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安全教案我該怎麼辦
活動目標:1、 結合重點教育幼兒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對幼兒加強安全知識教育。
2、 培養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活動准備: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獨自在家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麼辦」的話題,加強幼兒的安全保護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辦?(不驚慌、不害怕、盡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遇到過什麼事,當時你是怎樣的?想過什麼辦法解決。
讓幼兒各自討論,並把經歷與其他幼兒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導幼兒了解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1)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學會「家裡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辦法。
你認為小明這樣做對嗎?
當你一個人在家裡,有人敲門,如果這個人你不認識,你該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又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小明和機靈,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現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鑽空子,小朋友們也要當心。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3、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發生危險的應變措施和方法。
「發生火警(觸電、受傷、溺水等)時你有什麼辦法?驚慌失措有幫助嗎?」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電話號碼。
4、教師總結。
教育遇到突發事件,應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腦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辦好。
② 小班安全教育《我該怎麼辦》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願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大面積訓練,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2.從小事做起,學會用心體貼長輩。
三.課前准備
課件、各種學慣用具、抹布、衣服(若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家裡做過家務事嗎?
你為什麼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學生說一說父母不讓他們做家務事的情況)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一
(1)(出示課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裡只剩下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
小朋友們,他該怎麼辦?誰來幫他出出主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願不願意幫他想想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媽媽為什麼不讓小明做家務?
怎樣才能勸說小明的媽媽,讓他做家務呢?
我們能做哪些家務事?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小組內表演。
小組內的幾個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孩子、同學等角色,表演勸說的過程。說服「媽媽」後,請「媽媽」談談,為什麼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3)上台表演。
小組上台表演。
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2創設情景二
剛才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你是怎麼做的?
(1)說說你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要求口齒清楚,普通話標准)
(3)全班交流。
其他同學補充認為說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務事上,他們的做法又是怎樣做的?
3創設情景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乾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乾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香蕉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衣服、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
(2)每個小組挑選一名代表上台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進行做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並獎小紅花。
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大家有些什麼想說的?(學生交流)剛才同學都說了這么多,這說明大家是孝敬長輩、愛勞動的好孩子,那我們以後天天都要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好不好?
請欣賞《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③ 小班安全教育公開課受傷的眼睛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的基本構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愛護眼睛以及可能會傷害眼睛的危險行為,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准備:
1.眼睛的特寫圖片,小男孩玩偶,細樹枝。
2.胡蘿卜沙拉。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活動。
教師:
(1)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2)教師:小朋友們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呢?
2.讓幼兒觀看眼睛的特寫圖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構造以及作用。
(1)教師:這是什麼?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中間的黑葡萄是什麼?
(2)教師:眼睛是用來干什麼的?(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3)教師小結:眼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3. 觀看情景表演,了解可能會傷害眼睛的種種行為。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看電視時離電視機很近,會傷害我們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長時間。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鏡。眼睛有問題的時候才需要戴眼鏡,不要隨便戴別人的眼睛會傷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用臟手揉眼睛。臟手上有許多細菌,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受傷。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4--對著太陽看,盯著強光看。看很強的光線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5--玩尖銳的物品。會不小心扎到眼睛。眼睛受傷了就什麼耶看不見了。
4.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有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嗎?
