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小班一串紅的美術教案

小班一串紅的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9 11:12:34

㈠ 幼兒園小班手工一串紅剪貼紙製作

建議關注公眾號親子游戲大全,裡面有好多

㈡ 如何提高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傳統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注重臨慕練習,以畫得象不象為標准。教學內容也是按照老師的意圖基本固定,總體上可以說是一種帶有封閉式的技法訓練。孩子無從體驗繪畫的快樂,繪畫興趣被一點點地扼殺。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新世紀需要的是創造型人才。因此,現代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放在首位,所培養的創造精神金和創造思維能力,將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使他們受益終身。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有效途徑,而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是小班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目標。作為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者,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呢? 一、更新繪畫教育觀念,為孩子創造條件。 繪畫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突破以往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繪畫教學的束縛,挖掘繪畫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注重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有益於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的培養。繪畫活動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不一定是從技能開始,也不一定是從臨慕開始,幼兒繪畫完全是一種游戲,一種獲得快樂的活動,他們全然不知要畫得怎樣才好,只要自己快樂就行。 生活中教師盡可能發展孩子的感觀能力,讓孩子看、摸、聞、聽,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由依賴事物思維變成腦中的表象思考,引導孩子進行觀察,欣賞活動,接受美的熏陶,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心,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情感。例如:我上小班的「一串紅」繪畫活動,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只要在花莖上畫上紅色的花就行,為了加深幼兒對一串紅的認識,盡可能的讓孩子們參與體驗過程的樂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活動前幾天就從園內搬來幾盆一串紅,擺在活動室。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花兒是怎樣長的,聞聞花有沒有香味,看看葉子是怎樣的。使幼兒積累了表象,繪畫時表現起來就比較自如。最後作品展示,教師對每一幼兒的作品都給予肯定,使孩子自信。 二、教師要善於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通過欣賞大班幼兒的作品,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在開學初,我就帶著孩子們去參觀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展覽,給他們講解畫面內容。去看大班哥哥姐姐作畫,讓大班幼兒介紹自己畫的是什麼。還把幾幅打大班孩子的繪畫作品貼在活動室,供幼兒欣賞。一幅幅色彩鮮艷、充滿童趣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邊看邊贊嘆:「哇,真漂亮啊!」我抓住時機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你們願意畫、大膽地畫,也一定能畫得這樣美,甚至比哥哥姐姐的還要漂亮。 2、鼓勵孩子,激發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創作的慾望,但是這種慾望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勵。很多孩子因為得不到鼓勵而使作品半途而廢。有的幼兒擔心「畫不好」受到指責而不敢下筆。經常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愉快大膽地作畫,每一個鼓勵都能使孩子在下次繪畫中取得新的進步。因此,為幼兒創造一個寬松、積極的創作氛圍是提高幼兒繪畫興趣的有效途徑。 3、開展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受年齡的限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同時對一項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比如:蠟筆畫、棉簽畫、手掌印畫、樹葉拓印、紙團印畫、泡泡畫、以及塗色等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觀接受色彩的刺激,對色彩產生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願望。同時,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使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4、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趣味形象的語言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於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用形象性的怨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比如:《笑和哭》活動中要求幼兒添畫哭和笑的表情,我是這樣說的:笑寶寶,眼睛彎彎,嘴巴翹翹。哭寶寶,眼睛翹翹,嘴巴彎彎。通過形象的兒歌教學,孩子們很快地把我哭和笑的表情的區別。又比如畫「美麗的煙花」,先畫一個點。上面畫畫、下面畫畫、左面畫畫、右面畫畫,紅色畫畫、綠色畫畫、黃色畫畫。孩子們邊念邊畫,不知不覺中,一簇簇美麗的煙花就畫好了。形象性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使孩子們無拘無束的情況下繪畫,效果很好。 三、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繪畫教學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決定了我們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標准,必須建立在尊重幼兒創作意圖和繪畫心理的基礎上,只要是幼兒能夠理解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評價的目的在於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因而教師要用肯定的方式評價幼兒的繪畫活動,多鼓勵、多表揚而沒有否定和批評。教師要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孩子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肯定,如對小班孩子說:「畫得真有趣」、「與別人不一樣」、或者說:「如果怎麼樣就更好了。」千萬不能打消幼兒的積極性。 總之,一堂成功的繪畫教育活動,應該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畫畫中得到智力、個性的發展,獲得成功的滿足,幼兒的繪畫興趣自然隨之提高。

