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說游戲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並記憶歌詞內容,能在伴奏下演唱回。
2、體驗並答嘗試表現升入中班後的光榮感。
活動准備:
1、對幼兒進行升班教育,激發作為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2、歌曲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復習歌曲《辦家家》
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二、新授歌曲《我們是中班小朋友》
1、介紹歌曲。
教師:新的一學年開始了,我們升入了中班,成為光榮的中班小朋友,心裡非常自豪。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新歌《我們是中班小朋友》。
2、教師范唱,幼兒初步熟悉歌曲。
教師:請大家注意聽老師唱這首新歌。
說說這首歌叫什麼名字,裡面都唱了些什麼。
3、教師再次完整范唱,並結合PPT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內容。
4、採用分組唱、分男孩女孩唱等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大膽跟隨音樂唱出來。
5、我們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祝願大家天天進步!
三、音樂游戲《小兔和狼》
學會傾聽音樂作出相應的動作。
2. 《辦家家》的兒歌詞
我來做爸爸呀, 我來做媽媽, 我們一起來呀, 來玩辦家家。 蒸雞蛋, 炒小菜, 炒好小菜開飯了。 菜菜燒得好呀, 味道好極了呀, 娃娃肚子餓啦, 我們來喂她。
3. 音樂"扮家家"教案適合大班嗎
活動目標來:
1.會自觀察圖片,並能用簡單的詞彙講述圖片內容。
2.會用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請給我一塊積木好么?
3.知道與小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也要用禮貌用語,友好的玩游戲。
活動准備:
1.幼兒畫冊。
4. 中班科學教案沙土扮家家
幼兒園教案:扮家家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孩子非常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喜歡模擬爸爸、媽媽炒菜、做飯等動作,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將歌曲融於幼兒喜歡的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歌曲,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准確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准確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
2、能根據歌曲創編表演動作。
3、通過活動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 玩具娃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組織教學,幼兒邊聽音樂邊進入活動室做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用談話導入課題,引起幼兒學習興趣(出示小客人)
談話:小朋友都玩過扮家家嗎?扮家家裡都有誰啊?做了什麼事情呢?教師有意識地滲透歌詞內容。
2、教師:這個布娃娃把扮家家的游戲編成了一首歌曲,小朋友一起來聽聽吧。
①教師清唱,聲音響亮、清晰。
教師:歌曲唱完了,你們都聽到了什麼啊?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②請幼兒集體朗誦一遍歌詞。
3、播放歌曲磁帶。
教師:小朋友的耳朵真厲害,這首歌曲很好聽,我們再來聽一遍吧。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歌曲。
4、老師彈琴,教唱歌曲一遍。
①教師對幼兒提出要求,布娃娃要聽聽哪個小朋友唱的聲音又大又好聽。
②分角色唱歌曲。請男孩唱「我來做爸爸」,女孩唱「我來做媽媽」,其餘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麼地方男孩唱,什麼地方女孩唱。反復唱2遍。
5、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①引導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動作。小朋友,炒小菜用什麼動作表示?喂飯怎麼做?
②請幼兒自由創編動作,請表演好的幼兒表演一遍。
③全體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
6、嘗試替換歌詞。
①教師:小朋友,炒小菜還可以是什麼菜呢?幼兒互相討論(花菜、芹菜等),那我們把它變一變。(教師示範替換)
②教師彈琴,幼兒邊唱邊替換歌詞,讓幼兒體驗替換歌詞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給你們每人一個小禮物,我們到區角繼續玩扮家家吧。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放上各種塑料蔬菜和娃娃家用具,幼兒可以隨時邊玩邊唱扮家家。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5.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誰是小熊》教案
中班的音樂有一定的發展,但孩子們的反應能力 都比較弱,針對本班的幼兒的學習需求我設計了這節音樂游戲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反應能力。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並隨著音樂協調地做動作、小跑步等動作。 2、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教學重點、難點 2、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動准備 玩過《看誰反應快》的游戲。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復習歌曲《辦家家》。 用連貫、跳躍的唱法表現歌曲的抒情和歡快。 二、熟悉歌曲《誰是小熊》並邊唱邊表演。 1、教師范唱。 2、說出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在教師帶領下,學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三、學玩游戲。 1、了解游戲情節。傾聽音樂(二)。 「小熊在樹林里,山洞裡到處游盪,它到底在哪兒呀?我們來找找吧!」 2、學習游戲玩法,請部分幼兒圍著椅子邊聽音樂邊順著一個方向做走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組織幼兒掌握游戲結尾(三)音樂停止後,教師立即問大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唱著回答邊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兒。 4、變化音樂第二部分的速度與力度。引導幼兒表現爬山、走崎嶇的道路、鑽樹林等情節,表現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6. 應該給幼兒園的孩子聽什麼歌曲或者音樂