(2)教師小結:看書看電視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看看遠方的東西,還可以看看綠色的樹林、草地,讓眼睛休息、放鬆。也可以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鴨肝、豬肝等。等我們長大一點兒,我們還學會做眼保健操,這些都是保護眼睛的好辦法。
5.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或幼兒用書,懂得有危害的行為不可以去做。
6.讓幼兒愉快地享用胡蘿卜沙拉,活動結束。
④ 小班安全教案隱私權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兒童與社會的接觸日益廣泛,近年來,兒童性騷擾這個問題已逐漸浮出水面,女孩會遇到,男孩也可能遇到,此類報道也經常見諸媒體。據專家介紹,雖然一般性的兒童性騷擾不至於嚴重到性侵害的地步,但是各種形式的性騷擾會使兒童受到長期乃至終身的心靈傷害。幼兒身體隱私部位的自我保護,是典型的幼兒安全、保健教育問題。如何在大班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幼兒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如果遇到有人試圖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怎麼辦,筆者經過認真思考,設計了這一健康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知道要保護自己並尊重別人的隱私。
2.掌握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幼兒畫報》中紅袋鼠自護系列故事《不許摸》、幼兒安全自護圖片四幅、知識競賽題卡等。
2.操作材料:男女孩卡通人體圖、固體膠、「小花」貼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幼隨著音樂律動自然地玩「碰一碰」的游戲。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一個「碰一碰」的游戲吧。
2.引導幼兒說一說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師:剛才你和好朋友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頭、手、膝蓋、腳)
(評析:活動開始,在游戲碰一碰、玩一玩中,將幼兒帶入情境,並為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二、感知理解,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出示、操作卡通人體圖片)引導幼兒與旁邊的夥伴自由交流,說一說身體的哪些部位不能給別人隨便看、隨便摸。
師:小朋友們知道嗎?我們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讓別人隨便看,看了很難為情,更不能讓人隨便摸的,你們猜猜看是哪些部位?
2.貼一貼。
每組一張人體卡通圖片,引導幼兒在自主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將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的部位用「小花」遮蓋起來。
師:小朋友的身體是屬於自己的,有些部位是不能露出來,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的,我們用「小花」把這些部位遮蓋起來吧。
(評析:先討論再操作,避免了幼兒操作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幼兒貼「小花」遮蓋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幫助他們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並建立保護隱私部位概念的過程。)
3.辨一辨。
展示操作結果,幼兒觀察、思辨、糾錯,自我完善操作結果。
(1)教師藉助電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將幼兒操作中共同的遮蓋部位,如人物圖片上的胸部、屁股、生殖器等部位用「小花」遮蓋起來。
(2)對於幼兒操作中出現的有「異議」的身體遮蓋部位,引導他們觀察、思辨、糾錯。
師:你們為什麼要把這些部位遮蓋起來呢?
(評析:這一反問,將「球」拋給幼兒,達到「欲擒故縱」的效果,並水到渠成地引出下面的小結。)
師幼小結:圖片上遮蓋起來的像胸部、腿、屁股、生殖器等部位,都不能隨便露出來,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它們都是小朋友身體的隱私部位。
三、拓展經驗,豐富認識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身體的隱私部位,那怎樣保護我們的隱私部位呢?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發表看法。
2.播放課件《不許摸》,了解故事中小羊是如何保護隱私部位的。
師:大灰狼和狐狸想要干什麼?(想摸小羊的隱私部位)小羊同意了嗎?它是怎麼說的?我們來學一學。(引導幼兒學一學小羊大聲拒絕的話:「不許摸、不許摸!」「如果再要摸,我就喊大人!」……)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評析:師幼一起分析小羊的做法,自然地將幼兒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引導他們想辦法。)
師幼小結: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不許他摸、大聲地喊大人、趕快離開。
3.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小朋友的做法,進一步豐富保護自己和尊重別人隱私的經驗。
師:小朋友知道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那別人的隱私部位我們要不要保護和尊重呢?
我們來看看圖片上的這四個小朋友的表現,他們誰做得對?為什麼?
