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小放牛京劇音樂教案

小放牛京劇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4 22:45:06

『壹』 幫忙找一下《小放牛》的歌詞,要全的呀!麻煩了

編曲:孟慶華
演唱:戴秋遙 陶陽(京韻童聲)

三月里來,桃花兒開,杏花兒白,月季花版兒紅,
又只見那芍葯權牡丹一齊開喲放哪哈呀嗨!

行來在,青草兒坡前,有一個牧童,
頭戴著斗笠,身披著蓑衣,
手橫著短笛,倒騎著牛背,
口兒里唱的俱是蓮花落啊哪哈咿呀嗨!

牧童哥,你過來,我問你:
我要吃好酒就向哪裡去買呀哪咿呀嗨?

河北民歌信牛,
是民間歌舞小戲信牛中的
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難的對答情景,明快流暢
富於表情的曲調常被融入戲曲音樂之中.
京劇信牛又名杏花村,
劇情為放牛的牧童與路過的鄰村小姑娘相見對唱歌舞,
互表愛慕之意而別.

清洌洌一句女童聲帶來撲面的脆嫩與清新,
小陶陽一板一眼精氣神十足地唱和對答.
婉轉悠揚的戲曲雜腔小調
在水靈靈的竹笛和水紋繚繞的古箏的映襯下,
嫵媚動情又趣味盎然.
福建高甲戲中特有的樂器狗叫鑼,
為這根源於華北的曲調平添了幾分南方的靈巧與詼諧.

牧童開言道,尊聲女客人.
我這里用手兒一指,南指北指,東指西指,
前面的高坡,有啊戶人家,
楊柳枝上掛著一個大招牌,
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
女客人,你過來,
你要吃好酒在杏花兒村哪哈咿呀嗨!

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

『貳』 經典的京劇曲目

據統計,京劇劇目總計五千八百餘個。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劇目。在傳統劇目中又可分為幾大類。一類是徽班原有劇目,以及漢調劇目或徽、漢共有劇目,如《大回朝》、《奇雙會》、《打櫻桃》、《貴妃醉酒》、《羅成叫關》、《狀元譜》、《戰長沙》、《擊鼓罵曹》、《當鐧賣馬》、《四進士》、《李陵碑》等。另一類是從梆子移植過來的劇目如《鐵弓緣》、《辛安驛》、《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類是崑腔的劇目,如《思凡》、《鬧學》、《游園》、《驚夢》、《打虎》、《山門》等。其他還有些唱「啰啰」、「紐絲」的小戲,如《打麵缸》、《小放牛》、《打花鼓》、《探親家》等。這些來自徽、漢、昆、梆的劇目,在唱腔曲調、表演方法的藝術風格上,多少還保留著其前身的遺韻。

京劇形成後藝人編演的劇目,大多取材於《三國演義》、《西遊記》、《說岳》等長篇說部。較早的有盧勝奎編的三十六本《三國志》、(一說四十本),楊隆壽編演的《雙心斗、沈小慶等人根據《施公案》編演的"八大拿"(即以黃天霸為主角的一批劇目),在此前後,上海的京劇藝人王鴻壽等也編演了一些劇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鐵公雞》,據傳即出自他手筆。爾後,清末民初在京劇改良運動中,涌現了更多的文人和藝人參與編寫的新戲。在上海,汪笑儂等的《黨人碑》、《瓜種蘭因》,以及《新茶花》、《血淚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會意義。稍後,周信芳在新文藝工作者幫助下也編演了《宋教仁》、《學拳打金剛》等。在北京,文人齊如山、羅癭公、陳墨香、金仲蓀等先後為"四大名旦"編寫了許多新戲,如《霸王別姬》、《青霜劍》、《釵頭鳳》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編寫了大量的連台本戲。

京劇傳統劇目中有不少劇目具有較高思想內容,如《鍘美案》、《打漁殺家》、《四進士》等。更多劇目從各個角度反映古代生活,豐富人們知識,或給人以健康的藝術享受。如《群英會》、《室城計》、《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數劇目宣揚封建道德、描寫色情兇殺,如《九更天》、《雙鈴記》、《殺子報》等。

京劇傳統還存在劇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點。有些劇本可讀,有些則只能在舞台上展現而文學性不強。許多劇目是由演員在舞台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才日益成熟,成為藝術精品。

影響較大的京劇劇作家有盧勝奎(代表作《三國志》等)、汪笑儂(代表作《哭祖廟》、《馬前潑水》等)、羅癭公(代表作《青霜劍》、《金鎖記》等)、陳墨香(代表作《釵頭鳳》、《紅樓二尤》等)、齊如山(代表作《太真外傳》、《霸王別姬》等)、楊紹萱(代表作《逼上樑山》)、翁偶虹(代表作《鎖麒囊》及與王頡竹合作的《將相和》等)、馬少波(代表作《闖王進京》、《正氣歌》等)、范鈞宏(代表作《滿江紅》及與呂瑞明合作的《楊門女將》)。

