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安全教育第二課、生病了 不可怕教案
設計思路:
一活動內容:會唱
二設計思路:托班幼兒年齡小,對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感興趣,喜歡重復擺弄物品。另外,幼兒手眼協調較弱,因此選擇此活動以發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也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選擇《會唱歌的瓶寶寶》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小勺舀起各種豆子,較平穩地放入飲料瓶中。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四活動准備:小飲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隻,各種豆子分別放在幾只小碗中,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勺,磁帶和錄音機。
五活動過程:1、出示瓶寶寶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選一個瓶寶寶作為自己的朋友。2、引導幼兒比較(老師手上的瓶娃娃裝有豆子會「唱歌」)。讓幼兒思考怎樣使自己手上的瓶寶寶也唱起歌來。3、激發幼兒操作興趣:讓我們用豆子「喂」瓶寶寶,讓瓶寶寶吃飽了唱歌。4、老師示範:擰開瓶蓋——用勺子舀豆——輕輕放進瓶內——擰緊瓶蓋。蠶豆一粒粒地喂,綠豆一勺一勺地喂。5、讓幼兒自由選擇豆子,練習喂瓶寶寶吃豆子,最後擰上瓶蓋。6、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搖動.
活動延伸:1.歌曲表演《瓶子操》。2.把瓶寶寶投放到活動區,供幼兒練慣用勺子舀豆。
Ⅱ 小學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林中迷路了怎麼辦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之後該怎麼辦,了解如何正確分辨方向。
2、懂得迷專路之後不要害怕屬,要大膽、禮貌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活動准備:故事內容圖片,ppt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趙老師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
2、師:我們一起聽聽它遇到了什麼問題。(出示ppt)二、分段講述。
(一)幼兒觀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師:鼠先生遇到了什麼問題?
2、師:鼠先生為什麼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為鼠先生迷路了)3、師:鼠先生應該怎麼辦?幼:可以問警察,可以做記號等。
(二)觀看故事後半部分。
1、師:那最後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幼:找到了。
2、師:鼠先生是用了什麼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兒:問了許多的小動物,幼兒自由回答)3、教師與幼兒角色扮演。
Ⅲ 大地出版社四年級下安全教育教案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玩過手指游戲「開門」,有搭積木、折紙的經驗。
物質准備:撲克牌(包括長邊、短邊對折的牌,用於比大小的10以內的牌)、簍子、盤子各若干,與撲克牌有關的變魔術視頻,鈴鼓,自製的皇冠等。
活動目標
能積極、主動表述自己的探索發現,拓展思維,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願意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萌發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探索意識。
發現撲克牌的多種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讓撲克牌站立,感受撲克牌短邊對折和長邊對折穩固性的不同。
Ⅳ 小學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預防中薯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防中暑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中暑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中暑是怎麼回事?
中暑是人持續在高溫條件下或受陽光暴曬所致,大多發生在烈日下長時間站立、勞動、集會、徒步行走時。輕度中暑會感到頭昏、耳鳴、胸悶、心慌、四肢無力、口渴、惡心;重度中暑可能會伴有高燒、昏迷、痙攣等。
二、討論:戶外活動如何防止中暑呢?
小結:
1.喝水。大量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尤其是遠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帶夠充足的水。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帶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溫。外出活動前,應該做好防曬的准備,最好准備太陽傘、遮陽帽,著淺色透氣性好的服裝。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徵兆,要立即採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3.備葯。可以隨身帶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葯品,以緩解輕度中暑引起的症狀。如果中暑症狀嚴重,應該立即送醫院診治。
三、補充總結預防中暑還應注意哪些?
1.夏季課間活動量不宜大,要避免劇烈運動。活動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
2.夏季晝長夜短,天氣炎熱,人們的睡眠不足,午睡能夠有效地補充睡眠,同時可以避開中午高溫期,減少中暑的可能,不僅對健康有益,而且能夠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學習。
Ⅳ 四年級上安全教育教案 感冒發燒怎麼辦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冒的症狀,知道感冒後身體不舒服要內及時告訴大人。
2.初容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針吃葯,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准備:娃娃 、冰淇淋 、冷飲等。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娃娃生病的情景表演吃冰淇淋 、冷飲、午休或晚上不蓋被子又吹電風扇等。
「我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沒有力氣跟好朋友玩了。」
2.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症狀及原因。
問題一、娃娃怎麼了?為什麼會感冒?
師小結:吃冰淇淋 、冷飲、午休或晚上不蓋被子又吹電風扇。
問題二: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大人。
問題三:感冒了該怎麼辦呢?
師小結:小朋友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葯,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3.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覺蓋好被子、天冷了及時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鍛煉身體……
Ⅵ 地震來怎麼辦 安全教育教案和反思四年級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震的本領,加強幼兒面對地震,快速疏散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設計開展本節以「地震應急避險」為內容的安全教育課程.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掌握安全知識,從小樹立保護自我的安全意識.
2.設計安全教育課程,以豐富地震知識,提高防震意識與幼兒應對危險能力.
3.通過演練,讓幼兒懂得地震來時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地震災害.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懂得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幼兒從容應對地震災害的冷靜心態和逃生要領.
活動准備
教學用具:1.幼兒教師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傳掛圖,課件,地震視頻小簡段,愛心小背簍.
2.逃生小書包(手電筒,礦泉水,麵包,打火機,刀子,繩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熱身
老師帶領小朋友閉著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來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小朋友的表情.
聽完音樂提問:1.音樂表現的是什麼聲音?(地震時的聲音)
2.小朋友聽了音樂以後有什麼感覺?(害怕)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使幼兒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的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幼兒討論問題)
二、幼兒根據討論的結果按自己的方法進行演練,教師對幼兒的演練過程做觀察記錄.
三、教師對幼兒的撤離演練做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講述觀察記錄,總結幼兒的演練效果(從幼兒的撤離路線和撤離時的動作進行評價).
四、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在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保護自己?
(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使幼兒知道圖中標記路徑為安全的並且為最近路徑.)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引導幼兒討論:怎麼走到達安全地帶的路徑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按順序,聽老師指揮,不擁擠等.)
4.組織幼兒進行演習,演練室內緊急避震和撤離.若在演練過程中出現幼兒擁擠,無秩序老師要及時糾正並組織再次演練,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讓幼兒了解一些防震減災的基本常識.
1、自由討論,教師拓展.
a.如果在平房裡,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傢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d.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e、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2、觀看圖片,演示課件,視頻.
3、教師補充講解正確的避險,逃生,自救方法.
4、通過觀看汶川,玉樹地震後全國支援幫助災區的圖片視頻,教育幼兒從小有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
5.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疊祝願星,祝福災區小朋友,把祝願星投在愛心小背簍里.
六、活動結束
總結本節主要內容:地震來了怎麼辦?
讓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書包在正確的演練一次,地震來了怎麼辦.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和實際演練,讓全班幼兒知道了,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難不要退縮,遇到危險不要慌張,要學會冷靜對待天災,小朋友之間要從小培養互幫互助的情感友誼,樹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巢屋.