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樂課的教學設計包括哪幾個階段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Ⅱ 小學音樂課教案
你是這來個版本的么:
第八課 童 心 教源 學 目 標:
1.童心與童趣是連在一起的,他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我們要珍惜這有限而寶貴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樣充滿生機。讓我們盡情地歌唱這充滿朝氣、歡樂的時刻。
2.用現代舞為歌曲即興伴舞,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渲染這充滿詩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學 重 點: 1. 音樂的感悟,情緒的調動。 2. 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 教 學 難 點: 1. 音樂中附點節奏的加強與鞏固。 2. 現代舞及打擊樂器伴奏的創編活動。 教 學 內 容:
Ⅲ 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徵進行音樂教學設計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有三把:「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許多發達國家的音樂教育表明:音樂是開啟人類智慧的一把金鑰匙。傳統的小學學生音樂教學普遍為單純的唱歌教學,其課堂內容枯燥,這樣的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小學生音樂學習心理特點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展了一些教學實驗,探索和改進了一些音樂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 兒童音樂學習心理的特點
1.興趣與好奇心是兒童音樂學習的動力
心理學證明,興趣是兒童主動學習的唯一動機。對音樂的興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對音樂的學習就必須始終保持學生的興趣。
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合著音樂的節拍做游戲,而拉近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比如《丟手絹》、《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這對於啟發他們表達內心情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好學的簡單樂器當玩具,如口琴、小鋼片琴、小鋼琴等,引導他們用這些玩具吹出或奏出自己喜愛的旋律,這樣就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與音樂建立了感情,音樂是他們的好朋友。
2.感性是兒童音樂學習反應的主要形式
兒童對音樂的反應,首先是感性的反應,而不是理性的反應。兒童音樂學習的感性反應主要包括歌唱的反應、表情的反應和動作的反應。
二 如何根據兒童音樂學習心理特點改進音樂教學方法
1.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以音樂的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美的事物不僅能使人獲得美感,而且是產生興趣的源泉。比如用我們的范唱給學生展示出所要學習的歌曲,從而激發學生也想學唱的願望;用我們嫻熟的技巧為學生吹奏一首優美動聽的口琴曲,學生們就會迫不急待地拿出口琴來,也要學著吹奏。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它是激起學生強烈音樂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2)以成功的體驗,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對音樂的興趣就在獲取成功的過程中。當學生經過學習能夠演奏一首小曲時,他就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也進一步鞏固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感到失望,要讓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喜悅,在音樂實踐中始終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豐富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音樂感性體驗
(1)組織學生體驗、感受音樂
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徵。課堂上的音樂學習首先要通過聆聽、體驗和感受音樂來進行。在聽的過程中全神貫注,積極思考,認真聽辨,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努力從音樂中找到答案,最後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出來,這樣的思考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精神。
(2)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學生對音樂的體驗還來自於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如學生一曲聲情並茂的演唱使自己如醉如痴。學生們最喜愛歌舞表演了,學生們在這一項實踐活動中充分釋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通過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學生在體驗著音樂美帶給他們的快樂,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3.尊重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藝術只有高低不同,沒有對錯之分,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性的差異,使學生獨特的個性得以張揚、創新精神得以發展。
(1)注重積累,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
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哼唱並背誦一些經典作品的主旋律。視唱法便可以起到加深學生對音樂主題的感受和記憶作用。視唱法即在音樂欣賞前、欣賞中或欣賞後,演唱作品的主旋律。
(2)創編練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兒童的音樂創造力必須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創編練習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創編練習可設計出多種形式,例如,為樂曲命名(就是給從未聽過的樂曲起名字),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整體感受能力。
三 運用多種模式,實踐創新教育
1.雙向教學法
雙向教學法是指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溝通、相互了解。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這樣能調動學生追求個人成功的潛在動機,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維的興趣,而這種動機和興趣則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內在動力。
3.學生自主學習法
學生自主學習是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愛好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作為「導師」不僅要上好課,還要全面了解每個學生,對其學習進行有針對的指導,同時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學術與藝術修養。
總之,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調整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加強創新能力,跟上時代步伐,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當代音樂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