建國後,京劇藝術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傳統劇目,編演了許多新歷史劇和現代戲,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貢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京劇藝術又得到了復甦,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經整理、改編的主要劇目有《白蛇傳》、《野豬林》、《將相和》、《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紅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創作的歷史劇有《逼上樑山》、《三打祝家莊》、《滿江紅》、《武則天》、《謝瑤環》、《黑旋風李逢》、《海瑞罷官》、《正氣歌》、《徐九經陞官記》等。現代戲有《白毛女》、《趙一曼》、《黛諾》、《奇襲白虎團》、《節振國》、《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等。京劇欣賞: 舞台和時空方式
京劇舞台過去沒有大幕,觀眾一眼就能看清整個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張帶「桌圍」的桌子、兩把帶「椅披」的椅子,稱為「一桌二椅」。桌圍和椅披上都有裝飾性的綉花。有時舞台上什麼也沒有。後來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戲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來。有時在演出過程中又拉上一道幕,稱為「二道幕」,用它把擺設桌椅、演員換裝等准備工作擋在幕後,幕前可同時有演員表演,使京劇的演出更加緊湊。

京劇舞台的時間、空間是非常自由的,它不受實際生活的時空限制。大幕拉開後,在演員沒上場之前,舞台並不表示任何時間、地點。京劇舞的時空是靠演員的活動來確定的。比如,京劇中某個角色上場後,通過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書房。但是他下場後這個書房就不存在了,緊接著另一個角色上場,通過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條崎嶇的山路。當一個人在自己家裡閑坐無事,想到朋友家走走,便在舞台上走一個圓圈(叫做「圓場」),他的家也就轉換成他朋友的家了。 又如,當劇中人聽到一個意外的消息,感到震驚,這本是個瞬間的心理反應,但是為了刻畫人物,可以用很長的時間來歌唱。相反,像寫信、看信、飲酒過程,本來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但是為了簡煉,只表演一下姿態,同時吹奏一支嗩吶曲牌,就完成了。

因此,觀眾在欣賞京劇時,需要隨著演員的念白、歌唱和表演,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這樣才能理解戲里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角色類型

京劇的角色類型俗稱「行當」,主要是根據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性格、氣質等劃分的。京劇的行當劃分,是從崑曲和徽漢等古老劇種衍變而來。起初分生、旦、末、外、凈、丑、雜、上手、下手、流行等十門角色。後來由於表演藝術的發展和劇目的豐富,嚴格的行當界線被打破了,綜合成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各行中又包容了幾個不同的角色類型。

唱腔伴奏
京劇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黃」,簡稱「皮黃」。西皮、二黃是兩種腔調的總稱,它們都分為若干「板式」。這些板式都是以一種曲調為基礎發展變化出來的。西皮、二黃都有「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搖板」等板式,西皮還有「二六」、「流水」、「快板」。

西皮類、二黃類的同類各種板式之間,既有聯系,又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節拍的強弱、整散,節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旋律的繁簡等。這些板式既可獨立成段,也可連接成套。不同的板式表達不同的感情。在唱念做打中,唱居首位。唱腔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京劇除西皮、二黃外,還有「四平調」、「南梆子」、「高撥子」等腔調。

京劇音樂也是程式化的,各種腔調、板式可以重復使用(當然不是完全照搬)。例如《女起解》中的蘇三唱「西皮慢板」,《汾河灣》中的柳迎春也唱「西皮慢板」。這在歌劇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因此,欣賞京劇需要仔細分辨唱腔的差異。

為了配合表演、描寫環境、渲染氣氛,常常演奏一些器樂曲,這就是「曲牌」。這些曲牌有長有短,有用嗩吶、笛子吹的,有用胡琴拉的,各有各的用途。比如,元帥升帳吹「水龍吟」,迎送賓客吹「工尺上」,靈堂祭奠奏「哭皇天」等。

鑼鼓在京劇中佔有重要地位,唱念做打都離不開它。它的特點是音響強烈,節奏鮮明,用來加強節奏,製造氣氛。比如戰斗場面,如果沒有鑼鼓伴奏,那是不可想像的。京劇鑼鼓有許多鑼鼓點子,叫做「鑼鼓經」。它有一定的打法,但又有靈活性。「鑼鼓經」主要分為開唱鑼鼓和身段鑼鼓。開唱鑼鼓是唱腔前打的鑼鼓,作為先導引出唱腔。身段鑼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鑼鼓。

