敲擊邊傾聽聲音的變化,並辨別哪個瓶子音調高,哪個瓶子音調低,並引導幼兒探討原因。●提醒幼兒在敲擊不同的瓶子時力度要均勻,同時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壞玻璃瓶。拓展與替代:◆教師可根據音階調整水量的多少來製作音樂瓶,並嘗試為幼兒演奏樂曲(懸掛音樂瓶聲音會更好聽)。◆可將鋼管、竹筒等切割成長短不同的管子,懸掛起來製作成音樂筒。◆提供編鍾演奏的視頻資料供幼兒欣賞。小知識當用小木棒敲擊玻璃瓶時,瓶子和水會發生振動,當振動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時,我們就聽到了聲音。由於每個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動頻率不同,所發出的聲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動越慢,音調越低;水越少,振動越快,音調越高。編鍾的工作原理與此類似,編鍾的鍾體小,敲擊時,振動就快,音調就高;鍾體大,音調就低。活動反思:動手操作必須是在動腦的指導下或在動腦的過程中進行的,只有動手動腦的操作活動才能真正調動幼兒的積極主動性,才能感受到操作的樂趣和奇妙,也才能從多次的失敗或嘗試中去驗證自己的設想,去體驗成功後的快樂。而缺少主動動手動腦的操作活動,既不會讓幼兒產生強烈的活動興趣,更不能有益於幼兒智慧的開發與探索精神的啟迪。
Ⅳ 歌曲《閃爍的小星星》大班音樂教案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聽聽、看看、唱唱、動動的感受過程中,理解音樂的性質,知道名稱和內容。www.yuyinghui.com
2、在看圖譜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靈敏的反應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向幼兒介紹過星星的粗淺知識,並過夜晚天空布滿星星的情景。
2、學會兒歌(歌詞)
3、天空布滿星星的圖片。
4、銀光紙做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1、律動《滿天星》: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兩手各拿一個銀色星星,在《閃爍的小星》的音樂旋律伴奏下,向前走走、轉圈走走、兩手在頭上、體側晃動,使幼兒體驗到星星布滿天空的意境。
2、發聲練習《星星真美麗》:出示天空布滿星星的圖片,幼兒根據教師的問話,用歌聲回答。(要事先讓幼兒學會)(附後)
3、兒歌朗誦《閃爍的小星星》:邊看圖片邊有感情地朗誦兩遍。
二)、新授歌曲
過渡:老師要把這首兒歌配上好聽的旋律唱給你們聽。
1、范唱:清唱第一遍:說說歌曲的題目叫什麼?聽了這首歌心裡有什麼感覺?
2、示範表演唱二遍,第一遍邊聽邊看邊為老師拍節奏。
第二遍幼兒隨意跟做。育 & 嬰 …… 會
3、觀看星星圖形譜學習歌曲:
a、出示星星圖譜:我們要看著星星圖譜學唱歌了,看誰的本領大,學得最快。
圖譜附後)
、引導幼兒看看這張星星圖譜,你發現了什麼?星星的大小一樣嗎?(大的星星我們要唱的聲音長一點,小的星星我們要唱的聲音時間短一點。
一共有幾組星星圖譜,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c、教師手指圖譜,慢慢引導幼兒試唱歌曲兩遍。
d、手指圖譜,請大膽的幼兒試唱。
e、化裝表演:老師今天真高興,小朋友會自己看著圖譜學唱歌了。老師為你們准備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星星,你們可以隨便貼在頭上、身上、手上、臉上等,化裝成不同的星星來表演好嗎?在歌曲音樂伴奏下,幼兒隨意化裝。
1)邊唱邊表演一遍。
2)女孩子在中間表演,男孩子單腿跪在四周邊表演邊伴唱。
3)老師表演,幼兒站在小椅子上扮演星星,好像布滿了天空,為老師的表演伴唱。
4、在歌曲音樂伴奏下,邊唱邊表演出活動室。
藍盾幼兒園馮燕
Ⅵ 大班音樂為什麼教案ppt
一、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嘗試看圖編兒歌。
2.技能目標:藉助圖片形象和編好的兒歌,選擇相應的旋律能將兒歌唱出來。
3.情感目標:在探索詩歌與樂曲匹配的過程中,體驗健康的快樂。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看圖編兒歌。
2.活動難點:藉助圖片形象和編好的兒歌,選擇相應的旋律將兒歌唱出來。
三、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小朋友做早操的圖片、視頻《小動物做早操》、音樂《新年好》、多媒體。
2.經驗准備:幼兒已有做早操的經歷。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視頻導入
教師播放視頻《小動物做早操》,激發幼兒興趣。
「動畫里出現的是一天的什麼時候?你在圖片里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啊?他們在干什麼?」引出小朋友要做早操,出示圖片。
「小動物們都能早起做早操,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小動物們學習啊?那看看小朋友們是怎麼鍛煉身體做早操的」,出示兩個小朋友做早操的圖片,為接下來編寫兒歌奠定基礎。
(二)基本部分——活動展開
整體感知內容,觀察圖片,發掘圖片提供的信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有哪些信息,對圖片上呈現的事物進行描述。
師:大家在圖片上都看到了什麼?他們在做什麼呢?