㈢ 小班科學教案《花兒迷宮》

教材簡解:花是幼兒最熟悉的植物之一,是幼兒心中"美的代表"。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有各種花供幼兒觀賞,小班幼兒在觀賞花的時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幼兒對著美麗的花朵會有採摘的行為出現。對此,我藉助於幼兒對花的熟悉度、感興趣程度、好奇度和採摘花的不良行為來選擇《花兒開了》這一教學活動。
目標預設:1.通過看一看、聞一聞知道一些常見的花的名字,如:菊花,一串紅。
2.知道花是多種多樣的。
3.激發幼兒對花朵的好奇心,喜歡花朵,能在教師的感染下表現出關 心、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重點:通過看一看、聞一聞認識常見的花,知道花是多種多樣的。
難點:能在教師的感染下表現出關心、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設計理念:這次集體活動的題材來源於自然,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是最基本的科學經驗,適合展開集體教學活動。符合科學活動的要求"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立足於幼兒的興趣和經驗。"在聞一聞、看一看的活動中幫助幼兒感受各種感官在感知過程中的作用。通過這個教學活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設計思路:本次活動先是在室外觀賞花壇里的花,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它的名字。再是到室內觀賞圖片上的花。從易到難,從現實到圖片。先掌握生活中常見的花的名字,再通過圖片看到各種各樣的花,從對花的認知度來說更廣了,同時也達到了第二條目標,"知道花是各種各樣的"。接下來是用這些美麗的花來引導和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幼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每個幼兒都有一雙明銳的眼鏡。這節科學課給幼兒做了很好的引子,最後的延伸活動正是讓幼兒去發現,親近大自然。
教學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園內的菊花和一串紅花壇看一看、聞一聞,觀賞花朵。知道它們的名字。
1.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們去看一些漂亮的小夥伴,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是誰?"2.看一看、聞一聞。
師:"用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夥伴呢?聞一聞它是什麼味道。"3.說一說花的名字。
師:"有沒有小朋友認識這些小夥伴,知道它們的名字?"(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做適當的引導。提問:像什麼?進行猜一猜。在猜過或者想過之後告訴它們答案,更容易記住。)二、知道花是多種多樣的。
1.帶領幼兒回教室。
師:"還有更多漂亮的小夥伴在教室里等著我們呢,我們回教室去看看吧。"2.出示梅花的圖片。
師:"我們來聽一聽這朵花在說什麼?"師:"大家好,我叫梅花,我生活在冬天。"提問:它的名字叫什麼?生活在哪個季節?
3.出示水仙花的圖片。
師:"大家好,我叫水仙花。我生活在水裡。"提問:它叫什麼名字?它生活在哪裡?
4.出示各種各樣的花的圖片。
師:"你們看!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提問:你們覺得這些花一樣么?
顏色一樣么?形狀一樣么?(不一樣)師:"他們是各種各樣的,他們和小朋友一樣,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三、培養幼兒對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的關心、愛護的情感和態度。
提問:花兒把幼兒園裝飾的美不美?
如果沒有了這些漂亮的花幼兒園還美嗎?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總結:如果我們把花兒採下來的話,花寶寶會疼,會傷心的。我們的幼兒園也就不美了。所以我們要關心、愛護花草樹木,不去採摘。
四、拓展延伸激發幼兒對花的興趣和好奇心。
出示各種各樣的花的圖片。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些花叫什麼名字呢?課後可以和老師來說一說,也可以去看看其他的花兒,看看有沒有你沒見過的花。

