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防性侵教育應該怎麼做
兒童防性侵教育要注意:父母首先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安全接觸,什麼是不安全接觸;告訴孩子在面對威脅的時候怎麼做;告訴孩子遭遇性侵不是他的錯。
1、父母首先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最直接的就是通過圖片的形式給孩子指出來,讓孩子知道各個部位的名稱和作用,哪些地方是隱私的地方,不可以給別人看,也不可以讓人碰的。像是內衣、內褲這些被衣物遮住的地方是不可以讓人碰的,可以與孩子互動,讓孩子從圖片中指出來。
2、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安全接觸,什麼是不安全接觸
安全接觸是來自爸爸媽媽的擁抱,或者是和朋友們拍手。不安全接觸就是有人要碰內衣、內褲遮住的地方,這些地方是絕對不可以讓人碰的。但是爸爸媽媽在旁邊的時候,醫生要給你檢查身體的這些部位,這個是可以的。
在告訴孩子不讓人觸碰自己隱私部位的同時,也要告訴他不可以觸碰到別人的隱私部位,要告訴他這也是不文明的行為。
3、告訴孩子在面對威脅的時候怎麼做
很多人現實的兒童性侵案中,很多孩子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家長的原因就是遭受到了威脅,例如:你要是敢告訴別人,我就殺了你爸媽。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相信壞人的話,壞人做了壞事只要告訴了爸爸媽媽,壞人就會被警察叔叔抓起來,不會傷害到任何人的。
4、告訴孩子遭遇性侵不是他的錯
孩子可能對性侵這個詞沒有太大的概念,在遭遇性侵時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覺得這可能是個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就不要告訴大人了,怕被大人責怪。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勸導的時候要告訴孩子「你沒有做錯事,不要害怕,這不是你的錯,爸爸媽媽不會怪罪你,爸爸媽媽是愛你的」,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把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統統告訴爸爸媽媽,告訴他不要害怕,爸爸媽媽是一定會幫助你的。
(1)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擴展閱讀
孩子被性侵之後,更要得到保護
孩子被性侵之後的保護,我們國內這部分比較弱,主要就是三大救助∶
第一個是生理救助,生理救助就是要到醫院去看病,這裡面毛發、體液、抓痕、現場遺留物都要取證,這叫五大證據。
第二個是法律救助,法律救助要告訴孩子性侵案件是嚴重的刑事犯罪,一定不能讓壞人逃脫,一定要讓他繩之以法,而且女孩子被性侵害之後,名譽保護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媒體是不能報道的。
最後一個是心理救助,外國有性侵害救助中心,甚至有好多以前被性侵的女性,她們願意做志願者,在那裡去告訴這些個低齡的女孩子,怎麼走出心理的陰影。
2. 防性侵安全教育200字
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有發生。當遇到性騷擾、性侵害時,一方面要沉著冷靜,自我保護;另一方面要採取措施,為嚴懲犯罪分子提供法律依據。 1、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性侵犯和受到性侵犯怎麼辦,使學生懂得,自己的身體任何人都無權撫摸或傷害,受到侵犯應向信賴的成年人和警察求助。
2、學生外出,應了解環境,盡量在安全路線行走,避開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3、晚上女學生外出時,應結伴而行。衣著不可過露,不要過於打扮,切忌輕浮張揚。尤其是年幼女學生外出,家長一定要接送。
4、女學生外出要注意周圍動靜,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糾纏,盡快向大庭廣眾之處靠近,必要時可呼叫。
5、女學生外出,應隨時與家長聯系,未經家長許可,不可在別人家夜宿。 6、應該避免單獨和男子在家裡或是寧靜、封閉的環境中會面,尤其是到男子的家裡去。
7、在外不可隨便服用陌生人給的飲料或食品,謹防有麻醉葯物;拒絕男士提供的色情影視錄像和書刊圖片,預防其圖謀不軌。
8、獨自在家,注意關門,拒絕陌生人進屋。對自稱是服務維修的人員,也告知他等家長回來再說。
9、晚上單獨在家睡覺,如果覺得屋裡有響聲,發覺有陌生人進入室內,不要束手無策,更不要鑽到被窩里蒙著頭,應果斷開燈尖叫求救。
10、受到了性侵犯,要盡快告訴家長或報警,切不可害羞、膽怯延誤時間,喪失證據,讓疑犯逍遙法外。
11、要經常對女生集體宿舍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門窗損壞,及時報告學校有關部門修理。
12、女生就寢前,要關好門窗,在天熱時也不能例外,防止犯罪分子趁自己熟睡作案。
13、夜間上廁所,要格外小心。如廁所照明設備已壞,應帶上電筒,上廁所前先仔細查看一下。[
14、夜間如有人敲門問訊,要問清是誰再開門。如發現有人想撬門砸窗闖進來,全室同學要一起呼救,並准備可供搏鬥的東西,作好齊心協力反抗的准備。
15、周末或節假日,其他同學回家,最好不要獨自一人住宿。回宿舍就寢時,要留心門窗是否敞開,防止有犯罪分子潛伏待機作案。如遇異常情況,可請一、二位同學同時進去,以確保安全。
16、無論一人或多人在宿舍,當犯罪分子來侵害時,都要保持冷靜的態度,做到臨危不懼,遇事不亂。一方面呼救,一方面與犯罪分子作堅決斗爭。
3. 防性侵學習教育心得
通過學習體會到:少年兒童防性侵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教育、管理、應對處理的各個環節。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犯工作具有重大意義。《通知》主要從加強預防性侵犯教育、加強常規管理、密切家校聯系、積極應對性侵犯事件、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等方面對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提出了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分工明確又協同配合。《通知》對各地教育、公安、團組織、婦聯組織在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中各自的職責分別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又強調了四部門的協調配合,努力構建教育、公安、共青團、婦聯、家庭、社會六位一體的保護中小學生工作機制,做到安全監管全覆蓋,共同為中小學生構建一張安全保護網。
教育與管理的有機統一。《通知》首先強調要通過加強教育,提高師生、家長對性侵犯犯罪的認識;通過加強教育,特別是要加強對女學生的教育,使其了解預防性侵犯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強常規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定期開展隱患摸底排查,全面落實日常管理制度,從嚴管理女生宿舍,切實加強教職員工管理。教育與管理的有機統一,可以更好的內外結合,保護少年兒童免受侵犯。
強調了監護人的責任。相對於教師,家長或其他監護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容易發現孩子的一些異常表現。《通知》特別指出,要加強家校聯系,提醒家長多和孩子相處交流,要讓家長了解必要的性知識和預防性侵犯知識,並通過適當方式向孩子進行講解,切實履行對孩子的監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