久石讓的輕音樂,比如說《菊次郎的夏天》《天空之城》等。
7. 幼兒園音樂室總結工作
情況分析:我班有幼兒35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6名,由於我們小班幼兒年齡教小,在生理、心理、技能掌握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因材施教,以分組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門聽覺藝術,幼兒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只有把音樂融於幼兒的生活和游戲活動中,幼兒才能輕松愉快的學習,音樂是一門表演藝術,要使幼兒感受各種表演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它必須讓幼兒在實踐中直接體現,感知音樂的力度、速度、節奏音色。 幼兒時期是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關鍵時期,對我們小班的幼兒來講,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尤為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學期中,我圍繞了如何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努力的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舒適、優美的環境中愉快的、積極的參加音樂的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早期的藝術熏陶培養,如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的: 一、在音樂欣賞中,激發幼兒的興趣 它能使人快樂,也能安撫人的心靈,如何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首先得選擇好的音樂,讓幼兒來聽,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美,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教室里總能聽到一些節奏感明顯,旋律優美的曲子,讓幼兒在一日的活動在音樂的伴隨下進行,在他們進行游戲 時,我會放一些輕快的音樂,讓幼兒感受活動時特別快樂,在他們午餐時,我會播放一些較為舒暢的音樂,讓幼兒愉快的進餐,在優美、安靜的搖籃曲的陪伴下,他們會很自然的進入甜美的夢鄉。這些都是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其次,要讓幼兒了解音樂美的因素。例如:在欣賞《鍾錶店》的過程中,這是一首經過縮短後的欣賞音樂,邊欣賞小朋友們便會跟老師一起跟著音樂,用各種不同的鍾擺運動模仿動作表演,讓他們了解在A段音樂中的節奏是均勻的,而且非常愉快,用各種不同的鍾錶店工人的舒展、柔和的動作感知、了解音樂的優美、舒緩的性質。其實在聽的過程中,幼兒已經投入到這音樂中去了,被音樂所吸引、感染。並對這音樂有了大概的了解,這些對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二、在音樂教學中引起幼兒的興趣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一些抽象的音樂知識對幼兒來說好象在聽一些故事,只知其表不知其內,如何使一些枯燥無味的音樂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讓幼兒易懂易記,我經常以一些小故事來引導他們。比如:在進行音階的練習時,我會先讓幼兒聽故事,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前有一排台階,有一隻小花貓經常去玩,著台階很奇妙,共有七步,每踩一步都會發出一個好聽的聲音,那就是1234567,上到頂上的時候,小花貓覺得很有趣,又從上面走下來,7654321,小花貓會用這些聲音唱歌,所以小花貓特別喜歡,從低到高,再從上面下來。講完故事後,我讓幼兒扮演小花貓上下樓梯,從低到高,從高到低,讓他們在富有情趣的練習中逐漸掌握不同的音樂,依照這樣 的思路,每當碰到新的難懂的樂理知識時,我都會編出一些比喻恰當的故事,讓幼兒容易接受,而且他們也會感到這樣的學習音樂很有興趣,既可以學小花貓上下樓梯,又可以學到新的知識。 三、在音樂游戲中,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在小班的音樂教學中,由於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所以他們比較適合在音樂游戲中來學習音樂,在這個學期中,我們就接觸到了音樂游戲。例如:我們在學習音樂游戲《辦家家》的過程中,我先讓幼兒回家去看爸爸媽媽是如何來理家 的,著重看爸爸媽媽是如何做飯的,怎樣炒菜的,在幼兒了解了這些做飯、炒菜的經驗後,我們就學習《扮家家》的歌曲,然後就根據歌詞,我們玩了扮家家的音樂游戲,讓他們圍著圍裙,抱著娃娃做媽媽,很神氣的拿著鏟子做爸爸,隨著音樂節奏進行炒菜,他們真的象能乾的爸爸媽媽,炒好小菜還會大叫一聲「開飯嘍」然後再喂娃娃吃飯,這些對幼兒學習這首歌,幫助幼兒記憶歌曲中的歌詞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幼兒的興趣也很高。 在這一個學期的培養中,大部分幼兒已經會很高興的跟著老師學唱歌,聽暗合音樂做動作,有時候會很安靜的坐在那兒聽聽音樂等,這些都可以表明幼兒已經對音樂產生了最初的興趣,但這只是一個開始,離幼兒能陶醉於音樂,理解音樂還差很遠,我只有在此基礎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使幼兒在音樂這條藝術道路上茁壯成長。 篇二: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不知不覺,我擔任專職的音樂教師已經一學期了,在此我對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如下總結來自我反思、發現不足、以求進步。 