㈣ 小班美術活動中教師如何指導

一、採用豐富多彩的導入方式,激發幼兒興趣。
繪畫活動往往需要參與者帶有巨大的熱情。對生活冷漠、缺乏熱情的人是創造不出感人的作品的,幼兒也不例外。如果採用單一的方法導入課題,會使幼兒感到厭倦,不能激發幼兒創作慾望。所以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努力創造一個美妙的充滿感情色彩的、能引起幼兒情緒激動的情境與環境,使之親臨其境,產生追求美、表現美的慾望和熱情。例如:在進行繪畫「小金魚」教學活動中,運用表演導入法。首先准備大幅的主體背景,有水草、卵石、各種生物等等。再畫幾條不同形狀的小金魚隱藏在水草里,並繫上線以便隨時拉出。繪畫活動中運用多種導入方法來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如採用實物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兒歌導入、游戲導入等等,以豐富多彩的導入方式。
二、採用多種作畫手段,激發幼兒興趣。
對於小班幼兒,如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為此,應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棉簽畫、吹畫、水彩畫等。在一次繪畫中,也用多種作畫形式,幼兒不能掌握的,要幫助他們畫,使畫畫更完美,幼兒嘗到成功的愉悅,就會增強幼兒的繪畫興趣。
三、幼兒在主動參與中,增強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基本處於塗鴉的表現期,對枯燥、單一的臨摹不感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繪畫學習的原則,在繪畫活動中,先讓幼兒通過觀察,在情境中培養感情,激發興趣。例如,幼兒學習繪畫線條,先帶幼兒去觀察飼養角,看看裡面的小動物,觀察一下籠子的樣子,在進行繪畫時,為每個孩子准備一張印有大灰狼的白紙,用故事的形式開頭:「動物園里的大灰狼跑出來了,會傷害我們的小動物,現在請小朋友把它關到籠子里去。」孩子們自然而然畫了許多密密麻麻的線,把大灰狼關在裡面。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培養了孩子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四、在繪畫過程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成功感。
繪畫過程中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過程,無論是對繪畫能力強還是弱的孩子,教師都應做到因勢利導,充分尊重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善意地接納每個孩子的作品,對於孩子點滴的進步、閃光點加以表揚、鼓勵。例如:孩子在繪畫中,把頭發塗成綠色,不要加以指責,反而表揚他的勇於創作的精神。

㈤ 如何開展小班美術活動

「學習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是從事美術的必要前提,但由於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藉助美術這一載體,促使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個性諸方面的有效發展,因此美術作為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

小班幼兒的美術活動不僅對幼兒的審美發展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幼兒的其他能力和情緒情感的發展也有重要影響,但因幼兒初入園的不適應,家長對孩子亂塗亂畫的不理解等原因而挫傷幼兒自信心,使幼兒產生恐懼,不愛畫畫的心理,那麼要使小班幼兒在美術教育中達到自我,表達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一根本目標,我們應該怎樣開展其美術活動呢?

一、提供豐富多樣的刺激,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曾指出:「幼兒智力的發達,因其生活環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顯的差別。」在小班幼兒美術活動中也是如此。教師必須利用實物、語言、圖片、影視等各種形式的刺激,激發孩子感知事物的興趣,並從對事物形狀、色彩等的初步認識來激發幼兒的審美動作,喚起他們的繪畫願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會使幼兒感到親切和好奇,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繪畫動作,產生通過線條、色彩來表現生活經驗的願望,如,為了激發幼兒感知曲線和直線的興趣,我帶來一件舊毛衣,當場和孩子們一起拆毛線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線條的變化,對畫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富有童趣的兒歌、故事、童話、音樂和情景化的語言等能喚起幼兒的記憶表象,激發幼兒的想像及繪畫,比如:在引導三歲幼兒畫泡泡之前,老師先講一個故事:「媽媽用高壓鍋煮飯,高壓鍋開始吹泡泡啦,嗤嗤嗤……泡泡越來越多。」孩子們對此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從泡泡充滿整個廚房想到充滿整個屋子,還想到泡泡飄到窗外,跑到隔壁家,等等。最後,他們饒有興趣地在整張紙上畫滿了泡泡,嘴裡還「嗤嗤嗤」地念個不停。

