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全教育活動:哪些蟲子會蜇人 繽紛活動
螞蟥咬傷
螞蟥頭部有一吸盤,當遇到人體的皮膚粘膜即鑽進去吸血,同內時分泌一種抗凝物質容,阻礙血液凝固。
蜂蜇傷
毒蜂常見有胡蜂、黃蜂(長黃胡蜂)和蜜蜂,其尾端都有蜇針與毒腺相通,蜇人後將毒液注入人體內,引起中毒。蜜蜂蜇針有逆鉤,蜇人後蜇針常殘留體內,而胡蜂的雄蜂無蜇針,雌蜂蜇針無逆溝。蜂毒是一種較強的變態反應原混合物,會導致溶血、出血和中毒症狀。
蜱蟲咬傷
蜱蟲是一種很危險的毒蟲,被蜱叮咬後最容易傳染的就是森林腦病和萊姆病。而且危害極大。死亡率也比較高。主要是以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治好後也會有癲癇、肢體癱瘓、精神障礙和痴獃等後遺症。所以危害性是極大的。
蜈蚣咬傷
蜈蚣咬傷指被蜈蚣螫傷,毒汁注入皮膚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局部出現咬傷瘀點,周圍紅腫疼痛,甚或伴全身症狀為臨床表現。
Ⅱ 中班安全教案哪些蟲子會咬人總結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專感態度價屬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Ⅲ 小班安全哪些小蟲會蜇人教案反思
一、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天暖和了,許多花都開了。樹林里,花叢中,經常看到小蜜蜂等很多小蟲子。特別是在我們農村,蜜蜂更是到處可見。在孩子們的心中,小蜜蜂的形象一直是勤勞可愛的。在外面玩的時候,很多孩子會去追捉蜜蜂,還會有調皮的孩子去捅蜂窩。這些行為都非常危險,因此有必要讓幼兒知道招惹蜜蜂會帶來危險,了解一些被蜂蟄後的急救常識。
二、活動目標
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簡單了解被蟄後的急救方法。
2、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
三、活動准備
1、故事《生氣的小蜜蜂》。
2、課件。
3、故事掛圖。
4、音樂《春天》。
5、蜜蜂、蝴蝶、小白兔頭飾。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生氣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並提問:小蜜蜂為什麼要蟄三個小朋友?看到蜜蜂後怎麼辦?遇到成群的蜜蜂追過來怎麼辦?
2、(出示掛圖《遇到蜜蜂怎麼辦》)教師結合掛圖小結:看到蜜蜂應該盡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它們。遇到成群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露部位,並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襲擊。
(二)了解一些被蜂蟄後的急救常識。
提問:如果被蜜蜂蟄傷後應該怎麼做呢?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總結蘭蘭媽媽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蟄了,一定要趕緊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傷口,必要的時候要到醫院治療。
(三)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
1、(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蜜蜂、馬峰、黃蜂,引導幼兒觀看蜂刺,了解各種蜂蜇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使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甚至會中毒死亡。蜜蜂蟄人後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哲人。馬峰、黃蜂的攻擊力很強,被它們蟄到非常危險,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更不要去捅它們的蜂巢。
2、(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蜘蛛、蜈蚣等小蟲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它們。
(四)我們到野外去玩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教師小結:在野外遊玩時,千萬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窩;盡量穿上長袖衣服、並戴上帽子;萬一被蟄,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蟄的部位,要趕快找大人幫忙。
(五)和幼兒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隨音樂《春天》出去做游戲。
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游戲吧。
五、活動結束
六、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本節活動課我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其中,並結合掛圖集中幼兒注意力。通過看課件了解其它常見危險的小蟲子,加深幼兒對本節活動內容的印象。在最後,我選了和本節活動季節有關的表演來結束活動,使本節活動課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