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製作一個好看美術學習記錄袋
美術教學評價以實現美術教育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可是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學與評價是相互分開的,評價存在於教學之外,並且美術教學評價對於學生美術學習結果的評價占評價內容的比例過重,對於學生美術學習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做過多關注.
Ⅱ 求問怎樣製作中小學生美術成長記錄袋
學生成長記錄袋是一種開放的、多層面的、全面的評價工具,它能夠提供豐富多彩的相對「真實」的信息和依據,這對於以發展的眼光客觀評價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如何設計「成長記錄袋」 學生成長記錄袋也就是學生檔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做出評價的有關材料,如:優秀作業、活動記錄、發表作品、記錄自己學習活動的照片、磁帶、項目作業、實驗報告等。一些相關的證據與材料,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成長記錄袋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一個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終發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1,封面設計要別致:讓學生自行設計封面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學生可以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設計封面。在教師或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可以把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貼在封面上,可以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畫了自畫像,並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上姓名,如「愛唱愛跳的×××」「刻苦好學的×××」。不僅如此,你還可以給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取了許多富有詩意的名字,如「成長的足跡」「新苗長高了」「雛鷹起飛」「小手在變大」等等。封面設計要求既新穎美觀又極有創意。 2、內容收集要豐富:學生喜歡的作品與成果,或者他們願意留下來認為有重要價值的材料或作品。成長記錄袋的目錄是由我和學生共同擬定的,如:我最滿意的相片、作業、日記;喜愛的手工製作;我最滿意的繪畫作品、書法;我的獲獎證書和作品等,但必須讓孩子們自願選擇,並在所選作品上標明收集的時間、選擇的理由。 由於成長記錄袋是一種新生事物,因而記錄袋的創建、內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於是在記錄袋中統一設立了一是優缺點卡,用來記錄學生一學期來的優缺點,看看優點是不是增加了,缺點是不是克服了,目標是不是已經達到了;二是家校聯系冊,裡面有家長的評價,有教師的評價、學生自己的反思等內容,是及時、全面記錄學生成長與進步過程的有效憑據;三是榮譽卡,裡面裝有學生評比情況及平時少先隊組織活動獲得的各種獎、例如:古詩文誦讀獎、書法美術作品獎,優秀作業、 喜報、 等。四是閱讀心得筆記本,學生們將看電視、課外閱讀等渠道看到的名言佳句、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寫在裡面;五是有意義的作品,讓學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義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最滿意的作業、圖畫、手工製作等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的作品。 二、「成長記錄袋」的操作使用 首先,成長記錄袋內容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計劃而不是隨機的。其次,成長記錄袋因為要全面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其內容一定要豐富、充實,但又不能雜亂無序。因此,教師的指導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如何去操作,並監控整個過程。 1、定期展示、交流學生成長記錄袋 每月我讓學生整理一次成長記錄袋,並在班裡進行展示評比,看誰的記錄袋豐厚了,誰的記錄袋精華了。讓學生把各自的成長記錄袋帶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展示自己的收獲,體驗成功的快樂。每到這時,學生的成就感都會得到滿足。學生收集成長記錄袋的資料不是目的,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師不但要經常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長記錄袋的機會,還要盡量和他們一起回顧成長的歷程。 2、充分發揮「家校聯系冊」潛在的教育功能 學生每月將記錄袋帶回家中讓家長進行評價,填寫「家校聯系冊」。在與家長聯系的過程中,學生即體驗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並及時改正了缺點,明確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進步的願望和信心。每月,我班都進行一次成長記錄袋交流評比活動。小組同學之間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誰的表現好,誰的進步大。在相互評價和自我反思中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3、揚棄記錄袋內容 學生的評價能力在提高。切記學生成長記錄袋不是自己作品的堆砌,要不然時間久遠了,就會變成一堆大垃圾,即使有珍珠也會被埋沒在垃圾里的。在建設記錄袋時要注意不斷地替換更新,有選擇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作品,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再有意義的部分就可以刪去。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學生不斷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同時也懂得了欣賞自己悅納自己。 總之,建立成長記錄袋,必須以激勵為目的,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成長記錄袋一方面能夠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真實反映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讓學生體驗成功,感受成長與進步;另一方面,也為老師、家長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評價材料,使我們老師能夠更加開放地多層面地、全面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用我們的辛勤耕耘留下孩子們一串串成長的足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