京劇鑼鼓還有個特殊作用,就是用來統一各種表現手段。凡是唱念做打的轉換,舞台節奏快慢的調節,都是靠鑼鼓來完成的。因此鑼鼓貫穿全劇始終。

京劇的念白也很有特色。它不同於日常生活語言,而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富有音樂性的舞台語言。

京劇的念白主要分為「京白」和「韻白」。京白是北京話經過初步加工而成,它的節奏快慢、聲調起伏較為誇張。京劇的花旦、丑角都念京白。韻白使用的不是北京話,而是「中州韻」,聽起來和北京話很不一樣。它是經過進一步加工的舞台語言,節奏、聲調更為誇張,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京劇的老生、青衣、花臉、小生、老旦等都念韻白。念白能夠簡潔明確地表達思想內容,具有獨特的表現力。

欣賞京劇和欣賞歌劇不同,觀眾和演員可以直接交流。比如,一個演員抬起一手,用水袖擋住另一個演員的視線,面向觀眾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而假定另一個演員聽不見這些話,叫做「打背躬」。看京劇不像看歌劇那樣拘束,觀眾對演員的評價,可以隨時做出反應。比如,對演員高超的武功、優美的拖腔,對琴師演奏的精彩「花過門」,可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並可大聲叫好。演員受到觀眾的鼓勵,演得更加賣力,這樣,台上台下呼應,劇場充滿熱烈的氣氛。
服裝臉譜
傳統戲曲劇目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反映各個朝代的生活,表現的人物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和三教九流各式人物。不同朝代和不同地位的人,他們的服飾各不相同,扮演不同的角色這就逼得戲曲藝人在戲裝的穿戴上制定出一套規矩。

戲裝的樣式,是表現角色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以頭盔來說,大體可分冠、帽、盔、巾四類。帝王戴王冠,文官戴紗帽,武將戴盔頭,窮書生戴方巾。同是冠帽,翅子的樣式又分向上、平直、向下三種。向上的叫朝天翅,為帝王和高級臣僚所戴;一般文官的紗帽為平直翅;向下的翅子都為非官員所戴。同樣戴一頂紗帽,插上金花的是狀元,加上套翅的便是駙馬。戲衣分蟒(包括官衣)、靠、披、褶等。一般規律是帝王和文官穿蟒袍,武將穿靠衣,平民百姓多穿褶衣。

戲衣的色彩很有講究,一是表現等級,帝王穿黃色,一品至四品官穿緋色,五品以下官員穿青、綠色;二是表現風俗,喜慶場面穿華貴的顏色,刑場上犯人穿紅色,哀悼之服為白色;三是表現情景,林沖夜奔穿黑色,突出一個「夜」;四是表現精神氣質,關羽紅臉綠袍,表現出能文能武、亦智亦勇;五是表現舞台整體美,元帥升帳,一群大將分穿紅、綠、白、黑色的靠衣。

紋樣在戲裝中,不僅是美飾,也具有象徵意義。皇家和大臣的服裝多用龍紋圖案,它是封建權威和尊嚴的象徵;武將的開氅多用虎豹圖案,象徵勇猛;文生的褶子描繪梅、蘭、竹、菊,與他們的性格氣質有關;而謀士的戲裝用極圖、八卦來象徵智慧和道術。

戲裝的不同著法,也體現了不同的情景。一件腰裙,系在衣服外面,走路時兩手拈著裙角,表現了奔波凄慘的情境;文生的巾後垂的兩條飄帶,繫到巾子邊上,在左側打個結,也可以表現出行色匆匆;元帥出征前,扎靠、披蟒,就給人戎馬倥傯的感覺。
臉譜藝術的發展與中國戲曲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約在十二至十三世紀的宋院本和元雜劇的演出中,就出現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塊白斑的丑角臉譜。

為適應露天演出,所勾臉譜一般只用黑、紅、白三種對比強烈的顏色,強調五官部位、膚色和面部肌肉輪廊,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這種原始的臉譜是簡單粗糙的,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逐漸裝飾化了。到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後,京劇臉譜也在吸收各地方劇種臉譜優點的基礎上,經幾代著名演員和戲劇藝術家的不斷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創新改革,得到充分的發展。圖案和色彩愈來愈豐富多彩,各種不同人物性格的區分也越加鮮明,並創造出許許多多歷史和神話人物的臉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妝譜式。

臉譜的作用,是通過臉譜的色彩、圖案來表現角色的性格、品質、身份、特長、相貌等。表現這樣豐富的內容大體上是採用兩種手法:一是顏色的變化組合,二是圖案的構成。

從色彩上說,現在的京劇臉譜有紅、紫、黑、白、藍、綠、黃、老紅、瓦灰、金、銀等色,這是從人物自然膚色的誇張描寫,發展為性格象徵的寓意用色。一般說來,紅色描繪人物的赤膽忠心,義勇無儔;紫色象徵智勇剛義;黑色體現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貴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則表現自負跋扈的性格;藍色喻意剛強勇猛;綠色勾畫出人物的俠骨義腸;黃色意示殘暴;老紅色多表現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瓦灰色寓示老年梟雄;金、銀二色,多用於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徵虛幻之感。

