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健康素養66條教案

健康素養66條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9 06:20:43

『壹』 新版《健康素養66條》做了哪些修改

最新版健康素養雖然整體框架(還是三大條: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和條目數量(總66條)沒有改變,但內容進行了完善和更新(各框架內有調整)。針對近幾年凸顯的健康問題,重點增加了精神衛生、慢性病防治、安全與急救、科學就醫和合理用葯等內容;此外還增加了關愛婦女生殖健康,健康信息的獲取、甄別與利用等知識(這些應該是也是「健康素養課」的重心內容!)。
關於健康素養的定義,08版公文中未提及,但在最新15版頭條即給與了明確界定: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細微解讀
1. 關於精神病的內容
出現在第一大條(基本知識和理念)中的第20條: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抑鬱和焦慮情緒,正確認識抑鬱症和焦慮症。
2.慢性病內容
同樣出現在第一大條中的第17(針對高血壓)、18條(針對糖尿病):關注血壓(血糖)變化,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學會自我健康管理。(08版中是沒有提到慢性病及自我健康管理的)
3.均衡膳食結構
出現在第一大條中的第28、29、30條,較之08版,除葷素搭配外,增加了粗細搭配,奶及豆製品從「經常食用」變為「每天食用」,在「清淡少鹽」基礎上,增加了「少油、少糖,食用合格碘鹽」的提醒。
4.關於就醫和用葯
08版中僅提到了及時就醫,按醫囑用葯,不濫用抗生素,最新15版新增了「科學就醫「闡述(仔細網路搜索,發現國家衛計委早在14年其實對此就有詳細解釋的,內涵包括」分級治療、定期體檢、」三早「預防、分時段按流程就醫、理性對待診療結果等),在用葯上增加「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
5.關於兒童、青少年
08版對青少年僅提到了注意培養良好用眼**慣、預防近視,15版則更為廣泛,增加了「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超重與肥胖,避免網路成癮和過早性行為。」 
6.關於煙草
發現15版將關於煙草的認識都放在了第二大條(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上了,較之08版,新增了「「低焦油卷煙、中草葯卷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以及戒煙門診可提供專業戒煙服務」的闡述,去除了08年版中的「並非什麼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說法。
7.首度提出「健康信息素養」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素養基本技能方面增加了「關注健康信息,能夠獲取、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的內容。供參考。

『貳』 健康素養66條的讀後感

《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讀本》(以下簡稱《健康66條》)的出版發行,是為了向讀者通俗地講解2008年1月衛生部發布的第3號公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
為什麼要發布這個公告?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生的基礎。人們從事勞動、建設和各種工作,為了什麼?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但是如果沒有健康,即便幸福就在身邊也無從享用;反過來講,人們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須從事勞動、建設和各項工作,若是沒有健康,又如何工作?「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幹家萬戶幸福」,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已把「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寫入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到維護健康的重要,提出了「養生」、「護生」等一系列概念及養護的方法,曾經發揮過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時至今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的改變,我們完全應當也完全可能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礎上,提出更為科學也更加適合現代社會需要的維護健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於是,衛生部組織專家經反復研究、反復篩選,提出了中國公民必須掌握的66條健康素養要點。這就是衛生部2008年第3號公告的由來。
健康素養,是指人的這樣一種能力:它使一個人能夠獲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以維持並促進自己的健康。現代的健康概念,不僅僅限於無疾病或不衰弱,而是指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健康素養自然也就包涵著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仔細閱讀《健康66條》的內容,把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基礎。這些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要點,有些看來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只要知行合一、認真遵循,便可終生受益。
現在依然是「談癌色變」的時代,至今還沒有能令癌症葯到病除的良方。但是,如果我們知道煙草煙霧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因此立志戒煙,就會大大降低肺癌等多種癌症患病的風險。
許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已經成為人們健康的大敵。患者不僅個人痛苦,也使家庭因長期的醫療費用而不勝負擔,同時耗費著社會大量的醫療資源。其實,慢性病的發生,相當大的程度取決於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起居無序、飲食無節、煙酒無量、運動無時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如果按照66條健康素養的要求,摒棄不良行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就無從肆虐。
維護健康,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許多危險來源於無知。生產中的職業危害如何規避,煤氣中毒如何防止,骨折傷員如何搶救,心肺復甦如何進行,葯品、農葯如何存放……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既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從而避免許多無謂的傷害與死亡。
總之,《健康66條》集科學性、知識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是一切愛護自己並關愛他人健康的中國公民都值得認真閱讀的護生手冊。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建設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都使人民健康備受關注。提高公民健康素養,增進公民健康素質,已成當務之急。希望《健康66條》在傳播健康文化中成為良師,成為益友,為中華民族健康水平的鞏固與提高,為增進人民的幸福,發揮應有的作用。
謹以此為序。