一、對音樂教育的認識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像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意境,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並發芽成長是我最大的願望, 我覺得音樂教學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氛圍,而善於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我認為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人、培養人,但決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有培養成音樂家,而是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鼓勵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他們從音樂中享受到喜悅、樂趣,從音樂中得到啟迪,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並為他們今後的成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合理選材,精心設計,引起興趣 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及需求,選取那些適合孩子的內容。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實際的需求是帶有童稚的,孩子氣的東西,他們是從本能需要的立場出發,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發的、游戲式的、趣味式的東西,因此,在音樂活動中要選那些旋律簡單、形象鮮明、或有游戲性質的音樂,或者從幼兒生活范圍里選取適當的內容。比如游戲「照鏡子」就是選取了孩子們生活中的內容作為素材,加上音樂讓孩子根據音樂對自己已有的照鏡子的經驗進行再次創作,這樣很容易使幼兒理解,使孩子們喜歡,學起來有積極性,並能運用音樂、律動等手段加以表現。也就是說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的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學習。我從選擇音樂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入手,編制了台階式、遞進式的活動目標及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的音樂游戲及音樂活動,孩子們在這樣設計編排的音樂活動中興趣很高,使他們覺得象做游戲一樣。 三、鼓勵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創作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考慮為了幼兒的學而教,採用積極的方法,努力做到通過教而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過單純的重復去掌握知識,而是通過解決各種各樣有趣的、有意義的課題來掌握知識。比如: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各種不同音色的樂器,編出相應的節奏來表現「變化的天氣」「我們去郊遊」等等。幼兒將獲得的有關音樂知識,都在新情境中運用起來,雖然運用的有很多是復習與重復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維經驗的基礎上,它注重的是幼兒通過對物體(樂器、道具)的操作擺弄經過親身的感性活動,去真正理解知識。現在孩子在 音樂活動中人人能敲奏各種樂器,並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樂器來
8. 如何在音樂區角中激發幼兒的主動學習
教師必須明確幼兒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互為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教育過程中師生互動是幼兒教育成功的關鍵。很多時候,教師往往忽視對幼兒所傳遞信息的反饋的教育機智,使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教師自己的客體地位也因其隱性狀態而被掩蓋,這樣互動變為單動,就不能發揮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 一、創設快樂的活動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藝術教育作為五大領域之一,具有其獨特的作用,在不同領域的交叉和融合過程中發揮著中介作用。是其他領域都不能比擬的。而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之一,又在藝術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能夠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而逐步獲得身心發展的和諧美,並的得以健康成長。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駕權音樂、學會尋找體驗音樂的美,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並藉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全面、健康地發展。《新綱要》中提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現代教育應十分重視環境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創設一個寬松、自由、開放、快樂的環境,給孩子提供自主和主動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是確保幼兒自主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在班中設立「音樂區」 ,其中放置一些頭飾、綵帶、節奏樂器等,通過播放音樂,讓孩子們自由的表演、自由創作,孩子們可開心了,當響起輕快的音樂時,他們有的說:「是小兔來了」接著會做出模仿動作,有的說:「我覺得是小雞來了」他也做起了自己喜歡的動作,還有的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覺得是小狗來了。」自己就做起了小狗的動作……如在《學做解放軍》歌曲教學中,我請一名幼兒穿上小軍裝,背上手槍、手握望遠鏡做出解放軍走路的姿態。解放軍這一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幼兒,引起幼兒的主動學習的興趣。又如在組織音樂游戲《龜兔賽跑》時,我准備了許多樹、在教室周圍掛滿了小鳥把教室布置成一個美麗的森林,在場景中讓幼兒頭戴動物頭飾在森林中跟著音樂進行賽跑。在歌表演《辦家家》活動中我根據歌詞創設了一個幼兒很熟悉的娃娃家的情景、投放許多娃娃家游戲的道具讓幼兒一邊游戲一邊學習,同時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扮爸爸、扮媽媽、炒小菜、開飯了等內容幼兒學習的慾望也被調動起來。 