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最新中國安全政策有哪些
2018最新中國安全政策有哪些?
中國依據發展與安全相統一的安全戰略思想,對內努力專構建社屬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外積極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謀求國家綜合安全和世界持久和平;統籌發展與安全、內部安全與外部安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促進與其他國家的共同安全。
為了實現國家安全目標、有效應對各種安全威脅,中國所實行的國家安全政策包括以下七點:
1、中國主張摒棄冷戰思維,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2、以科學發展觀作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增強綜合國力;
3、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和諧世界,和平解決爭端,追求綜合安全;
4、實現國防現代化,建設信息化軍隊,貫徹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
5、繼續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6、在維護現有國際體系的基礎上,推動現有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
7、做「負責任的大國」。
㈡ 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是什麼
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園行。
2018年3月26日是第回23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答教育日」。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教育,提高師生法治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切實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要求,中國教育學會決定在學校安全教育平台組織開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一平安校園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2)2018國家安全日專題教案擴展閱讀:
活動對象:全國中小學生(幼兒)及家長
開展時間:2018年3月26日一2018年4月16日
開展內容:
1、班主任(教師)通過平台提供的第23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視頻等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對本班學生進行防恐防暴、預防校園欺凌等安全教育。
2、家長和學生通過學習宗春山教授的視頻,了解學生遭遇校園欺凌、拐騙、性侵害等傷害背後的原因及如何預防,同時參與安全小游戲,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安全素養。
㈢ 2018年安全生產月主題出來了嗎
2018年第十七個安全生產月主題:「生命至上 安全發展」。掛圖如圖:
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經委、國家建委、國防工辦、國務院財貿小組、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事業局等十個部門共同作出決定,於1980年5月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月(1991年——2001年改為「安全生產周」),並確定今後每年6月都開展安全生產月,使之經常化、制度化。
(3)2018國家安全日專題教案擴展閱讀:
基本概述
1980年開展的安全月活動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安全健康的關懷,也是四化建設的迫切需要。1980年以前,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企業單位長期以來安全生產情況較差,傷亡事故多發,職業病嚴重。政府相關部門痛下決心,花大力氣,採取有力措施,力爭解決勞動保護工作中的問題,扭轉傷亡事故和職業病嚴重的狀況。
1984年3月29日,國家經委、勞動人事部、衛生部、公安部等聯合發出開展第5次「全國安全月」活動的通知。同年4月27日,國務委員、國家經委主任,「全國安全月」領導小組組長張勁夫發表題為《狠抓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廣播電視講話,動員全國開展第5次全國安全月活動。
1984年11月26日,國務院批准了全國安全月領導小組《關於今年"安全月"活動的情況和今後意見的報告》,決定成立常設的安全生產委員會,就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意見。1985年4月26日,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發出《關於開展安全活動的通知》。
通知指出,今後不再搞「全國安全月」了,但各地區、各部門必須針對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安全生產活動。「全國安全月」從1980年一直持續到1984年。在歷經5次「全國安全月」活動期間,我國著重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㈣ 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哪天
4月15日
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安全事故已經成為14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一死因。 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多種:食物中毒、體育運動損傷、網路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災火險、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
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將可以避免。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國家教委、勞動部、公安部、交通部、鐵道部、國家體委、衛生部1996年初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當年3月2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全國中小學生第一個安全教育日發表電視講話,要求全社會都要關心中小學安全工作。
(4)2018國家安全日專題教案擴展閱讀:
法定義務
關於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義務,國家安全法第77條明確規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於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二)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三)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四)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㈤ 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由來,為什麼要設立教育日
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意義深遠。首先,有利於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回觀」。
自1996年起,中國確答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2008年3月31日是第十三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是「迎人文奧運,建和諧校園」。3月31日,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監總局、國務院應急辦、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海淀區公共安全館聯合舉行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發表了重要講話。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應急辦等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出席了活動。
㈥ 2018年全國交通安全日教育專題
1、行人須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右邊行走。 2、橫過馬路先看清是否有來車,並要按交通指示燈走人行橫道或斑馬線。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硬闖。 3、不準在公路上追逐、嬉戲、猛跑。 4、不準在公路上踢球、跳繩、溜冰、表演、玩耍。 5、不能邊走路邊看書。 6、不準扒車追車、不準強行攔車,不準拋物擊車。 7、不準跨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道口護欄。 8、學生騎自行車上學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1) 不準雙手離開車把,不準站在後架上,不準一人蹬車一人扶把。(2) 不準賽車或玩車技,不準追汽車斗氣。(3) 騎車時不準勾肩搭背,不準互相追逐,不準並排行車。(4) 不準在人行道上騎車,不準在馬路上學騎車。(5) 通過陡坡時不要高速滑行,連串或曲線競爭。(6) 騎車轉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後望,並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拐。(7) 進出校門必須下車推行。 9、乘坐公共汽車時要注意如下幾點:(1) 要遵守規章,在規定的區域候車,上車排隊,順序就坐,不搶坐,不扒車。(2) 要坐正站穩,尤其是無座位時,要抓緊扶手站好,遠離車門,不得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得跳車。(3) 注意遵守交通規則,講究文明禮貌,上車購票,避免因上下車擁擠等事與人爭吵或發生糾葛。交通安全是指人們在道路上進行活動、玩耍中,按照交通法規的規定,安全地行車、走路、避免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針對交通安全嚴峻形勢,要完成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萬車死亡率三下降和特大交通事故起數同比減少的工作目標,全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4·17會議精神,深化「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全面推進「平安暢通縣區」活動,繼續開展專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