京劇臉譜的構圖多種多樣,加上五彩繽紛,裝飾性很強的各種圖案,容易使人眼花潦亂,產生神秘感。其實,歸納起來也不過有十幾個類型,由於相互借鑒,相互變化,就派生出許許多多的譜式。這些譜式都是以各種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徵為依據的,即使是同一類型的譜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線條勾畫與色彩處理也就各異,使每個人物都富有各自的個性,而絕不雷同。臉譜的構圖大體有這樣幾種:

整臉,基本上以一種顏色為主體把臉塗滿,然後再用一種顏色勾畫出五官。

三塊瓦臉,用線條勾出眉、眼窩和鼻窩,在額部和兩頰呈現出三塊明顯的主色。

十字門臉,這種畫法大都是從鼻樑向上畫一條色柱並與左右眼窩相連,在臉部中間形成十字形。

碎花臉,正額有一完整主色,其餘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種類豐富,構圖形式多樣,線條復雜而細碎。

象形臉,這種臉譜大部分是神話中的精靈神怪,它是用額頭案勾出裝飾性的鳥、獸、魚、蟲等圖案,表明它是由什麼動物化為人形的。

歪臉,一般表現心術不正的歹徒或面部受過傷的人,所以五官歪曲變形。

京劇劇目中,還有不少以神話、傳說為題材的,這些戲中的角色多為神妖,他們臉譜的門類,屬於「神仙臉」或「象形臉」。其中最著名的角色莫過於孫悟空。他是一隻從石頭中迸出的猴子,後得道成精,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伏魔,歷經磨難,終取回真經,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他的臉譜屬「象形臉」,圖案表現出猴子的面部特徵;但他後來又成了神,所以又具有「神仙臉」的特徵,即眼窩處塗成金色。額上的珠光表示他乃佛門弟子。

除以上例舉的臉譜門類外,還有「太監臉」、「英雄臉」、「小妖臉」等。

關於京劇臉譜,還有一些特例不妨一述。旦角一般不勾臉譜,但也不盡然,鍾離春就是一例。此女傳說為戰國時齊國無鹽(今山東東平)人,故又稱鍾無鹽,她能征慣戰,頗具男子氣,且又生得貌丑,所以在劇中採用了勾畫臉譜的處理方法。而無鹽畢竟是位女傑,故額上繪有蓮花一朵,示其女性身份。

『叄』 京劇除《小放牛》《小上墳》《櫃中緣》外,還有哪些三小戲或對子戲

三小戲來源傳統戲曲中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的小戲的泛稱,以小旦、小生或專小旦、小丑為主的屬小戲,稱「二小戲」或「對子戲」。京劇三小戲或對子戲有《打杠子》,《打灶王》,《三家福》,《三不願意》,《小放牛》,《小上墳》,《打麵缸》,《秋江》,《拾玉鐲》,《櫃中緣》,《借茶活捉》等。

『肆』 急需京劇小放牛故事

沒啥故事,就是村姑遇到了牧童問路,然後倆人調笑一番便分別了

『伍』 《小放牛》的完整歌詞

歌曲:小放牛

歌手:男女對唱

作詞:不詳

譜曲:不詳

歌詞:

天上桫欏是什麼人栽,地下的黃河是什麼人開

什麼人把守三關外,什麼人出家就沒有回來那個咿呀咳

什麼人出家就沒有回來那個咿呀咳,天上桫欏是王母娘娘栽

地下的黃河是老龍王開,楊六郎把守三關外,

韓湘子出家就沒有回來那個咿呀咳,韓湘子出家就沒有回來那個咿呀咳

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玉石(的)欄桿什麼人留

什麼人騎驢橋上走,什麼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

什麼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趙州橋(來)魯班爺爺修

玉石欄(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

柴王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柴王爺推車壓了一趟溝麻咿呀嘿

什麼鳥兒穿青又穿白?什麼鳥兒身披著豆綠衫?

