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教案美術粘貼畫有趣的瓜子
活動設計背景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每一次都是教師示範畫幼兒學畫,怎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改變美術課傳統的授課模式呢?一次在我教小朋友用各種圓形畫了一頭大獅子的時候,突然想到何不把美術課變成美工課,讓小朋友利用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來做創意粘貼畫?於是,我設計了本節課「有趣的圖形拼貼」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創造性地用幾種圖形拼拼、貼貼、說說。 2.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各種幾何圖形創意拼貼成圖畫 活動准備 1.白紙每人一張,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彩色圖形紙若干,膠棒2.幾何圖形拼貼的範例圖。 活動過程 一、和圖形寶寶做朋友 1、出示大信封,小朋友們今天來了神秘的小客人想和你們做朋友玩游戲,小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2、游戲:「郵遞員」,請小朋友上前面來摸一摸分別拿出來展示在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說出幾何圖形的名字、顏色等 二、圖形的拼貼組合 1、小朋友們看到這么多的圖形寶寶你們會聯想到什麼呢?可以分別以圓形為例,如;太陽氣球等 2、啟發幼兒這么多漂亮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組合在一起,能拼貼出什麼圖案呢?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上前操作。 三、圖形拼貼畫欣賞 1、今天老師帶來了圖形拼貼畫請小朋友們欣賞 2、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老師用了哪種圖形,拼貼出了什麼畫? 四、幼兒拼貼畫創作 1、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想拼貼一幅什麼畫! 2、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創作一幅神奇漂亮的拼貼畫呢? 3、幼兒選擇自己所需的圖形寶寶擺一擺。教師幫助幼兒合理安排畫面 4、幼兒作品粘貼 活動延伸: 展覽幼兒作品欣賞 幼兒相互講述畫面內容,體驗圖形的組合變化樂趣。
2. 福字粘貼畫教案 大班
(一)來教材分析
教材分源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3. 幼兒園大班超輕粘土海底貼紙畫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運用捏、壓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獎作品粘貼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各式裝有藍色水的礦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製樣品、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自製作品,引導幼兒感受瓶貼畫的特殊樣式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創設情境) 師:那就要認真觀察哦,看誰是最棒的 小朋友們,准備好了嘛?那現在我們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險咧,往這邊看 ①教師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麼?是用什麼做的? 這樣把作品貼在瓶子上與我們平時直接擺放在泥工板上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發現瓶貼畫是圍繞瓶壁製作的,很具立體感,讓人覺得魚兒似乎真的在游動)-幼兒說居多 ②引導幼兒觀察瓶貼畫的構圖特點 老師轉動瓶子,說:仔細看看,瓶子上的魚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發現由於魚兒位置高低起伏的變化,使畫面更富層次感) 2. 師幼共同探索瓶貼畫的製作方法,並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經驗 師:小朋友們,探險歷程即將開始嘍,你在平時看到的海底世界裡面還有什麼呢?想不想試一試,看誰的海底世界最豐富最有趣呢? ①幼兒初步嘗試進行泥貼製作,並探究泥貼的方法 師:現在請每一位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用橡皮泥製作一條魚貼在瓶子上,看看怎樣才能牢固地貼上去(幼兒思考空間) ②討論:你用了什麼方法能牢固地貼上去? ③引導幼兒,海底世界,除了魚還有什麼?開動小腦筋的時刻到了!看誰反應最快。遷移到在瓶貼製作中,除了表現魚還可以表現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兒製作瓶貼畫,教師指導 ①每三人小組合作完成2到3個作品,注意整體布局 ②提醒幼兒發揮想像,大膽表現魚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變化 ③提醒幼兒在瓶子的下半部分製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豐富畫面的內容 (指導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教他們捏比較簡單的魚,或可以讓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樣品不可固定幼兒思維,盡可能給幼兒展示空間) 4.欣賞和評價 展示每一組作品,幼兒欣賞,老師用相機拍攝,可以將幼兒的作品擺放在教室(賞識教育很重要) 師:海底世界,因為小朋友的到來和參與,讓這次探險變得越來越有趣生動,小朋友,開不開心! (結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4. 大班美術樹葉貼畫教案體現重難點以及怎麼講
活動目標:
1、學慣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圖、組合,並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徵。
2、學習正確的粘貼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3、體驗創作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功後的自豪。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事先引導幼兒認識並和家長收集各種不同的樹的葉子。
2、、物質准備:事先准備幾副樹葉拼貼畫的作品。幾種不同形狀的樹葉、彩筆、畫紙、糨糊。背景牆:"美麗的秋天"〔有楓樹,大雁,向日葵等,麥田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樹葉拼貼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副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幼兒欣賞)
這些畫有個小秘密,它們是用什麼製作成的?(樹葉)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是的,這些畫是用樹葉拼貼而成的,所以叫做樹葉拼貼畫。
二、教師示範操作,讓幼兒了解製作的方法和步驟。
1、師:小朋友撿到了很多樹葉,我們也來製作漂亮的樹葉拼貼畫好嗎?看看這些樹葉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形狀的呢?
師:樹葉形狀有桃形、卵形、扇形、柳葉形、棗核形、圓形、掌形,……每一片樹葉和不同的樹葉組合就會有不同的圖形……。
2、現在,老師要變一個魔術,看,把這兩片樹葉放在一起,你們看象什麼?(象帆船、小傘等)這么漂亮的樹葉拼的圖畫我們要拿出去展覽給別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會掉下來,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回答:用膠水,用雙面膠……)嗯,你們真聰明。我們拼好樹葉後,再一片片在樹葉後面抹上糨糊,貼在畫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最後,可以用彩筆添畫和裝飾,但不能太多,不要塗在樹葉上,這樣一幅漂亮的樹葉拼貼畫就好了。
3、教師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狀的葉子,啟發幼兒想像。
師: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那誰來告訴老師你想用樹葉做成什麼?()
三、介紹樹葉拼貼畫的方法。
師:小朋友可以先選自己喜歡的樹葉,再在紙上拼出圖形,圖形拼好後,再一片片在樹葉後面抹上糨糊,貼在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最後,可以用彩筆添畫和裝飾,但不能太多,不要塗在樹葉上,要突出樹葉拼圖的特點。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並選用合適的樹葉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
2、師提醒小朋友使用漿糊時應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潔。
五、結束貼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並互相欣賞。
師:請完成的小朋友,把圖畫貼在背景牆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歡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圖,你看出來他拼的是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好朋友。
幼兒已有經驗:
1、引導幼兒認識樹葉的形狀並和家長收集各種不同的樹的葉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葉形、棗核形、圓形、掌形等)
2、請家長幫助與幼兒共同拼貼樹葉畫。
5. 大班美術 螞蟻的一家 粘貼畫
做過烏龜的繪本粘貼畫 不過我的是粘貼和繪制結合的。你可以先確定要表達怎樣內容 然後構圖 再選製作的材料 最後根據原先的構想拼貼和繪制,希望有所幫助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