兒童的視覺發展與豐富多彩的環境刺激有很大關系,而視覺發展的關鍵期在出生後三四年內,即主要在小班階段。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豐富多彩(如較大的色塊、圖案)來刺激幼兒的視覺神經,使之產生繪畫的沖動。如將大幅掛歷紙貼滿牆面,把顏色鮮艷和富有動感的廣告圖案貼滿整扇門或窗等。另外,多媒體、錄象、圖片、幻燈片等也能給幼兒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

愛玩泥、愛撕紙是孩子的天性,採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方法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因為這種美工活動不像單純的繪畫活動那樣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注重操作的樂趣,因而為幼兒所喜愛。如在學慣用棉簽畫一串紅之前,我們先讓幼兒用紙撕出一串紅以熟悉花形,然後再讓幼兒繪畫。

二、根據幼兒和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繪畫內容

兒童對豐富認識和生活經驗的事物比較樂於表現,也易於表現。因此,教師,在設計美術活動時,一定要選擇幼兒熟悉的並且感興趣的事物,在設計美術活動時,恰當的命題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寬幼兒的思路,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而不恰當的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會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2—3歲的幼兒很喜歡在地板上、牆上亂塗亂畫,對這種自發的偶然的繪畫行為,教師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加以啟發和引導。幼兒一般到三四歲時,便能用線條畫出簡單的不規則形狀。所以2—4歲幼兒的繪畫練習主要以畫線為主,內容上應體現循序漸進。當然,也可以適當增加塗色練習紅蘋果、香蕉等。由於塗色需要一定的臂力和腕力,對小班幼兒只能作適當要求。另外,幼兒對不規則形狀的掌握易於規則形狀,尤其是幼兒學會畫封閉圓的過程較長,所以,開始時可讓幼兒先畫一些圈形之類的(勉強封閉即可)練習,然後進行圈形內容的變化練習,如:畫泡泡、太陽、氣球、大蘋果、餅干、糖葫蘆等。在適當的時候,安排少量線條或三角形等規則形狀的內容。如:飛機、彩旗、格子布等。

三、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巧妙組織繪畫活動

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游戲,尤其是小班幼兒,這與其生理、心理特點有密切聯系,由於年齡小,自我意識發展水平較低,幼兒會認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車甚至一切事物都跟分們一樣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兒童泛靈論」。所以,教師應順乎幼兒這一明顯的心理特徵,採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幼兒用幾個圈圈畫青蟲的身體,但幼兒往往將圈與圈之間的距離分得很開。這時若告訴幼兒,小青蟲的身子斷開了,會很疼很疼的,它會哭的,孩子就會很容易注意到間距問題。

小班幼兒的思維尚處於直覺行動階段,還不能長久地注意某個事物,也很難長時間地繪畫同一個主題。針對這一特徵,教師可以將幼兒的繪畫活動與游戲結合起來。如:畫「下雨了」這一內容時,我發給每位幼兒一張大紙,讓每位幼兒大膽作畫,我說「打雷了,下雨了」,幼兒就畫很多雨絲,因為紙很大,幼兒可以將雨絲畫得很長、很多,我說「雨停了,出太陽了」,幼兒就停止畫畫,來回走動,我說「又下雨了,雨越來越大了」,幼兒就又開始畫大雨。幼兒在這一過程中既完成了一幅「大雨圖」,又通過畫雨點、雨絲,增進了對大雨、小雨、毛毛雨感受和認識,激發了他們的繪畫熱情和關注周圍生活的興趣。

我們經常看到幼兒畫一事物,開始畫得挺好,老師或家長在一旁看得正滿意,忽見幼兒在原畫上又重疊畫上一些其他東西,甚至亂塗一氣。例如:原先畫的是一顆結滿蘋果的蘋果樹,最後卻只看見一片紅,什麼形象也沒有了,這時你若問幼兒:「這是為什麼?」他可能會告訴你「蘋果太多了」,「蘋果掉到地上,摔爛了」之類的話,顯得輕松而自然,而你可能變得惱怒不堪。其實,這完全是因為成人與幼兒的心理期待有差異,小班幼兒只對繪畫過程感興趣,而對繪畫結果則興趣不大,繪畫對他來說僅僅是一種具有審美性的游戲或娛樂過程,而成人則相反,他們的興趣指向是作品本身,我覺得成人應該多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並創造條件使孩子真正體驗繪畫的樂趣。

