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端午節美術優質教案

端午節美術優質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5 17:40:12

⑴ 藝術字(端午節快樂)怎麼寫

一、端拼音:ān

1、正,不歪斜。

2、正派,正直。

3、事物的一頭。

二、午拼音:wǔ

1、地支的第七位,屬馬。

2、用於計時。

三、節拼音:jié

1、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

2、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

3、紀念日或慶祝宴樂的日子。

四、快拼音:kuài

1、速度大,與「慢」相對。

2、趕緊,從速。

3、將,就要;接近。

五、樂拼音:lè

1、歡喜,快活。

2、使人快樂的事情。

3、對某事甘心情願。

(1)端午節美術優質教案擴展閱讀:

端午節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粽,稱「角黍」。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⑵ 求傳統文化的來歷,怎樣進行的,比如剪紙、陶瓷、戲劇、皮影戲、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國畫!急!!

元宵節來鬧花燈習俗的由源來詳細介紹:

每到正月十五日夜,城鄉燈火輝煌,晝夜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這既有祭太一神的舊說,又有燃燈禮佛的虔誠,原有的神仙術與佛教禮儀相結合,形成了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這個習俗經官方的倡導而開始流行,並在這一夜取消宵禁制度。

據《事物紀原》記載:漢代西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

《齊諧記》記載:正月半,有位神仙降臨到以養蠶為業的陳氏家宅,說「若能見祭,當令蠶桑百倍」。《續齊諧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但是更為詳細。在正月十五日,吳縣居民張成夜間起來,看見一個婦人立在房宅的東南角,對張成說:「我是這地方之神,明年正月十五,要煮碗白米粥,上面加蓋些肉脂來祭祀我,我會使你家蠶業興隆。」

說罷就不見了。張成按照她所說的辦法祭祀,從此養蠶年年豐收。由於這個傳說的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時人每到正月十五都做粥祭祀,並加肉覆蓋在粥上來吃。

⑶ 美術欣賞活動設計構想端午節快到了,圍繞這一主題,我們可以設計什麼幼兒美術欣

個人觀點
(熱愛祖國)這個主題就挺好,讓幼兒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也是互動主題,幼兒可以讓家長幫忙設計構圖)……花草樹木、人文景觀,都可以是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展現和體現

⑷ 民族藝術 如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還有哪些求助 急急

還有做來燈籠的習俗源。始於西漢,盛行於隋唐。隋唐以後,燈籠樣式盛行並傳世。正月十五是煙火表演的又一個年度高潮。正月十五晚上,大街上掛著紅燈,紅燈上有宮燈、獸燈、騎馬燈、花燈、鳥燈等,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還有吃粽子。據《屈原與賈生史書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崇尚人才、富國、強軍、抗秦的思想,遭到貴族子蘭的強烈反對。被免職,被驅逐出境,流亡到盧湘盆地。在流亡中,他寫了天田、九歌等神仙詩,使國家和人民憂心忡忡。公元前278年,秦軍突破京都楚國。

屈原不願意放棄祖國。5月5日,博爾德在寫了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淮沙》後,投奔羅江自殺身亡。據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漁夫們在河上來回劃船來救他。

當我們到達洞庭湖時,比賽就消失了。每年五月五日,我們劃龍舟來紀念它。用龍舟把粽子撒在河裡,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

⑸ 魯迅小說端午節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和藝術特點

1、主要內容:「五四」大潮退落以後,知識分子發生了分化的情形。

2、中心思想:痛心於一些知識分子的頹唐,揭露了「差不多」之說其實就是無是非觀,將其危害性示之於眾,告誡人們要擺脫這種糊塗意識,醒悟過來,正視現實。

3、藝術特點:此文以犀利的筆鋒解剖了「方玄綽」這類人的靈魂,運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對「方玄綽」這類表面上進步,骨子裡落後的舊知識分子發出了辛辣的諷刺。

此文確是成功塑造了一個表面上進步,骨子裡落後的舊知識分子"方玄綽"的形象。方弦綽是「這些因循守舊,看不慣新的事物,總是喜歡在過去的世界裡思考問題的人物代表。」

另外,此文從語言上看,其採用的是輕松、幽默的諷刺筆調。通過描寫方玄綽的行為、語言和心理,讓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來使讀者發笑,沉思。

(5)端午節美術優質教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22年,正處於「五四」落潮期,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激發起民眾的反封建的革命熱潮,但這種狂熱隨著軍閥政府與封建舊勢力的鎮壓,暫時退了下去。新舊勢力的交鋒出現了此消彼漲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單一些封建的遺老遺少們開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禮的人也回到了舊的軌跡上來了。

還有一些貌似進步,實則落後的人物趁機轉向。此文即是反映了「五四」大潮退落以後,知識分子發生了分化的情形。

⑹ 端午節用彩筆寫美術字

好啊!

⑺ 南昌藝坊美術學校端午節放幾天有沒有人知道 請告訴我咯 急

沒人知道,
按國家法定的走那就是3天。
但都在集訓中,很多畫室連假都不放的。
放也就只有1天。

⑻ 小班手工《彩色粽子》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版葉、糯米等包成的。權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准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隻。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徵。
★指導語:粽子是什麼樣子的?聞起來有什麼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製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麼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⑼ 端午節用變體美術字怎麼寫

端午節

閱讀全文

與端午節美術優質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