什麼鳥催人把田種,什麼鳥雌雄就不分開那個咿呀咳

什麼鳥雌雄就不分開那個咿呀咳,喜鵲穿青又穿白,

金鸚哥身披著綠豆衫,布穀鳥催人把田種,

鴛鴦鳥雌雄就不分開那個咿呀咳,鴛鴦鳥雌雄就不分開那個咿呀咳

(5)小放牛京劇音樂教案擴展閱讀

《小放牛》是流行於河北省民間的歌舞小戲。是民間歌舞小戲《小放牛》中的一段載歌載舞的男女對唱。內容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難的對答情景。由4個樂句組成,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曾流傳全國漢族地區,且常被融於戲曲音樂之中。

《小放牛》其他版本:

1、曾平演唱的《小放牛》,該歌曲收錄在專輯《中外樂器》中,發行於2017-04-16,該張專輯包含了13首歌曲。

2、康喬演唱的《別想她》,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詩情畫意》中,發行於2017-11-30,該張專輯包含了14首歌曲。

『陸』 京劇小放牛 作者介紹

我只知道這個戲最早是山西的民歌小調,京劇《小放牛》是移植晉劇上演的,那裡面的笛子伴奏就是山西梆子才有的。

『柒』 小放牛的京劇唱詞

牧童 (內白) 啊哈!
(牧童上。)
牧童 (數板) 三月艷陽天,牧牛到村邊,野花紅又妍,山草青又鮮,黃鶯在枝頭叫,白鵝戲水間,今日風光好,山歌唱連天,唱連天。
(白) 我牧童的便是。每日在山上牧牛,看今日天氣晴和,不免將牛兒趕至山坡之上。看這些牛兒上山吃草去了,待我將山歌唱起來。
(唱) 出的門來用眼瞧,
哪哈哪哈哪哈哪哈咦!
用眼瞧哇,
那邊廂來了一個女嬌娃,
頭上戴著一枝花,
身上穿的是綾羅紗,
柳腰兒細一掐掐,
走起路來多利灑,
我心裡想著她,
我口裡念著她,這一場相思病害煞,
哪咦喲哪咦喲呀咳,
這一場相思病害煞。
村姑 (內白) 啊哈!
牧童 (白) 你瞧,喂!那邊來的是瓜地村的小姑娘,不知她上哪兒去,有啦,我不免在這兒等她。呔!小姑娘進前來呀!
村姑 (內白) 走哇!
(內唱) 三月里來,
(村姑上。)
村姑 (唱) 桃花兒開,
杏花兒白,
月季花兒紅,
有隻見那芍葯牡丹一齊開放哪哈咿呀嗨!
行走來在青草兒坡前,
見一個牧童,
頭戴著草帽,身披著蓑衣,
手拿著橫笛,
倒騎著牛背,
他口兒里吹的是蓮花落哪哈咿呀嗨!
牧童哥!
你過來,
我問你,
我要買好酒上哪裡去買哪哈哪哈咿呀嗨!
牧童 (唱) 牧童開言道,
姑娘你是聽:
用手一指,
東指西指,
南指北指,
過了這高坡,
有幾戶人家,
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
村姑你過來,
你要買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嗨,
你要買好酒就在杏花村。
村姑 (白) 牧童哥你好呀?
牧童 (白) 我好,姑娘你好呀?
村姑 (白) 我也好。
牧童 (白) 你這是要上哪兒去呀?
村姑 (白) 我,我上我外婆家去!
牧童 (白) 噢,你上你姥姥那兒去。
村姑 (白) 對啦,買酒上哪兒買呀?
牧童 (白) 你買酒干什麼?
村姑 (白) 給我外公送點禮呀!
牧童 (白) 哦,給你姥爺送點禮呀!
村姑 (白) 對啦!
牧童 (白) 買酒要到杏花村。
村姑 (白) 喲,這條路我不熟,你告訴我怎麼走哇!