『叄』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是衛生部2008年1月發布的第3號公告,其中提出了中國公民必須掌握的66條健康素養要點。《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圖解版)》以打油詩配圖的形式,對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的內容作了通俗的講解,易於記憶、便於傳播,適合普通百姓閱讀,也可作為各級衛生部門和廣大醫療工作者進行健康素養宣教的讀本。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標,也是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高度重視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堅持以人為本和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根本宗旨,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在傳播健康知識的同時,更加關注人民群眾維護健康的內在動力和基本能力,注重發揮人民群眾促進健康的潛能,引進健康素養的概念,圍繞當前主要健康問題,積極研究探索健康素養對健康相關知識、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努力提高人民群眾應對健康問題的能力,並開始以健康素養監測和評價個體、群體的健康狀況,取得了積極成效。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4個方面。
4.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5.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
6.戒煙越早越好,什麼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
8.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能促進健康。
9.獻血助人利己,提倡無償獻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脈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輸液,注射時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12.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
13.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14.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
15.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16.堅持正規治療,絕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癒。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3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
18.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19.異常腫塊、腔腸出血、體重驟然減輕是癌症重要的早期報警信號。
20.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可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21.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22.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23.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的症狀。
24.妥善存放農葯和葯品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
25.發生創傷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時,應立即包紮止血;對骨折的傷員不應輕易搬動。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飯後漱口。
28.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尊重不吸煙者免於被動吸煙的權利。
30.少飲酒,不酗酒。
31.不濫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葯物。
32.拒絕毒品。
33.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34.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
35.經常開窗通風。
36.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37.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38.膳食要清淡少鹽。
39.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40.生病後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葯。
41.不濫用抗生素。
42.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
43.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
44.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45.婦女懷孕後及時去醫院體檢,孕期體檢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6個月後合理添加輔食。
47.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48.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習慣。
49.孩子出生後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50.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51.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養犬應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蟲病疫區,應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及時進行預防性服葯。
54.食用合格碘鹽,預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一次健康體檢。
56.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後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57.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8.安全存放農葯,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61.能看懂食品、葯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
62.會測量腋下體溫。
63.會測量脈搏。
64.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志,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65.搶救觸電者時,不直接接觸觸電者身體,會首先切斷電源。
66.發生火災時,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會撥打火警電話119。

『肆』 健康素養66條感悟300字

專家解讀: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完整定義。不少人一直認為,沒有病、不虛弱就是健康。這其實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心理健康在健康中佔一半的比例,而生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良好二項才占其餘的一半比例。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當事人能夠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並能發揮本身的能力和潛力;同時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社會功能良好,保持與環境和社會及人際交往的協調。最近,有不少專家提出,可以增加一項「道德健康」,也是很有道理的。試想一下,一個道德不健康的人,心靈想法與社會不和諧,所做的事情也不能為社會所接受,那還談什麼健康呢?
2. 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專家解讀:以人為本,健康是一切發展的基礎,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和責任。我國憲法將「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列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每個人在維護自身健康的同時,不得影響和損害他人健康,尊重他人的健康權。但同時,健康也是一個「易碎品」,容易受到內在和外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這又都是可以預防的,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選擇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專家解讀: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贏取健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合理的營養是健康的必要保障,食物要多樣,飢飽要適當,油脂要適量,粗細要搭配,食鹽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飲酒要節制,三餐要合理;生命需要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並持之以恆;抽煙、酗酒會引發消化、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血壓、口腔等一系列慢性病,戒煙越早越好,成年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能充分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有良好的心態、情緒穩定、樂觀向上。

