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白兔,跳三跳》音樂教案小班
教師布置場抄景,音樂,小襲白兔和大灰狼的頭飾。活動過程:一、帶幼兒進入場地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學小鳥飛到森林裡吧二、聽第一段音樂1、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音樂)2、 教師提問: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怎麼樣?3、 教師提問:那你們來說說看,森林裡有什麼動物?(請個別幼兒說,並請幼兒做出動作)4、 讓幼兒跟著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播放音樂)教師:小朋友那我們跟著音樂做自己說出來的小動物的動作吧!但是等會音樂停的時...
Ⅱ 小兔跳大象走小班教案
這里是關於小兔和大象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兔和大象
教師:屈老師
活動來源:
小兔和大象音樂形象鮮明、單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於幼兒想像與表達。並且一個輕快、活潑,一個笨重、緩慢,彼此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於幼兒對比性地感受與學習。
《兔跳》音樂為已感知過的音樂,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象》音樂緩慢而沉重的特點。考慮到幼兒愛模仿,喜歡和教師一起做音樂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的特點,我們以音樂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
因為9月份是小班幼兒人園分離焦慮期,支教團決定本次活動用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有情節的游戲中,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根據音樂的變化,嘗試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表達和表現。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熟悉《小兔乖乖》的故事,會玩《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物質准備:背景道具,小兔頭飾,娃娃桌上一部電話;一名教師扮演狼和大象。
活動過程:
1.快樂的小兔子
重點引導幼兒能較合拍地和兔媽媽一起聽著音樂歡快地做動作。
2.音樂游戲「小兔乖乖」
(1)小兔看家
重點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兔媽媽歌唱時的聲音,感受輕快與活潑的特點。
(2)狼來了
幫助幼兒分辨出狼歌唱時粗啞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3)媽媽回來了
幼兒能分辨出媽媽歌唱時優美動聽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重點提問:「媽媽的歌聲和大灰狼的歌聲有什麼不一樣?」
3.音樂游戲「大象做客」
(1)猜猜誰來做客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沉重而緩慢的特點,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
重點提問:「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音樂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讓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
(2)大象來了
重點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大象沉重而緩慢的動作。
(3)小兔和大象做游戲
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並用相應的動作表現出來。
最後跟隨大象到大象家做客,結束活動。
活動評析:
作為音樂領域的活動,《小兔和大象》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將優秀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經典作品作為孩子們學習的內容。
近二十多年來,幼兒園教育改革強勁而快速的步伐帶來了教育教學全新的面貌——前衛與強烈的時代感、多樣化與綜合性,然而,經典卻日益遠離我們而去,甚至被人們忘卻。實際上,多少年來,真正在孩童時期對人們的心靈產生著重要影響的卻是那些真正的經典之作。
《小兔乖乖》是被人們吟頌了幾代的經典文學作品,其簡明而又跌宕起伏的情節、生動而又形象鮮明的人物、不斷重復而又富有韻律感和吟唱性的歌謠,撞擊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明晰著孩子們愛與憎的對象,增長著孩子們的智慧與勇氣,加深著孩子們的愛與親情。
《兔跳》和《大象》的樂句也都選自名家的經典名曲,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形象,使孩子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用有趣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情境與情節貫穿始終。
小班末期和中班初期的幼兒,開始對情境和情節有了明顯的關注和興趣,生動有趣、跌宕起伏的情節能夠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音樂活動《小兔和大象》正是選擇了《小兔乖乖》這樣一個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貫穿活動始終的情節,使孩子們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活動熱情。而簡單形象的道具——小門、小桌和電話,兔媽媽、大灰狼、大象的頭飾,也引導著孩子們進入了故事的情節與情境。同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隨著情節的發展,用自己的角色與幼兒深入地互動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3、適時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想像並建立音樂形象與典型樂句之間的聯系。
