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六年級美術教案追尋文明的足跡下冊

六年級美術教案追尋文明的足跡下冊

發布時間:2020-12-25 18:31:33

A. 追尋文明的足跡有沒有課件

九年級歷史復習資料
第1課:人類的形成
1,人類形成的過程:攀樹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三大主要人種,即黃種,白種和黑種人.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3,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自從有了人類,也就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社會是原始社會.
4,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婦女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聞名的搖籃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2,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權利的象徵是金字塔.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傑出成就.
3,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
4,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5,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古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 ".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臘,羅馬
2,公元前8世紀,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出現希臘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紀,雅典成為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在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體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權參政)
3,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大權,羅馬帝國建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標志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1,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2,7世紀日本仿照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
3,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號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棄本部落的神,這種一神教的宣傳,有利於促進民族統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並在那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
5,630年,麥加貴族妥協,承認穆罕默德為政治宗教領袖.麥加成為伊斯蘭教聖地.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1,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當時西歐社會等級森嚴.
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紀,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義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
4,隨著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由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5,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首都在君士坦丁堡.15世紀中期,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被封建制的奧斯曼土耳其給滅掉了.
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曾經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
2,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最終希臘取得勝利.
3,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4,公元前27年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的統治下,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5,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戰爭與文化緊密相連.一般來說,戰爭具有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我們要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古絲綢之路上,歐,亞,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斷進行友好往來,他們交換各地不同物產,傳播各民族的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伯數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創造的,而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並傳播到歐洲去,這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朝的時候旅居中國長達17年之久,並在元朝朝廷中擔任官職.回國後,他口述《馬可•波羅行紀》一書,傳播中國與東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課,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二)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創造的,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紀,佛教誕生於古代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要人"忍耐服從".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在位時,佛教由了很大發展,並向外傳播.
4,基督教:1世紀時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蘭教: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它們的經典是《古蘭經》.
6,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以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而聞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
7,《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臘著名的悲劇作家,他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
10,伊斯蘭教的第一大聖寺是麥加大清真寺,位於今天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中心.
11,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第10課: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1,文藝復興:14世紀前後首先在義大利開始;
(1)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視人的價值;
(2)性質:不是古典文化復興,而是資產階級文化興起,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3)人物:義大利――詩人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英國――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4)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原因:商品貿易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歐洲人的尋金熱,《馬可•波羅行紀》的渲染.
客觀條件:天文,地理知識進步,造船航海技術進步等.
(3)經過: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進入印度洋,發現好望角;②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
(4)影響:新航路開辟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2,革命爆發的原因:①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當權,要發展資本主義,這是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而當時的英國國王卻鼓吹"君權神授",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使社會各種矛盾迅速激化.
3,過程:(1),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2),1640年國王召集議會開會,議會要求限制王權,革命爆發;(3),查理一世挑起內戰;(4),1649年處死國王,英國宣布為共和國;(5),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6),1660年封建王朝復辟;(7),1688年政變,資產階級,新貴族統治確立.
4,結果: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力法案》.因此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了.
5,影響:(1),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2),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3),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第12課 美國獨立戰爭
1,時間: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屬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② 英國的殖民壓迫 .
3,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代表人物是 華盛頓 )
4,經過:
①,爆發: 來剋星頓 的槍聲( 1775 年 4 月);
②,建軍:任命 華盛頓 為大陸軍總司令(1775年);
③,獨立:《 獨立宣言 》發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轉折: 薩拉托加戰役 ;( 1777 年)
⑤,勝利:約克鎮英軍投降;
⑥,承認: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3 年)
⑦,成立政府:制定憲法,成立聯邦政府,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1787 年)
5,意義:(P76)
第13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的建立
1,革命爆發的原因: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封建專制的矛盾;社會等級森嚴,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的對立.
過程:(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2)開始的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3)革命綱領:1789年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力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4)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5)雅各賓派專政,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3,歷史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建立拿破崙帝國――歷史上稱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在位期間,拿破崙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隊,乘勝擴大了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既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所以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既有捍衛大革命的成果打擊歐洲封建統治傳播資本主義的積極成份;又有侵略爭霸的消極成份.
第14課,"蒸汽時代"的到來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工場手工業階段發展到大機器生產階段的一個飛躍,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最早出現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
