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環保的一節精彩的美術課作文450字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四下午,我們四(7)班在階梯教室里,上了一節精彩的美術公開課。
美術課的標題是《藏書票》,因為我們大家都在課前查閱了關於有關《藏書票》的資料,我們明白了原來藏書票是用在藏書上的一種標志。它通常採用木刻、石刻等版面形式,設計各種美術圖案,暑上「**藏書」、「**之書」、「**珍藏」等字樣,並常常加上國際通用的藏書票標志「EX·LIBRIS。
開始上課了,我和同學們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等待著這節精彩的美術課。開始,常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有關「藏書票」的小故事,讓我們對「藏書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當常老師提問我們什麼叫藏書票時,同學們都「刷」地高高舉起右手,這些手臂多像一片小樹林呀……最後,常老師叫到高蕊,高蕊精彩的發言,博得了同學們陣陣熱烈掌聲!
常老師又問我們:「同學們,你們想怎樣畫你們心目中的藏書票,並說說其中的含義。」同學們又是摩拳擦掌爭相發言,其中,有三位同學的發言很好,給我印象很深。第一個發言的是石家煬,只見他樂呵呵地說:「我要畫一個小人坐在小船里,在大海里慢慢地漂著,就好象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石家煬的話音剛落,教室里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第二位發言的同學是王雪瑩,她說:「我要畫一個小人,讓他站在一個特別大的書櫃面前,就相當於我們的知識微不足道,在書海面前我們懂得很少,也就是學海無涯的意思。」常老師也同樣誇獎了王雪瑩,同學們也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
最後一位發言的同學又是高蕊,她的發言很特別也很有創意,很讓我難忘。她說:「我要畫一朵雲彩,上面站著一位正在讀書的小朋友,就好象我們每一次的讀書,就像踩著一朵幸福的雲!」幸福的雲,真好聽!我心裡暗暗誇她:你真棒,會活學活用了!同學們都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紛紛說著自己的創意。。。。。。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現在,該說到我了,在常老師要求我們畫藏書票時,我畫的是一個正在快樂前進的叮鐺貓,含義是我們正在向知識的寶庫進發。因為,無論我們讀書學習或是玩耍游戲的時候,我們都很快樂!我們不就像一隻只快樂的叮鐺貓嗎?
過了一會兒,同學們都把畫好的「藏書票」展示出來。大家畫的各不相同,有的同學畫一本書,有的同學畫一隻活蹦亂跳的小松鼠,有的畫一隻正在自由飛翔的小鳥,還有的同學畫一艘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我覺得我們的大腦如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還像一個個神奇的儲備庫。
常老師看著出自我們之手的「傑作」,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還表揚了我們,同學們都開心極了!
這一節精彩的美術課,我很快樂!因為我非常喜歡畫畫,在課堂上我不僅收獲了知識,知道了「藏書票」這個新名詞,也讓我收獲到一個道理:平時還應該多讀書,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⑵ .藏書票多以哪種繪畫形式製成
版畫形式,以銅板、鋅版、木版畫為主。
現在也有不少用機器刻板的形式製作藏書票,精確,細致。但是還是手工的好,有藝術質感。
⑶ 藏書票中的美術知識
藏書票作為藏書的信物和微型版畫收藏珍品,近年日益受人喜愛,被稱之為「紙上寶石」、「版畫珍珠」、「書魂」、「書海之帆」……
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中期的德國,比郵票早300年左右。最早的藏書票是德國勃蘭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書票,又有人說是LGLER(刺蝟)藏書票,其實它們都是同一時期的作品。藏書票初期是作為藏書標記使用的,內容大都是貴族家族徽志圖案。後來,藏書票傳到法國、英國以至整個歐洲,19世紀初又衍傳到美洲和亞洲,內容和題材有了新變化。這時不少著名的畫家如馬狄斯、高更等亦參與創作藏書票,福樓拜、雨果等作家也來使用藏書票,使藏書票的功能由單純藏書標記的實用性開始向藝術審美層面發展,藏書票變得更精美。18世紀前後,歐、亞、美許多國家相繼成立了藏書票協會或俱樂部,書票交流和收藏成為時尚,1953年收藏家國際性會議首次召開。之後隔一兩年會議就要召開一次,同時舉辦展覽,使藏書票在國際范圍內有了廣泛交流的機會。後來又有人提議成立正式的國際性組織,便有了1966年7月28日「國際藏書票聯盟」的誕生。現成員國已擴展到41個,會員上萬。