我還將音樂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早晨來園時,播放一些輕松活潑的音樂,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來園,使孩子一進園就進入一個快樂的氛圍中;在午餐時彈奏一些優美流暢的音樂,或輕聲播放一些悅耳的世界名曲,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氛圍,陶冶幼兒的情操,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在和孩子們游戲時,我們也運用了音樂,避免了教師枯燥的口令,現在孩子們一聽到活潑的音樂就知道要做游戲了,聽到舒緩的音樂知道要休息了… …在平常的分區活動中我還給幼兒提供一些廢舊材料,如:易拉罐、玻璃瓶、盒子、各種小豆等通過孩子自己動手製作各種打擊樂器、頭飾等,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做中玩。孩子們覺得特別有趣、好玩,學得也特別開心! 二、選擇適當的活動教材,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首先教材的選擇直接關繫到幼兒對音樂的主動學習的興趣。因此我非常重視音樂活動的選材。如選那些旋律簡單、形象鮮明、有模似叫聲的歌曲,或有游戲性質的歌曲。因為只有選有趣味性,藝術性的教材,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干凈音樂」,只有這樣的干凈音樂才能使孩子們喜歡,學起來有很高積極性。如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幼兒選擇了不同類型的音樂,有比較有趣的《洗澡歌》,有比較激昂的《學做解放軍》,還有創作歌詞彈性較大的《猜謎歌》。其次,要考慮到音樂的難易程度,也就是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選擇教材。如果選擇的教材太難,幼兒學習困難,就會失去參與活動的自信心和興趣;反之,幼兒如果一學就會,也會感到沒勁。所以,我選擇的教材都具有讓幼兒想像發揮的空間,有的會有一些難度但經過幼兒的努力還是能夠達到目標的。比如:歌曲《小手拍拍》孩子們可以一邊演唱歌曲,一邊做動作,學習的興趣可濃了!有的歌曲我們經過改編後增加一些新的有趣的內容,如:《老虎抬轎》這首歌用的是流行歌曲的旋律,我們給它配上一個有趣的故事,孩子們邊聽故事邊學歌曲,學的可認真了,有的孩子甚至自由結伴創作表演歌曲!還有的歌曲是我們自己創編的,比如《新年真快樂》,我們根據孩子們過年時的所見所聞創作了這首歌曲,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能激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在認真學習《綱要》的精神和反復思考後我感到, 以前的音樂活動往往是教師設計活動形式,幼兒被動參與。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參與到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來呢?於是我大膽嘗試了以下幾種教育方式: 1、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方式。 交流中有幼兒提出:「老師我想唱《藍貓》的歌!」我想用《藍貓》的歌來跳舞!」「我想用來打打擊樂!」「我想畫藍貓和淘氣!……」幼兒有許多的想法,這時我感到一種單一的形式已不能滿足眾多孩子的願望,於是我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活動中嘗試一個主題,多種表現空間,讓孩子得到滿足。因此,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圖譜、操作卡、舞蹈道具,讓幼兒在生動有趣,材料豐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現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嘗試創造表現帶來的快樂。這樣,教師不再是設計者和指導者,而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在快樂的活動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 游戲化不僅體現在音樂游戲這樣的特殊成分,而且體現在它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多采、具有游戲化和類似游戲的特徵,是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自覺自願地,不知不覺地,快樂地,不知疲倦地,投身於活動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如在發聲練習可以做到游戲化。每次歌唱活動之前用各種小游戲活動做簡短的模式發生聲練習,訓練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歌。看動作發聲、看圖片內容發聲或由老師即興用歌聲問幼兒,幼兒發揮想像即興創編歌詞回答;也可讓幼兒模仿各種車輛或小動物的聲音。又如在音樂游戲《吹泡泡》中,幼兒在玩中學會了音樂游戲,又學會了歌曲,通過教師示範用各種吹泡泡器吹泡泡,到幼兒自己吹最後師幼探究怎樣讓泡泡會變大變小並根據音樂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游戲動作,這種邊玩邊學的教學方法,使幼兒玩的高興,對音樂的變化記憶也比較深刻。 3、以教師的情感融入來感染幼兒 教師在每個音樂活動中要善於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傳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喚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激起幼兒的情感投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這樣才能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推動幼兒審美感知和想像等活動的開展。如:在音樂游戲《小兔乖乖》中,教師先有感情地向幼兒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後,再以誇張的感情、語調分別模仿兔媽媽和大灰狼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就能很快的感染幼兒,調動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如在活動中經常看著幼兒的眼睛講話和示範;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如:當孩子們很興奮時,我就說:「天黑了,小動物要睡覺了。」並帶頭假裝睡覺。)同時,我還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音樂活動中,我不僅僅是老師,還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媽媽、鴨哥哥、月亮阿姨、風婆婆等,通過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兒帶入到音樂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每個孩子都有音樂潛能,我們要給他們創設豐富的音樂環境,為他們自主感受、
9. 中班歌曲:扮家家中的了字讀音
本來應該讀成liao的,但是原唱分明發的是lo,唱成了「吃飯咯」,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