牧童 (白) 好,你順著我的手兒瞧!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那便是杏花村。
村姑 (白) 如此有勞了!
牧童 (白) 小姑娘你回來!
村姑 (白) 回來了!牧童哥你叫我回來干什麼呀?
牧童 (白) 我聽說瓜地村的小姑娘都會唱小曲,這么辦,你唱個小曲我聽聽,我帶你去買,你瞧怎麼樣啊?
村姑 (白) 唱小曲⋯⋯我才不會唱哪!
牧童 (白) 你要會唱,你說你不會唱,那我就不讓你過去!
村姑 (白) 不讓我過去,我打這邊走!
牧童 (白) 這邊截住你!
村姑 (白) 我打那邊走!
牧童 (白) 那邊擋住你!
村姑 (白) 我打中間走!
牧童 (白) 喲,你別摔著呀!
村姑 (白) 那你不讓我過去!
牧童 (白) 那你說你不會唱!
(村姑笑。)
村姑 (白) 會唱!
牧童 (白) 會唱你不唱!
村姑 (白) 不是的,我有心給你唱,只是無人與我幫腔。
牧童 (白) 我與你幫腔!
村姑 (白) 會幫腔便幫腔,不會幫腔不必幫腔。
牧童 (白) 會幫腔要幫腔,不會幫腔我也幫幫幫!
村姑 (白) 什麼幫幫幫呀?
牧童 (白) 哎幫腔!
村姑 (白) 如此牧童哥幫腔來!
牧童 (白) 來了!
村姑 (唱) 二郎爺爺本姓楊吧哪呼嗨!
牧童哥幫腔來。
牧童 (唱) 嗨⋯⋯
(白) 唱得挺好的,你怎麼走啦?
村姑 (白) 看你唱歌是什麼調呀!
牧童 (白) 你嫌唱得不好呀,唱一會就好啦!
村姑 (白) 好好唱吧!牧童哥幫腔來!
牧童 (白) 來了!
(唱) 哪呼咿呀,哪咿呼嗨,哪呼咿嗨嗨!
村姑 (唱) 他妹子一心愛那劉彥昌!
牧童 (唱) 七咕隆呼鏘!
村姑 (唱) 哪哈咿呀呵!
牧童 (唱) 哪哈咿呀呵,
情妹戀情哥!
村姑 (唱) 情妹戀情哥呀,
窗下綉綾羅!
牧童 (唱) 哥在山中坐呀,
望妹隔道河!
村姑 (唱) 隔河如隔海呀,
叫妹可奈何!
牧童 (唱) 劃子快如梭呀,
灘上接哥哥!
村姑 (唱) 灘上接哥哥呀,
哥哥打個鑼!
牧童 (唱) 我就不打鑼,
村姑 (唱) 你要是不打鑼,
小妹我便走吧哪呼嗨!
牧童 (唱) 嗨!嗨!嗨!
妹妹你回來,
妹妹你回來!
村姑 (唱) 叫妹妹回來呀,
哥哥打個鑼!
牧童 (唱) 我與你打個鑼!
村姑 (唱) 打個什麼鑼?
牧童 (唱) 打個太平鑼。
村姑 (唱) 那鑼是怎樣響?
牧童 (唱) 此咕隆咚,
八咕隆咚鏘,
咚鏘咚鏘經咕隆咚鏘!
村姑 (白) 牧童哥,你聽我唱得怎麼樣啊?
牧童 (白) 唱得不錯!
村姑 (白) 那我該走啦!
牧童 (白) 你別走呀,咱們剛唱了一段你就走?
村姑 (白) 那你說怎麼樣呢?
牧童 (白) 這么辦,咱們再唱個四季花你再走,你瞧好不好?
村姑 (白) 喲,四季花我不熟呀!
牧童 (白) 你怎麼那麼客氣呀!
村姑 (白) 你可提著我點呀!牧童哥幫腔來!
牧童 (白) 來了!
村姑 (唱) 正月里呀什麼花兒開,
獨自一人好不傷懷。
起嘚兒唉!
牧童 (唱) 美嘚兒唉!
村姑 (唱) 起嘚兒唉!
牧童 (唱) 美嘚兒唉!
村姑、
牧童 (同唱) 正月里開的水仙花兒,
花兒還沒開,
嗯唉嗯唉,
七咕隆咚咿呀嗨,
八咕隆咚哪呀嗨,
一朵一朵蓮花落吧咿呀嗨!
村姑 (白) 牧童哥,我唱完啦,該走了吧?
牧童 (白) 你怎麼總想走呢,不成!
村姑 (白) 怎麼還不成?
牧童 (白) 你瞧唱了半天,你連牲口都沒有下,這么辦,你下了牲口,我把牛圈回來,我這有副對子,我出上聯兒,你對下聯兒,咱們倆痛痛快快的唱一回,我一定送你走,你瞧怎麼樣?