有些教師認為孩子小,東西畫不多就應該給孩子小其實不然。第一,幼兒手的發育尚不完善,對筆的控制能力較差,對形狀亦不易把握,所以更應該給他們大紙,讓他們大膽畫畫,不受拘束,盡情作畫。第二,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在積極倡導個性化教育的今天,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繪畫需要,選擇不同大小的紙,並且,兒童繪畫紙張的大小、顏色和筆的種類也以各異為好,以滿足幼兒各自的表現需要。不應有孩子畫畫過程中「教」得過多、過死,或隨意阻止,扼殺幼兒的創造活動,這是極其有害的正如日本教育家石原慎太朗所說:「藝術最本質的價值是它的表現,表現沒有一定的規則,惟有『表現』是真正的自由」。

四、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全面、客觀地評價幼兒的美術活動

對幼兒美術活動的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環節。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和認知發展水平。全面客觀的評價對於維護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建立與兒童年齡特徵、心理特徵,美術教育目標相對應的美術教育評價體系,以保護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對於小班幼兒的美術活動應在過程中評價,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成功感。

這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幼兒參與的狀態及思維,創作的動態過程,它有助於教師理解幼兒作品,及時肯定幼兒的思維閃光點,在運用這種方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有責任心,不厭其煩;第二,能隨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鼓勵;第三,要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小班幼兒喜歡自言自語,邊畫邊說,不要因為課堂紀律而限制孩子交流;第四,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課堂氣氛做到活而不亂。

每次活動結束時,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這樣做本身就是對幼兒創作的肯定。在評價具體作品時,則要依據「新、奇、稚、滿」的標准進行評價。「新」指構思新穎,「奇」指想像奇特,「稚」指童真稚趣,「滿」指畫面豐滿。這個年齡的幼兒喜愛單色線條畫,因此,對色彩不作過多要求,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色彩進行線條畫,不作大塊面塗色要求。

總之,在美術教育中,教師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幼兒順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藉助於美術這一載體有效地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能力、興趣、在美術的技法、想像、思維等方面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美術教育的目標關乎孩子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要從幼兒發展的高度全面審視美術教育的目標,並在日常的美術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貫徹落實,逐步地增強小班幼兒自信心,消除其對幼兒對繪畫活動的恐懼感,使小班幼兒愛畫畫。

