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性安全教案設計背景

性安全教案設計背景

發布時間:2020-12-27 01:44:10

⑴ 新課程背景下,你對教學設計有哪些想法

個性化教學,從教師為主變為學生為主,注重「任務型教學」。

⑵ 小學班隊安全伴我行教案活動背景應該怎樣寫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識、自護知識,樹立自護意識。
2、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參與、自主體驗、自我感受,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二、活動准備
1、讓同學們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和自護技能。
2、組織學生排演小品。
3、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三、活動過程
主持人:
同學們,祖國的未來屬於我們,我們未來的生活將是多麼美好。但是,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的事情,我們需要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據統計,去年,我國有1.6萬多名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導致非正常死亡。同學們們,面對危險和困難,我們該怎麼辦?讓我們行動起來,學習和掌握自護自救的知識,團結起來,互幫互助,從容地面對危險和挑戰,讓我們與自護相伴,與平安同行!
(一)「自護」能力表演和知識競賽:
  1.舞蹈小品《我們去郊遊》
  事故:效游途中,一位同學不小心擦傷了,怎麼辦呢?——現場請同學提出解決辦法。
處理方法:先用鹽水沖洗傷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而後用碘酒塗擦傷面,再用酒精球塗擦。輕者不必包紮,重者蓋上清毒紗布包紮。包紮最常用方法是把綳帶的尾端對半剪開,而後打結。
(2) 不小心碰到一根帶電的電線,怎麼辦呢在這危急關頭,孩子們用自己的聰明智慧解決了問題,保護了自己。
  急救辦法:用木棍將觸電者挑開。(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的身體,以免傳電。)

⑶ 為什麼教學設計要以人為本案例背景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版對已權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⑷ 按多少排序小班教案設計背景與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寒假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專

2、通過討論,激發屬幼兒過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兒愉快、合理地過寒假。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准備:

《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視頻。

⑸ 教案分析表背景,主題寫什麼

一、主題和背景
略讀課文作為一種課程形態出現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因此,略讀課的教學應該重視略讀方法的訓練。所謂略讀就是粗略地讀,提綱挈領地讀,不作細致的揣摩和推敲。葉聖陶先生說:「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巨著或其他的單篇短作,不再需要老師的詳細的指導,這就是略讀。」他還說:「……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就只做到了一半。」葉老先生的話十分明確地闡明了什麼是略讀和略讀的作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也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這里同樣提出了略讀的要求。其實,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中,三年級開始正式安排略讀課文,32篇課文中有8篇略讀課文,每單元一篇,占總數的25%;四年級32篇課文中有14—15篇略讀,約占總數的44%;五、六年級則是五五分成,精讀、略讀各佔50%。這樣大的比重,讓我們怎麼可以對略讀課文視而不見呢?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略讀課文一般不列入考試范圍,所以廣大教師對於略讀課文重視不夠。但隨著小學語文界對略讀課文的逐漸關注,略讀課文教學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⑹ 謝一篇教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

看教學設計,看課堂導入是不是貼近課堂,看對新知識的基礎講解,看對知識的拓展提高,最後看總結,以及作業與板書設計是否合理。

⑺ 1、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2、學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3、請對「光的反射」一節課進行教學背景分析

本次國培中教學設計包含以下主要環節: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背景分析包括學習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技術准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3.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安排等。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它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應把教學內容、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表達清楚。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對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分析要具體、實事求是,評價方式應盡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強,靈活多樣。6.本次教學設計的亮點教師的教學設計應該建立在總結個人以往相關教學經驗、借鑒他人已有教學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特點及對學生的學情分析進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特色和創新。學情分析都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善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全盤接受;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單獨行動······;因為不同年齡段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對哪些知識有誤解。3、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分析不同班級、不同年齡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分析班級整體學習風格:有些班級學得開心、快樂,思維活躍。有的班級則學得沉悶,整體提不起學習樂趣。 光的反射的教學背景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傳播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是學習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基礎,光的反射學不會,平面鏡成像理解就有一定難度,甚至於後面要學的凹面鏡,凸面鏡也難以接受。光的反射規律在實際中應用廣泛,現在我們提到的」光污染」就與光的反射有關。並且光的反射規律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的,它是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遇到的第一個探究角度關系的實驗,有一定的難度,但可以培養學生多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⑻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班級:中一班 設計背景:根據《綱要》的要%f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一些簡單的地震知識。
2、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初內步掌握發生地震時的容一些自救方法。
活動准備
1、有關地震知識的課件(汶川、玉樹地震的新聞及關於地震知識的錄像、圖片、地震自救的幻燈片等)
2、一段緊張的音樂。
3、幼兒曾經在電視或書上看過關於地震的報道。
活動過程
1、播放汶川、玉樹地震的新聞,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力。
(1)剛才新聞里說了什麼?
(2)哪兒發生了地震?
(3)地震時,地面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剛才錄像中那樣的地面劇烈震動、搖晃的現象叫地震,地震是一種很少見但是危害卻很大的一種自然災害。

閱讀全文

與性安全教案設計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