村姑 (白) 怎麼著,唱了半天還讓我對對子嗎?
牧童 (白) 啊!
村姑 (白) 好,如此牧童哥,馬棚里伸腿!
牧童 (白) 這怎麼講啊?
村姑 (白) 請出題兒呀!
(牧童、村姑同笑。)
牧童 (白) 來了!
(唱) 天上銀河什麼人兒開,
什麼人兒跳下瞭望夫台,
什麼人斧劈華山頂,
什麼人奔月她就沒有回來吧咿呀嗨,
什麼人奔月她就沒有回來吧咿呀嗨!
村姑 (唱) 天上銀河王母娘娘開,
孟姜女跳下瞭望夫台,
小沉香斧劈華山頂,
嫦娥奔月她就沒有回來吧咿呀嗨!
嫦娥奔月她就沒有回來吧咿呀嗨!
牧童 (唱) 什麼鳥兒穿青又穿白,
什麼鳥兒身披綠豆色,
什麼鳥催人把田種,
什麼鳥雌雄就不分開吧咿呀嗨,
什麼鳥雌雄就不分開吧咿呀嗨!
村姑 (唱) 喜鵲穿青又穿白,
錦鸚哥身披綠豆色,
布穀鳥催人把田種,
鴛鴦鳥雌雄就不分開吧咿呀嗨,
鴛鴦鳥雌雄就不分開吧咿吧嗨!
牧童 (唱) 趙州橋什麼人兒修,
玉石欄桿什麼人兒留,
什麼人騎驢橋上走,
什麼人推車就壓了一道溝吧咿呀嗨,
什麼人推車就壓了一道溝吧咿呀嗨!
村姑 (唱) 趙州橋魯班爺爺修,
玉石的欄桿神人留,
張果老騎驢橋上走,
柴王爺推車就壓了一道溝吧咿呀嗨,
柴王爺推車就壓了一道溝吧咿呀嗨!
牧童 (唱) 姐兒門前一道橋,
有事無事走三遭!
村姑 (唱) 休要走來休要走,
一失足把你就掉下了橋吧咿呀嗨,
一失足把你就掉下了橋吧咿呀嗨!
牧童 (唱) 失足掉下橋,
那時也無妨,
變一個小魚兒在水邊藏,
單等妹妹來汲水,
撲愣愣濺濕你的綉鞋幫吧咿呀嗨,
撲愣愣濺濕你的綉鞋幫吧咿呀嗨!
村姑 (唱) 濺濕了綉鞋幫,
那時也無妨,
我家弟弟是一個打漁郎,
三網兩網網住了你,
吃了你的肉來喝了你的湯吧咿呀嗨,
吃了你的肉來喝了你的湯吧咿呀嗨!
牧童 (唱) 吃肉與喝湯,
那時也無妨,
變一根魚刺兒碗底兒藏,
單等妹妹來喝湯,
魚刺兒扎在你嗓喉兒上吧咿呀嗨,
魚刺兒扎在你嗓喉兒上吧咿呀嗨!
村姑 (唱) 扎在嗓喉上,
那時也無妨,
我家爺爺會開葯方,
三方兩方打下了你,
將你丟出了後園牆吧咿呀嗨,
將你丟出了後園牆吧咿呀嗨!
牧童 (唱) 丟出後園牆,
那時也無妨,
變一個桑枝兒長路旁,
單等妹妹來採桑,
桑枝兒掛破了你的衣裳吧咿呀嗨,
桑枝兒掛破了你的衣裳吧咿呀嗨!
村姑 (唱) 掛破我衣裳,
那時也無妨,
我家爹爹是個木匠,
三斧兩斧砍了你,
一把火燒得凈凈光吧咿呀嗨,
一把火燒得凈凈光吧咿呀嗨!
牧童 (唱) 燒得凈凈光,
那時也無妨,
煙灰兒變鸚鵡房屋裡藏,
單等妹妹你走出房,
一翅兒撲在你的身上吧咿呀嗨,
一翅兒撲在你的身上吧咿呀嗨!
村姑 (唱) 撲在我身上,
那時也無妨,
我家的哥哥他會扎槍,
三槍兩槍扎死了你,
管教你一命就見閻王吧咿呀嗨,
管教你一命就見閻王吧咿呀嗨!
牧童 (唱) 我命見閻王,
那時也無妨,
閻王面前我要訴訴冤枉,
不論生來不論死,
生生死死也要配成雙吧咿呀嗨,
村姑、
牧童 (同唱) 生生死死也要配成雙吧咿呀嗨!
村姑 (白) 牧童哥,你聽我唱得⋯⋯
牧童 (白) 真好!
村姑 (白) 時候不早啦!
牧童 (白) 對了,你該走啦!
村姑 (白) 真的,我真該走啦!
牧童 (白) 姑娘,你抬頭看,前面有一片滿山坡,你騎著牲口不好走,待我送你過去,你瞧怎麼樣?
村姑 (白) 如此有勞了!
牧童 (白) 好說好說!
(牧童、村姑同過山坡。)
村姑 (白) 牧童哥,請!
(村姑下。)
牧童 (白) 請!
(牧童顧望。)
牧童 (白) 怎麼牛兒跑啦,我這里追上去了。
(牧童跑下。)
(完)

