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的小學美術第一冊第八課《魚兒游游》的板書設計
一節課說完。
《魚兒游泳》課時計劃
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美術(上)第8課。
教學要求:
1.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指導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發揮團體合作的精神。
3.使學生通過多方面來認識美、體會美。
教學重點:
1.通過動眼、動腦、動嘴擴大學生視野,開發學生想像力,培養學生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
2.以興趣為前提,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力爭使每位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用自己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
3.引導學生互幫、互助、互愛,體會集體的力量。
教學准備:
1.學生准備:剪刀、膠水、水彩、圖畫紙。
2:教師准備:各種顏色的布和毛線、盛有金魚的魚缸。
3.三張畫有海水和水草的大白紙。
4.投影機、錄音機。
教學步驟:
一、猜猜謎語,動動腦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幾個小朋友很苦惱,因為有一個謎語,誰也猜不出來,我對他們說:我們一年級的小朋友像一休一樣聰明,一定能幫你們。大家想不想聽這個謎語?(生:想!)
師:小精靈,真漂亮!有翅不能飛,沒腳水中游。披鱗甲,長尾巴,吐個泡泡送人家。(打一動物)
2.學生猜出謎語後,教師表揚。
師: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魚家族,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魚。(教師貼題目)
二、邊欣賞,邊想像,連帶動嘴說一說
(一)用實物當教具,學生興趣更濃。
1.師: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禮物,請四個組的組長輕輕掀開你們桌上的布,看一看。(看到魚缸後,學生們很驚喜。)
2.引導學生說一說、摸一摸、學一學小金魚。
(二)投影精彩的海洋世界,開闊眼界。
1.(語氣輕柔、親切)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描述,幻想自己到了海底,想像海底世界是什麼樣。自己還能想到什麼、看到什麼?
2.教師放投影,根據自己看到的,為這些魚取個形象而有趣的名字(如扇子魚、刺魚、紅花魚等),學一學這些魚游起來什麼樣?
3.師:大家可以做演員了,學得很像,咱們班簡直成了一個美麗的海洋世界。
(三)欣賞—總結—准備。
1.欣賞書中的海洋世界,知道海洋里的魚數不清。欣賞學生的作品,理解自己想到的魚是什麼樣,就可以做成什麼。
2.師:看來小金魚的朋友真多,它們不但漂亮而且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剛才咱們用眼看了,用腦想了,用嘴說了,我們也來用手做一做好不好?
三、動手做一做,變出魚兒來
1.指導學生,其中三個組把所做的魚貼在畫有海水的大白紙上,第四組貼在魚缸上。既可用布做,也可用毛線做,還可以用紙畫。
2.各組組長商量好後,去收集需要的東西,做好准備工作。
3.各組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製作方法,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增強他們的信心和競爭意識。
4.師:老師希望大家在做的過程中,能夠互相幫助,共同來完成作品。現在大家一邊聽著動聽的流水聲,一邊為我們的小金魚多製作幾個好朋友,好嗎?(播放音樂)
5.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作品,各抒己見
1.每組展出各自的作品,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適時表揚)。
2.教師鼓勵學生和其他組學生互換作品,結為友誼組。
3.合唱《找朋友》。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視頻
http://www.pep.com.cn/meishu/jszx/1s/ptsp/200703/t20070324_366369.htm
Ⅱ 誰知道小學美術第九冊教案 有第一課是崇敬的人的那個版本的美術全冊教案
你的這個問題有點難度哈, 去「找教案」網上找一找吧,希望能幫到你,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18/sort0339/index_1.html 這是五年級的回美術教案,答有全冊也有分課時的,你自己找一找吧。
Ⅲ 山東版小學美術教案
http://blog.sina.com.cn/xuejieqingqing
第一課 形的魅力
課 時: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他們歸類嗎?為什麼?
生答:略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 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是構成 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
無規則—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幅畫。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用各種形狀。本課還可以引導學生多去思考創造什麼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第二課 形體的組合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導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 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它可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了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還應拓展思考: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第三課 抽象雕塑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書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略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 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想像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 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了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了樂趣。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應讓學生觀察、收集廈門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課 多樣與統一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構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並利用多樣與統一的規律,畫一組靜物。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多樣與統一在繪畫構圖中的作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個取景框,進行構圖訓練。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利用視覺感受事物的不同和變化。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進行靜物寫生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進行靜物寫生
教學難點:
對不同靜物的觀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一組靜物的變化
師問:看了這些變化,有什麼想法嗎?為什麼?
生答:
2.導入課題:《多樣與統一》
二. 發展階段:
1.學習知識窗內容:
三個蘋果的例子
2、學生活動:
把自己准備的實物進行組合(以小組為單位)
討論:怎樣才比較好看
3、欣賞范畫實例
畫家是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取景框,把要寫生的對象觀察下來。
3.繪畫步驟(教師 示範)
(1)、擺好靜物
(2)、用取景框觀察靜物
(3)、找出最高點、最底點、左右兩側的界線形成一個三角形
(4)、用水筆從前至後逐個描畫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完成一組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在構圖上還欠缺的多。應多進行觀察和靜物寫生,鍛煉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或者還可以進行風景寫生。
第五課 靜物寫生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重 要性。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能 力。體會寫生的樂趣。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寫生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靜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寫生的構圖知識 教學難點:用線描的表現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欣賞一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師問:哪一張好看的,為什麼?生答:略
2.導入課題:《靜物寫生》
二. 發展階段:
1.什麼是靜物畫
靜物畫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門類。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體為主要描 繪對象...也就是說從概念的意義上,
西方的靜物畫與動物畫只在極小的范圍內有一定的重合現象。
2.欣賞一組靜物寫生畫
師問:哪一幅好看,為什麼?生答:略
3、學生實踐:派學生代表(小組組長)選擇靜物
4、觀察靜物的組成結構:高、低、大、小 前、後、左、右等(學生討論)三. 拓展階段:
1. 寫生要注意什麼?(學生討論)師小結:寫生對象的真實性
2、如何用線條表現靜物?(學生討論)師小結: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特點,來描繪寫生對象(師示範)
3.製作步驟:
(1)、用取景框構圖 (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
(3)、按從前到後的順序描繪 (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講一個科學家認真觀察生活的故事。
第二課時:繼續進行靜物寫生,並鞏固靜物寫生知識
教學反思: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鍛煉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
Ⅳ 三年級下冊美術書第一課(人教版)
題目: 我愛這來土地 (艾青)源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