藏書票傳入我國一向認為是20世紀30年代初的事。其實,在此之前,一些傳教士、西方學者和外交官就已經隨書籍將藏書票帶到了中國(上海圖書館就有收藏證明)。1933年前後,著名作家葉靈鳳、詩人郁達夫等人開始注意和推介藏書票,「鳳凰」藏書票就是葉靈鳳手筆。1934年,李樺創辦「現代版畫研究會」,在其會刊《現代版畫》第九期專出了藏書票特輯,這是我國第一個手工拓印本藏書票集。中國藏書票藝委會主任梁棟先生曾對我說過,魯迅先生也很關心藏書票,曾托日本友人從日本購買過藏書票,許廣平就在使用。近年台灣和北京等地又發現了更早的中國人製作的藏書票,把中國藏書票的濫觴推前了20年。台灣藏書家吳興文在1913年《圖解法文網路辭典》中發現一枚「關祖章藏書」書票,畫面為一頭戴方巾的文人,在一大堆書中秉燭夜讀。票面設計精緻工巧,充滿中國古典文化氣息。無獨有偶,國家圖書館從館藏《京張路工攝影》集(約1910年初出版)一書封里頁,也發現一枚同樣的書票,後者證明「關祖章藏書」書票製作時間最遲在1910年。廣西人關祖章,留學美國歸來,曾在當時的交通部任職,他受西方文化影響,喜歡上藏書票,可能是最早使用和製作藏書票的中國人。由此可見,中國藏書票的歷史已經有90多年了。
30年代之後,藏書票沒有太大的發展。一直到80年代初,文化復甦,藏書票迎來了遲到的春天。美術界一些藏書票作家和理論家們認為我國也應該有一個藏書票組織,於是由中國美院版畫系負責人梁棟先生首先發出倡議,中國第一個藏書票研究會(現稱為「中國藏書票藝委會」)於1984年3月16日在北京成立了,李樺為顧問,梁棟為會長。1986年中國舉辦了首次藏書票展覽,展出作品千餘枚,在全國反響甚大。之後,各地藏書票組織也相繼成立,辦展、交流、出刊,把中國藏書票創作和收藏活動搞得熱鬧起來。中國藏書票同時介入國際交流,1987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書票聯盟」。
迄今,國際藏書票大會和展覽已辦到第28屆(兩年一屆),中國藏書票大會舉辦了8屆(也兩年一屆)。我們相信,藏書票藝術源遠流長,未來會更好。
有關藏書票
片面注重「藝術價值」藏書票會走向死亡
藏書票的發展
人們得到一本珍愛的書,往往喜歡在書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示所有。在過去,藏書者常常在書上鈐蓋收藏印記。這不僅是一種標識,也是一種藝術欣賞。一部精美的書上,鈐有典雅的藏書印,朱墨粲然,相映成輝。與藏書印不同,作為藏書者的標識,國外普遍用的是藏書票。
什麼是藏書票?《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解釋是:「一種用以表明書的所有權的圖案標志,通常貼在書的封里。」它一般是版畫形式,多採用木刻、銅版、石版等方法印製,彩色、黑白兼有。藏書票通常10厘米見方,小的猶如郵票。國際通用的體例,要標明拉丁文EXLBRIS字樣,中文意為「我的藏書之一」,並有藏書者的姓氏。藏書票的內容無一定限制,大都由藏書人的興趣自由選定。它一般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藏書票以畫為主,藏書印一般只是文字的印記,相比之下,藏書票的內容更加豐富。
為什麼國外多用藏書票,而我們多用藏書印。這和過去中外書籍所用紙張及裝幀的不同有關。我國傳統書刊的紙張質地柔軟、透薄,並帶有澀感,這就便於吃印油,鈐印效果好。國外書刊用紙質地厚硬,尤其是封面、封里多用道令紙、銅版紙,不便鈐印。我國傳統書籍裝幀主要是線裝,可以曲卷,國外書刊多是「皮靴硬領」(魯迅語),封里粘貼藏書票,是比較適宜的。
藏書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初傳入我國。30年代,魯迅大力倡導版畫,藏書票也隨之興過一陣。以後幾十年,卻只有很少一部分美術家主要是版畫家偶爾有些創作。一直到80年代初,在李樺、楊可揚等老一輩版畫家倡導下,藏書票藝術在中國重新興起。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作為一種高雅的收藏品,藏書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同時,隨著藏書票作品大量涌現,圍繞藏書票藝術的活動和研究也十分活躍。從1986年第一屆全國藏書票展開始,至今已舉行了8屆。1986年3月10日,中國藏書票研究會成立。一批學術刊物和專著也相繼產生。《中國藏書票》於1984年創刊,1990年出版的《藏書票藝術》匯集了108篇關於藏書票研究的文章,前年李允經先生著《中國藏書票史話》問世。香港出版的《東方藏書票》也於去年創刊。
必須從實用的角度來考慮藏書票的發展