當一段典型樂句出現時,教師提出幾個問題:「媽媽的歌聲與大灰狼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
上述這些問題引導著幼兒想像和思考,讓孩子們調動自己的原有經驗和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幼兒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而不是漫無邊際的想像。因此,教師要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觀察他們的表達和表現,在幼兒想到一種音樂形象時,適時地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建立音樂形象與樂句之間的聯系,以使幼兒不斷根據樂句的音樂特點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想像和認識,並根據狼、兔子、大象三種不同的音樂形象產生不同的情感。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大灰狼和大象可以由教師扮演,也可以由大班幼兒扮演。這個活動還可以在幼兒園進行展演,班際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會使孩子們有更多的收獲。
總之,經典的作品、符合年齡特點的形式、教師的積極投入和引導技巧,是保證音樂活動高質量的重要因素。讓經典走近孩子,讓教育充滿智慧!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Ⅲ 愛跳舞的兔子 音樂教案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2、大膽探索創編木偶小兔的動作,並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3、享受游戲情景營造的快樂,發展空間協調能力和結伴交往游戲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兔子頭飾一個。
2、錄音機,兔子舞音樂。
3、事先請一幼兒扮兔姐姐。
活動過程:
1、幼兒坐成半圓形欣賞音樂,感受快樂情緒。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從跳舞毯那裡帶來一首音樂,你們想聽嗎?(想)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幼兒欣賞音樂,並自由做節奏動作,如拍手、拍腿等。
師:「喜歡這段音樂嗎?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這是一段非常活潑、熱情的音樂,聽了讓人覺得特別開心,特別想跳舞。」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創編木偶兔子的動作。
師:「噓,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音樂說了一個故事—木偶兔子開音樂會的故事。夜幕降臨的時候,森林裡一片安靜,木偶兔子們聚在草地上,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當有魔力的音樂傳來,奇跡出現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動起來,跳起了快樂的兔子舞。」
師:「讓我們一起變成木偶兔子,起來跳舞吧。」「木偶兔子變變
變—幼兒做木偶兔造型。
幼兒創編木偶兔的舞蹈動作,全體幼兒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領頭人」的方式,幼兒隨音樂舞蹈一次。
師:「剛才XX小朋友的動作特別
有節奏,有精神。」幼兒跟著學。「XXX小朋友跳舞時笑得特別甜。」幼兒跟著學。
師:「讓我們有精神地、快樂地再來一次。」幼兒隨音樂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學的方式,學習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學習第一個基本動作:兔跳。
師:「學會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參加兔子音樂會,讓我們好好想想辦法。」(兔姐姐跳上)
師:「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們。」
師:「兔姐姐,你去那裡呀?」
兔姐姐:「我要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呢!」
師:「太棒了!你能不能帶我們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狀):「行是行,可是你們會學兔子跳了嗎?」請幼兒上來學兔子跳。
兔姐姐:「對了,兔子跳是用腳尖輕輕地跳,低低地跳,像我這樣。還要有節奏地跳,瞧這樣。」示範:
前 後 前前前; 1 2 3 4。
(跳 跳 跳跳跳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幼兒伴樂自由練習。
學習第二個基本動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們跳得真不錯,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來的動作就更好看了,瞧我這樣。」示範:
前 後 前前前, 蹦嚓 蹦嚓 蹦嚓 蹦嚓。
Ⅳ 大地教育藝術中班活動兔子跳跳跳教案視頻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讀"走、爬、跳、跑"。
2、體驗"走、爬、跳、跑"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活動准備:
