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音樂課里有哪些好聽的歌曲
1.
外婆的澎湖灣
2.世上只有媽媽好
3.藍精靈
4.愛我你就抱抱我
5.小兔乖乖
6.讓我們盪起雙漿07.打電話回
8.生日快樂
9.拔蘿卜答
10.兩只老虎
11.數鴨子
12.蝸牛與黃鸝鳥
13.小燕子
14.健康歌
15.小毛驢16.蟲兒飛
17.三隻熊
18.葫蘆兄弟
表19.我上幼兒園
20.采蘑菇的小姑娘
21.白龍馬
22.我愛洗澡
23.爸爸媽媽聽我說
24.爺爺為我打月餅
25.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26.春天在哪裡
27.紅星歌28.字母歌29.小星星英文版
30.我的好媽媽
31.好爸爸壞爸爸
32.小螺號
33.小龍人
34.爸爸媽媽最愛我
35.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B. 求音樂:小提琴奏曲快樂的農夫
http://www.56.com/w21/play_album-aid-2821488_vid-MTkyOTA3NTg.html
這個是教程
C. 五年級上冊音樂歌曲
人教版的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音樂 (五線譜) 五年級上冊》回
目錄在下面了
拓展資料:答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國家音樂課程標准(修訂稿)編寫的一套音樂教材,供各實驗區五年級學生使用。
「十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成果,國家音像最高獎──國家音像製品獎獲獎作品。
依據國家課程標准,以全新的課程理念引領貫穿, 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學環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立體化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材同步配套,學科齊全。由課程設計專家、教材編寫專家及教研專家等共同設計、審定,人教社專業音像出版社歷時五年精心拍攝製作。
一位教師與六位學生創設的小班課堂,呈現出完整、真實的教學過程。重點、難點精講巧練,突出學生主體,體現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集圖、文、聲、像為一體,全面調動動畫、實拍外景、電腦游戲等多樣化的媒體形式和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引人入勝,教學環境令人耳目一新。
展示全國數十位優秀教師的風采,匯集千餘堂優質示範課,百名中外學生共同參與。
參考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D. 快樂的農夫的教案
我只找到了《快樂的音樂會》這個教案,你可以比照這個教案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1. 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外型及演奏姿勢。
2. 能用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完整准確地演唱歌曲。
3. 能通過自己對其它樂器的認識,大膽的為歌曲創作第四、第五段歌詞。
4. 能通過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 使孩子能用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完整准確地演唱歌曲。
2. 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外型及演唱姿勢。
教學難點:
1. 准確掌握歌中節奏:
2. 創作第四、第五段歌詞。
教學准備:
課件 圖片 各種頭飾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創設情境
1、師生同唱問好歌
2、談話導入
二、新授歌曲
1. 老師分別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圖片請同學辨認,同時讓孩子們表演這些小樂器的演奏姿勢。
2. 告訴大家這三種小樂器要和我們一起開一個快樂的音樂會。(老師板書課題)
3. 初聽歌曲:請同學們從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樂器並表演出來。
師: 「第一個節目由小樂器們為大家演唱!」
4. 請大家模仿出歌曲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聲音,並按節奏讀歌詞。
師:「剛才大家聽了小樂器們的演唱,誰能告訴老師它們分別是怎麼唱歌的?」
A. 小胡琴
(1) 孩子模仿(可用小胡琴的圖片獎勵模仿的好的同學)
(2) 老師糾正:老師用拍打身體的不同部位的方法,來固定孩子對一字多音節奏的掌握。並且在後面的演唱過程中也將不斷進行加固練習,還要不斷強調對拍時只能拍一下。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嗞 扭 扭 嗞 扭 扭 扭 得兒 喂
(拍手) (拍腿2下)(拍手)(對拍1下) (拍腿2下) (叉腰)
(3) 老師按節奏讀第一句歌詞,學生按節奏讀樂器的聲音。同時請剛剛得到圖片的同學拿著自己手裡的小樂器圖片邊讀邊「演奏」。
B. 小喇叭
(1) 孩子模仿(可用小喇叭的圖片獎勵模仿的好的同學)
(2) 老師糾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嘀 嘀 噠 噠 嘀 嘀 噠 噠 噠 噠 得兒 喂