『伍』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 釋義

1.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且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載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憲章的這個定義,提示人們健康不僅僅是無疾病、不虛弱,它還涉及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 身體健康表現為體格健壯,人體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指能正確評價自己,應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能正常工作,對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是指通過自我調節保持個人與環境、社會及在人際交往中的均衡與協調。 2. 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每個人都有獲取自身健康的權利,也有不損害和(或)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責任。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採取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取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為主越早越好,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資。 提高每個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國家和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健康的支持性環境。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生活有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講求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講科學、不迷信,平時注意保健、生病及時就醫,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等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營養的膳食。食物多樣,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合理膳食提供了權威的指導。 適宜運動指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適合個人的身體狀況,動則有益,貴在堅持。運動應適度量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強度和運動量。健康人可以根據運動時的心率來控制運動強度,一般應達到每分鍾150~170(次)減去年齡為宜,每周至少運動3次。 戒煙的人,不論吸煙多久,都應該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任何時候戒煙對身體都有好處,都能夠改善生活質量。 過量飲酒,會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風險,並可導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心理平衡,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即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學習,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的良好狀態。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將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均有助於個體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狀態。 4. 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任何生命活動都有其內在節律性。生活有規律,對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則。工作、學習、娛樂、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規律進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證7~8小時睡眠,睡眠時間不足不利於健康。 5. 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 煙草煙霧含有4000餘種化學物質,包括幾十種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吸煙損害體內幾乎所有器官,可引發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內障、性功能勃起障礙、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死於肺癌的風險提高6~13倍,死於冠心病的風險提高2倍,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提高12~13倍。煙草煙霧不僅損害吸煙者的健康,也威脅著暴露於二手煙環境的非吸煙者;被動吸煙導致患肺癌的風險升高約20﹪,患冠心病的風險升高約30﹪。據統計,我國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超過100萬,占死亡總人數的12﹪。吸煙導致的多種慢性疾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6. 戒煙越早越好,什麼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 吸煙者戒煙越早越好,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只要有戒煙的動機並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徹底戒煙。35歲以前戒煙,因吸煙引起心臟病的機會可降低90﹪,59歲以前戒煙,在15年內死亡的可能性僅為繼續吸煙者的一半,即使年過60歲戒煙,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於繼續吸煙者。 7.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衛生行政部門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獲得《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的食品准許使用保健食品標志。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要求。 8. 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人類所患的許多疾病都與環境污染有很大的關系。無節制地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是造成環境惡化的根源。每個人都有愛護環境衛生,保護環境不受污染的責任。 要遵守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遵守講求衛生的社會公德,自覺養成節約資源、不污染環境的良好習慣,努力營造清潔、舒適、安靜、優美的環境,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 9. 獻血助人利己,提倡無償獻血。 獻血救人,是人類文明的表現。無償獻血利國、利己、利家人。 適量獻血是安全、無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採集的血液量一般為200~400毫升,兩次採集間隔期不少於6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 「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對獻血者,發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製作的無償獻血證書,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一定要到國家批准采血的血站獻血。 10. 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脈搏60~100次/分。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提出:高血壓診斷標准為收縮壓≥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收縮壓達到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達到80~89毫米汞柱時,稱血壓正常高值,應當向醫生咨詢。情緒激動、緊張、運動等許多因素對血壓都有影響,診斷、治療高血壓必須由醫生進行。 成人的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時內波動不超過1℃;老年人體溫略低,月經期前或妊娠期婦女體溫略高;運動或進食後體溫略高。體溫高於正常范圍稱為發熱,見於感染、創傷、惡性腫瘤、腦血管意外及各種體腔內出血等。體溫低於正常范圍稱為體溫過低,見於休克、嚴重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及過久暴露於低溫條件下等。 正常成人安靜狀態下,呼吸頻率為16~20次/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慢。呼吸頻率超過24次/分稱為呼吸過速,見於發熱、疼痛、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頻率低於12次/分稱為呼吸過緩,見於顱內高壓、麻醉葯過量等。 成人正常脈搏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兒童平均為90次/分,嬰幼兒可達130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60次/分。脈搏的快慢受年齡、性別、運動和情緒等因素的影響。

『陸』 居民健康素養66條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66條

一、基本知識和理念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3.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4.無償獻血,助人利己。

5.每個人都應當關愛、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7.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mmHg且<140 mmHg,舒張壓≥60mmHg且<90 mmHg;腋下體溫36℃~37℃;平靜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兒童出生後應當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患流感後的症狀。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

11.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當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12.堅持規范治療,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癒,並能有效預防耐葯結核的產生。

13.在血吸蟲病流行區,應當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當及時進行檢查或接受預防性治療。

14.家養犬、貓應當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當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16.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動物。

17.關注血壓變化,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健康管理。

18.關注血糖變化,控製糖尿病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應當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19.積極參加癌症篩查,及早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

20.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抑鬱和焦慮情緒,正確認識抑鬱症和焦慮症。

21.關愛老年人,預防老年人跌倒,識別老年期痴呆。

22.選擇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產,關愛婦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葯品,正確選用保健食品。

24.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避免職業傷害。

25.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27.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28.膳食應當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少糖,食用合格碘鹽。 31.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32.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應當進行6~10千步當量的身體活動,動則有益,貴在堅持。

34.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

35.「低焦油卷煙」、「中草葯卷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

36.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戒煙越早越好,戒煙門診可提供專業戒煙服務。

37.少飲酒,不酗酒。

38.遵醫囑使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葯等成癮性葯物,預防葯物依賴。

39.拒絕毒品。

40.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

41.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當主動尋求幫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據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4.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吐痰,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

45.農村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46.科學就醫,及時就診,遵醫囑治療,理性對待診療結果。

47.合理用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48.戴頭盔、系安全帶,不超速、不酒駕、不疲勞駕駛,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49.加強看護和教育,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51.主動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應當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並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後應當盡早開始母乳喂養,滿6個月時合理添加輔食。

53.通過親子交流、玩耍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發現心理行為發育問題要盡早干預。

54.青少年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近視、超重與肥胖,避免網路成癮和過早性行為。

三、基本技能

55.關注健康信息,能夠獲取、理解、甄別、應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葯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

57.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58.會測量脈搏和腋下體溫。

59.會正確使用安全套,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防止意外懷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確使用農葯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

61.尋求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尋求健康咨詢服務時撥打12320。

62.發生創傷出血量較多時,應當立即止血、包紮;對懷疑骨折的傷員不要輕易搬動。

63.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會進行心肺復甦。

64.搶救觸電者時,要首先切斷電源,不要直接接觸觸電者。

65.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撥打火警電話119。

66.發生地震時,選擇正確避震方式,震後立即開展自救互救。

閱讀全文

與健康素養66條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