四個小盒子、大字卡、小字卡若干、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入場,談話導入:我們來到了森林,小朋友想一想森林應該會有好多的什麼呢?(小動物)那我們來猜猜會有那些小動物,(猜謎語)二、基本部分,1、八字鬍、往上翹、說起話來喵喵叫,(小貓)幼兒回答正確粘貼板上。之後烏龜、兔、馬。
2、通過動物逐一請字寶寶出來,教師給予相關提示,並大小聲各帶讀兩遍。(今天來的不只是這些小動物們,還有他們各自的好朋友,請幼兒猜猜他們的好朋友會是誰?)3、游戲一:請幼兒和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老師把這些小動物和字寶寶編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一起做動作一起念念吧!按順序來、師注意站的方向。)4、游戲二:開火車認讀字寶寶。
5、游戲三:點兵點將認讀。
6、請幼兒嘗試說簡單的句子、其中帶有字寶寶。
7、找朋友: 發字卡給幼兒、分批請幼兒把字寶寶放回相對應的盒子里。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
8、字寶寶都回到好朋友的盒子了,那我們也是不是要回去了呢?但回去之前老師送每個小朋友一份禮物,請小朋友看座位下的兒歌,我們拿著兒歌先回去吧!最後音樂退場,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請幼兒把我們學過字寶寶用筆圈出來,集體點讀 兒歌一遍。
附兒歌:
《走走走》
走走走,小貓小貓輕輕走。
爬爬爬,烏龜烏龜慢慢爬。
跳跳跳,小兔小兔蹦蹦跳。
跑跑跑,小馬小馬快快跑。
Ⅳ 如何開展中班韻律游戲兔子跳跳跳
簡介:本操適合3-4歲幼兒,音樂選用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兔子角色進行表演,節奏歡快。動作以各種跳為主,鍛煉幼兒下肢力量。
動作說明:
前奏:[6×8]拍
[1-8]拍:小朋友一個跟一個手拉前面小朋友的衣服,開著「火車」腳並腳跳出場(見圖1)。
22圖1.jpg
[2-8]拍:重復[1-8]拍的動作。
[3-8]拍:右腳向旁邁一小步與肩同寬,屈膝,雙手做「小鬼耳朵」放在頭的兩側(見圖2),然後雙腳站直,雙手做「小兔耳朵」狀,伸直至斜上方(見圖3),左右各一次。
22圖2.jpg
22圖3.jpg
[4-8]拍:雙腳並攏屈膝,雙手做「小兔耳朵」狀,放在頭的兩側,向右小碎步轉一圈(見圖4)。
23圖4.jpg
[5-8]拍:重復[3-8]拍的動作(見圖2、圖3)。
[6-8]拍:動作同[4-8]拍一樣,方向相反(見圖4)。
第一節:[12×8]拍
[1-8]拍:雙手叉腰(見圖5),右腳娃娃步一次,左腳娃娃步一次,雙腳並腳跳三次(見圖6)。
23圖5、6.jpg
[2-8]拍:[1-4]拍,右腳向旁邁一小步與肩同寬,右手五指並攏放在額頭,左手五指並攏左側平舉,做「張望」動作(見圖7),[5-8]拍,反方向動作一次,然後腳並攏拍手兩次(見圖8),雙手手心向上在胸前伸直(見圖9)。
24圖7.jpg
24圖8.jpg
24圖9.jpg
[3-8]拍:重復[1-8]拍動作。
[4-8]拍:雙手伸出食指放在下顎兩側,微笑,右左右點頭(見圖10),五指分開做「貓叫」一次(見圖11)。
25圖10、11.jpg
[5-8]拍~[7-8]拍:重復[1-8]拍~[3-8]拍動作。
[8-8]拍:雙手握拳原地小碎步跑(見圖12),五指分開做放在頭頂兩側做「小狗叫」一次(見圖13)。
25圖12、13.jpg
[9-8]拍:雙手叉腰,右腳踵步(見圖14),腳收回來並腳跳三下。
26.jpg
[10-8]拍:動作同上,方向相反。
[11-8]拍:雙手在前後方各擊掌一次,跳三下(見圖15、圖16)。
[12-8]拍:雙手在旁左右各擊掌一次,跳三下(見圖17)。
27圖16、17.jpg
間奏:[4×8]拍
小朋友一個跟一個手拉前面小朋友的衣服,開著「火車」並腳跳(可往不同方向跳)。
第二節:[12×8]拍
重復第一節動作
間奏:[2×8]拍
[1-8]拍:踏步走四次,雙手握空拳放在眼睛前做「望遠鏡」,向右邊左邊各看一次(見圖18、圖19)。
27圖18、19.jpg
[2-8]拍:重復[1-8]拍動作。
第三節:[12×8]拍
[1-8]拍~ [8-8]拍:重復第一節前八拍動作。
[9-8]拍:雙手叉腰,右腳踵步,腳收回來並腳跳兩下。
[10-8]拍:動作同上,方向相反。
[11-8]拍:雙手在前後方各擊掌一次,跳兩下。
[12-8]拍:雙手在耳旁左右各擊掌一次,跳兩下。
結尾:[8×8]拍
[1-8]拍~ [4-8]拍:重復第三節[9-8]拍~ [12-8]拍的動作,其中並腳跳只跳一下。
[5-8]拍:原地小碎步跑,踮腳兩次。
[6-8]拍~ [8-8]拍:重復[5-8]拍動作。
結束動作:腿下蹲,雙手做「小兔子耳朵」狀放在耳側,再站起(見圖20),手伸直高舉過頭頂
Ⅵ 請問您知道什麼音樂適合做小兔跳的兒童游戲的背景音樂
Y467Y765UY64Y U6
Ⅶ 幼兒園小兔跳跳跳目串詞
設計意圖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游戲性較強的歌曲,旋律輕松明快,歌詞簡單易懂。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記住歌詞、學會演唱並不是難事。因此,活動設計中我的定位是既要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演唱這首歌曲,還要採用不同的形式唱好,讓幼兒既體驗到歌唱的快樂又掌握一些簡單的歌唱技能,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歌唱表現力,激發幼兒喜愛音樂的情感。 活動以帶"小兔"去樹林玩這一情境為主線,在游戲化的輕松氛圍中從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詞,從學會演唱到多形式表現。前後呼應的游戲環節和情境設置,意在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活動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化的引導,意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活潑歡快,學會演唱歌曲。 2.學慣用襯詞的方法為歌曲的部分樂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伴奏音樂,大灰狼頭飾一個,表現歌詞大意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韻律表演,感受旋律 1.談話引出活動主角,學慣用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的方法。 2.