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班美勞活動撥浪鼓教學反思
動物是小朋友們喜愛的生物,我以「熊寶寶出生,沒有玩具」作為切入點,充分地激發版幼兒活動的興趣權。在活動中,先引導幼兒觀察相關撥浪鼓的圖片,然後再引導幼兒用進過處理的牛奶盒來做一做、穿一穿,最後通過粘、貼等步驟,製作成小熊的撥浪鼓,不僅培養了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而且還引導幼兒養成廢物利用的理念。
Ⅱ 小班美勞:《小小撥浪鼓》
抄小朋友.你見過拔浪鼓,襲玩過撥浪鼓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拔浪鼓、玩拔浪鼓吧。
材料:一個空鞋油盒,一根與鉛筆差不多粗細的小木棍.兩顆小螺母,一根比較結實的細線,一張白色圖畫紙。
工具:稍粗一點的鐵釘一枚,榔頭一個,剪刀一把,水彩筆一盒,膠水一瓶。
製作:1.打開鞋油蓋.用鐵釘在鞋油盒的對邊各砸一個小眼(大小以能穿過准備好的線為好),再在兩個小眼中穿過一條線,並在線的兩端分別繫上一顆螺母(如圖1)。2.按照圖2的位置,用鐵釘在鞋油盒的下方(即剛砸好的兩個小眼的下方中間)再砸一個小眼(大小隻要能穿進准備好的小木棍就行了),並把小木棍固定在眼上。3.用白色的圖畫紙,按照鞋油盒面的大小剪下兩張圓形紙,再在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像,並用膠水貼在鞋油盒的兩面。一個好玩又有趣的撥浪鼓就做好了(如圖3)。
注意:用釘子砸眼時,千萬要小心,別砸在手上;如果你自己砸眼有困難,就請爸爸媽媽來幫忙。
Ⅲ 幼兒園中班手工撥浪鼓半日開放教案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活動目標: 1、 知道撥浪鼓的構造和製作方法。 2、嘗試用畫、剪、粘貼等方法製作撥浪鼓。 3、體驗親子手工製作的快樂。 活動准備: 彩色卡紙2張,彩色串珠2個,彩繩1根(30厘米),一次性筷子(圓)1根,A4紙2張,油畫棒,膠棒,剪刀,馬克筆,盤子等。 活動過程: 一、學說兒歌,了解撥浪鼓外形特徵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首兒歌。這首兒歌能讓我們想起小時候玩的一件東西。我來說給大家聽。撥浪鼓,臉蛋兒圓,好像是胖妞妞戴耳環,左一個,右一個,搖起頭來唱得歡,搖起頭來唱得歡。 教師朗誦,幼兒傾聽。 師:兒歌說的是什麼玩具?(撥浪鼓)那就和我一起來說一說這首撥浪鼓吧。 幼兒和教師一起拍手說兒歌。 師:你小時候玩過撥浪鼓嗎?你還記不記得你玩過的撥浪鼓是什麼樣子嗎?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幼兒自由談論,說出波浪鼓的外形特徵。 二、觀察範例,猜測撥浪鼓製作方法 教師站在放著材料的桌子前,手拿自製的波浪鼓:看,這是我用桌上的這些材料自己做的撥浪鼓,多可愛呀!你們想不想也自己動手做一個撥浪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些材料。 師幼一起說出材料名稱。 師:誰來說說看我們怎樣用這些材料做成撥浪鼓? 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觀看示範,說出撥浪鼓製作步驟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我是怎麼做的?仔細看,等一下請你來說一說。 教師運用材料示範製作,幼兒觀看。 師:誰來說說我是怎麼做的? 請個別幼兒用語言描述出教師製作的步驟及方法。(利用這段時間,請幾位家長把今天所用的材料分發到每張桌子上。) 四、分步操作,掌握撥浪鼓製作方法 (一)拓畫圓形,製作輪廓 師:請大家用盤子做模具,在兩張彩色卡紙和白紙上,分別拓畫出圓形輪廓,並剪下來備用。將剪下來的邊角料整理一下,放到旁邊。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二)畫剪頭像,做出亮點 師:我們的鼓面要貼上可愛的卡通形象,並塗上顏色,請大家在白色圓形的輪廓里,畫出你喜歡的卡通形象,並塗上合適的顏色,剪下來備用。兩張紙上可以畫一樣的也可以畫不同的頭像。這是我畫的teddy熊。准備的其他卡通形象,大家可以參照畫一下。 (三)各部組合,作品成型 1、 穿好彩珠 師:請將兩個彩珠穿到繩上,兩端打結,系在筷子的頂端。 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操作。 2、 貼好頭像 師:請將剪好的頭像分別粘到兩個圓形中間。 幼兒操作。 3、 組合粘貼 師:先將筷子放在兩張圓形卡紙中間,再將彩珠抻出來放平,最後用膠棒將兩張圓形卡紙粘起來。 幼兒操作,請家長用訂書器幫助完成作品的幼兒在筷子兩端進行固定。 五、展玩作品,表達親與子愉悅心情 師:大家做的真好,今天我們自己親手做了一個撥浪鼓。看著自己做好的作品,大家感覺怎麼樣?現在大家可以玩一玩,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再次變成小寶寶吧! 親子一起玩撥浪鼓。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