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清明掃墓安全防火教案

清明掃墓安全防火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5 04:26:08

❶ 中班清明節分享艾青餃教案

教學目標:

1、帶孩子們一起感受賞雪、玩雪的快樂。

2、通過觀察,讓幼兒了解雪花的特徵。

3、通過折、剪,促進幼兒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

讓幼兒掌握三等分對折的方法。

❷ 精品幼兒小班清明節的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准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幹些什麼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

見過嗎,他們都去哪裡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

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

去掃墓、踏青、春遊,並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❸ 《清明上河圖》教案

《清明上河圖》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

3、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有關圖及整卷的《清明上河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網路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麼?有些什麼特點?《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美,描寫生動。

二、 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要求:根據「閱讀提示」,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問題答案,然後小組交流。

問題是: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麼?它有些什麼特點?

2、學生閱讀課文

3、小組交流並匯報結果

4、教師匯總答案要點:這幅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繪畫的規模宏大,場面繁雜,而且狀物畫人,筆筆精到,一絲不苟,達到生動明確,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 賞讀,展開想像

1、教師:(出示《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並隨著課文展開想像,盡情地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美麗風光。

2、學生讀文、看圖、想像。

四、 美讀,表達情感

教師: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圖的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讀,然後讀給其他同學聽。

(朗讀「市郊景象」這部分內容,開始時語調宜舒緩;朗讀「汴河兩岸」語氣漸趨熱烈;「繁華街市」更為熱烈。)

第二課時

五、 尾段導入,了解專題

1、教師:課文最後一段點明了《清明上河圖》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請同學們把課文最後一段讀一讀,想想這幅圖畫在哪些方面,為研究我國宋代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形象資料。

2、學生讀書、思考。

六、小組合作,探究專題

教師:接下來分小組學習,每個小組自定一個專題,如「風俗人情」,又如「橋梁建築」「道路交通」「人際關系」等,然後從圖畫上認真地查找,用心分析圖畫上的內容,把符合專題的內容一一找出來。

學生看老師播放的圖畫上查找。

七、班上交流,適時指點

班上匯報時,老師要給予適當指點,特別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部分,老師要給予補充;,學生分析判斷錯的,老師要予以糾正。

風俗人情:一是游戲活動,有野台戲、耍猴戲、僧侶拳擊、說書、走鋼絲走繩、打花鼓、和尚雜耍、、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動,如打鞦韆、、插柳、春遊野宴、掃墓;市招類,如特別標志(酒簾、飯鋪晃子、接骨店、香蠟鋪、筆墨店、鞋店、雜貨店),又如飲食類市招(官鹽、糖房、糟熏海味、蜜餞、羊肉、茶點、小吃店),又如公家機關市招(官廳、狀元府)。

橋梁建築:茅屋、瓦屋、華屋、殿宇、廟、攤子、戰台、橋(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橋)、牆、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畫舫、遊艇、木筏、渡船、官船);車(獨輪車、雙輪車、四輪車);轎子(二人小轎、花轎、官轎);駱駝。

人際關系:做生意的商賈,騎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紳,叫賣的小販,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問路的外鄉遊客,聽說書的街巷小兒,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

❹ 誰有關於小學清明節的優秀班隊課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回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答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❺ 清明節主題班會教案

1.可以辦個以【清明】這首詩寫篇惡搞版的故事,在演出來。
2.可以找個詩歌或相聲之類的表演。
3.可以讓大家找些清明節的詩詞,說說。
(⊙o⊙)…`````~~~~

❻ 幼兒園大班教案――清明節的來歷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動重點: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活動難點:體驗感受清明的氣氛,懂得懷念先祖與革命烈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古詩導入:《清明》 師:這首古詩里藏著...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並能夠簡單講述。 師:為什麼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清明節到了,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播放清明節由來的視頻,幼兒觀看。 2、交流: 師:清明節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有清明節呢?在清明節這天我們都要做些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3、引導幼兒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掃墓圖片。 師:瞧!他們在干什麼?為什麼要去掃墓呢? 小結:每年清明前後,為了表達對已經去世的親人的懷念,我們都會去他的墓前祭拜,表達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圖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播放關於"革命烈士"的事跡,請幼兒觀看,引導幼兒了解"烈士":董存瑞、黃繼光、消防英雄等。 金色梯田幼兒園推薦

閱讀全文

與清明掃墓安全防火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