在《小兔跳跳跳》的音樂旋律中,幼兒隨教師做簡單的韻律動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過肢體動作和跟旋律說襯詞這兩種形式的結合,既達到熟悉旋律、感受樂曲結構的目的,又讓幼兒的聲音得到了很好的預熱,為接下來的演唱做好鋪墊。同時,學習有彈性地說襯詞還為接下來的演唱埋下伏筆。) 二、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小兔跳到了什麼地方?它聽到了什麼?又會碰到誰? 2.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並引導幼兒一一學唱相應的樂句。 3.幼兒集體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從完整欣賞到逐句學唱再到完整表現,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便於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層層遞進的活動環節讓學習更有序和有效。) 三、練習襯詞,演繹歌曲 1.出示小兔腳印圖譜,引導幼兒學習第一句配襯詞演唱的方法。 2.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襯詞用以上方法表現第二樂句。 3.將幼兒分成兩組,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完整表現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合理處理好自己的聲音,注意兩種聲音的和諧與美感。 (通過圖譜這一有效支架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兩個樂句不同的表現形式,為幼兒會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幫助;通過傾聽、發現、提問等,引導幼兒去發現和解決演唱的困難,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讓幼兒不僅學會演唱這首歌曲,而且能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能,為今後的歌唱打下基礎。) 四、游戲表現,寓歌於樂 告訴幼兒游戲名稱,交待游戲玩法,師生共同玩游戲若干遍。 (在有趣的游戲中檢測和鞏固幼兒對歌曲演唱的成效,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歌唱的美好和快樂,寓學於境,寓歌於樂,寓樂於情。) 附歌曲:小兔跳跳跳 關於情趣音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情趣音樂教學"是教師依據音樂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徵,選擇、設計和組織實施趣味性的音樂教學活動,通過游戲化、情境化的活動引導,藉助語言、圖譜、故事、情境等載體,師生共同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從而引導幼兒獲得愉悅的音樂情感體驗和良好的技能發展。我所倡導的情趣音樂教學中的"情"和"趣"分別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情"主要體現在: (1)選擇能引發幼兒情緒情感的音樂作品--即作品的情、內容的情; (2)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引發、調動幼兒的情緒情感,即教師的情; (3)通過作品的情和教師的情去激發幼兒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情感,也就是幼兒的情。 "趣"主要表現在: (1)根據幼兒發展需要選擇幼兒喜歡的、能充分激發幼兒情感的、有趣味的作品--作品的趣和內容的趣; (2)趣味化的活動過程; (3)教學方法的激趣。 在實踐中,我這樣讓音樂教學凸顯情感,突出趣味。 1."設境"--設境激趣。即創設富有情趣的游戲化情境,在好玩的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和體驗音樂,激發其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一步,是活動的設計環節。如在上面的這個歌唱活動中,教師結合歌詞,通過簡單的語言讓幼兒置身於小兔去森林遊玩的情境中,先玩一玩小兔跳蹦蹦床的游戲,然後聽一聽小兔到了哪裡、碰到了什麼?學一學歌曲,再玩一玩碰到大灰狼的游戲,這樣好玩而有意思的活動孩子們肯定喜歡。但在實踐中我們也要切記,一切情境都是為目標和內容服務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穎、好玩、有趣。 2."導學"--支架導學。這是情趣音樂教學的第二步,是活動的路徑和支架。教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些適合的教學圖譜、兒歌、動作等直觀、具體的表現形式,以幫助幼兒學習和理解作品內容,從而更好地體驗和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在上面的歌唱活動中,我選擇了圖譜作為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和學習兩部分聲音合作表現的支架。教師首先通過幼兒的傾聽呈現不同樂句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然後再呈現表現小兔跳躍的腳印以幫助幼兒很好地掌握每個襯詞出現的地方以及它的節拍。這種一目瞭然的方式,不僅非常方便幼兒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它能很好地解決兩個聲音同時演唱時的速度和節拍,教師只需要提醒幼兒看著自己演唱的部分跟著教師的指揮唱就行了,這樣簡潔明了的方式,讓兩個部分的聲音在表現時更和諧,讓教學更有序、有效。
Ⅷ 中班語言教案小兔子跳一跳(體育游戲)
【活動目標】 1、學復習助跑跨制跳的動作,初步掌握跳得又高又遠的動作技巧。 2、敢於挑戰困難、挑戰自我、體驗運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七條彩色皮筋,椅子14把,口哨、紅橙黃綠青藍紫手環若干。 2、音樂、優盤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