(評析: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分辨出一些正確的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和尊重別人隱私的行為。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給在圖片上做得正確的小朋友送上「大拇指」,從而強化正面行為。)
師幼小結: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平時注意穿好衣服,在上公共廁所的時候要隨手把門關上。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在別人換衣服、上廁所時,我們不要故意去看。
四、遷移經驗,鞏固提升
師:紅袋鼠還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考考我們呢。
幼兒分為四隊(菠蘿隊、蘋果隊、西瓜隊、草莓隊),進行相關的知識搶答。每答對一題,就在課件的「星星榜」中得一顆「★」。
知識搶答部分包括: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怎麼辦?如果有人摸了你的隱私部位,是藏在心裡還是及時地告訴家人或老師?如果有人想帶你去沒人的角落或屋子,你去嗎?別人的隱私部位,我能不能隨便看、隨便摸呢?什麼情況下,你的隱私部位可以給人摸的?(爸媽幫小朋友洗澡時;醫生檢查身體時)……
(評析:這一環節中,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知識搶答,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保護隱私部位的經驗。這樣既增強了幼兒的自護意識,同時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將保護隱私部位的經驗用自己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並裝進自製的系列《自我保護小畫冊》。
2.在大帶小活動中,將自製的《自我保護小畫冊》講給小、中班的小朋友聽,讓他們一起分享有關自我保護的經驗。
(評析:幼兒自我保護方面涵蓋著很多內容,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也並非開展一兩次活動即可實現,所以,我們在「關於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研究過程中開展了初步探索,並引導幼兒自製了系列的《自我保護小畫冊》。)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中,執教者就如何促進活動目標的有效達成,如何使教師的「導」更好地服務於幼兒的「學」等導學策略做了一些思考,可用四個關鍵詞進行概括。
順水推舟 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要讓幼兒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隱私部位跟身體其他器官的認知不一樣,比如說小班的「小手和小腳」中,可以讓幼兒拍拍手或跺跺腳,中班「妙妙鼻」中,可以引導幼兒摸一摸、嗅一嗅鼻子,而隱私部位顯然是不便用這些手段來讓孩子們認識的。所以,活動中採用卡通的人體圖片,當圖片出示時,有些幼兒就捂住眼睛,嘴裡還在輕輕地說「真難為情」,這就順水推舟地引出: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暴露在外面的,趕快把它們遮起來吧。這樣既認識了隱私部位,同時又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保護隱私部位」做好鋪墊。這里,教師的「導」不留痕跡、巧妙自然,真正地順應了幼兒的學情,做到「以學定教」。
將錯就錯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犯錯誤,誰就將錯過最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活動中幼兒出錯是很正常的事,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好這些錯誤,把錯誤演繹成美麗的錯誤。如,幼兒在用小花遮蓋隱私部位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把不該遮蓋的部位也遮起來了,活動時我故意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並採取「將錯就錯」的策略,對有異議的遮蓋部位,引導幼兒思辨、糾錯,實現自我完善。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對身體隱私部位的認識,同時還提高了幼兒的思辨力。
拋磚引玉 在拋出「如何保護隱私部位」的話題時,藉助課件中「小羊"的做法,通過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自然而然地引出幼兒更多的關於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教師的「導」收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點石成金 通過課件的播放,圖片的觀察、討論和操作,幼兒已積累了一些對隱私部位的保護經驗,如何使他們的經驗得到更好的提煉、鞏固和升華,活動最後的「知識搶答」環節,對整個活動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⑤ 小班安全教案我該怎麼辦活動延伸
活動內容:我該怎麼辦活動目標:
1、了解發生各種危險時,所應該採取的措版施。權
2、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活動准備:警車(玩具)一輛,用椅子搭成的家,爸爸媽媽的頭飾,壞人的頭飾活動流程:游戲導入--------談談議議---------游戲鞏固實施要點:
(一)游戲導入1、教師創設情景指導語:有一天,有一個陌生人進入了家裡。可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就只有一個小朋友,該怎麼辦?
指導語:有一天,有個壞人突然闖進了幼兒園,要挾我們,怎麼辦?
2、隨著幼兒的答案,請個別小朋友表演。
(二)談談議議指導語:剛剛這樣子對不對?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
總結:如果有陌生人在敲門,而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們不能開門!