㈥ 如何使小班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感受快樂

傳統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注重臨慕練習,以畫得象不象為標准。教學內容也是按照老師的意圖基本固定,總體上可以說是一種帶有封閉式的技法訓練。孩子無從體驗繪畫的快樂,繪畫興趣被一點點地扼殺。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新世紀需要的是創造型人才。因此,現代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放在首位,所培養的創造精神金和創造思維能力,將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使他們受益終身。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有效途徑,而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是小班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目標。作為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者,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呢? 一、更新繪畫教育觀念,為孩子創造條件。 繪畫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突破以往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繪畫教學的束縛,挖掘繪畫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注重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有益於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的培養。繪畫活動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不一定是從技能開始,也不一定是從臨慕開始,幼兒繪畫完全是一種游戲,一種獲得快樂的活動,他們全然不知要畫得怎樣才好,只要自己快樂就行。 生活中教師盡可能發展孩子的感觀能力,讓孩子看、摸、聞、聽,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由依賴事物思維變成腦中的表象思考,引導孩子進行觀察,欣賞活動,接受美的熏陶,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心,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情感。例如:我上小班的「一串紅」繪畫活動,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活動,只要在花莖上畫上紅色的花就行,為了加深幼兒對一串紅的認識,盡可能的讓孩子們參與體驗過程的樂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在活動前幾天就從園內搬來幾盆一串紅,擺在活動室。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花兒是怎樣長的,聞聞花有沒有香味,看看葉子是怎樣的。使幼兒積累了表象,繪畫時表現起來就比較自如。最後作品展示,教師對每一幼兒的作品都給予肯定,使孩子自信。 二、教師要善於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1、通過欣賞大班幼兒的作品,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在開學初,我就帶著孩子們去參觀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展覽,給他們講解畫面內容。去看大班哥哥姐姐作畫,讓大班幼兒介紹自己畫的是什麼。還把幾幅打大班孩子的繪畫作品貼在活動室,供幼兒欣賞。一幅幅色彩鮮艷、充滿童趣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們邊看邊贊嘆:「哇,真漂亮啊!」我抓住時機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你們願意畫、大膽地畫,也一定能畫得這樣美,甚至比哥哥姐姐的還要漂亮。2、鼓勵孩子,激發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創作的慾望,但是這種慾望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勵。很多孩子因為得不到鼓勵而使作品半途而廢。有的幼兒擔心「畫不好」受到指責而不敢下筆。經常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愉快大膽地作畫,每一個鼓勵都能使孩子在下次繪畫中取得新的進步。因此,為幼兒創造一個寬松、積極的創作氛圍是提高幼兒繪畫興趣的有效途徑。3、開展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受年齡的限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同時對一項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比如:蠟筆畫、棉簽畫、手掌印畫、樹葉拓印、紙團印畫、泡泡畫、以及塗色等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觀接受色彩的刺激,對色彩產生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願望。同時,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使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4、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趣味形象的語言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於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用形象性的怨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比如:《笑和哭》活動中要求幼兒添畫哭和笑的表情,我是這樣說的:笑寶寶,眼睛彎彎,嘴巴翹翹。哭寶寶,眼睛翹翹,嘴巴彎彎。通過形象的兒歌教學,孩子們很快地把我哭和笑的表情的區別。又比如畫「美麗的煙花」,先畫一個點。上面畫畫、下面畫畫、左面畫畫、右面畫畫,紅色畫畫、綠色畫畫、黃色畫畫。孩子們邊念邊畫,不知不覺中,一簇簇美麗的煙花就畫好了。形象性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使孩子們無拘無束的情況下繪畫,效果很好。 三、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繪畫教學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決定了我們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標准,必須建立在尊重幼兒創作意圖和繪畫心理的基礎上,只要是幼兒能夠理解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評價的目的在於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因而教師要用肯定的方式評價幼兒的繪畫活動,多鼓勵、多表揚而沒有否定和批評。教師要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孩子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肯定,如對小班孩子說:「畫得真有趣」、「與別人不一樣」

㈦ 美術小班教案美麗的一串紅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串紅,知道一串紅是花,它的花是紅色的、一串一串的。
2、學會用棉簽畫出一串紅。
3、知道花兒是不能摘得,是讓大家欣賞的。
活動准備:棉簽每人一根,紅顏料一組一份,畫有葉子的白紙每人一張,盆景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老師:今天,秋姑娘給小朋友帶來一樣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出示盆景一串紅)這是什麼花?是什麼顏色的?
二、觀察一串紅的花和葉子老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一串紅長得什麼樣子?
提問:一串紅的花象什麼?一串紅的葉子象什麼?一串串的小紅花長在什麼地方?(徑)小結:一串紅的花是紅顏色的,是一串一串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的,有點象一串串的鞭炮,葉子是綠色的,它可以種在花盆裡,也可以種在土地上。
三、講解、示範1、老師今天帶來了棉簽和顏料,用它們來畫一串紅。
2、一串紅的花紅紅的,很漂亮,長在莖上,就象小朋友排隊一樣,排得很整齊的。(邊示範邊講解)3、誰也想來試一下畫一串紅的(讓幼兒示範)四、幼兒操作,老師指導1、棉簽要放在盤子里,花要畫在莖上,顏料只能畫在紙上,不能畫在其他的地方。手臟了可用抹布擦乾凈。要保持畫面干凈。
2、有幾根莖就畫幾串。
3、一邊畫一邊說說美麗的一串紅。

㈧ 小班主題活動美麗的秋天有哪些教案

1、知識目標:抄通過文學活動、科學活動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幼兒了解秋天的變化,認識「菊花」、「一串紅」等花卉,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2、能力目標:通過科學活動、美術活動、韻律、歌唱等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大帶小」的遠足活動,走進大自然,帶領幼兒尋找秋天的變化,培養幼兒愛秋天、愛大自然的情感。

閱讀全文

與小班一串紅的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