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美術撕撕草裙教案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感受報紙的意義和活動的樂趣,用報紙做衣服
實踐與創意:嘗試用報紙設計製作出具有創意的服飾用報紙做衣服。
欣賞與評議:主動地參與用報紙做衣服活動並議他人作品。
隱性滲透
情感與審美:感受服飾的多樣性,體驗製作紙衣服的樂趣。
想像與創意:通過紙材料的認識,用報紙做衣服創作有創意的衣服。
知識點:知道用紙張可裝飾衣服。
技能要求:學習靈活用報紙做衣服的方法用報紙做衣服。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設計製作出有創意的衣服用報紙做衣服。
教學難點:利用報紙特點變化製作的手段與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准備:報紙、彩色即時貼、鈕扣、橡皮筋、剪刀、圖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引入
⒈教師出示大疊報紙,引起學生的好奇。
⒉出示各種材料製作的衣服圖片。
⒊討論了解材料在服飾上的運用。
⒋引入今天的課題:用報紙做衣服。
二、感受與拓展
⒈一張平面的報紙如何製作成立體的衣服,先請學生自己嘗試製作。
教師提出任務,四人一組,為同學設計服裝。
教師提示:報紙有易碎、易皺的特點,而只是因為它的獨特,製作出來的衣服也有特色,如團一下報紙,變皺了,可做成皺折的衣服,撕一下報紙,邊緣很毛糙,很像草裙,卷一下報紙,變長條,可做腰帶,也可裝飾,不同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帶來不同的感受。
⒉在鼓勵與肯定的基礎上,與學生一起探討服飾的變化。
教師可依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也可以在這堂課的前一課時中,剪貼設計平
整的衣服,奠定一下熟悉服飾結構的基礎,如提醒學生領子、衣袖等被忽略
的地方,改變它們就改變了式樣。
⒊介紹報紙的特殊性所帶來的獨特方法,師生共做一件衣服。
⒋討論裝飾改造它的其它方法。
⒌介紹各種粘貼工具的不同運用。
學生平時較熟悉用膠水粘貼,但有的地方不宜固定,也浪費時間,而透明膠
、雙面膠,甚至欽鈕各有各的特點,可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讓學生自己選擇。
三、合作製作
⒈四人一組,一人做模特,共同出謀劃策製作。
⒉在製作過程中確立作品的主題名稱。
四、欣賞與評論
⒈模特上台展示。
⒉學生欣賞並討論感受。
⒊小組代表介紹自己作品的構思和名稱或最得意的地方。
板書
19.用報紙做衣服
分小組
一人當模特
幾人當設計師
⒈材料 報紙
⒉撕形
⒊裝飾 剪、貼
❷ 小班美術欣賞活動秋天的銀杏葉
陽光灑在銀杏樹抄的葉子上,秋天的銀杏樹一身金黃,金光閃閃。銀杏葉舒展著扇形的裙擺微笑地體味迷人的秋色。不遠處,一顆槐樹原本綠色的、嫩嫩的樹葉,一半枯黃。些許秋風吹過,片片干黃的葉子,似毫無力氣的羽毛,落到了地上。干癟的葉子躺在樹下的泥土裡,暗自傷心。樹上的槐樹葉子們見狀,也各自感嘆。秋天,是它們失去姿彩,回歸自然的時節。失落、沮喪,葉子們毫無笑容的臉,讓槐樹顯得無精打采。
陽光的滋潤,讓銀杏樹的葉子們更加活力四射。它們盡力地獲取更多的陽光,黃得越發燦爛。走過銀杏樹下的人,紛紛贊嘆醉人的黃色,無不被葉子迸發的活力感染。即便是幾片飄零的葉子落地,人們也稱贊:「好美麗呀!撒在地上,像金黃色的地毯。
秋天,是銀杏樹最美的季節。葉子起初是綠中帶黃,接著變成了黃綠色,到了深秋,滿樹都變成了金黃色。黃燦燦的葉子在陽光的映照下,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一陣風吹過,那光芒就在樹葉間跳躍,彷彿小精靈在歡快地玩耍。
❸ 幼師幫小班美術放風箏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在欣賞風箏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通過大膽想像,學慣用對稱的方法嘗試表現出不同形狀的風箏,體驗成功的快樂。
2、培養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
教學准備:
1、一段音樂,幼兒繪畫用品。
2、一隻風箏,風箏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2、春天來了蝴蝶、小鳥都在天上飛來飛去,除了他們還會有誰在天上飛? (幼兒講述)
3、春天是放風箏最好的季節,今天劉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風箏,你們一起來觀察一下老師手裡的風箏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漂不漂亮?這些風箏都有一個特點是什麼?(兩邊對稱,教師講解風箏)
二、讓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講述美。
欣賞帶來的各種各樣的風箏圖片,請小朋友們說出這些風箏美不美?美在什麼地方?(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這些風箏多美呀!有XX風箏,形狀有各種各樣的,而且圖案和顏色都很漂亮。美麗的風箏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多快樂啊!
