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 <卡通畫> 這一課詳案!!
卡通畫
一、教學目標:
1、熟悉「畫圖」軟體;
2、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卡通畫;
3、學習如何運用「畫圖」軟體畫卡通畫;
4、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熟悉「畫圖」軟體,學會卡通畫的繪畫方法。
三、教具准備
多媒體、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認識一個新朋友,他會領著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課:(媒體出現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叫小精靈,想和大家交個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歡我。今天我會帶著大家去一個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帶你們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動畫片段。
師:大家看了之後,覺得怎麼樣/你們知道動畫片是怎麼形成的嗎?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個卡通畫面連續播放形成的。
師:對了,同學們都很聰明,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個卡通畫面有什麼特點嗎?
生;各種形象生動有趣、可愛,聲音動聽,畫面色彩鮮艷……
師:大家喜歡這樣的畫面嗎?想不想學?那我們再跟著小精靈走一走吧!
2、出現小精靈,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宮殿建築,門口有「知識宮」字樣。「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歡畫畫,現在我們來到了知識宮,一起來學學怎樣畫卡通畫,好嗎?」
(動畫打開門,出現畫圖板)教師簡單介紹畫圖板中的菜單欄、工具欄和調色板。並簡單演示在畫圖軟體中畫畫。在演示過程中闡述卡通畫的特點:卡通畫就是漫畫。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的手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圖。
3、「走出知識宮,大家一定都會畫卡通畫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畫展吧!」(欣賞從網上下載下來的卡通圖片)切換成許多畫幅的界面,點擊某一幅進行講解、評析。
這些都是小朋友們的參賽和得獎作品,我們學習了計算機里的「畫圖」軟體,熟悉運用工具箱里的各種工具,就可以向這些同學一樣畫出精彩的畫面了。
4、老師發現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們讓小精靈帶我們去一個好地方,那裡什麼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嗎?
小精靈:我發現大家的想像力真豐富,現在跟著我去「繪畫小天地」吧!(找個漂亮的背景,配上動聽的輕音樂)
三、布置作業:學生在畫圖板中畫卡通畫,題材不限。
四、展示學生作品(將學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進行評析)
五、小精靈與同學們告別: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相處這么長時間,我發現你們都很聰明可愛,我好喜歡你們的繪畫作品,希望大家能記得我。同學們再見!
❷ 求四年級下冊(人教版)美術教案
聚聚散散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對身過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內。 2. 引導學生發容揮想像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各種畫面。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創新再造能力。教學重點: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進行組合和創作造。教學難點:仔細觀察了想表現的事物,並找到了相應的材料。教學工具: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如樹葉,豆類……
❸ 急求河北出版社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全冊美術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全冊全套教案,共65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 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圓點的魅力 黑與白
第三周主體與背景
第四周冰川與晚霞
第五周畫嗅覺
第六周卡通畫
第七周雙胞胎
第八周藏書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夥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遊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變萬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飄來飄去的小島
第十五周迷宮 電腦美術
第十六周會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珍愛國寶 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1課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兩冊的教材中,都有過以疊詞為課題的造型表現與欣賞評述相結合的有趣的課,引導學生在游戲式的活動中體會構圖中的聚與散的關系。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游戲、實驗等掌握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在玩中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通過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難點:用各種形式表現聚和散
教具准備:
吳冠中的作品、學生作品、水粉顏料、排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發現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二、體會大師作品中的韻律:
這里有作品欣賞,請大家欣賞後小組討論:「你最想為大家介紹哪幅作品?作品描繪了什麼?」
在大師的作品中《春如線——疏、密》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給你的不同感受嗎?
「纖細的線條宛如少女長發般的垂柳傳遞了生命的信息。宣紙上彩墨點點,如春雨播灑池塘;又如春花燦爛點點梨白桃粉、迎春黃。」
通過欣賞你能不能找出吳冠中老師繪畫的特點,體會其中的精髓。(板書:點線結合)
在大師的筆下「點就是跳躍的音符,線就是舞動的長袖。」他運用點和線歌頌了江南,歌頌了春天,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無限眷戀。
「大師與大師」:同樣都是用點和線來作畫,吳冠中和西方畫家波洛克、梵谷又有什麼不同呢?課後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畫家資料和搜集他們的作品進行對比。
三、游戲體驗
1、教師語言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範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範例的製作方法。
四、交流體驗
執教時間:2月20日——2月22日
札記:對於吳冠中的作品,多數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認為這些畫是「亂畫」。為了讓他們都理解其作品的內涵,我帶他們瀏覽了吳冠中作品的網站,從時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紹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們終於從畫面中悟出了「聚」與「散」。
第二節
一、師生交流:
1、教師重點講解並示範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水分的掌握。
2、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3、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