2.分組討論,創編兒歌
(1)請幼兒描述在圖片上看到的信息,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討論;
(2)將事物總結出來和幼兒一起嘗試編寫詩歌。
師:圖片上有兩個小朋友,他們在鍛煉身體做早操。老師結合大家的想法,也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太陽公公起得早,花兒草兒站站好。
小朋友們准備好,大家一起做早操。
伸伸腿,彎彎腰,天天鍛煉身體好。
3.呈現兒歌具體內容,學習兒歌
(1)結合幼兒討論的結果,將編好的兒歌用多媒體呈現出來。
(2)帶領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3)呈現圖片,介紹兒歌內容,加深孩子的理解,幼兒跟教師念兒歌。
師:接下來就請寶貝們和老師一起把這首兒歌用自己喜歡的聲音讀給圖畫上的小朋友吧
(三)結束部分——唱編兒歌
反復練習,用肢體動作展現兒歌
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加深印象
2.唱編兒歌,加深認識
(1)啟發幼兒將兒歌唱出來。
(2)教師將兒歌譜上《我愛我的幼兒園》的曲子對幼兒范唱一遍。
(3)教師念一句、唱一句,然後讓幼兒跟著模仿。直至學會整首兒歌。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到家裡唱給爸爸媽媽聽吧。
Ⅶ 幼兒園音樂大班歡迎秋姑姑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圖片、圖譜輔助法理解、記憶歌詞,並用自然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能根據提示唱准歌曲的副歌部分"啷里格啷……"。
3.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和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准備:物質准備--圖譜、秋天背景圖經驗准備--活動前豐富有關秋天的經驗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秋天多麼美》
二、副歌前置圖譜輔助,初步感受歌曲活潑、歡樂的旋律(一)出示小撥浪鼓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兩個小撥浪鼓有什麼不同?會發出什麼聲音?一起說一說。
(二)學唱副歌部分1.老師能把這些小撥浪鼓的聲音唱出來,聽一聽。
2.誰能自己來試試?
3.怎樣才能唱出歡快跳躍的感覺?
4.猜猜後面的小手錶示什麼意思?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示?
三、圖片輔助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特有的結構,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
(一)教師示範演唱歌曲提問:歌曲的名字是什麼?喜歡這首歌曲嗎?聽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二)藉助圖片學唱歌曲主歌部分,能有感情的演唱1.秋天來了,開得最多最漂亮的就是菊花了,一起說說吧。能不能試著唱出來。
2.想一想太陽照著我們感覺怎樣?太陽會照在哪裡? 聲音大一些唱出來。
3.你看到小朋友走過哪裡?還有一對好朋友是誰?我們把這兩句唱一唱。
4.秋天的風光美不美?太美了,真是處處好風光,直接唱出來吧。
四、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
1.整體接唱(師幼同唱)要求:用歌聲大膽表現秋天美麗的風光和歡快的心情。
2.師幼接唱、幼幼接唱要求:先唱的聽好前奏,接唱的要接得緊湊,"嗨"處一起唱。
3.跟客人老師合作接唱活動延伸:這是一首老歌,回家和爸爸媽媽合作唱。
Ⅷ 大班音樂教案《小小升旗手》
活動經驗
1、 學慣用長方形紙折紙船。
2、 感知紙的吸水性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關系,發展比較性觀察能力。
3、 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嘗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