3,重大發明:(1)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標志工業革命的開始.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2)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了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3)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此後,鐵路交通迅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4,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革命完成.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都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世界其他國家或早或晚都進行了工業革命.影響:(1)創造了巨大生產力.(2)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階級,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通過各種剝削手段,日益富有;無產階級日益相對貧困,這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3)改變世界的面貌:歐美成為強大工業國,而亞非拉則長期貧困,落後.
第15課:血腥的資本積累
1,惡的"三角貿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種植園主急需黑人勞動力.(2)線路:從歐洲出發到非洲,俘獲黑人運往美洲出賣,然後把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運回歐洲.(3)時間:延續了三百多年.(4)影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給黑奴帶來了悲慘的命運;血腥的資本積累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2,最早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國人後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3,18世紀後半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
4,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活動開始於17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負責英國對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
第16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1,玻利瓦爾——"南美的解放者",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2,章西女王——印度民族英雄,領導起義軍抗擊英軍對章西的侵犯.
第17課: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1836年—1848年,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運動——英國的憲章運動.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但沒有成功.
2,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國際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德意志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3,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4,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巴黎公社失敗後,公社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
第18課:美國南北戰爭
1,背景(原因):南北經濟制度的矛盾非常尖銳,雙方圍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南北方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2,導火線:1861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3,內戰爆發;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內戰,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4,進程:(1)戰爭初期,北方軍事上一再失利.(2)扭轉戰局: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3)結果:1865年北方獲得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5,意義: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第19課: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1,俄國廢除農奴制的背景: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農奴製成為嚴重的障礙.
2,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3,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個改革雖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4,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閉關鎖國,封建落後;天皇大權旁落,幕府將軍掌握實權;外國勢力入侵.1868年中下級武士以武力推翻幕府統治,後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改革的內容: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鼓勵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第20課: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1,19世紀70年代,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
美國愛迪生發明耐用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光明.他正式注冊的發明達到1300種之多,被譽為"發明大王".
3,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以內燃機為動力,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此後經不斷改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工具.汽車的大量使用,增強了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交流.
4,1903年12月,美國的萊特兄弟製成了飛機.後來飛機成為人們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第21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1,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迅猛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為爭奪世界霸權,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活動.
2,爭權奪霸的結果,形成了兩大對立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英國,法國,俄國組成了三國協約.
3,巴爾干半島素有歐洲"火葯桶"之稱.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奧匈決定以此事為借口,挑起戰爭.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4,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前規模的戰爭,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造成雙方共七十多萬人的傷亡,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空前.戰場由最初的歐洲擴大大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先後有三十多個國家捲入戰爭.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參加協約國,中國也加入戰爭.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大戰歷時四年多.影響: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參戰各國共死傷3000多萬人,戰爭,疾病,飢餓奪走1000萬人的生命.
第22課: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1,18世紀,法國出現了一批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主張:對封建專制制度,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影響: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歐洲社會的進步;為新興資產階級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啟蒙思想促進了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思想解放.
2,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萬有引力;在數學上的貢獻是微積分的創立;在力學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3,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進化論"思想.影響: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轟動了歐洲和整個世界,動搖了神學統治的根基.
4,"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5,愛因斯坦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出生於德國.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20世紀初提出的相對論.相對論的創立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6,"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第23課:世界的文化傑作
1,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些作品描寫了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圖景,深刻揭露了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俄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列寧稱托爾斯泰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2,美術名家:梵高,荷蘭人,代表作是《向日葵》,表達出作者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音樂家:貝多芬,德國人.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於1804年——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

B. 追尋文明的足跡手抄報要簡單的

追尋文明的足跡

C. 追尋文明的足跡 六年級下學期美術第一課

目前我國已申報成功世界遺產35處。其中文化遺產24處,自然遺產6處,自然與文化遺產4處,文化景觀1處,數量居世界第三位。
1.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項目
共35處(2007年8月)
文化遺產(24處)
故宮 頤和園 長城 天壇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
平遙古城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麗江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大足石刻 武當山古建築群 莫高窟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龍門石窟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 皖南古村落 雲岡石窟
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7月) 河南殷墟(2006年)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2004年) 開平碉樓與村落(2007年)

自然遺產(6處)
九寨溝 黃龍 武陵源 三江並流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年 ) 中國喀斯特(2007年6月)

雙重遺產(4處)
泰山 黃山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武夷山

文化景觀遺產(1處)
廬山

2.人類口述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崑曲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 古琴 蒙古族傳統長調民歌

人類口述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要與世界遺產分開的。兩個不同體系。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美術教案追尋文明的足跡下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