(3) 按節奏對讀歌詞。同時也請剛剛得到小喇叭圖片的同學,邊讀邊「演奏」。
C. 小銅鼓
(1) 孩子模仿(可用小銅鼓的圖片獎勵模仿的好的同學)
(2) 老師糾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得兒 喂
(3) 按節奏對讀歌詞 。同時也請剛剛得到小銅鼓圖片的同學,邊讀邊「演奏」。
5.「它們的歌聲這么好聽,不僅吸引了我們,還吸引了誰呢?聽——」老師范唱。請同學們找出歌中的兩個小動物——小狗和小貓。
6.「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歌聲分別使小狗,小貓激動的怎麼樣了呢?」由其引出歌曲各段後半段的歌詞,使學生充分熟悉歌詞。
7.「小狗和小貓高興的都不想停下了,你們聽——」老師范唱結束句。讓孩子與前面的一句進行對比,看看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並讀一讀。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
跳 呀 蹦 呀 跳 呀 蹦 呀 得兒 喂
8.老師帶學生隨音樂按節奏讀歌詞。並提醒孩子們在每段歌曲的前後連接部分都有一個語氣詞連接。「咦;嗯;哎!」要求學生要用高興,愉快的情緒來讀歌詞。
9.隨老師邊表演邊演唱。(學生可以根據歌詞自由的做動作)
10.請剛才表演精彩的兩個小朋友上台,老師發小狗小貓的頭飾給他們,請他們帶大家再唱歌曲。
三、創編活動
1.「孩子們你們唱的可真好聽!可是我們的音樂會上只有我們大家和三個小樂器是不是顯得太冷清了呢!我們還想邀請更多的小樂器和小動物們來參加。你們大家說我們邀請誰啊?」要求學生不僅要說出小樂器和小動物的名稱還要說出其是怎麼「唱歌」的。
2.老師就剛才學生的發言確定音樂會的四個邀請對象。(兩個樂器,兩個動物)並根據孩子們自己的意願把他們分成四個創作小組。
第一組:創作歌曲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第二組:創作歌曲第四段的後半部分。
第三組 :創作歌曲第五段的前半部分。
第四組:創作歌曲第五段的後半部分。
3.學生進行創作,老師巡迴指導
4.四大組連唱,提高大家的合作意識。
5.前兩組和後兩組分別進行展示,並相互評價。從評價中取長補短,提高審美能力。四、結束
1.把孩子們創作的第四、第五段歌詞加入歌中,讓大家完整的唱一遍。
2.下課
教學反思:
《快樂的音樂會》是有馬華作詞,潘振聲作曲的一首民歌風格的兒童歌曲。歌曲結構緊密,級進、流暢的旋律不時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得意地炫耀了小樂手吹、拉、彈、唱的技巧,風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頓,引出第三句轉句,一個小小的低回,噢,原來是吸引了小動物「聽眾」跟著高興地蹦跳,音樂會也因此獲得了成功,是一首讓學生喜愛的兒童歌曲。
但是這首歌曲有三段,二年級的孩子用一節課的時間很難掌握。並且第一段中小胡琴的聲音節奏和歌曲最後結束句的節奏對孩子來說是這首歌曲的最大難點。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掌握歌曲的這兩處節奏我分別採用了拍手帶動法和對比演唱法進行了處理,小胡琴的聲音節奏有待進一步提高
E. 五年級上冊的音樂教科書是什麼內容
第一課 朝 夕表演《晨景》《晚風》聆聽《晨景》《漁舟唱晚》
第二單元 農家回樂聆聽《豐收鑼鼓答》《快樂的農夫》表演《趕圩歸來啊哩哩》《蘋果豐收》
第三單元 足跡聆聽 《紅梅贊》 《紅星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表演 《雨花石》 《我怎樣長大》
第四課 可愛的家表演《外婆的澎湖灣》,聽《天黑黑》。聽《可愛的家》、《回家》。
第五單元 故鄉表演:《故鄉的小路》 《如今家鄉山連山》聆聽:《思鄉曲》 《鄉間的小路》 《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歌曲《可喜的一天》2.管弦樂《羅馬的松樹》3.歌曲《雛鷹之歌》4.歌曲《叮鈴鈴》
第七單元 雨花唱《踩雨》;聽《雨滴》;唱《雨中》。聽《暴風雨》;
第八單元 冬雪表演:《堆雪人》 《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聆聽:《乘雪橇》 《踏雪尋梅》 《打虎上山》.
F. 快樂的純音樂。
所謂純音樂,就是不帶歌詞或語言的純粹讓右半腦感受的音樂。以快樂開頭的音樂不少,有流行的和不流行的,有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真的憑這兩個字無法確切地知道答案。《快樂的農夫》、《……》。。。 ?
G. 五年級上冊音樂書里的踏雪尋梅
第一課 朝 夕
表演《清晨》《晚風》
聆聽《晨景》《漁舟唱晚》
第二單元 農家樂
聆聽《豐內收鑼鼓》《快樂的農夫容》
表演《趕圩歸來啊哩哩》《蘋果豐收》
第三單元 足跡
聆聽 《紅梅贊》 《紅星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
表演 《雨花石》 《我怎樣長大》
第四課 可愛的家
表演《外婆的澎湖灣》,聽《天黑黑》。
聽《可愛的家》、《回家》。
第五單元 故鄉
表演:《故鄉的小路》 《如今家鄉山連山》
聆聽:《思鄉曲》 《鄉間的小路》 《誰不說俺家鄉好》
第六課 歡樂的少年
.歌曲《可喜的一天》
2.管弦樂《羅馬的松樹》
3.歌曲《雛鷹之歌》
4.歌曲《叮鈴鈴》
第七單元 雨花
唱《踩雨》;聽《雨滴》;唱《雨中》。
聽《暴風雨》;
第八單元 冬雪
表演:《堆雪人》 《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聆聽:《乘雪橇》 《踏雪尋梅》 《打虎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