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安全與教育小小班教案困在車里怎麼辦
活動目標: 1、在互動式情景表演中思考各種被鎖在車里時的自救方法。 2、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排演情景表演,教師扮演妞妞(背旅行包、戴太陽鏡)、配班教師扮演教師。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1)妞妞(背著包走到座位上,坐下,自言自語):春遊真好玩,老師,我們這是要回幼兒園了嗎? (2)配班教師:是啊,坐穩了,我們要出發了。 (3)妞妞(打哈欠):哦,我要美美地睡一覺。 (4)配班教師:到幼兒園了,我們下車了! (5)旁白:妞妞仍然在睡覺,嘴裡發出呼嚕聲。 (6)旁白:所有的小朋友都下車以後...... (7)妞妞:啊!怎麼人都走了?我要下車,咦?車門鎖上了! (8)妞妞面向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幫我想想辦法,我該怎麼辦呢? 2、引導幼兒幫妞妞想辦法,並討論各種方法的可行性。 (1)教師繼續扮演妞妞提問:誰有好辦法能幫助我從車里出去? ①可能的回答一:打電話。 ②妞妞:我手裡又沒電話,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別人知道? ③可能的回答二:大聲地叫人。 ④妞妞:關在車里叫喊,外面聽得見嗎? ⑤妞妞: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別人知道?快動腦筋幫我想想辦法! (2)幼兒每想出一種辦法,教師可以嘗試後引導幼兒發現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3、引導幼兒看掛圖,拓展幼兒的思維,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1)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很好,書上還有什麼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妞妞還想出了什麼好辦法?按車喇叭的方法真好。喇叭的聲音真大,很容易讓別人發現車里的妞妞,把她救出來。 (2)教師小結:不小心被鎖在車里後,可以按車喇叭,引起別人的注意,讓大人來救自己。如果喇叭不響,也可以敲打車窗,發出聲音。千萬不能獨自在車里哭泣哦,這樣別人就沒有辦法知道你需要幫助了。 (3)請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上的內容,和旁邊的同伴講一講畫面內容,重點說出發生的事情和解決的辦法。 活動變式: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將汽車開到幼兒園操場,現場向幼兒講解如何自救,喇叭的按鈕在哪裡,怎樣按汽車的喇叭,這樣幼兒獲得的知識和經驗也就更具體。 家園共育: 1.曾經有過糊塗的家長將幼兒遺忘在車里導致幼兒死亡的案例,所以每一位家長應養成下車時全面檢查的習慣,避免將幼兒鎖在車里。 2.避免「有意」將幼兒鎖在車內,認為幾分鍾就回來不要緊。這樣,可能由於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如車子違規被拖吊車拖走,使幼兒長時間別鎖在車內,從而傷害到幼兒。 3.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訓練和演習,幫助幼兒掌握求救的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補充資料: 一般的汽車,即使要是取出,或整部車鎖住,喇叭的電源也沒有關閉,按住喇叭仍會發出聲音,所以別鎖在車里的幼兒去按喇叭,是最有效的可以對外呼救的方法。這種方法非常簡單實用,不需要力氣,也不需要特別的技巧,卻能最快地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快速搭救被困幼兒,避免危險的發生。 家長和教師除了在下車前做好檢查和清點人數外,讓2歲以下幼兒了解這一常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幼兒也能夠自救。
㈡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設計:乘車要注意什麼
活動目標:
1、知道乘坐汽車時不隨意按動車內按鈕,不幹擾成人開車,不把頭和手伸出窗,開關車門時注意安全。
2、被困車內時知道及時呼救。
3、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戶外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男孩被困車內的照片;
2、節奏兒歌《寶寶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提問:
(1)你坐過車嗎?坐過什麼車?
(2)是和誰一起坐的?感覺好不好?
幼兒都高興地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二、了解安全乘車常識。
1、觀看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在開關車門時應該怎樣做?在乘坐小汽車時怎樣做才更安全?
小結:開關車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腳放到車門外,不隨意開關車門。
如果車內有寶寶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沒有,就要提醒爸爸媽媽把車開的慢一點。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這樣做很危險。
2、觀看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
提問:汽車里這些按鈕你認識嗎?他們有什麼作用?我們坐車的時候能隨意動這些按鈕嗎?為什麼?
小結:汽車里的按鈕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小朋友在乘車是不能隨便亂動按鈕,千萬不要干擾爸爸媽媽開車。
三、請你幫幫他。知道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視頻:炎熱的夏天,小男孩被鎖在了汽車內,車里又熱又悶,小男孩滿頭大汗難受極了。這時候他應該怎樣做?請你幫幫他。
與幼兒討論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㈢ 小班安全《我不到處亂跑》教案
此活動方案要圍繞小班安全知識為中心來展開延伸,為了讓小班幼兒能夠快速掌握安全知識而進行的教案。教案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
應採用直觀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讓幼兒了解交通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正文: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知道行走時具體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培養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三、活動准備:
1、素材圖片、紅、綠燈 、斑馬線。
2、有關情景游戲的創設。
3、兒歌《交通燈》
四、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2、談話,引入主題:「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幼兒討論)。
五、教師小結:
1、在馬路上我們要右側通行,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著手走,不能亂跑。當我們要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看,沒有車輛經過時我們才能穿過馬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 。
3、講解交通規則,幼兒跟教師學說兒歌「人行道上右側行,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游戲體驗《過馬路》,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六、場景一:
人行道和車行道:
1、老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2、老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七、場景二:
1、十字路口:老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2、延伸活動: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
八、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順利的通過馬路了,一起跟紅綠燈說再見吧!」
九、總結教學反思: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
㈣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困在車里怎麼辦
活動目標: 1、在互動式情景表演中思考各種被鎖在車里時的自救方法。 2、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排演情景表演,教師扮演妞妞(背旅行包、戴太陽鏡)、配班教師扮演教師。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1)妞妞(背著包走到座位上,坐下,自言自語):春遊真好玩,老師,我們這是要回幼兒園了嗎? (2)配班教師:是啊,坐穩了,我們要出發了。 (3)妞妞(打哈欠):哦,我要美美地睡一覺。 (4)配班教師:到幼兒園了,我們下車了! (5)旁白:妞妞仍然在睡覺,嘴裡發出呼嚕聲。 (6)旁白:所有的小朋友都下車以後...... (7)妞妞:啊!怎麼人都走了?我要下車,咦?車門鎖上了! (8)妞妞面向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幫我想想辦法,我該怎麼辦呢? 2、引導幼兒幫妞妞想辦法,並討論各種方法的可行性。 (1)教師繼續扮演妞妞提問:誰有好辦法能幫助我從車里出去?
㈤ 小班安全教案停車要注意什麼
活動目標:、讓幼兒初步了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准備: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活動過程:一、了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干什麼?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麼?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麼?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是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活動的延伸,也得到了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持,我們的調查表、資料非常豐富,所以活動組織很順利。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在次活動中也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老師應該努力的方向,關於汽車這個話題,一直以為比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們的關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可見老師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