這些年出現了大量印製精美的紀念性藏書票冊子。1998年,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北大連續推出了3套《紀念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藏書票》集,不僅給這一慶典活動送上一份獨特的紀念禮物,也是我國藏書票發展史上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不過兩個月,原價100元的第一套北大藏書票已炒至3000元。近兩年出現的藏書票集有:《北京圖書館90周年紀念藏書票》、《西冷文化藏書票》、《紀念藏經洞發現暨敦煌學一百周年藏書票》、《中外著名文學家木刻版畫藏書票》、《紀念甲骨文發現100周年藏書票》、《中華體育文化紀念藏書票》等,清華90周年、南開80周年校慶時都出版了紀念性藏書票冊子。近期,為慶賀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九秩華誕,北大發行了《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季羨林先生藏書票》。前些天,中國現代文學館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了「中國現代文學館藏書票原作暨館藏文物展」。這些藏書票出自蔡若虹、王朝聞、張仃、黃苗子、丁聰、靳尚誼等當今一流畫家之手,也已經印製成冊。這些紀念性藏書票冊子的出版大大拓展了藏書票藝術的表現空間,把藏書票主要從愛書者個人欣賞推向了社會大舞台。
但是,這種動輒四五百元、裝幀精緻的紀念性藏書票冊子只不過是藏書票藝術發展的一種形式。它主要是反映了藏書票的藝術欣賞和收藏的功能。藏書票作為藏書標識,必須從實用的角度來考慮其發展。我國藏書票重要開拓者李樺先生認為:「若把藏書票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品來欣賞,甚至有集藝嗜好者搜集它和收藏它,這是它的派生效果,不是它的本身意義」。著名的藏書票作者梁棟先生也說過,藏書票「必須與書籍有關,以實用為主」。這就告訴我們,藏書票就像郵票一樣,它的功能首先是在於實用價值,它的藝術性是建立在實用性基礎上的。不然,人們會誤解為藏書票就是那種紀念性小型版畫畫冊,只是在畫上寫了EXLBRIS和票主姓氏字樣。
現在精裝書刊越來越多,傳統的藏書印章不宜在硬質紙上鈐印,粘上一枚精美的藏書票是相得益彰的。一般來說,藏書票的內涵比藏書印要寬廣的多,它可以表現愛書人的個性、愛好、嚮往,寄託藏書人豐富的性情內涵。我國當代著名文人學者,包括巴金、冰心、錢鍾書、施蟄存、金庸等都有自己的藏書票。
大力發展通用藏書票
藏書票的製作與鐫刻藏書印章不同,印章鐫刻相對要簡單一些,你標准不高的話,找一家刻制印章的小鋪就能弄一枚。藏書票的製作要復雜一些。有些是畫家手繪的,大都是版畫拓印,一般的讀書人沒有條件去委託版畫家製作自己的專用藏書票。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按國外的通行做法,就要大力發展通用藏書票。所謂通用藏書票,就是藏書票的票面上沒有票主的姓名,畫面上留有使用者簽名的空白處,也可以在畫面下方空白處簽名,並可以標上進行編號的NO字樣,供使用者作為藏書的編號用。
這種藏書票印刷製成,印量可大一些,還可以借鑒郵票的印製方法,打上齒孔,背面附膠,這樣使用起來會更方便。你買回來,撕下一張,貼在書上簽上名或蓋上章就行了。
藏書票還可以作為圖書的附頁,隨書贈送。近期出版的《中國藏書通史》、《中國藏書樓》扉頁上就粘貼有藏書票。三聯書店最近出版的《錢鍾書集》限量典藏版,隨書推出三枚藏書票,很受讀者歡迎。一冊圖書在手,可以得到一枚精緻的藏書票,對藏書人來說不啻一種喜悅。另外,說不定就他就沖這枚藏書票而買你這本書,這對擴大書的銷路也大有好處。
還有,一些文化博覽會、展銷會等活動都可以印製一些紀念性的藏書票。筆者在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買到一套《文化名人藏書票》,十枚書票才幾元錢。小有名氣的浙江嘉興秀州書局,經常會向讀者贈送一些印製古色古香的書票,去年的《舊書信息報》合訂本也附送自製的書票,這實在是很有趣味的雅事。
藏書票贏得眾多的愛書人的青睞,搜集、展出、交流蔚然成風,必然帶來藏書票創作的繁榮。藏書票藝術的發展一定會迎來一個絢麗的春天。
⑷ 藏書票印章美術代碼是什麼
藏書票章屬於版畫藝術形式,藏書票的標志—EX-LIBRIS是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屬於私人藏書」,意思就是「我的藏書」。
⑸ 美術藏書票圖片和黑白版畫圖片,要用一支鉛筆就能畫出來的簡單線條的畫
最簡單的藏書票,一支軟質鉛筆就能畫出來——
你還可以在上面以一隻畢加索的和平鴿為主圖。
⑹ 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是什麼級別
藏書票屬於復版畫種類制一小分支類別。嚴格的講,如果「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是正規學術團體的話,也應該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的門下分支。從級別來兌換,應相當於市級組織,達不到省級組織,更無法和中國美術家協會相提並論。
2007年6月27日,經中國美協秘書長辦公會研究,同意原「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藏書票藝術委員會」易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其會員級別大概相當於市級或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