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案《旋轉木馬》
活動目標: 1、鞏固撕、折、貼的技能,依圖製作旋轉木馬。 2、體驗完旋轉木馬玩具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製作卡片人手一份,漿糊每張桌子一盒。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欣賞老師範例,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玩過旋轉木馬嗎?你們喜歡旋轉木馬嗎? 2、快過新年了,小朋友想不想給自己做個什麼禮物呢?(想)。那今天老師要教會小朋友學做旋轉木馬。小朋友學會了以後就給自己或給自己的好朋友做一匹旋轉木馬。 3、引導幼兒觀察欣賞老師准備的範例作品—旋轉木馬。 4、請小朋友看看老師這有一匹做好了的旋轉木馬,(請小朋友觀察欣賞),你們感覺漂亮嗎? 5、小結:小朋友都很喜歡旋轉木馬,也很想自己有一匹旋轉木馬,可是要想做出一匹這么漂亮的旋轉木馬,那小朋友要耐心,細心才能做得好。 二、老師邊示範製作聖誕樹的步驟邊講解製作方法。 1、出示並介紹製作旋轉木馬的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做旋轉木馬需要用 什麼材料呢?這就是製作旋轉木馬的圖卡,還有漿糊。 2、給每位小朋友發一張旋轉木馬的圖卡,請小朋友觀察卡片中頂棚,木馬,底座。 3、每個小朋友都那到了一張製作旋轉木馬的圖卡,請小朋友先把木馬的 頂棚取下,圖卡1,沿著虛線對折並小鉛筆尖出粘貼好。 4、在將木馬圖卡2取下,並粘貼在鉛筆尖處的周圍。 5、將圖卡3取下,這是底座,沿著虛線折疊後粘貼成三角錐狀。 6、將做好的頂棚放在三角錐的底座上,旋轉木馬就做好了。 三、幼兒製作聖誕樹,教師指導。 (一)、老師交代作業要求, 1、每個小朋友都有一份製作旋轉木馬的圖卡,小朋友自己用自己的材料, 漿糊放在桌子的中間大家一起用,垃圾紙不能扔在地上, 等我們活動結束後再把垃圾撿在垃圾桶里。 2、給小朋友發製作聖誕樹的材料。 (二)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重點指導動手能力稍差的幼兒。 2、在巡視過程中發現錯誤隨時給孩子指出。 3、評價作品,結束活動。(展示製作的比較好的作品,讓其他幼兒學習)。
B. 幼兒園中班奧爾夫音樂游戲的教案都有哪些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專案(教學設屬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C. 奧爾夫早教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聽辯聲音(樂器)
2、認識三角鐵,手鈴,沙錘,雙響筒。
3、熟悉音樂《馬兒來了》。
4、會拍手打簡單的節奏。
二、活動准備:
地墊、樂器、馬的叫聲、馬兒來了的歌曲、馬的教具。
三、活動過程:
☆ 玩樂器:
1、小朋友們,家長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奧爾夫音樂課教室,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
2、奧爾夫簡單的介紹。
奧爾夫音樂是利用孩子的天性,而設置的一門學科,讓我們寶寶在玩中學,在玩中達到培養寶寶各種能力的目的。今天是第一堂課寶寶有不跟著老師一起做的,也有自己玩自己的,家長也不要著急先做引導,鼓勵和表揚的方式讓他跟著老師一起來,實在不願意的,家長不要強求,等寶寶這段新鮮感過了,習慣啦,寶寶自然就會跟著老師一起來了。
我們的寶寶對我們的新課特別感興趣,都已經有點按耐不住了,我們就開始上課吧,關於奧爾夫音樂的詳細介紹我們安排了家長會來和家長作解釋,請各位家長准時參加我們周五晚上6:30 的家長會。
3、好了,各位小朋友,你們看,我帶了好多好多的小樂器,你們想不想玩啊?(····)好,現在呢,蔡老師就請各位小朋友慢慢的走過來排隊拿樂器,樂器拿到手的小朋友趕緊坐到爸爸媽媽的身邊,我們樂器啊,能不能在地墊上敲啊(···)更不能放到嘴巴里去對不對啊?(...)蔡老師沒說發出聲音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發出聲音啊?(·····)看到蔡老師這樣的動作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就沒有啦,課不可以做到?(····)好,真棒,你們都知道了這些紀律,要遵守的哦,不然啊,蔡老師就生氣啦。
4、要跟著老師一起玩哦,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好,現在小朋友慢慢的過來排隊拿樂器吧。
5、聽辯樂器聲音,復習以前認識過的樂器,玩一玩樂器,注意分左右手。
6、沙錘玩過下大雨下小雨後再玩變變變,再伴奏《頭發肩膀膝蓋腳》。
7、樂器回家了。
☆ 新課《馬兒來了(1)》熟悉歌曲、認識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