『捌』 著名京劇傳統劇目有哪些

我喜歡京劇」霸王別姬」,故事和人物中包含的中國傳統價值道德體系,千百年來,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不斷地推動中華民族的前行,是對中國傳統美德的發揚,也是使其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故事中人物所特有的以及因此而交織出的愛恨情仇的情節體現出的愛情觀,生死觀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人們新的感受與詮釋,死亡對愛情的壓抑使得愛情迸發出更為絢爛的光華,釋放出更有價值的能量。

概而論之,「霸王別姬」經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人物形象的流變,「霸王別姬」的藝術在現代的土壤中不斷滋長,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奕奕閃光的璀璨寶石!也就是經典京劇劇本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和人物形象塑造,演員的唱功,更和故事的本身吸引人的程度有關。

『玖』 求好聽的歌曲 就是歌曲中間穿插一段中國風的京劇,或是一段古箏琵琶那種的。先謝了

故人嘆。(在比較後面有一小段京劇)
流光飛舞。(中間的琵琶段比較長)
眼淚成詩(中間那個好像是笛子,不長。)
少年游(中間那一段不是很像京劇的京劇,畢竟人家魏晨不是唱京劇的。)
情衷(中間那段貌似不太像古箏,不長。)
胭脂畔(歌曲有點小搖滾,中間琵琶那段不長)
石上藤(琵琶的吧。)
在裡面有京劇的似乎很難找。上面人家說的 北京一夜 新貴妃醉酒 和故人嘆我就只知道這3首
如果你喜歡古箏琵琶的呢?其實有很多好聽的琵琶曲和古箏曲的。。也有一些歌曲用琵琶或古箏演奏很好聽。你可以去搜搜看··

下面的是從別人那裡復制來的··
王力宏 在梅邊, 花田錯,戲出東方 都有京劇風格

Susan說(蘇三說)

霸王別姬

花兒的<大喜宙> 北京樣板戲

後弦的<踢館>,<西廂>

魏晨<少年游>

北京一夜

TANK 三國戀

<冰糖葫蘆> 馮曉泉,曾格格

李玟《刀馬旦》

零點樂隊 <粉墨人生>

梨園英雄

黃閱 摺子戲

七天

荷花亭

獨唱情歌

張伯宏 的 北京土著 絕對的京戲+流行歌曲的味道

南合文斗的《陪君醉笑三千場》

信樂團的 馬車夫之戀
最後半分鍾有四句

朱奇偉 - 落葉

何勇 - 鍾鼓樓

1、 加入京劇元素的

《盧溝問答》,這是我知道的最早的加入京劇元素的歌曲,這首歌曲是根據河北民歌小放牛改編的,其中有一句「只殺得屍骨如山水不流」卻是京劇的曲調改編的。

《北京一夜》很早就喜歡這首歌曲,他表現了一種對北京的嚮往與崇敬之情,與席慕容的《出塞曲》有異曲同工之妙,京劇唱腔與流行歌曲首次以對唱的形式表現出來。是我在KTV的必點曲目。

《紅顏知己》周慧敏的,是TVB電視劇《刀馬旦》的主題曲,在歌曲中穿插了京劇的唱腔「天安門,紫禁城,黃鍾大呂千古留名。」後來這首歌被大陸的某個人翻唱了,叫做《夢北京》,京劇唱腔的那幾句詞沒有改。

《霍元甲》這個只是加了幾句京劇的假聲。

《花田錯》將京劇曲目連同情節一起拿過來,寫成了一首歌曲。

《蓋世英雄》將RAP和京劇花臉唱腔結合了起來。

《susan說》這個是連同人物、故事和唱腔一起拿來了,京劇的味道已經被R&B的風格給沖的很淡了。

《陪君醉笑三千場》題目來源於蘇軾詞:陪君醉笑三萬場,不用訴離殤。歌曲是以京劇起頭,京劇結尾。

《休書》這首歌是一個不太知名的歌手姚婷唱的,這首歌不僅有京劇的念白、唱腔插入了一句小生的笑。很好聽的一首歌。

《讓紅娘幫我傳個紙條》這首歌京劇元素用的比較乾脆,直接就將「將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拿來用了,這個歌手叫維也納,好像是個原創歌手,他還有加入其它戲曲元素的歌曲,下面還會說到。

《戲迷》任賢齊的歌,加了京胡伴奏。

《N+1》這首歌加入了京劇唱腔。

《三國戀》同上

2、崑曲

《在梅邊》將《牡丹亭》的故事和現代的速食生活進行對比,並將《牡丹亭》中的名句改編成歌詞,RAP和崑曲念白結合起來,是一首融合的很好的歌曲。

3、黃梅戲

《新天仙配》這是上面說到的姚婷和一個男聲的對唱,用比較現代的方式翻唱了一下《天仙配》。

《喜相逢》這是電影《天下無雙》的插曲,王菲和梁朝偉的對唱,黃梅調改編的。

《西廂》這首歌也有京劇元素,但是沒有黃梅調那麼明顯,所以將它放在了這里。

4、越劇

《你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這首是上面提到的維也納的歌。也是直接的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拿來用了,曲調上也加入了越劇元素。

5、粵劇

這個我只知道一首《武俠帝女花》這個是根據粵劇《帝女花—香夭》那段改編的,好像後來馬浚偉又翻唱了這段。

另外還有一首電影《東成西就》的插曲《雙飛燕》,就是張國榮和梁家輝邊唱邊跳的那首,據說是古曲改編,這里也算作是有粵劇的成分吧。

另外還有一些其它曲藝形式改編的歌曲,如京韻大鼓改編的《重整河山待後生》、《叫賣聲》改編的《窮開心》等。

閱讀全文

與小放牛京劇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