如果壞人闖進幼兒園了,我們要安靜的想想辦法,不能害怕。可以打電話求救,也可以請求別人幫助我們!
(三)游戲鞏固根據小朋友及老師總結的答案及過程,請小朋友上前表演。
活動建議:幼兒在談到各種自我保護方法時,可能會說出各種辦法,有的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師不必當場反駁,可以根據幼兒的表演,來請小朋友談談。
⑥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需要哪方面的安全主題?
⑦ 小班安全教案 不單獨外出
安全教案:進出門時不擠不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質。
2、教育幼兒進出門時不擠不搶,集體活動時要有秩序。 活動准備:
1、課前帶領幼兒有秩序的在戶外滑滑梯並注意幼兒的表現。 2、歌曲《滑滑梯》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1、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麼啦?怎樣玩的?
2、現在我們又是怎樣進的活動室?引導幼兒說出排著隊,有秩序的滑滑梯、進出活動室等。 二、欣賞歌曲
1、剛才我們玩過滑滑梯,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我們來聽聽歌里唱了些什麼? 2、請幼兒欣賞
3、歌里唱了些什麼?把你聽到的告訴大家。 4、嘗試學著跟唱歌曲。 三、提問幼兒理解歌詞
1、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樣滑滑梯的?為什麼要排好隊,不推也不擠?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推擠容易將小朋友推倒、磕傷。 四、討論:
1、小朋友在什麼時候還應注意排好隊?為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盪鞦韆時等 等都容易推倒,發生意外傷害。
3、教師小結:大家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懂得謙讓,有秩序的活動,反之,很容易 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如:集體入廁、集體喝水、進出活動室、集體游戲等都給幼兒滲透排隊、不推不擠、有秩序的進行活動。 家長工作: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上下樓梯、進出門、公共場所等情景對幼兒進行相互謙讓、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⑧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湊熱鬧
活動目標:1、 結合重點教育幼兒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對幼兒加強安全知識教育。
2、 培養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活動准備: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獨自在家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麼辦」的話題,加強幼兒的安全保護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辦?(不驚慌、不害怕、盡力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遇到過什麼事,當時你是怎樣的?想過什麼辦法解決。
讓幼兒各自討論,並把經歷與其他幼兒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導幼兒了解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1)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學會「家裡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辦法。
你認為小明這樣做對嗎?
當你一個人在家裡,有人敲門,如果這個人你不認識,你該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又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小明和機靈,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現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鑽空子,小朋友們也要當心。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3、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發生危險的應變措施和方法。
「發生火警(觸電、受傷、溺水等)時你有什麼辦法?驚慌失措有幫助嗎?」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電話號碼。
4、教師總結。
教育遇到突發事件,應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腦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辦好。幼兒
時時刻刻注意安全
——永寧小學三年級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學習安全知識,掌握一些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班長: 同學們,你們好!「時時處處注意安全」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請看小品《踢球》——
二、小品表演。
三、班長小結:是啊!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在學校里,我們應該怎樣注意安全呢?
四、下面我們來進行選擇題比賽:
. 1.下課了,不能幹什麼:①打球。②追趕打鬧。③跳繩。
2.哪些東西不準帶進校門: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種行為不對:①跳高、跳遠。②攀越圍牆、滑樓梯。③翻單杠、盪鞦韆。
4.上下樓梯怎樣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五、師:同學們都很聰明,那就希望同學們在學校能自覺遵守安全規則。但是當我們獨自在家的時候,安全知識也不能少,請看《家庭AB劇》——
六、小品表演
七、 班長:看了這兩個表演後,你認為哪一次的同學做得對呢?對在哪裡?如果情況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後,指名匯報)
八、小結:獨自在家時,生人敲門別理他,是熟人敲門還要問清情況,剛才劇中的小朋友就吃了這個虧。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興,這樣的喜事,真該放串鞭炮,慶賀慶賀。 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請聽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