三、進一步讓幼兒表現美,激發創作的慾望。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隻美麗的風箏啊?假如讓你們變成一隻美麗的風箏,長著兩只翅膀,你想變成一隻什麼風箏呢?
2、噢,今天老師也想變一隻風箏到空中去自由自在的飛翔,多快樂呀!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變成一隻漂亮的風箏去飛翔一下好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聽音樂做飄得動作)
四、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小朋友,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吧你們剛才變的這只美麗的風箏給畫下來,讓後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風箏。
五、講述作品,活動結束
1、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2、帶領幼兒去放風箏。(結束)
❹ 小班 美術教案 怎樣欣賞抽象畫
抽象畫抄向來標榜是純粹的藝術。它不是對自然的摹仿,而是通過形、色、線的選擇,加以排列組合以表達人類的純粹精神和感情。
第一個畫出不包括任何具象形象的作品,並舉辦「視覺音樂」展覽會的藝術家康定斯基,他強調了色彩的心理效果,明亮的黃色如號角長鳴、深暗的藍色如教堂的管風琴。他懷著堅定的信念,以為「色彩直接影響精神」。被稱為「熱抽象」。
荷蘭畫家蒙德里安提出:繪畫為什麼不能像建築那樣的構築性藝術呢?於是我們看到另一種抽象,一種以直線、矩形;紅黃藍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構成的極端簡化,極端單純的造型。而被稱為」冷抽象「。
後來出現了各種」符號創作「,象米羅、音樂家克利。都夢想著視覺語言的純粹,醉心點、線、面、色彩等造型要素的」純形式「構成。
在欣賞抽象畫時,我們不僅要體會色彩色調給我們視覺心理感受,還要對形態有敏感感應,如斜三角的動感,正三角的穩定,垂線的肅穆,波浪線的起伏運動,銳角的沖力,重復線型的交錯、重疊、張力、對峙、疏密、均衡等等視覺上的感應帶來的心理效應。
學習交流,歡迎批評指正!
❺ 幼兒園欣賞活動 齊白石《蝦》小班 教案
活動准備 1、課件:齊白石關於「蝦」的系列作品多幅,其他水墨畫作品多幅。 2、動態國畫《墨蝦》,輕松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齊白石的《墨蝦》,感受畫面輕松、自在的意境。 (1)欣賞《墨蝦》,感受畫面意境。 教師:畫上畫了什麼?有幾只?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可能會在哪裡呢?在干什麼? (2)欣賞動態國畫《墨蝦》,多通道感受國畫意境。 教師:你們看,它們動起來了,好像在干什麼? (3)遷移已有經驗,知道《墨蝦》是國畫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是用什麼材料面的嗎?是什麼畫? 2、欣賞多幅齊白石的墨蝦圖,進一步感受畫面意境,初步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好幾幅關於「蝦」的國畫作品。你們看,這些畫上的蝦好像在干什麼?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跟隨音樂模仿蝦的動作,進一步體會畫面意境。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蝦,你會怎麼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通過觀察,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教師:畫上除了有蝦,還有什麼?(題字、印章)文字是什麼顏色的?印章呢? 3、欣賞齊白石的其他彩墨畫作品,豐富對中國畫的認識。 (1)教師:齊白石老爺爺除了畫蝦,還擅長畫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上有什麼?都有哪些顏色?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2)教師小結:原來,中國畫除了用黑色的墨汁來畫,還可以用很多彩色的國畫顏料來畫,畫出來的畫也很好看。 參考資料 墨蝦 齊白石是享譽世界的國畫大師,尤以畫蝦最負盛名。他畫蝦的最大特點是一個「活」字,其自創的「以水兌墨,墨中點水」的方法,使他畫的蝦給人一種通體透明、晶瑩逼真之感,令人稱嘆。 在大班幼兒欣賞活動中,教師可將蝦的動態作為欣賞的重點,在欣賞的同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蝦身體上的墨色濃淡變化,充分感受蝦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